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导向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由问题的选取设计、团队合作和学生反思构成的一种学习理念。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和合作能力上均有独有的优势。本文以高中生物学教学为研究视角,对问题导向学习应用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问题导向学习面临学生思绪混乱、合作讨论学生注意力失焦、学习互动中学生沉默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并尝试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问题层次递进,提高学生归纳能力;明确小组分工,重视注意力管理;激发课堂活力,打破学习互动沉默等。
【关键词】:问题导向学习 高中生物学 问题设计 注意力管理
引言
当今基础教育改革推行核心素养,倡导学生中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学习的理念与核心素养的要求相适应,因此,问题导向学习对学生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Albanese和Mtichel (1993)写道:“关键是问题的提出对于新知识来讲,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学生有机会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并从教师那里得到适当的反馈和正确的帮助【1】。”而传统教学常单向灌输知识,表现为一问一答,抑或教师自问自答,这让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因此很少有主动提出探究性问题的意识。Valéria F. (2018)提出,问题导向学习的实施步骤包括问题的定义、假设的制定、问题解决策略、找出关键问题、小组合作交流、知识迁移、成果展示、检测与评价【2】。综上所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问题导向学习旨在培养问题解决者、自主学习者和团队成员的专业人才。但是问题导向学习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应用还不成熟,例如:造成这些挑战的原因包括学生思绪混乱、学生注意力失焦、学习互动中沉默等。
1问题导向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挑战及其原因
1.1问题设计不严谨,学生思绪混乱
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辨析“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时,由于都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如果教师简单的比较三者的特点,而不是从基因的调控出发,学生容易混淆细胞衰老的特征、凋亡的机理、癌变的特征。学生不知如何把已有的生物学基本概念,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缺乏举一反三的类比思维品质。当较复杂的问题缺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思绪易被打乱,机械的记忆单个的知识点。对于理性思维能力欠缺的学生,他们未能深入思考则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问题导向学习作为一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学习自主性的学习理念,学生需要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细胞的各项生理活动。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设计真实情境,学生才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从定义模糊到定义清晰,从知识点零散到整合,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人自主学习到团队交流合作,这样学生才能学会适应问题的解决。
1.2课堂组织不到位,学生注意力失焦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生物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但同时学生在讨论时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比如“细胞呼吸”一节的学习重点应该是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和反应过程都比较复杂。如果一个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把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物质变化和能量释放情况解释清楚,讨论时间将会过长,注意力分散。刘洋(2018)在问题导向学习的研究中发现,小组讨论问题占的时间过多,学生思考问题的效率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思考【3】。在问题导向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节奏的把握,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教师对课堂的组织能力。在心理学上,特定年龄的学生在学习描述性材料时的注意广度可评估教学效果,如果要使某一特定学科的具体实际教学方法有效,就必须适当重视有关注意力持续时间的基本信息。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他们的注意力只有在课程生动时才能集中。课堂时间不足,教师们急切地去完成规定的所有活动。然而,当教师发现他们的时间不够时,减少活动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因此,课堂组织时间管理是问题导向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
1.3思維能力差异,学习互动沉默
基础薄弱的学生知识有限,缺乏解释问题所必须的丰富的生物学知识。Saville—Troike发现亚洲国家学生课堂沉默与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关,学生沉默是因为害怕自己的答案与教师预期的不同,会被教师责备,给教师留下不好的印象【4】。讨论的问题过于复杂时,小组合作的功能将失去协调,缺乏知识储备的学生没有表现机会,当他还没想好的时候,反应灵敏的学生已经把手举得很高,等待老师点名。小组面临着一些成员没有为生物课的学习做准备,而其他人做了预习工作。这可能导致不敢发言的同学,很少受到老师的激励。比如,在探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时,思路清晰的学生,很快就能在头脑中形成结构与功能相互统一的意识。而生命观念意识不强的学生,甚至不能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与其选择透过性功能相对应,在课堂上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部分学生在讨论中不够积极,合作意识淡薄,甚至个别同学没有参与课堂合作的学习当中。
2问题导向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基本策略
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和参与,更离不开学生的团队合作与自主思考。面对问题导向学习的挑战,实施以下策略:问题层次递进,抓住问题的主线,提高学生归纳能力;明确小组分工,实施课堂管理,重视注意力管理;激发课堂活力,赞许每一位学生的付出,打破学习互动中的沉默。
2.1问题层次递进,提高学生归纳能力
课堂从一个问题的呈现开始,由学生分组去分析和定义,如果不能定义问题,则很难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抓住问题的主线,避免过多的细枝末节干扰学生的思绪。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问题,由易到难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师对设计的问题,应有自己的判断,把握重难点层次递进,把学生需要知道的信息变成问题,这是一种促使学生思考的方式。遇到学生意料之外的回复时,应该鼓励学生继续说,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的答案,最后让学生主动作出结论。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首先大胆假说去解释基因自由组合,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观察到的子二代中 9:3:3:1 的表现型分离比。在解决遗传问题时,通常不是9:3:3:1的分离比,而是它的变形。当只要有一种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子二代表现型分离比为9:6:1;两种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表现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出另一种形状,子二代表现型分离比为9:7等等。这需要很强的归纳能力,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 2.2明确小组分工,重视注意力管理
合理的分组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控制课堂进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根据学生个人能力,事先设定教学目标,以达到课堂有目的的沟通。此外,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组,生物基础知识牢固的学生也要在合作中得到提高。有效的课堂时间管理来源于合理的分工合作,按每6个人一组,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讨论获得试探性的理论,根据问题的基本原则或机制解释生物学问题中所述的现象。比如,在“DNA分子的结构”一节中,关于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科学史部分,安排学生分小组搜集资料、制作微课,在生物课前5分钟播放录制的微课视频,学生不但理解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同时也从沃森、克里克等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中获得启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教师的指导支撑学生的学习,通过提问、澄清和应用知识来激发对知识的整合和精细化。
2.3激发课堂活力,打破学习互动沉默
同一班上的学生智力水平差异很大,存在学习兴趣不足、上课不认真的学生,也有积极思考、追求正确答案的学生,但他们在课堂上都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前者是因为害怕答错,在同学老师面前丢面子。后者虽然心中有答案,但不确定是否正确,想借鉴其他同学的答案,等老师公布完全正确的答案。教师探索适合学生在生物课堂中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及方法,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这需要教师具备洞察学生内心状态的敏锐性,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表达自我和分享知识。学生团队合作达到知识共享,教师同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在教學调查中发现,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我国高中生物学课堂还不够成熟,需要大量的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不断从各方面完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能够有效地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全面发展。问题导向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反省的意识,不断在学习中进步;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个人基本素质,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个人的才能,追求知识优势。问题导向学习模式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协调配合,努力提高自身学习的自觉性才能收获问题导向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此外,问题导向学习中,学生提前感受到他们必须面对的专业问题,超越了理论和实践知识来解决给定的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综合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马来)赛米著,王维民译.问题导向学习(PBL)指南[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5-7
【2】Valéria F. Martins,Ilana de Almeida Souza Concilio,Marcelo de Paiva Guimar?es,Problem based learning associ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games for programming teaching,Comput Appl Eng Educ[J], 2018:26:1577-1589
【3】刘洋.在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pbl)的美术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
【4】Saville-Troike.The Place of silence in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5】钟启泉,崔永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每位学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杨叶琪(1994-),女,湖南武冈人,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中学生物学教学
【关键词】:问题导向学习 高中生物学 问题设计 注意力管理
引言
当今基础教育改革推行核心素养,倡导学生中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学习的理念与核心素养的要求相适应,因此,问题导向学习对学生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Albanese和Mtichel (1993)写道:“关键是问题的提出对于新知识来讲,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学生有机会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并从教师那里得到适当的反馈和正确的帮助【1】。”而传统教学常单向灌输知识,表现为一问一答,抑或教师自问自答,这让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因此很少有主动提出探究性问题的意识。Valéria F. (2018)提出,问题导向学习的实施步骤包括问题的定义、假设的制定、问题解决策略、找出关键问题、小组合作交流、知识迁移、成果展示、检测与评价【2】。综上所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问题导向学习旨在培养问题解决者、自主学习者和团队成员的专业人才。但是问题导向学习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应用还不成熟,例如:造成这些挑战的原因包括学生思绪混乱、学生注意力失焦、学习互动中沉默等。
1问题导向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挑战及其原因
1.1问题设计不严谨,学生思绪混乱
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辨析“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时,由于都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如果教师简单的比较三者的特点,而不是从基因的调控出发,学生容易混淆细胞衰老的特征、凋亡的机理、癌变的特征。学生不知如何把已有的生物学基本概念,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缺乏举一反三的类比思维品质。当较复杂的问题缺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思绪易被打乱,机械的记忆单个的知识点。对于理性思维能力欠缺的学生,他们未能深入思考则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问题导向学习作为一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学习自主性的学习理念,学生需要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细胞的各项生理活动。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设计真实情境,学生才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从定义模糊到定义清晰,从知识点零散到整合,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人自主学习到团队交流合作,这样学生才能学会适应问题的解决。
1.2课堂组织不到位,学生注意力失焦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生物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但同时学生在讨论时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比如“细胞呼吸”一节的学习重点应该是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和反应过程都比较复杂。如果一个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把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物质变化和能量释放情况解释清楚,讨论时间将会过长,注意力分散。刘洋(2018)在问题导向学习的研究中发现,小组讨论问题占的时间过多,学生思考问题的效率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思考【3】。在问题导向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节奏的把握,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教师对课堂的组织能力。在心理学上,特定年龄的学生在学习描述性材料时的注意广度可评估教学效果,如果要使某一特定学科的具体实际教学方法有效,就必须适当重视有关注意力持续时间的基本信息。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他们的注意力只有在课程生动时才能集中。课堂时间不足,教师们急切地去完成规定的所有活动。然而,当教师发现他们的时间不够时,减少活动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因此,课堂组织时间管理是问题导向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
1.3思維能力差异,学习互动沉默
基础薄弱的学生知识有限,缺乏解释问题所必须的丰富的生物学知识。Saville—Troike发现亚洲国家学生课堂沉默与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关,学生沉默是因为害怕自己的答案与教师预期的不同,会被教师责备,给教师留下不好的印象【4】。讨论的问题过于复杂时,小组合作的功能将失去协调,缺乏知识储备的学生没有表现机会,当他还没想好的时候,反应灵敏的学生已经把手举得很高,等待老师点名。小组面临着一些成员没有为生物课的学习做准备,而其他人做了预习工作。这可能导致不敢发言的同学,很少受到老师的激励。比如,在探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时,思路清晰的学生,很快就能在头脑中形成结构与功能相互统一的意识。而生命观念意识不强的学生,甚至不能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与其选择透过性功能相对应,在课堂上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部分学生在讨论中不够积极,合作意识淡薄,甚至个别同学没有参与课堂合作的学习当中。
2问题导向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基本策略
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和参与,更离不开学生的团队合作与自主思考。面对问题导向学习的挑战,实施以下策略:问题层次递进,抓住问题的主线,提高学生归纳能力;明确小组分工,实施课堂管理,重视注意力管理;激发课堂活力,赞许每一位学生的付出,打破学习互动中的沉默。
2.1问题层次递进,提高学生归纳能力
课堂从一个问题的呈现开始,由学生分组去分析和定义,如果不能定义问题,则很难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抓住问题的主线,避免过多的细枝末节干扰学生的思绪。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问题,由易到难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师对设计的问题,应有自己的判断,把握重难点层次递进,把学生需要知道的信息变成问题,这是一种促使学生思考的方式。遇到学生意料之外的回复时,应该鼓励学生继续说,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的答案,最后让学生主动作出结论。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首先大胆假说去解释基因自由组合,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观察到的子二代中 9:3:3:1 的表现型分离比。在解决遗传问题时,通常不是9:3:3:1的分离比,而是它的变形。当只要有一种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子二代表现型分离比为9:6:1;两种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表现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出另一种形状,子二代表现型分离比为9:7等等。这需要很强的归纳能力,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 2.2明确小组分工,重视注意力管理
合理的分组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控制课堂进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根据学生个人能力,事先设定教学目标,以达到课堂有目的的沟通。此外,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组,生物基础知识牢固的学生也要在合作中得到提高。有效的课堂时间管理来源于合理的分工合作,按每6个人一组,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讨论获得试探性的理论,根据问题的基本原则或机制解释生物学问题中所述的现象。比如,在“DNA分子的结构”一节中,关于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科学史部分,安排学生分小组搜集资料、制作微课,在生物课前5分钟播放录制的微课视频,学生不但理解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同时也从沃森、克里克等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中获得启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教师的指导支撑学生的学习,通过提问、澄清和应用知识来激发对知识的整合和精细化。
2.3激发课堂活力,打破学习互动沉默
同一班上的学生智力水平差异很大,存在学习兴趣不足、上课不认真的学生,也有积极思考、追求正确答案的学生,但他们在课堂上都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前者是因为害怕答错,在同学老师面前丢面子。后者虽然心中有答案,但不确定是否正确,想借鉴其他同学的答案,等老师公布完全正确的答案。教师探索适合学生在生物课堂中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及方法,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这需要教师具备洞察学生内心状态的敏锐性,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表达自我和分享知识。学生团队合作达到知识共享,教师同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在教學调查中发现,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我国高中生物学课堂还不够成熟,需要大量的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不断从各方面完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能够有效地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全面发展。问题导向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反省的意识,不断在学习中进步;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个人基本素质,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个人的才能,追求知识优势。问题导向学习模式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协调配合,努力提高自身学习的自觉性才能收获问题导向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此外,问题导向学习中,学生提前感受到他们必须面对的专业问题,超越了理论和实践知识来解决给定的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综合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马来)赛米著,王维民译.问题导向学习(PBL)指南[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5-7
【2】Valéria F. Martins,Ilana de Almeida Souza Concilio,Marcelo de Paiva Guimar?es,Problem based learning associ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games for programming teaching,Comput Appl Eng Educ[J], 2018:26:1577-1589
【3】刘洋.在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pbl)的美术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
【4】Saville-Troike.The Place of silence in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5】钟启泉,崔永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每位学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杨叶琪(1994-),女,湖南武冈人,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中学生物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