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小学教学活动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身份开始发生变化,单纯的知识讲授已经不能代表教师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应当成为教授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的双重角色。根据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重新审视和构建小学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视角;小学教学;课堂重构
教育界的一句至理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和各种必备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教授给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习的过程与知识接收的过程并不完全一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相同的知识内容,且取得相同的学习效果后,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学习方式和路径是相同的,期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效率的高低。
新媒体是信息技术时代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有着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多种技术优势,为小学教学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利用好新媒体,支持小学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相关人员共同努力。
一、利用新媒体重新设计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获得保障。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逻辑推理,教师需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一同构建具有互动特点的动态性课堂。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介入也促使教师不得不主动做出改变,积极调整教学活动设计。时至今日,绝大部分的小学生和家长都可以轻易获得网络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教育支持,在家庭和其他环境中获取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这种情况的出现让教师以往的教学设计失去了神秘的色彩,教师的知识权威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师必须用平等的身份去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学习团队的构建工作。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性格、学习水平等综合因素,构建5—6人一组的学习团队,并将学习目标和知识内容概括地介绍给每个团队,并要求每个团队在课余时间进行探究和预习,由小组推荐的代表对本组的学习结果进行汇报和总结。最后,由教师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并提出学习的核心内容、转换形式,常见题型与注意事项,完成教学活动。
其次,做好课后辅导与交流工作。无论是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还是儒家的“学而时习之”,都强调复习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教师在组织复习所学知识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平台提供包括“数学游戏——采蘑菇”“语文作业——词语辨析”“看图识成语”“科学实验模拟动画”等都是非常好的素材。教师可以主动发掘各种优质资源,互相推荐,彼此共享。
二、借助新媒体重构课堂教学活动
从课程论的角度进行解读,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系统,在此系统中,教师、學生、环境、知识是—个互相影响,彼此融合的综合体。新媒体对于小学教学活动的影响直接而深刻,借助这一新型媒介,教师可以重构课堂教学活动。
首先,赋予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可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设计,学生利用新媒体已经可以获得关于课堂应学知识的基本印象,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认知。教师可以将一部分课堂组织权利交给学生,由其利用新媒体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包括生字的识别与朗读、数量的加减法则、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等,这些都是较好的展示内容。
其次,教师需要点评总结小组学习结果。利用新媒体并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系统的组织和整理,将完整而正确的知识内容通过简洁的方式呈现给全体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特别需要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和结论,指出犯错的原因和应当注意的事项。
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探索活动。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形且无界的学习网络,教师可以支持学生在教师总结讲授的基础上提出更为深入的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结语
新媒体是小学教学活动的必要支持因素,但是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和危害,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和引导学生积极利用新媒体,避免负面影响的发生。
关键词:新媒体视角;小学教学;课堂重构
教育界的一句至理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和各种必备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教授给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习的过程与知识接收的过程并不完全一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相同的知识内容,且取得相同的学习效果后,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学习方式和路径是相同的,期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效率的高低。
新媒体是信息技术时代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有着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多种技术优势,为小学教学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利用好新媒体,支持小学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相关人员共同努力。
一、利用新媒体重新设计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获得保障。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逻辑推理,教师需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一同构建具有互动特点的动态性课堂。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介入也促使教师不得不主动做出改变,积极调整教学活动设计。时至今日,绝大部分的小学生和家长都可以轻易获得网络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教育支持,在家庭和其他环境中获取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这种情况的出现让教师以往的教学设计失去了神秘的色彩,教师的知识权威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师必须用平等的身份去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学习团队的构建工作。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性格、学习水平等综合因素,构建5—6人一组的学习团队,并将学习目标和知识内容概括地介绍给每个团队,并要求每个团队在课余时间进行探究和预习,由小组推荐的代表对本组的学习结果进行汇报和总结。最后,由教师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并提出学习的核心内容、转换形式,常见题型与注意事项,完成教学活动。
其次,做好课后辅导与交流工作。无论是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还是儒家的“学而时习之”,都强调复习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教师在组织复习所学知识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平台提供包括“数学游戏——采蘑菇”“语文作业——词语辨析”“看图识成语”“科学实验模拟动画”等都是非常好的素材。教师可以主动发掘各种优质资源,互相推荐,彼此共享。
二、借助新媒体重构课堂教学活动
从课程论的角度进行解读,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系统,在此系统中,教师、學生、环境、知识是—个互相影响,彼此融合的综合体。新媒体对于小学教学活动的影响直接而深刻,借助这一新型媒介,教师可以重构课堂教学活动。
首先,赋予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可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设计,学生利用新媒体已经可以获得关于课堂应学知识的基本印象,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认知。教师可以将一部分课堂组织权利交给学生,由其利用新媒体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包括生字的识别与朗读、数量的加减法则、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等,这些都是较好的展示内容。
其次,教师需要点评总结小组学习结果。利用新媒体并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系统的组织和整理,将完整而正确的知识内容通过简洁的方式呈现给全体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特别需要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和结论,指出犯错的原因和应当注意的事项。
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探索活动。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形且无界的学习网络,教师可以支持学生在教师总结讲授的基础上提出更为深入的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结语
新媒体是小学教学活动的必要支持因素,但是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和危害,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和引导学生积极利用新媒体,避免负面影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