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治疗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ovey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生理学之父谢切诺夫在其天才著作“大脑反射”中最先确定了意识与非意识生活底全部动作底反射特征。反射原则底通用性要求我们对治疗措施底机制观点作重新的审查。巴甫洛夫指出了口内苦味对胃分泌及口内盐酸对胰液分泌的反射作用。阿朴吗啡及吐根也是通过胃化学感受器引起支气管粘液腺底分泌。对药物反应底反射原则也可从它们的作用对大脑半球皮质机能状态的依赖性得到证实。例如,药物睡眠时注射胰岛素不论在健康者或糖尿病患者都不引起血糖曲线底变化。只有以反射原则才能解释当高血压病不同阶段及皮质不同位相状态时麻醉药物作用底易变性。不依据神经论就不能理解对药物的条件反射。根据М.Г.Дурмищьян氏的见解,化学感受器在机体内反射地建立起一个不适于微生物生活活动的环境。既然抗生素的化学物质是作用的基础,那就必须以反射机制来解释其作用。我们并不取消药物对施予部位的作用,但是它们仍然不是局部的作用。在完整机体中只有在应用特异刺激物的当时才实现局部反应。因为中枢神经装置迅速即参加反应。

其他文献
我们曾在本刊介绍过临床应用肾清除率测验的意义和应用内生肌酐肾清除率来测定肾小球过滤率的方法。为了全面地研究肾功能,仅测定肾小球过滤率是不够的,必须同时了解肾脏的有效血流量(Effective renal blood flow)(简称肾血流量),肾小管的吸回和排泌功能,肾小管酸化尿的功能以及其他肾功能测验,才能深入地了解肾脏的情况。内生肌酐或菊淀粉清除率的测定解决了关于研究肾小球过滤功能的问题。如同
期刊
根据报告,约1/3梅毒性主动脉炎的患者,均伴有狭心症型的疼痛;通常多认为这是由于冠状动脉口的纤维性闭塞所致。但是,冠状动脉的受累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病例,作者根据他从1928年以来在苏格兰观察的30例梅毒性主动脉炎患者的经验,讨论了这个问题;所有这30例患者,都详细地做过心脏和大血管的组织学的检查。作者对每例的临床,尸检及组织学等方面的检查,都简要而详尽地加以叙述。
期刊
慢性汞中毒时血液循环中的部分汞可蓄积在肝脏、脑部、骨骼及其他器官内。当机体内有汞的贮积时在代谢障碍或其他某些原因的影响下,汞就可进入血流,引起汞中毒的恶化。
期刊
19世纪70年代即已建立了贫血与胃肠道疾患有关的学说。包特金氏曾指出恶性贫血和胃肠道疾患有关。姆·普·科查洛夫斯基氏(М.П.Кончаловский)和法贝尔氏(K.Faber)也曾确定胃液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萎黄病)有密切的关系。内科医生所遇到的贫血疾患,大部分带有某种程度的消化道紊乱。虽然如此,贫血的发病原理至今还没有很完满的解释。
期刊
关于钾离子对于人体正常生理和病态生理的重要性在最近数年来有极大的进展。如Fenn、Harrop、Benedict、Heppel及Atchley等氏的研究奠定了今日研究钾离子的基础。火焰光度计是测定体液钾离子浓度的实用而简便的方法,它的应用引起对此方面的研究兴趣。又如Winkler、Hoff、Smith等氏的研究均增加了我们对于钾离子功能的知识。虽然,目前我们对于钾离子在人体中作用尚未充分了解,但是
期刊
远在19世纪末叶,睡眠疗法即被提出,首先在精神病院应用,其主要治疗对象是急性长期兴奋状态的患者。因为所用的麻醉剂具有剧烈毒性,且以长而深的麻醉方式进行,所以麻醉药中毒或其他并发症很容易发生。嗣后各种麻醉药的选择与应用虽经改善,但因其主要的适应证限于急性顽固的兴奋状态,其治疗非赖大量麻醉剂不能奏效,所以中毒现象仍常有发生。
期刊
在祖国工业建设的高潮中,工业中毒的重要性逐渐为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所重视。金属汞及汞化合物应用的范围很广,因而发生汞中毒的也屡见不鲜。解放后各地卫生工作者对汞中毒曾作了些调查与分析,但对于慢性汞中毒和肝脏疾病的关系未曾提及。国外文献亦未述及。作者等最近见到一例慢性汞中毒与肝硬化同时存在之情况,特提出报告,以供同道参考。
期刊
肺吸虫虽以肺脏为其主要寄居部位,但临床经验、病理解剖及动物实验均证明其亦能侵犯全身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肌肉、睾丸、副睾、胸腹其他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
期刊
在现代医学中,较长时间的静脉输液在各科治疗的应用极为普遍,常用的静脉穿刺和静脉切开术,虽简便易行,但在临床应用中常有缺点。前者往往因患者神志不清或不合作,固定不易,以致尖锐之针头穿破血管,进入皮下组织,或者针头进入血管的深度过浅,容易退出血管。后者需要切开静脉和结扎该静脉的远端。输液结束后,该静脉即丧失原有功能。有时皮下静脉细小,静脉滴入针头的尖端膨大钝圆,不容易送入切开的静脉。且因静脉受损较多,
期刊
兹报告一例亚急性(水肿性)肾炎,用一般常规疗法一年多未能收效,试用“疟疾疗法”后获得完全缓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