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阳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妥善保护文物古迹是传承历史文脉,实现城市永续发展的重大使命。本文通过信阳城市文化遗产背景和特征的阐述,探讨了信阳文化遗产保护及规划的构想。
关键词:信阳市;城市规划;历史文脉;保护规划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和历史积淀,历史文脉则是城市文化的精髓和承上启下的脉络,城市历史文脉是城市特色的体现,更是凝聚市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精神财富[1]。城市历史文化包括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的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建筑、古遗迹、古墓葬等不能移动的文物及书画、文献、艺术品等可移动文物,还包括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名村名镇等。无形的文化遗产是指群众世代相传的文化形式,如民俗活动、传统艺术、手工技艺等。无论有形的文化遗产还是无形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破坏和消失的风险。很多城市因为城市历史文化没有保护好而面临历史文脉割裂、城市特色丧失的后果,因此保护和发扬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的城市规划为例,探讨了信阳保护历史文化、张扬城市魅力的构想。
1 信阳文化遗产的背景与特征
1.1豫风楚韵,江淮要地
信阳地处豫南,位于江淮之间;河湖密布,气候温和,非常适宜人类生存繁衍。考古确认豫南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是远古中华民族先祖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族活动交界地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文明扩张辐射之地。商周、春秋之际,信阳地区出现了申、息、弦、黄、蒋等诸侯国,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随着楚国强盛兴起,吞并诸侯小国,古楚文化开始滋养熏陶这片土地[2]。可见,自古信阳地区就受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共同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豫风楚韵文化风情。秦汉、唐宋至明清,信阳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粮食充裕,成为重要的粮仓、兵源之地。重要文物古迹有平桥区长台关城阳城遗址、固始番国故城遗址以及固始侯固堆一号墓、罗山蟒张商周墓、光山宝相寺春秋墓等众多古墓葬。
1.2 移民聚散,南北交融
信阳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移民,移民的形式有迁入和迁出两种形式,从春秋到明清出现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潮。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扩张加上楚吴、秦楚连年交战,诸侯小国和楚国贵族带动了最早的移民浪潮。西汉年间,江浙一带的东瓯王归汉,率4万人迁至今固始一带,同期山东洪灾大量人口迁入。两晋永嘉之乱,大量河南民众南迁,有沿淮河迁往安徽方向的不少人居留信阳,也有信阳人迁入福建的,如“八姓入闽”[3]。唐前期陈政、陈元光入闽“开漳”,其后陈敏、陈敷增援,前后共有84姓固始将士入籍福建。唐末五代时期固始人王潮、王审知、王审邽率2~3万人入闽。两宋之交金人南侵,大批北宋人由淮河流域迁徙至闽粤一带。明清时期因战乱人口锐减,信阳地区接受了大量以江西为主的移民,还有鄂、闽、粤等地方的移民。移民促进了文化交流、族群融合,海外移民对于国家建设和故乡发展也做出卓越贡献,移民潮更推动了根亲文化的兴盛和繁荣。移民还带来了风格各异的民居,如息县北方硬朗风格的民居、新县徽派风格民居等。
1.3 红军摇篮,将军故乡
土地革命时期,信阳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所在地,1931年2月苏区首府就设在新集(今新县县城)。随后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也在此整编成立。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实施战略转移,主力撤出苏区后,又重建了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重建红二十八军。抗战期间,郭述申、李先念等相继开辟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野战军南下开辟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成为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目前,信阳有新县鄂豫皖苏区政府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及罗山何家冲红军长征出发地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信阳还是许世友、李德生等名将的家乡,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有许世友将军墓,光山县有邓颖超祖居。
1.4 茶香自古,绿水长流
信阳被称为茶都,据考古论证距今2300年前已有茶叶种植。唐代饮茶兴盛,据《茶经》介绍信阳茶品质上佳“淮南(茶)以光州上”,光州州府即今潢川。宋代大文豪苏轼赞誉“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地理气候条件适宜出好茶,海拔300~800米丘陵地区高山雾浓、林茂水秀、光照适宜。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而闻名于世。
图1是信阳文化遗产中的几个典型例子。
2 信阳文化遗产的保护及规划构想
2.1 修旧原真,协调功用
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旧城改造、新城建设的事情,目前通常采用三种方法:(1)推倒全部旧城建新城。这种方法将旧城原来的街巷、空间格局、建筑物、邻里关系和城市风情等一扫而光,居民的生活方式完全与过去隔断,城市文脉被无情地撕裂开来。(2)推掉破旧古迹,原址仿造新古迹。这种文化遗产保护实则假古董而已。仿古建筑、仿古街看起来似模似样,实际上没有任何真实的历史信息,说白了就是愚弄观众、欺骗历史。(3)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貌。这是国际文化保护领域的共识,也称为原真性原则。文物古迹不仅展现其外在特征,同时也是历史信息的载体,今天没有被完全认识的,明天可能就有新的发现,而文物古迹一旦被推掉了再也无法复原了。因此,信阳城市规划应遵循原真性原则。实际上,信阳很多历史古迹的保护采用了这种方法,如鄂豫皖苏区政府旧址、许世友故居的保护。同时,文物古迹除了保护,还应协调新的功用,以民居为例,对卫生设施等进行现代化改造,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素。
2.2 整体布局,环境和谐
对历史古迹的保护,不仅在于古建筑、历史街区本身,还应考虑其环境,例如西安的一些古建筑掩映在周围高楼大厦中间,使古建筑环境显得极不协调;再如信阳一些村落,先人规划非常好,整个村居有浓郁的豫南历史风情,遗憾的是有些村民新建房屋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所以文化遗迹的保护应注重完整性,并从全局出发完善整体布局。
2.3 特色提炼,魂形俱在
古城保护对原有特色进行提炼,既需有古城的“形”,更要有古城的“魂”,达到魂形俱在的效果。由于古城保护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像标本一样保存,而且也没必要,积极的保护是继承其魂,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让古城重新焕发活力。信阳旧城道路顺水而建,依从河流、湖泊和山峦形态而自然弯曲或顺直,这正体现了一种豁达、灵气、流动的城市气质,因此在旧城改造时赋予其魂,让城市性格通过空间布局展现出来。
2.4 完善规划,永续长存
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延续城市文脉,达到可持續发展的目标,因此应通过完善规划设计恢复和改善城市发展的条件,利用现代城市多元化的需求创造发展的良机。以城阳城遗址为例,历经两千多年,除了古墓葬,城市外貌已经极其模糊,通过墓葬挖掘,外观设计恢复原貌,配套相关设施,建设遗址博物馆,规划周边村落,改造建筑风格样式,既可以吸引游客,又让市民接受历史教育,达到开发利用的目的。
3 结语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背景,为了避免城市发展过程中落入“千城一面”的窘境,应充分挖掘和展现城市特色,而要做到这一点传承历史文脉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信阳文化遗产保护的做法,探讨了古城保护规划思路及方法。
参考文献:
[1] 彭爱珍.浅谈我国城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保护[J].中国房地产:理论版,2012(4):8,20.
[2] 张清改.豫南信阳城市文化表情解读[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3(03):98-101.
[3] 芦敏.信阳海外移民的历史及对故乡的贡献[J].天中学刊,2013,28(3):114-116.
关键词:信阳市;城市规划;历史文脉;保护规划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和历史积淀,历史文脉则是城市文化的精髓和承上启下的脉络,城市历史文脉是城市特色的体现,更是凝聚市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精神财富[1]。城市历史文化包括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的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建筑、古遗迹、古墓葬等不能移动的文物及书画、文献、艺术品等可移动文物,还包括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名村名镇等。无形的文化遗产是指群众世代相传的文化形式,如民俗活动、传统艺术、手工技艺等。无论有形的文化遗产还是无形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破坏和消失的风险。很多城市因为城市历史文化没有保护好而面临历史文脉割裂、城市特色丧失的后果,因此保护和发扬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的城市规划为例,探讨了信阳保护历史文化、张扬城市魅力的构想。
1 信阳文化遗产的背景与特征
1.1豫风楚韵,江淮要地
信阳地处豫南,位于江淮之间;河湖密布,气候温和,非常适宜人类生存繁衍。考古确认豫南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是远古中华民族先祖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族活动交界地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文明扩张辐射之地。商周、春秋之际,信阳地区出现了申、息、弦、黄、蒋等诸侯国,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随着楚国强盛兴起,吞并诸侯小国,古楚文化开始滋养熏陶这片土地[2]。可见,自古信阳地区就受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共同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豫风楚韵文化风情。秦汉、唐宋至明清,信阳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粮食充裕,成为重要的粮仓、兵源之地。重要文物古迹有平桥区长台关城阳城遗址、固始番国故城遗址以及固始侯固堆一号墓、罗山蟒张商周墓、光山宝相寺春秋墓等众多古墓葬。
1.2 移民聚散,南北交融
信阳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移民,移民的形式有迁入和迁出两种形式,从春秋到明清出现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潮。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扩张加上楚吴、秦楚连年交战,诸侯小国和楚国贵族带动了最早的移民浪潮。西汉年间,江浙一带的东瓯王归汉,率4万人迁至今固始一带,同期山东洪灾大量人口迁入。两晋永嘉之乱,大量河南民众南迁,有沿淮河迁往安徽方向的不少人居留信阳,也有信阳人迁入福建的,如“八姓入闽”[3]。唐前期陈政、陈元光入闽“开漳”,其后陈敏、陈敷增援,前后共有84姓固始将士入籍福建。唐末五代时期固始人王潮、王审知、王审邽率2~3万人入闽。两宋之交金人南侵,大批北宋人由淮河流域迁徙至闽粤一带。明清时期因战乱人口锐减,信阳地区接受了大量以江西为主的移民,还有鄂、闽、粤等地方的移民。移民促进了文化交流、族群融合,海外移民对于国家建设和故乡发展也做出卓越贡献,移民潮更推动了根亲文化的兴盛和繁荣。移民还带来了风格各异的民居,如息县北方硬朗风格的民居、新县徽派风格民居等。
1.3 红军摇篮,将军故乡
土地革命时期,信阳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所在地,1931年2月苏区首府就设在新集(今新县县城)。随后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也在此整编成立。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实施战略转移,主力撤出苏区后,又重建了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重建红二十八军。抗战期间,郭述申、李先念等相继开辟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野战军南下开辟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成为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目前,信阳有新县鄂豫皖苏区政府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及罗山何家冲红军长征出发地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信阳还是许世友、李德生等名将的家乡,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有许世友将军墓,光山县有邓颖超祖居。
1.4 茶香自古,绿水长流
信阳被称为茶都,据考古论证距今2300年前已有茶叶种植。唐代饮茶兴盛,据《茶经》介绍信阳茶品质上佳“淮南(茶)以光州上”,光州州府即今潢川。宋代大文豪苏轼赞誉“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地理气候条件适宜出好茶,海拔300~800米丘陵地区高山雾浓、林茂水秀、光照适宜。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而闻名于世。
图1是信阳文化遗产中的几个典型例子。
2 信阳文化遗产的保护及规划构想
2.1 修旧原真,协调功用
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旧城改造、新城建设的事情,目前通常采用三种方法:(1)推倒全部旧城建新城。这种方法将旧城原来的街巷、空间格局、建筑物、邻里关系和城市风情等一扫而光,居民的生活方式完全与过去隔断,城市文脉被无情地撕裂开来。(2)推掉破旧古迹,原址仿造新古迹。这种文化遗产保护实则假古董而已。仿古建筑、仿古街看起来似模似样,实际上没有任何真实的历史信息,说白了就是愚弄观众、欺骗历史。(3)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貌。这是国际文化保护领域的共识,也称为原真性原则。文物古迹不仅展现其外在特征,同时也是历史信息的载体,今天没有被完全认识的,明天可能就有新的发现,而文物古迹一旦被推掉了再也无法复原了。因此,信阳城市规划应遵循原真性原则。实际上,信阳很多历史古迹的保护采用了这种方法,如鄂豫皖苏区政府旧址、许世友故居的保护。同时,文物古迹除了保护,还应协调新的功用,以民居为例,对卫生设施等进行现代化改造,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素。
2.2 整体布局,环境和谐
对历史古迹的保护,不仅在于古建筑、历史街区本身,还应考虑其环境,例如西安的一些古建筑掩映在周围高楼大厦中间,使古建筑环境显得极不协调;再如信阳一些村落,先人规划非常好,整个村居有浓郁的豫南历史风情,遗憾的是有些村民新建房屋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所以文化遗迹的保护应注重完整性,并从全局出发完善整体布局。
2.3 特色提炼,魂形俱在
古城保护对原有特色进行提炼,既需有古城的“形”,更要有古城的“魂”,达到魂形俱在的效果。由于古城保护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像标本一样保存,而且也没必要,积极的保护是继承其魂,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让古城重新焕发活力。信阳旧城道路顺水而建,依从河流、湖泊和山峦形态而自然弯曲或顺直,这正体现了一种豁达、灵气、流动的城市气质,因此在旧城改造时赋予其魂,让城市性格通过空间布局展现出来。
2.4 完善规划,永续长存
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延续城市文脉,达到可持續发展的目标,因此应通过完善规划设计恢复和改善城市发展的条件,利用现代城市多元化的需求创造发展的良机。以城阳城遗址为例,历经两千多年,除了古墓葬,城市外貌已经极其模糊,通过墓葬挖掘,外观设计恢复原貌,配套相关设施,建设遗址博物馆,规划周边村落,改造建筑风格样式,既可以吸引游客,又让市民接受历史教育,达到开发利用的目的。
3 结语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背景,为了避免城市发展过程中落入“千城一面”的窘境,应充分挖掘和展现城市特色,而要做到这一点传承历史文脉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信阳文化遗产保护的做法,探讨了古城保护规划思路及方法。
参考文献:
[1] 彭爱珍.浅谈我国城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保护[J].中国房地产:理论版,2012(4):8,20.
[2] 张清改.豫南信阳城市文化表情解读[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3(03):98-101.
[3] 芦敏.信阳海外移民的历史及对故乡的贡献[J].天中学刊,2013,28(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