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的现代化历程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fs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毛泽东的教育变革思想,既是在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对教育的需求的实际相结合,又是在与他自己的教育实践相联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对中国当前的教育变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教育变革思想 现代化历程
  
  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产物,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化历程大體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的萌芽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他的世界观和政治、哲学和教育等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中国正经历着新文化运动,中西方文化包括教育思想发生猛烈碰撞,这对毛泽东的世界观及其教育变革思想的萌芽及其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曾把教育作为一种改造现实,实现他建设理想社会的手段。毛泽东在《讲堂录》中写道:“福泽谕吉有庆应大学,以教育为天职”。1920年7月27日,毛泽东等发起成立了湘潭教育促进会,提出:“教育学理及教育方法必日有进化,乃能促社会使之进化;教育者之思想必日有进化,乃能吸收运用此种进化之学理及方法而促社会使之进化”。在《学生之工作》中,毛泽东提出:“言世界改良进步者,皆知须自教育普及使人民咸有知识始。欲教育普及,又自兴办学校始。”但凝结他早期教育理想的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促使毛泽东由最初的教育救国思想开始向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转变。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在给萧子升、蔡和森等人的信中,针对罗素等人的以教育的方法实现共产主义的主张指出:“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因为“‘用教育的方法’……一要有钱,二要有人,三要有机关。现在的世界,钱尽在资本家的手;主持教育的人尽是一些资本家或资本家的奴隶”,“共产党人非取得政权,且不能安息于其宇下,更安能握得其教育权?”毛泽东转而走俄国革命的道路,主张以暴力的手段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由此可见,毛泽东在教育理论方面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如果说湖南自治运动中的新村实验是毛泽东教育救国思想的最终结局,那么,他于1921年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则是他教育变革思想付诸实施的最初开端,1926年到1927年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则是进一步发展。湖南自修大学集古今学校两者之长,学员能够自由研究、共同讨论的平民主义大学,是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的一次实际尝试。湖南自修大学受到广泛赞誉,蔡元培赞之“合吾国书院和研究所之长而活用之。其诸可以为各省新设大学之模范者欤”;李石曾称之是“新教育之纪元,高等教育普及之先导”。而由毛泽东亲自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特别是1926年的广州等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和1927年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生则以自学为主、教育指导为辅,提倡学员从事社会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还组织学员参加农民运动问题研究会,对地方政治、教育、妇女地位、农民观念等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这些学习举措更是湖南自修大学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学员成了农民运动的骨干。农民运动讲习所被称为“革命的摇篮”。
  以上事实说明,青年毛泽东的教育变革思想由最初的教育救国向革命救国成功地实现了转变,但毛泽东仍始终关注着教育问题,审视着中国现实对教育之诉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在不断地探索,由此萌芽了自己早期的教育变革思想。
  
  二、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的初步形成
  
  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初步形成于江西苏维埃时期,其标志在于毛泽东初步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设苏维埃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建立了为革命战争服务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当时苏区特殊环境的学制、课程、教材和教法等措施办法。
  关于苏维埃区域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1934年,毛泽东在“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里指出:“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次提出了文化教育的总方针。虽然在教育方针层面,表现出超前的意识,如“共产主义国民教育宗旨”,但在教育实践层面,却始终走群众路线,其精神内核(“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一直影响着中国共产党在每个历史时期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毛泽东还指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这个中心任务既体现了毛泽东对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教育进行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构筑的理念,又成为建国后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雏型,体现了毛泽东的“大教育观”。
  
  三、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达到成熟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达到成熟,并向系统化方向深入发展。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系统地回答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目标、方针,性质等问题。
  首先,毛泽东从哲学理论上解决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问题。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提出对待文化教育问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依据。“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这个基本观点的一个重要含义在于,文化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关系,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政治经济的,而是对政治经济具有积极的反作用,也就是讲教育救不了中国,但脱离文化教育的革命也难以救中国。这样,毛泽东就把文化教育和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阐述透彻了。
  其次,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即人民大众反帝、反封的文化教育,“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这一思想,是毛泽东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关于教育变革和教育实践的基本的思想,解决了如何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改造成新民主主义的教育的重大问题。
  毛泽东以上阐述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具有指导作用的教育思想。综观各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和文化政策,均是以此纲领为根本指导原则。毛泽东在此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现实的武装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服务的思想,提出了普及劳动民众政治与文化教育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同时他还主张干部教育第一并通过广泛而持久的革命教育来造就革命干部。所有这些,无不表现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民族性、革命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科学性的特色和它的成熟。它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现代教育的统一和进步,为新中国的教育改革作了充分的思想和政策上准备。
  
  四、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的继续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教育的性质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转变。过渡时期,中国教育发展实践中遇到了重大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也在曲折中继续发展。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
  过渡时期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所以,过渡时期中国的教育仍是新民主主义教育。《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950年4月,毛泽东为《人民教育》创刊号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1949年12月,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了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某些有用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无疑是一个切合实际,带有建设性的正确方针。但是,建国初期,在“一边倒”的政治和外交思维影响下,教育改革也逐步走上全面否定原有教学经验和其他各国教学经验,全盘搬用苏联教学模式、教材、教学组织形式的道路。当时认为只有苏联的教育经验才是先进的,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经验都是反动的,对我国原有的教育经验更是全盘否定。
  2.社会主义时期的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
  如何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这是一个崭新的问题。开始是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实际上却犯了盲目照搬,脱离中国实际的毛病。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进行了不断地探索,毛泽东教育变革思想在曲折中继续得到发展。
  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8月,《红旗》杂志第七期发表了经毛泽东仔细审阅的文章《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文章中指出:“我们应当根据我国自己的特点,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来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等。”这实际上,是毛泽东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思路。后来毛泽东又提出了学制、课程、教材和考试的改革,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和原则。这些都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一种可贵探索。
  这一系列的讲话精神集中体现在后来的“五
其他文献
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体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它可以应用现代分析技术方法对某一生物、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随着代谢组学
[摘 要]:在儒学思想体系中,“和”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它既是一种理想境界或状态的反映,也是一种处理差异或矛盾的方法。儒家“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根植于先民肥沃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又博采诸家之所长,终集“和”文化之大成,对中国社会和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深入探究和系统发掘儒家“和”文化思想内涵与理论渊源,对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
1紫叶矮樱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单叶对生,厚革质,椭圆形,缘有锯齿,初生叶暗红色,老叶紫红色.花期4~5月,单粉红色,1997年中国林科院对紫叶矮樱性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受森林生态环境的制约.要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必须创造有利于林木茁壮生长和天敌繁衍生息的环境条件.
针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和对学生口语情况的分析,本文从教学实践的几个方面提出了较为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原则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了解和掌握毕业生对创业的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 5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模式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胸外科急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06例胸外科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手术,观察
[摘要]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适用于医学院校专科层次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本文总结了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三年来对在病原生物学理论课教学中的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教学 教学改革 PBL教学模式    PBL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属于探究性的能激发学生
目的探讨驻马店市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妊娠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