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51-02
案例背景:
面对新课程,面对新教材,我们正努力花上十二分的力气去理解、去诠释,去揣摩新教法,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打破原有的教学思维,以培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培养出一个全新的课堂。套用一句话,那就是一切为了新课程,为了新课程的一切。
但是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践,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现象——课堂的“乱码”。什么叫“课堂乱码”?那就是所备的课一到课堂,便全部失效,所做的课件成了摆设!上《散步》时,我便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案例描述:
莫怀戚先生的《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涵丰富的精美散文。美文要美读,好文要精讲,这是我习惯的作法。因此在这堂课中,我讲的最精彩的地方,正陶醉其中时,突然被冒出的一声“弦外之音”给打断了,师生的思想的火花由此而发生了碰撞……
教学片断:
师:对于这篇优美的散文,特别是第七自然段写得非常精彩,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谁来?
学生:我来读。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于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被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所打断)
生1:这个作者真笨!
师:哦?
(感到吃惊,犹豫了一下,心想这小子要么吃了豹子胆,竟敢怀疑一个大作家,要么就是在存心捣乱,要么是在胡说。不过我这一次没有责骂他而是打破常规,尊重他的意见,给他一次机会,不妨听听他的意见。)
生2:老师,我也是觉得,这么简单的一个办法他都想不出。
(于是教师顺水推舟)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作者解决这个难题吗?说来给大伙听听。
生1:太简单了,我可以让他们一家子既不拆散又可以满足母亲和儿子的要求。
(故作停顿片刻,吊人胃口)
学生们:你快说呀!
师:请说。
生1:那就是,去的时候大家一起走大路,大路平顺,满足母亲的愿望。回来的时候也是一起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又可以满足儿子的要求,鱼和熊掌皆可兼得。
(全班鼓掌)
生3:我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去的时候大家先走小路,回来的时候大家再一起走大路。
生1:那还不是一样的吗?
生3:不,因为去的时候大家都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欣赏小路的风景,所以先走小路;回来的时候走累了,考虑到照顾年迈的母亲,因此再走大路,这样才比较安全。
师:想得还真周到,我相信在家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儿子。
生2:我完全同意他们两个的办法,因为它们既可以使一家人在一起散步,又可以领略不同的风景,也不用走重复的路和看重复的风景,那不是很好吗?
师:你们的想法真是好,从刚才的对话中可以知道,你们都是善于思考的人。其他同学还要什么想法吗?
生4: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同学都想得到了,他一个大作家真的想不到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师:嗯,说得有道理,你们大家认为呢?
(把绣球再一次抛给学生)
生5:我不同意以上同学的看法,你们考虑的是大路与小路相通的情况,可事实上那两条路是不相通的。
学生:哦?
师:说得好,你何以见得两路是不相通的?
生5:我是从作者对两条路的选择上,他表现得很难做出决定。为什么呢?因为选择走大路就满足不了儿子愿望,选择小路也就委屈了老母亲,作者左右为难因此大路与小路是不相通的。
(学生们个个若有所思,似乎都理解作者选择走大路的原因。)
生1:老师,这么说来我们前面所讲的不都是没有用了,不都是废话了吗?
师:不能这么说,辩论出真知嘛!
……
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完全“乱码”了的课。在课前我精心准备的教案,课件随学生的随意发言而毫无用处,不得不打乱原计划,随学生的变化而变化。中国是个注重亲情的国度,但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勿容置疑人与人之间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亲情方面,如果长辈还固守着传统的美德,而晚辈们则或多或少渐见疏远。本打算从心理、神态、动作几方面来揣摩体会他的孝敬之心,不想被小家伙冷不丁冒出来的问题搅得一团糟!课件是根本没法用了的,预设只能作为头脑中的“留档文件”加以贮存了。课堂“乱”了。要是不让他发表意见吧,会挫伤了他的积极性;让他发表吧,又怕时间有限,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这堂课我只是想试一试,试试做了一个“顺藤摸瓜”的游戏,让他说,让他争,让他“乱”。自己要做的只是稳住阵脚,顺势牵引。现在看来,效果还算不错!至少大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能深入地思考问题了。积极质疑、积极探究,我以为这是一个好习惯。这习惯本身可不就是新课程实施的目标之一?放一放,不怕做不好!再从教学任务落实的情况来看,散步为什么选择小路,我想学生心中一定已经非常清楚了,不一定非得一条一条的罗列呀!而且从最后部分的朗读来看,学生们是真正投入了自己的情感了的;第一,从这一课本身来看,正是学生的问题这个“纲”牵起了一个又一个“目”,称它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也不为过。第二,它所激发的信息远非如此,它不但影响并激发起了其他学生对这一课的其他的疑问,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向学生传达了这样的一个信息:这个老师随便怎么提问都没关系,不用害怕挨骂的!久而久之,质疑便会成为一种好习惯,好风气!那么,我们还何愁教不好语文、提高不了语文素养?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直面课堂“乱码”!
案例背景:
面对新课程,面对新教材,我们正努力花上十二分的力气去理解、去诠释,去揣摩新教法,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打破原有的教学思维,以培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培养出一个全新的课堂。套用一句话,那就是一切为了新课程,为了新课程的一切。
但是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践,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现象——课堂的“乱码”。什么叫“课堂乱码”?那就是所备的课一到课堂,便全部失效,所做的课件成了摆设!上《散步》时,我便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案例描述:
莫怀戚先生的《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涵丰富的精美散文。美文要美读,好文要精讲,这是我习惯的作法。因此在这堂课中,我讲的最精彩的地方,正陶醉其中时,突然被冒出的一声“弦外之音”给打断了,师生的思想的火花由此而发生了碰撞……
教学片断:
师:对于这篇优美的散文,特别是第七自然段写得非常精彩,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谁来?
学生:我来读。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于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被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所打断)
生1:这个作者真笨!
师:哦?
(感到吃惊,犹豫了一下,心想这小子要么吃了豹子胆,竟敢怀疑一个大作家,要么就是在存心捣乱,要么是在胡说。不过我这一次没有责骂他而是打破常规,尊重他的意见,给他一次机会,不妨听听他的意见。)
生2:老师,我也是觉得,这么简单的一个办法他都想不出。
(于是教师顺水推舟)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作者解决这个难题吗?说来给大伙听听。
生1:太简单了,我可以让他们一家子既不拆散又可以满足母亲和儿子的要求。
(故作停顿片刻,吊人胃口)
学生们:你快说呀!
师:请说。
生1:那就是,去的时候大家一起走大路,大路平顺,满足母亲的愿望。回来的时候也是一起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又可以满足儿子的要求,鱼和熊掌皆可兼得。
(全班鼓掌)
生3:我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去的时候大家先走小路,回来的时候大家再一起走大路。
生1:那还不是一样的吗?
生3:不,因为去的时候大家都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欣赏小路的风景,所以先走小路;回来的时候走累了,考虑到照顾年迈的母亲,因此再走大路,这样才比较安全。
师:想得还真周到,我相信在家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儿子。
生2:我完全同意他们两个的办法,因为它们既可以使一家人在一起散步,又可以领略不同的风景,也不用走重复的路和看重复的风景,那不是很好吗?
师:你们的想法真是好,从刚才的对话中可以知道,你们都是善于思考的人。其他同学还要什么想法吗?
生4: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同学都想得到了,他一个大作家真的想不到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师:嗯,说得有道理,你们大家认为呢?
(把绣球再一次抛给学生)
生5:我不同意以上同学的看法,你们考虑的是大路与小路相通的情况,可事实上那两条路是不相通的。
学生:哦?
师:说得好,你何以见得两路是不相通的?
生5:我是从作者对两条路的选择上,他表现得很难做出决定。为什么呢?因为选择走大路就满足不了儿子愿望,选择小路也就委屈了老母亲,作者左右为难因此大路与小路是不相通的。
(学生们个个若有所思,似乎都理解作者选择走大路的原因。)
生1:老师,这么说来我们前面所讲的不都是没有用了,不都是废话了吗?
师:不能这么说,辩论出真知嘛!
……
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完全“乱码”了的课。在课前我精心准备的教案,课件随学生的随意发言而毫无用处,不得不打乱原计划,随学生的变化而变化。中国是个注重亲情的国度,但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勿容置疑人与人之间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亲情方面,如果长辈还固守着传统的美德,而晚辈们则或多或少渐见疏远。本打算从心理、神态、动作几方面来揣摩体会他的孝敬之心,不想被小家伙冷不丁冒出来的问题搅得一团糟!课件是根本没法用了的,预设只能作为头脑中的“留档文件”加以贮存了。课堂“乱”了。要是不让他发表意见吧,会挫伤了他的积极性;让他发表吧,又怕时间有限,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这堂课我只是想试一试,试试做了一个“顺藤摸瓜”的游戏,让他说,让他争,让他“乱”。自己要做的只是稳住阵脚,顺势牵引。现在看来,效果还算不错!至少大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能深入地思考问题了。积极质疑、积极探究,我以为这是一个好习惯。这习惯本身可不就是新课程实施的目标之一?放一放,不怕做不好!再从教学任务落实的情况来看,散步为什么选择小路,我想学生心中一定已经非常清楚了,不一定非得一条一条的罗列呀!而且从最后部分的朗读来看,学生们是真正投入了自己的情感了的;第一,从这一课本身来看,正是学生的问题这个“纲”牵起了一个又一个“目”,称它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也不为过。第二,它所激发的信息远非如此,它不但影响并激发起了其他学生对这一课的其他的疑问,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向学生传达了这样的一个信息:这个老师随便怎么提问都没关系,不用害怕挨骂的!久而久之,质疑便会成为一种好习惯,好风气!那么,我们还何愁教不好语文、提高不了语文素养?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直面课堂“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