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和第72届戛纳电影节的视觉主海报陆续公布,三者对比起来风格差异十分明显。
近两年戛纳电影节的主海报皆出自弗劳尔·马奎因之手,这位法国平面设计师以色彩浓烈的插画风格著称;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则邀请中国平面设计师黄海,以诞生在上海的经典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为灵感设计了一幅主海报。
人们并不知道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海報的设计者是谁,但网上所称的“楼下打印店抠图风格”和“西兰花配天坛奖奖杯”的视觉冲击,却使人印象深刻。
梳理历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主海报,会发现其粗糙的设计风格是一以贯之的——主元素是天坛奖奖杯、最常规的字体和最常见的素材。
国际电影节不仅仅是行业盛事。对一座城市来说,国际电影节既是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也是带有城市性格的文化创意品牌。网友对“西兰花海报”的嘲讽与批判中夹带着不解:为什么一个国际电影节连一张海报都做不好?
北京并不是没有出色的平面设计师。实际上,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当活跃,而文化创意产业的每个板块都有大量平面设计师贡献他们的设计。根据新华网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排行榜”,北京超越了深圳和上海,位于第一位。这份排行榜的评价体系中,包括人才、资本环境、政策、市场潜力等诸多方面的指数。
打一个比方来形容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海报的效果:就像一个家境优渥却不讲究穿搭的学霸,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配饰和发型去参加派对,而是选择最平庸呆板的装扮就出门了。
细节的审美力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数不匹配,这并不是北京独有的矛盾,也并不仅仅体现在一张海报上。
被称作“摩登之都”的上海,不久前曾因奉贤区管理部门强制商家使用白底黑字的统一店招而被批评,这类“一刀切”的店招整治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也饱受争议。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除了抹杀多元审美的统一店招,随处可见的还有“土味”城市雕塑、无论内容还是设计都空洞乏味的公共展板……
在细节上懈怠粗糙地对待,或者在景观上用力过猛地发挥,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就会出现“奇葩”“魔幻”“视觉折磨”之物。
城市视觉系统中,包括建筑、夜景照明、园林景观、户外广告、城市家具、店招牌匾六项指标。一个文明程度足够高的城市,上述每一项都应是有格调的,能给人协调的视觉观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一个城市在细节上有审美追求。
这并不代表城市在细节上要规划出某种“统一风格”,因为秩序与活力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存在。也许这考验的并非城市的审美品位,而是精细化管理的能力、该放则放的心态。
城市的品位到底该由谁决定?
城市首先是市民的城市。宏观规划需要城市管理者与专业人士的智慧,细节的补充与品位的提升,则需要激发市民的创意力。
一座有文化创意活力的城市,往往充分发挥了市民的能动性,让市民参与到城市公共空间的细节设计中。
例如,香港街头琳琅满目的霓虹店招是这座城市的文化意象,在香港狭窄的城市街道中,霓虹店招看似拥挤不堪,整体上却是有序的。这是根植于当地百年商业文化与市井文化,香港市民自发生产的一种 “城市公共文创产品”,因而其观感是多元的,同时,自发生产也伴随着市民的选择,最终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协调。
在市民自发生产与选择的过程中,香港形成了城市的公共审美力,于是也有了城市的审美追求和审美自信。这种审美追求甚至体现在看似最不起眼的公共空间细节中,比如,香港地铁的视觉导向系统有着为其专门设计的字体。
文化创意活动,要发现并创造新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变革。在市民的创造过程中形成城市审美力,在强健城市审美力的过程中唤醒市民的创意——一座城市理应如此培养自己的品位。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一个城市的市民开始懂得鉴别美丑,开始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细节品位吹毛求疵,恰恰证明这座城市有潜在的文化创意活力等待释放,这座城市也即将进入新的提升阶段——在满足市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为市民提供精神上的宜居。
近两年戛纳电影节的主海报皆出自弗劳尔·马奎因之手,这位法国平面设计师以色彩浓烈的插画风格著称;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则邀请中国平面设计师黄海,以诞生在上海的经典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为灵感设计了一幅主海报。
人们并不知道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海報的设计者是谁,但网上所称的“楼下打印店抠图风格”和“西兰花配天坛奖奖杯”的视觉冲击,却使人印象深刻。
梳理历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主海报,会发现其粗糙的设计风格是一以贯之的——主元素是天坛奖奖杯、最常规的字体和最常见的素材。
国际电影节不仅仅是行业盛事。对一座城市来说,国际电影节既是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也是带有城市性格的文化创意品牌。网友对“西兰花海报”的嘲讽与批判中夹带着不解:为什么一个国际电影节连一张海报都做不好?
北京并不是没有出色的平面设计师。实际上,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当活跃,而文化创意产业的每个板块都有大量平面设计师贡献他们的设计。根据新华网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排行榜”,北京超越了深圳和上海,位于第一位。这份排行榜的评价体系中,包括人才、资本环境、政策、市场潜力等诸多方面的指数。
宏观规划需要城市管理者与专业人士的智慧,细节的补充与品位的提升,则需要激发市民的创意力。
打一个比方来形容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海报的效果:就像一个家境优渥却不讲究穿搭的学霸,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配饰和发型去参加派对,而是选择最平庸呆板的装扮就出门了。
细节的审美力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数不匹配,这并不是北京独有的矛盾,也并不仅仅体现在一张海报上。
被称作“摩登之都”的上海,不久前曾因奉贤区管理部门强制商家使用白底黑字的统一店招而被批评,这类“一刀切”的店招整治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也饱受争议。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除了抹杀多元审美的统一店招,随处可见的还有“土味”城市雕塑、无论内容还是设计都空洞乏味的公共展板……
在细节上懈怠粗糙地对待,或者在景观上用力过猛地发挥,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就会出现“奇葩”“魔幻”“视觉折磨”之物。
城市视觉系统中,包括建筑、夜景照明、园林景观、户外广告、城市家具、店招牌匾六项指标。一个文明程度足够高的城市,上述每一项都应是有格调的,能给人协调的视觉观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一个城市在细节上有审美追求。
这并不代表城市在细节上要规划出某种“统一风格”,因为秩序与活力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存在。也许这考验的并非城市的审美品位,而是精细化管理的能力、该放则放的心态。
城市的品位到底该由谁决定?
城市首先是市民的城市。宏观规划需要城市管理者与专业人士的智慧,细节的补充与品位的提升,则需要激发市民的创意力。
一座有文化创意活力的城市,往往充分发挥了市民的能动性,让市民参与到城市公共空间的细节设计中。
例如,香港街头琳琅满目的霓虹店招是这座城市的文化意象,在香港狭窄的城市街道中,霓虹店招看似拥挤不堪,整体上却是有序的。这是根植于当地百年商业文化与市井文化,香港市民自发生产的一种 “城市公共文创产品”,因而其观感是多元的,同时,自发生产也伴随着市民的选择,最终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协调。
在市民自发生产与选择的过程中,香港形成了城市的公共审美力,于是也有了城市的审美追求和审美自信。这种审美追求甚至体现在看似最不起眼的公共空间细节中,比如,香港地铁的视觉导向系统有着为其专门设计的字体。
文化创意活动,要发现并创造新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变革。在市民的创造过程中形成城市审美力,在强健城市审美力的过程中唤醒市民的创意——一座城市理应如此培养自己的品位。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一个城市的市民开始懂得鉴别美丑,开始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细节品位吹毛求疵,恰恰证明这座城市有潜在的文化创意活力等待释放,这座城市也即将进入新的提升阶段——在满足市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为市民提供精神上的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