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强调的就是合作的重要性,而学科之间也是这样,需要相互沟通。初中语文课堂授课的学科互通指的是在语文课堂中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学习思路等手段,通过设计、整合,达成语文教学的目标,提升学生成绩。其基本思路是教师教案设计、沟通调研、课堂互动等,通过与其他学科互通,运用新手段教学,丰富学生思维,推动学科互通,助推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素养。
关键词:学科互通;初中语文;课堂授课;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义务素养为目标,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缩影。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反过来其他学科也会对语文产生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与沟通,这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本文从学科互通助推初中语文课堂出发,探讨学科融通助推举措。
一、学科融通的内涵与现实价值
“融”,调和,和谐。“通”,通达。融通就是调和通达。初中语文的学科融通指的就是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思维方式、知识体系等手段,精心设计、整体配合,以便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式。学科融通教学是顺应大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中任何事物都不能独立存活于世界,都要与其他事物沟通发展,就像现在倡导的地球村概念一样。学科融通是学生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形成互通,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識,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更是社会进步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刚性需要,在教学中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价值所在,践行语文实践的综合性与传承性[1]。
二、学科融通的基本模式
借助于学科融通的初中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依托,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思维来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积极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科融通的基本模式主要是以下三方面:一是方案设计,基本原则包括指向性、整体性、开放性和趣味性。指向性即方案指导思想完整性;整体性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是一体的,不可分割;开放性是指方案设计应给学生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和扩散式的学习方法;趣味性则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动力寓教于乐,达到教学效果。二是融通教研,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选择、其他学科教师参与、整体性的契合和方案的讨论与修订。三是融通课堂,基本要素包括学生主动性、授课有效性和目标的一致性[2]。
三、学科融通课堂的措施
(一)丰富情境创设
在语文课堂上,传统的教学大都单纯采用课本教学,未能引入新方法,未能充分吸引学生兴趣,在课上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在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七年级上册中的“学会记事”的主题教学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紧接着将语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融通,吸取音乐课的课堂氛围、美术课的绘画技术等加入到语文教学中[3]。教材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课堂拍摄电影短片,借助电影慢镜头、画外配音等技巧,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写作方法:分解过程注重细节描述;插叙倒叙展开联想;紧扣主题抒发情感。这些方法既吸引了学生兴趣,又融通了其他学科知识,打通学科壁垒,使得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创作,将学生的作文从枯燥描述变为具象临摹,化简单为复杂,化被动为主动,化平淡为生动,充实内容,突出主题,传情达意。
(二)丰富思维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借助思维训练引入其他学科,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融入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建立立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丰富学生的思维训练,以求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部编版的教材中关于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方法就很值得借鉴,在此版本中,先是展示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这些来自数学和物理学科,通过版本介绍,让学生对于说明文有一个初步概念以便后面学习,紧接着借助美术播放了赵州桥的图片,三维立体从不同角度展示,有了这些铺垫,已经足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4]。在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时,又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思考,通过引入力学知识,了解了桥身建造的特点,明确了材料的节约与重量的减轻原理,对洪水起到缓冲作用。用同样的方法,学生读懂了“大拱道拱”的原理,明白他们不仅是美观,更能独挡一面,也方便后世的维护。相关学科的融通教学,消除了学生学习新事物的障碍,导入新知识体系,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教师传授了学习技巧,学生也培养了自身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结语:
学科间的互通不是简单的将其他学科放到语文教学,将知识点简单堆砌,要想“融”,更要“通”,必须基于语文基础,结合学生素养的实际情况,任何形式的融合都要有课程意识,重视学科结构的搭建,重视创造性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学科互通的基础,在学科互通之前一定做好学生工作,既有利于学生更易接受,也有利于学科互通的顺利开展。学科互通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查连艳. 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与优化[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 2014(11):30-30。
[2]陶汝渊. 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8):45。
[3]周侗艳. 整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命题的基本路径——以2019年浙江省五地市初中语文中考试题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9(9)。
[4]陈刚. 语文教学学段融通的理性思考——以《故乡》跨学段同课异构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 2017(7)。
关键词:学科互通;初中语文;课堂授课;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义务素养为目标,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缩影。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反过来其他学科也会对语文产生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与沟通,这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本文从学科互通助推初中语文课堂出发,探讨学科融通助推举措。
一、学科融通的内涵与现实价值
“融”,调和,和谐。“通”,通达。融通就是调和通达。初中语文的学科融通指的就是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思维方式、知识体系等手段,精心设计、整体配合,以便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式。学科融通教学是顺应大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中任何事物都不能独立存活于世界,都要与其他事物沟通发展,就像现在倡导的地球村概念一样。学科融通是学生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形成互通,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識,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更是社会进步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刚性需要,在教学中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价值所在,践行语文实践的综合性与传承性[1]。
二、学科融通的基本模式
借助于学科融通的初中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依托,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思维来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积极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科融通的基本模式主要是以下三方面:一是方案设计,基本原则包括指向性、整体性、开放性和趣味性。指向性即方案指导思想完整性;整体性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是一体的,不可分割;开放性是指方案设计应给学生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和扩散式的学习方法;趣味性则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动力寓教于乐,达到教学效果。二是融通教研,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选择、其他学科教师参与、整体性的契合和方案的讨论与修订。三是融通课堂,基本要素包括学生主动性、授课有效性和目标的一致性[2]。
三、学科融通课堂的措施
(一)丰富情境创设
在语文课堂上,传统的教学大都单纯采用课本教学,未能引入新方法,未能充分吸引学生兴趣,在课上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在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七年级上册中的“学会记事”的主题教学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紧接着将语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融通,吸取音乐课的课堂氛围、美术课的绘画技术等加入到语文教学中[3]。教材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课堂拍摄电影短片,借助电影慢镜头、画外配音等技巧,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写作方法:分解过程注重细节描述;插叙倒叙展开联想;紧扣主题抒发情感。这些方法既吸引了学生兴趣,又融通了其他学科知识,打通学科壁垒,使得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创作,将学生的作文从枯燥描述变为具象临摹,化简单为复杂,化被动为主动,化平淡为生动,充实内容,突出主题,传情达意。
(二)丰富思维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借助思维训练引入其他学科,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融入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建立立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丰富学生的思维训练,以求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部编版的教材中关于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方法就很值得借鉴,在此版本中,先是展示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这些来自数学和物理学科,通过版本介绍,让学生对于说明文有一个初步概念以便后面学习,紧接着借助美术播放了赵州桥的图片,三维立体从不同角度展示,有了这些铺垫,已经足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4]。在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时,又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思考,通过引入力学知识,了解了桥身建造的特点,明确了材料的节约与重量的减轻原理,对洪水起到缓冲作用。用同样的方法,学生读懂了“大拱道拱”的原理,明白他们不仅是美观,更能独挡一面,也方便后世的维护。相关学科的融通教学,消除了学生学习新事物的障碍,导入新知识体系,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教师传授了学习技巧,学生也培养了自身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结语:
学科间的互通不是简单的将其他学科放到语文教学,将知识点简单堆砌,要想“融”,更要“通”,必须基于语文基础,结合学生素养的实际情况,任何形式的融合都要有课程意识,重视学科结构的搭建,重视创造性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学科互通的基础,在学科互通之前一定做好学生工作,既有利于学生更易接受,也有利于学科互通的顺利开展。学科互通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查连艳. 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与优化[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 2014(11):30-30。
[2]陶汝渊. 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8):45。
[3]周侗艳. 整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命题的基本路径——以2019年浙江省五地市初中语文中考试题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9(9)。
[4]陈刚. 语文教学学段融通的理性思考——以《故乡》跨学段同课异构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