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2岁的林女士在北京一所名牌大学任教,又是在读博士生。这位别人眼里的成功人士,内心却常常有着自卑感,因此影响到她与领导、同事的正常相处。
我每年都有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在我的印象中,校领导也很支持我。一般先打报告征得同意,然后通过正规程序办手续,找领导审批就可以了。最近换了新领导,我像以前那样拿着报告去找领导批示,领导问:“为什么要调课?”我竟然像做了错事一样,马上觉得腿软了,腰都直不起来了。自己在其他人面前胆怯地向领导解释时,心里非常难受。这一幕,事后还不断在脑子里出现。
好像我的自卑感无处不在,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只要和领导、同事在一起,我都会有一种要取悦他们,让他们高兴的欲望。我想让他们觉得我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学生和同事眼里的好老师,领导眼里的好下级。其实,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在表达自己正当要求的时候,会常常抱有一种谦卑的、讨好的或取悦他人的心态呢?比如,到什么地方开会,别人问我:“你喝水了吗?”我说,喝过了,然后就反过来问他,要不要给他倒一杯,如果对方说:“好啊。”我就会给他倒一杯水。但内心就有想法了:我觉得有点讨好别人了。实际上,你给我倒杯水,我给你倒杯水,这是挺正常的。但在我的心中,却有一个特别明显的长幼尊卑的秩序:我的地位比他低,我就要谦卑地对他,如果他比我低,他就应该谦卑地对我。在我内心里,自卑与自尊一直发生冲突,如果别人崇拜我,就会满足我的自尊心;如果别人不崇拜我,我就会感到很自卑。我在恐惧权威的同时也渴望权威,我一直在这种冲突的心态里生活。
经了解,原来林老师小时候与父亲的关系,显示了一个关于权威对环境控制的极富色彩性的生存现状。我们知道,从传统角度讲,父亲是代表一种权威的角色,如果孩子小时候跟父亲关系处理得不好,他(她)就不知道怎么与有权威感的人相处,他(她)会畏惧权威;如果孩子小时候和父亲相处很融洽,长大后,他(她)对权威的处理就相对容易些。林老师说:“我小时候就怕他(父亲),怕到了极点。”有一次父亲不在家,她在家看《西厢记》,突然听到门响,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赶紧关掉电视。也记不得父亲当时怎么吼,怎么打了,印象最深的是,他把我踩到地上,打得很厉害。林老师说,从她记事开始,父亲就是一个暴躁的人。林老师还说,其实,她也知道父亲是爱她的。
专家分析:肢体冲突从心理学来说,可能是代表一种亲密。但这种边界不清,过度亲密引起的肢体冲突,对林老师的影响很大。因为孩子和父亲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要寻找自己的空间和自我认同。在这样的家庭里,有时候分不出彼此,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关系到了社会上,就不实用了。
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边界,当林老师没有边界地与别人接触时,别人有时拒绝她,她就会感觉受挫,甚至感觉到愤怒。她觉得大家可能是不喜欢她,便感到自卑。其实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我空间。在人际关系上,林老师用讨好的方法也行不通,因为有人会无意识地躲开,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专家支招:换一个说法,换一种活法
如果作一个整合,很多冲突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而是并存的。有自尊,同时也有自卑,有自信,同时还有不自信,这些都是自我的一部分。仔细感受这些内心存在的东西,它们都在帮助你,不管是你对权威的恐惧还是对自卑的伤心,都实实在在地帮助你成长。小时候,你只允许自己接受一部分,而排斥另外一部分,所以你就处在冲突当中。现在你已经成长了,成熟了,你知道只要它们给你带来向上的动力,它们都是好的。
在今后的人际关系中,林老师可以多用一些积极的词汇来表达内心感受,这是相当重要的。比如将自己总结的自卑、暴躁和挑剔三个词。换成自信、随和、追求完美,内心感受会更好。要学会换词,换中性的甚至更积极的词,人的心情就会改变。
(摘自《生活与健康》)
我每年都有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在我的印象中,校领导也很支持我。一般先打报告征得同意,然后通过正规程序办手续,找领导审批就可以了。最近换了新领导,我像以前那样拿着报告去找领导批示,领导问:“为什么要调课?”我竟然像做了错事一样,马上觉得腿软了,腰都直不起来了。自己在其他人面前胆怯地向领导解释时,心里非常难受。这一幕,事后还不断在脑子里出现。
好像我的自卑感无处不在,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只要和领导、同事在一起,我都会有一种要取悦他们,让他们高兴的欲望。我想让他们觉得我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学生和同事眼里的好老师,领导眼里的好下级。其实,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在表达自己正当要求的时候,会常常抱有一种谦卑的、讨好的或取悦他人的心态呢?比如,到什么地方开会,别人问我:“你喝水了吗?”我说,喝过了,然后就反过来问他,要不要给他倒一杯,如果对方说:“好啊。”我就会给他倒一杯水。但内心就有想法了:我觉得有点讨好别人了。实际上,你给我倒杯水,我给你倒杯水,这是挺正常的。但在我的心中,却有一个特别明显的长幼尊卑的秩序:我的地位比他低,我就要谦卑地对他,如果他比我低,他就应该谦卑地对我。在我内心里,自卑与自尊一直发生冲突,如果别人崇拜我,就会满足我的自尊心;如果别人不崇拜我,我就会感到很自卑。我在恐惧权威的同时也渴望权威,我一直在这种冲突的心态里生活。
经了解,原来林老师小时候与父亲的关系,显示了一个关于权威对环境控制的极富色彩性的生存现状。我们知道,从传统角度讲,父亲是代表一种权威的角色,如果孩子小时候跟父亲关系处理得不好,他(她)就不知道怎么与有权威感的人相处,他(她)会畏惧权威;如果孩子小时候和父亲相处很融洽,长大后,他(她)对权威的处理就相对容易些。林老师说:“我小时候就怕他(父亲),怕到了极点。”有一次父亲不在家,她在家看《西厢记》,突然听到门响,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赶紧关掉电视。也记不得父亲当时怎么吼,怎么打了,印象最深的是,他把我踩到地上,打得很厉害。林老师说,从她记事开始,父亲就是一个暴躁的人。林老师还说,其实,她也知道父亲是爱她的。
专家分析:肢体冲突从心理学来说,可能是代表一种亲密。但这种边界不清,过度亲密引起的肢体冲突,对林老师的影响很大。因为孩子和父亲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要寻找自己的空间和自我认同。在这样的家庭里,有时候分不出彼此,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关系到了社会上,就不实用了。
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边界,当林老师没有边界地与别人接触时,别人有时拒绝她,她就会感觉受挫,甚至感觉到愤怒。她觉得大家可能是不喜欢她,便感到自卑。其实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我空间。在人际关系上,林老师用讨好的方法也行不通,因为有人会无意识地躲开,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专家支招:换一个说法,换一种活法
如果作一个整合,很多冲突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而是并存的。有自尊,同时也有自卑,有自信,同时还有不自信,这些都是自我的一部分。仔细感受这些内心存在的东西,它们都在帮助你,不管是你对权威的恐惧还是对自卑的伤心,都实实在在地帮助你成长。小时候,你只允许自己接受一部分,而排斥另外一部分,所以你就处在冲突当中。现在你已经成长了,成熟了,你知道只要它们给你带来向上的动力,它们都是好的。
在今后的人际关系中,林老师可以多用一些积极的词汇来表达内心感受,这是相当重要的。比如将自己总结的自卑、暴躁和挑剔三个词。换成自信、随和、追求完美,内心感受会更好。要学会换词,换中性的甚至更积极的词,人的心情就会改变。
(摘自《生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