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表现较差的还大有潜力可挖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这些潜能生的思想工作,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做好潜能生的潜力挖掘工作,单靠教师的说教和督促,往往收效不大,必须想办法促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帮助其学会自我教育,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潜力挖掘。而潜能生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不明确,本人以激发学习动机为突破口,进行潜能生的潜力挖掘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发挥一切因素的积极作用,正面诱发
潜能生不想学习,除了少数确实存在智力因素的问题以外,大多数是受负面因素的影响所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些读书不多的人在商场上取得成功的事例,尤其是某些媒体对这些事例的强化宣传,让他们更加认为读书无用,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机。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学习动机的形成不是无条件的,而是要在一定的外部诱因下发生的。因此,要使潜能生产生学习动机,就要充分发挥一切因素的积极作用,以诱导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一是以教师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教师是学生接触得最多的“读书人”,如果在教师身上,学生看到的是疲沓拖拉,萎靡不振,不思进取,自由散漫,学生会产生疑问:老师当年是勤奋读书的了,今天怎么只是这个样子?从而更加丧失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二是以勤学成才的事例激励学生。事实上,很多科学家、专家学者,当年学习成绩都是班中乃至全校的佼佼者,他们积极向上,刻苦拼搏。成绩差后来有成就的,在这部分人当中只占少数比例,而且,这少数成功者,也大多数对自己当年不好好读书抱有悔恨之意,在工作之余还抓紧时间学习充电。
三是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激发学生。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机会。
二、依据兴趣和爱好,引导迁移
潜能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会对学习以外的某些事情有一定的兴趣,有的甚至是特别“沉醉”。比如,有些同学整天泡在球场上,为了打球可以不吃饭,不怕太阳晒,下雨天也照打不误;有些同学是追星一族;有些同学是“网虫”…… 这些现象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潜能生也有学习兴趣,只不过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兴趣偏离了正常的方向,没有用在学习上;二是潜能生也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否则不会在其他方面有如此“突出表现”,只是这种能力没有在学习上表现出来。因此,如果能对潜能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适当正确的引导,让其实现往学习上的迁移,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是大有裨益的。这种引导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肯定其兴趣爱好的积极一面,并指出其不足,为实现迁移作好铺垫。任何爱好和兴趣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作为教师,不能只看到它们对学习影响的一面,还应该看到它们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打球有益身體健康成长,追星有助于与其他人交往,网络游戏对培养人的反应能力则的一定的帮助。但“过犹不及”,只有把握适当的“度”,其积极的一面才会发生作用。因此,老师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反复说明这些道理。值得提出的是,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诚恳,要耐心,并作好学生反驳的应对策略,允许学生申辩,以达到真理愈辨愈明的目的,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意见。
第二步是利用适当机会让其展示爱好特长,为实现迁移打好基础。潜能生大多数有较强的表现欲,也有对成功的渴望。但在很多时候,他们的爱好特长并不被家长和老师接受,甚至遭到他们的坚决反对和制止,导致他们与家长老师的距离越来越大。如果老师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特长的舞台,通过举办晚会、比赛等形式,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感受到成功的自豪,也感受到被重视的喜悦,从而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就能为潜力挖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步是利用其兴趣爱好与学习有关系的方面,进行迁移引导。做好了前面的工作,基本上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就可以利用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激励和表扬,持久提高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还发现,潜能生有时容易满足,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往往会产生骄傲情绪,导致“病情反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正确评价,不断鼓励,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动机,并实现不断提高。
一是多表扬鼓励,少批评,不打击。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较多的发言机会,课前巧设练习题,给他们配备难易程度适中的练习题,使他们有题可做。当他们取得成功和有微小的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当他们看到教师鼓励的目光,听到教师表扬的语言,无形中对学习就更感兴趣。
二是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利用学习成果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使潜能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有良好的作用。
三是适当开展竞赛,鼓励潜能生积极参与。竞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手段,教学中适当引进竞争机制,设计安排一些带有竞争意识的游戏和比赛活动,把知识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并有意识地让潜能生参与,让他们有所“斩获”。
学习动机的激发或唤起,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潜能生的潜力挖掘工作尤为重要。其方法和途径不一而足,但无论采用什么途径或方法,都要以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用心去教育,用爱去进行学生的潜力挖掘,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发挥一切因素的积极作用,正面诱发
潜能生不想学习,除了少数确实存在智力因素的问题以外,大多数是受负面因素的影响所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些读书不多的人在商场上取得成功的事例,尤其是某些媒体对这些事例的强化宣传,让他们更加认为读书无用,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机。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学习动机的形成不是无条件的,而是要在一定的外部诱因下发生的。因此,要使潜能生产生学习动机,就要充分发挥一切因素的积极作用,以诱导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一是以教师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教师是学生接触得最多的“读书人”,如果在教师身上,学生看到的是疲沓拖拉,萎靡不振,不思进取,自由散漫,学生会产生疑问:老师当年是勤奋读书的了,今天怎么只是这个样子?从而更加丧失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二是以勤学成才的事例激励学生。事实上,很多科学家、专家学者,当年学习成绩都是班中乃至全校的佼佼者,他们积极向上,刻苦拼搏。成绩差后来有成就的,在这部分人当中只占少数比例,而且,这少数成功者,也大多数对自己当年不好好读书抱有悔恨之意,在工作之余还抓紧时间学习充电。
三是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激发学生。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机会。
二、依据兴趣和爱好,引导迁移
潜能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会对学习以外的某些事情有一定的兴趣,有的甚至是特别“沉醉”。比如,有些同学整天泡在球场上,为了打球可以不吃饭,不怕太阳晒,下雨天也照打不误;有些同学是追星一族;有些同学是“网虫”…… 这些现象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潜能生也有学习兴趣,只不过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兴趣偏离了正常的方向,没有用在学习上;二是潜能生也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否则不会在其他方面有如此“突出表现”,只是这种能力没有在学习上表现出来。因此,如果能对潜能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适当正确的引导,让其实现往学习上的迁移,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是大有裨益的。这种引导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肯定其兴趣爱好的积极一面,并指出其不足,为实现迁移作好铺垫。任何爱好和兴趣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作为教师,不能只看到它们对学习影响的一面,还应该看到它们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打球有益身體健康成长,追星有助于与其他人交往,网络游戏对培养人的反应能力则的一定的帮助。但“过犹不及”,只有把握适当的“度”,其积极的一面才会发生作用。因此,老师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反复说明这些道理。值得提出的是,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诚恳,要耐心,并作好学生反驳的应对策略,允许学生申辩,以达到真理愈辨愈明的目的,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意见。
第二步是利用适当机会让其展示爱好特长,为实现迁移打好基础。潜能生大多数有较强的表现欲,也有对成功的渴望。但在很多时候,他们的爱好特长并不被家长和老师接受,甚至遭到他们的坚决反对和制止,导致他们与家长老师的距离越来越大。如果老师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特长的舞台,通过举办晚会、比赛等形式,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感受到成功的自豪,也感受到被重视的喜悦,从而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就能为潜力挖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步是利用其兴趣爱好与学习有关系的方面,进行迁移引导。做好了前面的工作,基本上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就可以利用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激励和表扬,持久提高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还发现,潜能生有时容易满足,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往往会产生骄傲情绪,导致“病情反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正确评价,不断鼓励,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动机,并实现不断提高。
一是多表扬鼓励,少批评,不打击。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较多的发言机会,课前巧设练习题,给他们配备难易程度适中的练习题,使他们有题可做。当他们取得成功和有微小的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当他们看到教师鼓励的目光,听到教师表扬的语言,无形中对学习就更感兴趣。
二是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利用学习成果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使潜能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有良好的作用。
三是适当开展竞赛,鼓励潜能生积极参与。竞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手段,教学中适当引进竞争机制,设计安排一些带有竞争意识的游戏和比赛活动,把知识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并有意识地让潜能生参与,让他们有所“斩获”。
学习动机的激发或唤起,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潜能生的潜力挖掘工作尤为重要。其方法和途径不一而足,但无论采用什么途径或方法,都要以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用心去教育,用爱去进行学生的潜力挖掘,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