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尤其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加强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效性
一、研究与实验的目的
中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我校是一座建校时间较长的学校,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因此生员广泛。而学区内的人员由于职业的不同和文化层次的高低,导致其子女在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现今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也相当大,特别是如今的独生子女,单亲子女及无父母子女难以管理,他们在校表现不尽于人意,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尤其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与实验的指导思想
1、以《中学德育纲要》为指针,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可操作的校规校纪。
2、养成教育是可以通过训练形成的,注重加强训练的层次性、有序化、训练过程的具体指导和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相互结合。
3、良好的行为养成是一项长效的教育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关键是要强调评价过程中的矫正性训练,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性训练。
三、具体的实施
1、养成教育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师生的正确认识。
我校的养成教育首先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有效重视,以党支部和行政领导为核心,建立了以校长亲自领导下的政教处、教导处,少先队组成的养成教育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学习认为,养成教育必须让全体师生有充分认识,特别是教师,更要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就充分发挥班子组成成份和教师的所属作用来开展工作。政教处对内可直接管理班主任,对外积极与家庭教育接轨;教导处的主要管理对象为各课任,责成他们在授课过程中恰当渗透养成教育;少先队对内和各中队辅导员属于直辖的对象,便于开展工作,对外可与社会教育直接挂钩。在学校领导班子更换后,新的负责人及时调整研究人员,建立新的机构,没有因故而使研究滞后。就这样,我校形成了从上至下,齐抓共管的养成教育的结构网络。
2、加强理论的学习与教育,建立可行的约束制度。
养成教育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并组织学生利用校、队会加强学习。为此,我们把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习、生活的行为准则,结合学校 实际,制定了本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如《进楼十不准》、《课堂常规》、《文明班级、学生评比标准》《纪律卫生评比细则》、《违规违纪学生处理办法》等,特别是学生行为“十不准”的制定,对学生的震颤极强,再加上持续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项内容主要包括:文明礼貌、班级卫生、两操、午餐纪律、上课纪律、课间休息制度、爱护公物、作业缴交。德育领导班子根据可控可检原则,对每一项措施都进行监督实施,具体做法是组织开展“学习行为规范,创建德育窗口班”活动。这项活动的评分方式是多样的,充分征求各方的意见,力求做到公正合理。既有行政领导的亲自检查,又有科任教师的情况汇报,既有少先队“小小雏鹰岗”的工作记录,又有来自普通学生的问卷调查。每学期评比出一定比例的德育窗口班,既让学生们产生了对规范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他们遵守规范的自觉性,得到了全体学生的关注、参予和认可,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
3、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训练。
养成教育除了利用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学生的思想外,重点还要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进行教育,使工作具体化,力促学生们产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养习于童蒙”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必须从小抓起,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如:在低年级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一张纸、一粒粮”的“五个一”活动,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另外针对个别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的问题,在校门口设立了礼仪岗,开始礼仪生提醒他们,后来习惯成自然,逐步改掉不良的习惯。
四、研究与实验的效果
1、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学生行为规范达标优秀。如今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都能自觉问好,不讲粗话;课间休息时没有人在教室或走廊追逐打闹;课前能迅速安静地做好准备,等候教师来上课;放学离开教室能自觉关窗、熄灯、上锁;校园的花、草、树、木没有学生随意采摘;卫生保洁意识大大增强,学生提高了遵守校规、校纪的认识。
2、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升学考试毕业验收合格率连续几年达到百分之百,特色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县运动会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每年县教委组织的艺术节比赛中文体成绩均取得第一名,涌现出一批书法、舞蹈、乒乓球等特长能手。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效性
一、研究与实验的目的
中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我校是一座建校时间较长的学校,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因此生员广泛。而学区内的人员由于职业的不同和文化层次的高低,导致其子女在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现今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也相当大,特别是如今的独生子女,单亲子女及无父母子女难以管理,他们在校表现不尽于人意,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尤其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与实验的指导思想
1、以《中学德育纲要》为指针,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可操作的校规校纪。
2、养成教育是可以通过训练形成的,注重加强训练的层次性、有序化、训练过程的具体指导和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相互结合。
3、良好的行为养成是一项长效的教育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关键是要强调评价过程中的矫正性训练,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性训练。
三、具体的实施
1、养成教育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师生的正确认识。
我校的养成教育首先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有效重视,以党支部和行政领导为核心,建立了以校长亲自领导下的政教处、教导处,少先队组成的养成教育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学习认为,养成教育必须让全体师生有充分认识,特别是教师,更要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就充分发挥班子组成成份和教师的所属作用来开展工作。政教处对内可直接管理班主任,对外积极与家庭教育接轨;教导处的主要管理对象为各课任,责成他们在授课过程中恰当渗透养成教育;少先队对内和各中队辅导员属于直辖的对象,便于开展工作,对外可与社会教育直接挂钩。在学校领导班子更换后,新的负责人及时调整研究人员,建立新的机构,没有因故而使研究滞后。就这样,我校形成了从上至下,齐抓共管的养成教育的结构网络。
2、加强理论的学习与教育,建立可行的约束制度。
养成教育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并组织学生利用校、队会加强学习。为此,我们把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习、生活的行为准则,结合学校 实际,制定了本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如《进楼十不准》、《课堂常规》、《文明班级、学生评比标准》《纪律卫生评比细则》、《违规违纪学生处理办法》等,特别是学生行为“十不准”的制定,对学生的震颤极强,再加上持续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项内容主要包括:文明礼貌、班级卫生、两操、午餐纪律、上课纪律、课间休息制度、爱护公物、作业缴交。德育领导班子根据可控可检原则,对每一项措施都进行监督实施,具体做法是组织开展“学习行为规范,创建德育窗口班”活动。这项活动的评分方式是多样的,充分征求各方的意见,力求做到公正合理。既有行政领导的亲自检查,又有科任教师的情况汇报,既有少先队“小小雏鹰岗”的工作记录,又有来自普通学生的问卷调查。每学期评比出一定比例的德育窗口班,既让学生们产生了对规范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他们遵守规范的自觉性,得到了全体学生的关注、参予和认可,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
3、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训练。
养成教育除了利用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学生的思想外,重点还要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进行教育,使工作具体化,力促学生们产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养习于童蒙”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必须从小抓起,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如:在低年级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一张纸、一粒粮”的“五个一”活动,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另外针对个别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的问题,在校门口设立了礼仪岗,开始礼仪生提醒他们,后来习惯成自然,逐步改掉不良的习惯。
四、研究与实验的效果
1、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学生行为规范达标优秀。如今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都能自觉问好,不讲粗话;课间休息时没有人在教室或走廊追逐打闹;课前能迅速安静地做好准备,等候教师来上课;放学离开教室能自觉关窗、熄灯、上锁;校园的花、草、树、木没有学生随意采摘;卫生保洁意识大大增强,学生提高了遵守校规、校纪的认识。
2、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升学考试毕业验收合格率连续几年达到百分之百,特色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县运动会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每年县教委组织的艺术节比赛中文体成绩均取得第一名,涌现出一批书法、舞蹈、乒乓球等特长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