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来源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olff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认为帕金森病(PD)病因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有关[1]。为此,本研究对PD患者的DRD2基因TaqI多态进行分型,分析DRD2基因TaqI多态性与PD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PD组91例,来自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和本院神经内科门诊。符合全国第一届锥体外系会议制定的PD诊断标准。男61例,女30例;年龄34~77岁,平均65岁;病程1个月~28年,平均12年。正常对照组93人,来自上述两家医院的健康查体者,男62人,女31人;年龄31~79岁,平均64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其受体(PAFR)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的病理性神经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 选用SD大鼠建立一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3h
目的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DE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头昏、恶心、呕吐;头部MRI显示双侧脑室周围及
研究型大学把研究放到优先位置,开展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所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良性发展,为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