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塔吉亚娜,我会对奥涅金说‘Yes’”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r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9月11日至14日,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音乐剧院(简称斯坦尼剧院)受邀来到上海,带来三场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开启了上海大剧院2019/2020演出季,这也是该制作在上海的首演。除了歌剧团、独唱演员及舞美布景以外,剧院旗下的交响乐团、合唱团也随之而来,近两百名演职人员的阵容带来了原汁原味的俄罗斯歌剧。演出前,我们采访了此次歌剧的导演、乐队指挥及演员。

呈现创作者最真实的情感


  1830年,俄罗斯文豪普希金完成了一部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批评家别林斯基称赞这部作品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于人民性的作品”。五十年后,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女中音歌唱家伊利莎维塔·拉芙洛夫斯卡娅的推荐下,大受《叶甫盖尼·奥涅金》触动,便以此为蓝本创作了同名歌剧,此剧一经上演便一炮而红。1918年,在二十世纪戏剧界领军人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罗维奇-丹钦科的帮助下,莫斯科大剧院歌剧工作室成立,其第一部作品正是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1941年,莫斯科大剧院歌剧工作室和丹钦科之后建立的莫斯科艺术剧院音乐工作室合二为一,成为了今天的斯坦尼剧院,而《叶甫盖尼·奥涅金》便也成为了这座剧院的保留剧目。



  这次斯坦尼剧院带来的,是由俄罗斯戏剧界最高奖项“金面具奖”获得者亚历山大·泰特尔(Alexander Titel)执导的2007年版《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这一制作中,导演力图还原普希金原著中所表达的思想,延续柴科夫斯基最初的想法。他创造性地将一直以来的三幕改为两幕,舞美设计极其简洁,摒弃了豪华绚丽的场面,演员也更加年轻化。亚历山大·泰特尔说:“我们需要保存的,是作为创作者的普希金和柴科夫斯基放入作品中的最真实、纯粹的情感。我并不认同‘新版’这一说法,我只是在原先的基础上制作了一个与我们现代生活更加贴近的版本。只有合乎时宜的演出才能激发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与这一歌剧原本想表达的内涵产生真正的共鸣。”


导演泰特尔

  舞台上八根对角排列、高高耸立的大圆柱,多种木材拼接、铺满整个舞台的木制地板等细节元素都来自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建筑。“能从舞台上呼吸到俄罗斯的‘空气’”,这是导演亚历山大·泰特尔和舞美设计师大卫·鲍罗夫斯基(David Borovsky)想让观众感受到的。作为最重要的舞台元素,每根大圆柱由两种颜色组成,一面为白色,一面为黑色,在演出过程中随剧情变化而转动。“当它转动起来时,我们便能感受到悲剧的袭来。”导演说。
  这次演出最年轻的一位女主角扮演者仅有二十八岁,这对于歌剧而言是很少见的,而“年轻”一词也贯穿于整个演出之中。导演提到:“‘年轻’所要表达更多的并不是指在年龄层面的小,而是要保持一种年轻感。”在普希金和柴科夫斯基的笔下,奥涅金非常年轻。当柴科夫斯基写完这部歌剧时,第一次演出邀请的便是莫斯科音乐学院下属的、由学生组成的音乐工作室,这正是他所希望的年轻演艺团体。“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一点,让观众更加相信舞台上所呈现的这个爱情故事。”


01《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决斗场景


02《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写信场景

演绎角色间最真挚的感情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故事讲述了贵族青年奥涅金通过朋友连斯基介绍,在乡村认识了地主的长女塔吉亚娜。塔吉亚娜向奥涅金写信表白遭到拒绝,奥涅金反向塔吉亚娜的妹妹、连斯基的未婚妻奥尔加献殷勤。连斯基因不满奥涅金的行为,提出与其决斗,并因此丧命。经此风波后,奥涅金离开乡村,多年后在舞会上与已成为将军夫人的塔吉亚娜重逢,此时塔吉亚娜已经变得风姿绰约、光彩照人。面对奥涅金的疯狂追求,塔吉亚娜表示尽管自己还爱着他,但她忠于自己的丈夫,最后拒绝了奥涅金。


01《叶甫盖尼·奥涅金》新闻发布会


02指挥克洛波夫

  此制作极具符号化和象征意义,演出通过诸多静默和留白的方式展现,使观众更聚焦于主人公内心的表达、挣扎与忧虑。对于饰演奥涅金的演员安德烈·图巴尔金(Andrey Baturkin)来说,最难的也莫过于此:“演出时的停顿比有音乐的地方更加重要。要给出这种留白,实现这种空白感是非常难的,但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向观众阐释这个重点。”同时他提到演绎奥涅金这个角色时,最重要的是表现人物的变化和发展。“奥涅金一开始体会不到塔吉亚娜的那份爱,不知道什么是爱、怎么去爱,直到剧终时才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感情。对于演员而言,他不仅要理解这种变化,同时也要把这种变化展现在观众面前。”
  已多次饰演塔吉亚娜的娜塔莉娅·彼得罗茨卡雅(Natalia Petrozhitskaya)表示“每一次演出都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开拓和挖掘,让我在音乐中、在舞台上打开自己的心扉。”对于此次演出的版本,娜塔莉婭认为最困难的部分是写信的场景。在剧中她有长达十五分钟的时间一个人演出。“如何不让观众感到无聊,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对于观众来说,他们不仅仅想要欣赏到音乐上的美感,同时也要有年轻姑娘塔吉亚娜内心深处恐惧、绝望甚至热烈的爱情这一系列情感的表现。”而当我们问及“如果你是塔吉亚娜,对于奥涅金最后的重新追求你将如何选择”时,她答道:“剧中的塔吉亚娜对于奥涅金的感情是高于任何人的。而对于我来说,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人存在,我肯定会说愿意。”
  “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找到生活中的一面。与其说是看它,我们更需要去倾听它。”音乐总监、指挥家菲利克斯·克洛波夫(Felix Korobov)说道。的确,对于这一场原汁原味的演出,你可以用眼睛看,可以用耳朵听,而如果要与它更加贴近的话,更需要用心去“倾听”,倾听创作者和每一个角色的心声。“这场演出可以说是一个共同体,是创作者、演员和观众一起去达到的效果。我们带着最好的演员和乐队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感受和体验。我们也希望观众能够体会到我们所感触的事情,与我们一起完成这部歌剧的演出。”
其他文献
光线的明与暗,笔墨的浓与淡,画师款款几笔便能勾勒出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这种细致入微的具象描绘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无疑是最直观的。音乐虽然看似抽象,没有具象的肖像描绘,但它却有着肖像的意识形态和灵魂。  在漫漫的音乐历史长河中,并不是每位作曲家都可以将音乐作为自己的肖像。而二十世纪的法国作曲家普朗克就是一位将自己写入音乐,并通过音乐表现自己的作曲家。死亡是永恒生命的开始  普朗克青年时代父母
期刊
罗宁性格内敛,给人的印象总是沉默寡言。但当他那历经锤炼的双手触碰琴键时,个性饱满的音乐便会屡屡激起阵阵喝彩,连在场的国际音乐巨星们也毫不吝惜地鼓掌赞叹。  拉丁爵士乐,是非洲本土节奏和拉丁美洲移民带来的节奏与爵士乐相互融合的音乐。它最早产生于古巴,盛行于纽约,也是后摇摆风格的爵士乐中最流行的一种。现如今,爵士乐已在国内蓬勃兴起,人们在熟悉拉丁爵士乐的同时,也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罗宁。  严肃音乐
期刊
2017年,由百余位中国籍青少年音乐家组成的首届中华青少年交响乐团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聚光灯下魅力四射。在指挥路多维克·莫洛(Ludovic Morlot)的执棒下,乐团与中国青年钢琴家王羽佳合作,通过网络直播将中国最具活力的乐音传递到世界各地。历经2018年的室内乐主题之后,2019年NYO-China招募到的百余位杰出中国青少年演奏家们,又将在两周的专业乐队集训后重回观众的视野,不仅将应邀参加
期刊
在纪念《音乐爱好者》创刊四十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缅怀创始人之一柴本尧先生。我想讲述一下我的哥哥柴本尧一生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五件事:  第一件事,是他在1962年创作的革命歌曲《南京路上好八连》唱遍全国。这首歌曲是当时全国推广的七首革命歌曲之一,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奖状。自1968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创作发表了很多艺术歌曲。当时,只要毛泽东主席发布了最新指示,电台和报社就会把他接去,创作
期刊
奥古斯丁·巴里奥斯(Agustín Barrios)于1885年出生于巴拉圭,1944年逝世于萨尔瓦多,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吉他演奏家与作曲家。巴里奥斯少时从未在音乐学院学习,但他幼时便显露出了对节奏与和声的敏锐反应。巴里奥斯依靠演奏吉他和作曲谋生,作为一个流浪艺术家,他从未在任何一个国家定居,巴西、乌拉圭、萨尔瓦多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34年,巴里奥斯还曾短暂地访问了欧洲,不过直到逝世,他
期刊
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1880),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波兰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  维尼亚夫斯基自幼学习小提琴,天资聪颖的他八岁时便进入巴黎音乐学院读书。同年,他在沙龙音乐会中认识了作曲家肖邦以及诗人亚当·密茨凱维奇。青年时期,维尼亚夫斯基先后出版了几部作品。二十五岁时,他受俄罗斯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的邀请移居俄罗斯圣彼得堡。维尼亚夫斯基是一位
期刊
2018年末,上海的音乐舞台再次迎来了一场中国民族器乐的盛宴——由著名笛子演奏家唐俊乔领衔主演的原创大型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这是上海音乐学院承接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其独特的表演形式、绚丽的舞台造型、抒情的音乐叙事及精湛的演奏,带给观众别开生面的艺术场景。我有幸指挥演出了这场音乐会,在营造“天籁之声”的同时,更领略到了“笛韵之魂”。  《笛韵天籁》首演于2018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出品人为
期刊
史蒂芬·乔布斯曾在一次采访中被问道:“你是一个‘嬉皮士’还是‘书呆子’?”乔布斯回答道:“如果必须二选一的话,我肯定是‘嬉皮士’,我所有的同事都属于‘嬉皮士’。不同的人对‘嬉皮士’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我来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活动就是在我家后院儿举行的,嬉皮士运动启发了我。”  同样,嬉皮士运动也启发了后来的摇滚乐。 01旧金山的嬉皮士活动 02披头士乐队 0
期刊
久闻国家一级作曲家、上海大众乐团团长沈传薪的大名,但缘悭一面,未能“识荆”。近日,我终于在上海徐家汇文化中心为他专设的“音乐名家工作室”见到了他。拜师名门之内,广摘作曲硕果  沈传薪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为父亲喜爱音乐,所以他自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恰好家里有一架钢琴,于是他五岁便被父亲抱上了琴凳学习弹琴。  1953年,沈传薪凭借自学的钢琴弹奏和初学的乐理知识,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一
期刊
卡内基音乐厅这座百年音乐圣殿不仅是古典音乐的殿堂,而且还拥有着深厚的爵士渊源。从二十世纪早期开始至今,卡内基音乐厅已举办了超过一千五百场爵士音乐会:1912年,詹姆斯·里斯·欧罗佩(James Reese Europe)及他的克里夫俱乐部乐团(Clef Club Orchestra)首次将爵士乐带到了卡内基的舞台;1938年,美国著名单簧管演奏家班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和乐团将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