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大学教育学院)
摘 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社会转型的加剧,新生代农民工队伍不断的壮大,该群体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城市边缘人"的身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和显著特征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现状,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总结出4个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关键因素:现实利益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心理弹性因素和城市融入因素。并在肯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以往新生代农民工研究中所存在的局限。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述评
1 引 言
“农民工”一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社会现象,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和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群体。目前,对于“农民工”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从基本含义来理解,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已进入城镇,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劳动的劳动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了两代农民工:生于上世纪 50、60 年代,在80年代或90年代初进入城市的称作第一代农民工;生于上世纪 80、90年代,现正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的称为第二代农民工,又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但“农民工”这种称呼即不科学,也不恰当,在现实生活中或明或暗地还隐含着一种身份性歧视,导致他们存在诸多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
2 新生代农民工
2.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在“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上,学者们有以下几点共识:第一,在年龄上,一般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第二,其文化程度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来说较高;第三,没有务农常识与经验。已有的研究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进行界定时,多是从年龄、受教育程度、外出动机、生活消费方式等方面来阐述,一般采用的是对比的方式,以第一代农民工为参照点来描述“新生代”农民工所具有的特征。
2.2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况研究现状
虽然,在以往有关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中,从心理学视角展开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小,但近来呈上升的趋势。就现有研究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况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认知特点、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城市适应、情绪等问题。
(1)认知特点。农民工社会认知主要包括对自我、他人、社会环境和文化的认知,以及自身的归因倾向和认知偏差。主要认知上的偏差产生的问题有:不想回农村与遭遇城市排斥之间的矛盾,尊重需要与被歧视之间的矛盾,渴望发展与门路缺乏之间的矛盾,人际交往需求与相对封闭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巨大差距引发的矛盾。
(2)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处于较低的水平,其来到城市还是从事低级的劳动强度较大的职业,长时间会导致其对对城市生活满意度的降低,而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他们来到城市实现生活目标或展示自我的心理存在巨大落差,在城市生存压力不断增大,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主观幸福感降低。
(3)在城生活满意度。崔澜骞等的研究表明,农民工在城生活满意感处于较低水平,且在性别、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4)城市适应。郑梓桢等从个体因素和制度因素两方面建立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两者对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均存在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个体因素对城市适应性的贡献程度更高,如个人主动融入城市的积极性、教育程度等。
3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现实利益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的经济条件较差,目前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多为体力劳动工作如制造业和建筑业等,这与他们的文化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在婚姻状况上,已婚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未婚者和离异者。综上所述,现实利益因素在心理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社会支持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社会支持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好。学术界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的研究较多,研究方向和框架都自成体系。一方面说明社会支持这一外部因素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心理弹性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可以有效的预测心理健康。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总分略低于平均水平。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检验标准,良好的心理弹性有助于个体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城市融入因素
城市融入是新移民在居住、就业、价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融入城市社会、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综合已有的研究,可以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分为三个维度:经济融入意愿、文化融入意愿和心理融入意愿。社会比较导致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发生变化,城市融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支持,而城市融入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4“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解决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和生存困境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要改变这种现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企业、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还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与控制,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建立合理的认知,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应转变管理模式,建立一种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尊重、理解、关心、信任员工,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实行员工援助计划,降低或减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压力,来减少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消极影响,培养员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心态,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和工作绩效。
第三,从各级政府的角度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城乡二元制度的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管理;政府等机构应不断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其自身能力;采取各种方式来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提供个案辅导与咨询,正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建立和完善司法救助制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媒体的正面引导,消除社会的误解和偏见。
5结语
我国学者从2000年就开始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已有近十六年左右的历史。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的健康发展不仅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好这一难题,需要集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家庭、学校、企业、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智慧与力量,积极应对。本文着重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企业并对新生代农民工三个维度提出个人建议。本研究还不够深入,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本研究由于文献收集的有限性,加之个人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深入,因而,提出的对策也比较宽泛。其次,本文从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的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研究,这仅仅只是一方面,还不全面。
参考文献:
[1]蒋善,张璐,王卫红.重庆市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心理科学,2007,30(1):216-218.
[2]周小刚,李丽清.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J].社会科学辑刊,2013,(2).
[3]廖传景.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及其社会性影响与保护因素[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09-113.
[4] 孟雁鹏,李祚山,谌旻明,赵和平.重庆农民工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25):27-31.
摘 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社会转型的加剧,新生代农民工队伍不断的壮大,该群体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城市边缘人"的身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和显著特征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现状,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总结出4个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关键因素:现实利益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心理弹性因素和城市融入因素。并在肯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以往新生代农民工研究中所存在的局限。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述评
1 引 言
“农民工”一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社会现象,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和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群体。目前,对于“农民工”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从基本含义来理解,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已进入城镇,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劳动的劳动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了两代农民工:生于上世纪 50、60 年代,在80年代或90年代初进入城市的称作第一代农民工;生于上世纪 80、90年代,现正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的称为第二代农民工,又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但“农民工”这种称呼即不科学,也不恰当,在现实生活中或明或暗地还隐含着一种身份性歧视,导致他们存在诸多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
2 新生代农民工
2.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在“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上,学者们有以下几点共识:第一,在年龄上,一般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第二,其文化程度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来说较高;第三,没有务农常识与经验。已有的研究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进行界定时,多是从年龄、受教育程度、外出动机、生活消费方式等方面来阐述,一般采用的是对比的方式,以第一代农民工为参照点来描述“新生代”农民工所具有的特征。
2.2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况研究现状
虽然,在以往有关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中,从心理学视角展开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小,但近来呈上升的趋势。就现有研究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况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认知特点、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城市适应、情绪等问题。
(1)认知特点。农民工社会认知主要包括对自我、他人、社会环境和文化的认知,以及自身的归因倾向和认知偏差。主要认知上的偏差产生的问题有:不想回农村与遭遇城市排斥之间的矛盾,尊重需要与被歧视之间的矛盾,渴望发展与门路缺乏之间的矛盾,人际交往需求与相对封闭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巨大差距引发的矛盾。
(2)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处于较低的水平,其来到城市还是从事低级的劳动强度较大的职业,长时间会导致其对对城市生活满意度的降低,而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他们来到城市实现生活目标或展示自我的心理存在巨大落差,在城市生存压力不断增大,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主观幸福感降低。
(3)在城生活满意度。崔澜骞等的研究表明,农民工在城生活满意感处于较低水平,且在性别、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4)城市适应。郑梓桢等从个体因素和制度因素两方面建立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两者对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均存在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个体因素对城市适应性的贡献程度更高,如个人主动融入城市的积极性、教育程度等。
3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现实利益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的经济条件较差,目前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多为体力劳动工作如制造业和建筑业等,这与他们的文化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在婚姻状况上,已婚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未婚者和离异者。综上所述,现实利益因素在心理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社会支持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社会支持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好。学术界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的研究较多,研究方向和框架都自成体系。一方面说明社会支持这一外部因素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心理弹性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弹性可以有效的预测心理健康。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总分略低于平均水平。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检验标准,良好的心理弹性有助于个体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城市融入因素
城市融入是新移民在居住、就业、价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融入城市社会、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综合已有的研究,可以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分为三个维度:经济融入意愿、文化融入意愿和心理融入意愿。社会比较导致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发生变化,城市融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支持,而城市融入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4“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解决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和生存困境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要改变这种现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企业、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还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与控制,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建立合理的认知,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应转变管理模式,建立一种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尊重、理解、关心、信任员工,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实行员工援助计划,降低或减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压力,来减少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消极影响,培养员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心态,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和工作绩效。
第三,从各级政府的角度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城乡二元制度的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管理;政府等机构应不断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其自身能力;采取各种方式来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提供个案辅导与咨询,正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建立和完善司法救助制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媒体的正面引导,消除社会的误解和偏见。
5结语
我国学者从2000年就开始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已有近十六年左右的历史。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的健康发展不仅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好这一难题,需要集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家庭、学校、企业、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智慧与力量,积极应对。本文着重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企业并对新生代农民工三个维度提出个人建议。本研究还不够深入,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本研究由于文献收集的有限性,加之个人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深入,因而,提出的对策也比较宽泛。其次,本文从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的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研究,这仅仅只是一方面,还不全面。
参考文献:
[1]蒋善,张璐,王卫红.重庆市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心理科学,2007,30(1):216-218.
[2]周小刚,李丽清.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J].社会科学辑刊,2013,(2).
[3]廖传景.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及其社会性影响与保护因素[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09-113.
[4] 孟雁鹏,李祚山,谌旻明,赵和平.重庆农民工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25):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