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冯小刚,20载跑龙套炼成最佳男主演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nj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22日,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曝出了最大冷门:冯小刚凭借电影《老炮儿》一举斩获最佳男主角的殊荣。一个大导演突然间成了影帝?这“阴差阳错”的结果让无数观众惊诧莫名。
  事实上,冯小刚不仅是内地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之一,更是跨界做演员到影帝级别的第一人。可谁知道,他职业跑龙套达20余载,每次演戏不只是充当标签,而是扎实地按高规格龙套的标准要求自己,因此即使他的戏份很少,却总能夺人眼球。很多影评人毫不吝啬地将“零差评”、“影帝级”等词汇献给冯导的表演。连姜文都赞叹:“如果冯小刚专心做演员,中国影坛的明星格局将改变!”冯小刚是如何开始演戏的,一路上都经历了什么?
  不走寻常路
  就导演和演员这两职业来说,冯小刚都非科班出身。他从小爱画画,1985年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担任了美工师,设计出让人真假难辨的道具、布景等。
  整天呆在片场,也常会接触到群众演员。这些人不一定有台词,但都能在屏幕上露把脸,看着他们拍戏时喜出望外的模样,冯小刚总心向往之:啥时候自己也能如此神气一把?
  1986年拍摄《凯旋在子夜》,他的这点小心思没躲过导演尤小刚的眼睛。尤导见他长得歪瓜裂枣,满口参差不齐的黄板牙,不用化妆就是个标准的反派,于是让他客串了把剧中的越南军官。首次触电,冯小刚倍加珍惜。不但细细体味角色的内心世界,还专门设计了套动作。于是一个越南军官丑态百出,不仅龇牙咧嘴地对越南女兵左拥右抱,还对我军的好心劝降负隅顽抗,最终落得个乱枪打死的结局。
  短暂的触电让冯小刚很不过瘾。1987年,拍摄《便衣警察》,他不仅担任了美术,还客串了其中一个倒卖黄金的犯罪分子,结果是一出场就被警方抓了个正着。两次试水,戏份很少,但他却乐在其中。此后,只要有适合角色,他总跃跃欲试,主动请缨。
  1994年,除了在《北京人在纽约》里饰演王启明的同事外,冯小刚还客串了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戏中,冯小刚饰演的胡老师发火的一幕让很多人都记忆犹新,那几句气急败坏的经典台词“谁干的”“是不是你上厕所也要老师给你擦屁股呀”更是让人忍不住喷饭。
  也正是这次出演改变了冯小刚的命运:连姜文这样出色的演员都当起了导演,他也能啊!
  当年底,他和王朔、彭晓林成立了“好梦公司”,决定拍摄由王朔原著小说《我是你爸爸》改编的电影《爸爸》。因为第一次创业,资金捉襟见肘,能省就省。于是大家一致同意,让有表演经验的冯小刚担任男一号马林生,而女一号由冯太太徐帆担任,片酬也省了。
  首次出演男一号,冯小刚几乎用尽解数:在此戏里,他塑造的父亲忽而清高,忽而俗不可耐,忽而趾高气扬,忽而顾影自怜,对儿子则软硬兼施,用尽一切办法,最后却发现一切徒劳。夸张的肢体和丰富的表情让观众笑过后不无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这男一号还没美就噩梦连连:次年4月,《爸爸》通知没过审;而由他先后执导的《一地鸡毛》、《月亮背面》、《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也都相继没被广电总局通过。接连几部电影让近千万的投资都打了水漂。
  王朔心灰意冷,跑到美国去休养。冯小刚虽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但仍苦熬着。直到1997年,他拍出的《甲方乙方》才一举翻身。
  初次担当主演的失败让冯小刚深受打击。由此,他更理解那些非科班出身却有表演天赋的人,他在担任《笑傲江湖》的评委时,一个来自吉林农村的大学生以出色的哑剧表演打动了他。当选手谈及自己没得到正规的表演训练时,冯小刚马上鼓励:“科班出身对于表演者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悟性。”
  正因这位选手自学成才,他将他列入自己的演员人才储备:“回头把电话留下,我找导演组去要(角色)。”
  大写的“龙套”
  从《甲方乙方》后,冯小刚再没为钱的事发过愁。到了《卡拉是条狗》时,他已从导演升格为制作人了。可他仍戏瘾难耐,在片中扮演了名狗贩子。除了在自己的电影中露脸,他还常给别人的电影跑龙套。徐帆对此看得透:虽然名义上是为了体验演员的生活,以便更好地当导演,但更多的是为了“玩儿”。
  不过,冯小刚玩得可毫不含糊。他对每个角色丝毫不马虎,经常揣摩人物行为和语言。2001年《东北一家人》中,他演的是个偷下水道盖子的小偷,一身破棉袄,双手插在袖子里,举止与小偷无异,连台词都一股东北大茬子味儿:“谁知道他这嘎达要,我一寻思就重操旧业了呗。”
  因为他的客串亮点多,效果好,很多导演便想让他来捧个人场,有时也难免被忽悠。2004年2月,周星驰的首部贺岁片《功夫》和他的《天下无贼》同时进入前期筹备阶段。私交甚厚的两人约定:要在各自的电影中为对方准备个角色。
  对挚友的相托,冯小刚自然不马虎,专门抽出一周赶到《功夫》片场。周星驰让他出演凶神恶煞般的鳄鱼帮老大,于是冯小刚在戏中非常狂地将警察局砸了个稀巴烂,并冲着警察大喊:“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一个黑老大塑造得活灵活现,那台词也是风靡一时。
  本是两人互为对方影片捧场。冯小刚特意在《天下无贼》里给周星驰备了个“劫匪”一角,但周星驰却将这事忘了个干净,接到邀请后由于档期的关系又抽不出时间,最后只能放了鸽子。
  对周星驰的食言,冯小刚只当笑话讲,有次还现场惟妙惟肖地模仿了星爷当时说话的语气,引得台上台下一阵爆笑。
  很多人以为:一个大导演能来客串,片酬绝对不会给少了。实际上,冯小刚的客串很多时候一分钱都拿不到。在他拍摄《夜宴》时,袁和平做武术指导。等2010年袁和平执导《苏乞儿》时,他特请冯小刚客串了个老贼的角色。冯小刚立马应允:不但赶来,演戏还很让人省心,虽然拍摄时间很短,但从台词到表演都是琢磨过的。袁和平感激地说:“冯导绝对是友情支持。”
  而拍摄韩三平的《建国大业》时,大碗们都前来义务出演,冯小刚自然也不落后,出演了旧上海滩帮派老大杜月笙。明明是义务出演,冯小刚却比拿钱时还要重视,以至于紧张得不能自已,“老虎好打,冰山……只怕小蒋先生搬不动吧”,就是这一句台词,硬是背了很多次。而等他“神气”地走向蒋经国时,发现自己竟因紧张走顺了拐。戏后,大家都夸他严肃的表情、简短的台词和故作深沉中都透着独特的冯氏幽默,冯小刚却哭笑不得:“还叫什么好呀?不知道我当时走路都软飘飘的?”   姜文是冯小刚最敬佩的导演,出演《阳光灿烂的日子》后,他一直因和姜文的合作太少而意犹未尽。2010年姜文开拍《让子弹飞》时,冯小刚再度主动请缨。
  在戏中,冯小刚扮演位师爷,留着酷炫的“莫西干头”,配着无框圆形眼镜,猥琐感十足。为了增加人物的喜感,他还自己设计了单手拍掌、嘴衔筷子等动作,差点让全场工作人员都笑趴下。在《让子弹飞》片场,只要有冯小刚的戏,几乎全场人员都会特别开心。
  《让子弹飞》拍完后,要录制四川方言版,剧级原本担心冯小刚太忙没时间,想不到他接到通知后二话不说便赶了过来,严谨的态度让剧组的人肃然起敬。姜文由此断言:“如果冯小刚能专心做演员,中国影坛的明星格局将由此改变。”
  在顾及情面、为了友谊、归还人情中,冯小刚客串的角色越来越多,戏路越来越宽,全然成了一个大写的龙套,顾长卫导演的《最爱》,刘德华导演的《童梦奇缘》,彭浩翔导演的《破事儿》……在这些电影里,小角色冯小刚成了最抢戏的一个。即便只有一句台词,也总被人们一再提起,这一个个的角色仿佛成了戏里的一颗钉子,把一个不那么显眼但却分量十足的形象,牢牢地钉在观众心里。
  忽悠出的影帝
  让冯小刚想不到的是,时隔20年后,他能再次出演男一号。
  知名导演管虎无意中得到《老炮儿》的剧本,读后脑海里主角就是冯小刚。于是他和华谊老总王中磊一商量,真是英雄所见:男一号冯小刚莫属!不为别的,就因冯演的角色及颜值总是那么有存在感。
  虽说两人有默契,但他们也深知:想请冯小刚出演实在太难。因为曾出演《爸爸》的失败经历,让冯小刚曾发誓再不担任主演。于是,两人筹谋了个“陷阱”。
  一次“不经意”聊天时,管虎告诉冯小刚:自己有个本子不知好还是坏,想请他判断下。
  连管虎都看不明白?冯小刚来了兴趣。当晚回家看,想不到,他立即就扔不下,直到一口气看完。他曾是个出色的编剧,对剧本有极精准的眼光,而这本子显然是难得一求啊。他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给管虎打电话,“本子你看不出好?别蒙了,你小子啥意思?”管虎只说当面谈。
  两人碰头。管虎只喝酒,一说剧本就绕开。酒过三巡,冯小刚憋不住了:“这不是个投机电影,需要真本事真感情来演,保证错不了啊。”管虎问:“你演?”不知是喝酒了,还是两人聊得投机,冯小刚一口应了。等第二天回过神来,为时已晚。
  在戏中,冯小刚演的角色叫“六爷”,是个京城老炮儿,“老炮儿”就是老混混。六爷年轻时混过,上了年纪只能蛰伏于胡同深处,过着溜鸟、管闲事、发牢骚的无聊日子。直到一天,他和儿子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导致儿子离家出走,不想遭暗算被非法拘禁。为了解救儿子,并偿还对儿子的愧疚,六爷重出江湖。不料,此时已是“小炮儿”们的天下。
  对这样一个难以把握的角色,冯小刚几乎拼了,一招一式都做到了尽善尽美。和许晴在理发厅里上演激情戏时,为了逼真,还第一次奉献出了自己的半个屁股。
  影片拍完,华谊不但将其推荐为2015年威尼斯电影节的闭幕影片,还参加了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评选。结果是一放映,现场叫好一片。影评人甚至用“零差评”、“影帝级”等完美词汇来形容冯小刚的表演。于是,职业龙套20年的冯小刚,搬回了金马影帝奖。
  虽然没出席颁奖,他的获奖感言仍透着惯常冯氏幽默:“说句得了便宜卖乖的话,我应该得最佳新人奖的,因为我还是个刚出道的新演员,直接给我最佳男主角,以后就没进步的空间了。”
  冯小刚夺得金马影帝的消息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这分明是抢饭碗的节奏呀!”冯小刚回应:“对专业演员很抱歉,说声得罪了,以后不演了。”
  实际上,冯小刚的爱好和涉猎远不止网友想象得那么少,演着电影唱着歌,他似乎还嫌不够,在获奖后的《笑傲江湖》中,他又搭档郭德纲说起了相声。对首次相声秀,冯小刚十分重视。一袭纯黑的丝绒大褂颇有几分相声名家的架势,与同样穿着大褂的郭德纲站在一起还被宋丹丹吐槽:“你们俩太像老上海滩的人了。”
  兴之所在,无所不能,对冯小刚来说,当导演也好,演电影也罢,开演唱会、说相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趁着腿脚利索,就要可劲折腾,用力捣鼓,因为折腾一番背不住就折腾出来一个大名堂。没准冯导在拿个金曲奖后,还能夺得曲艺界的牡丹奖,其中有多大可能性,也未可知。
  编辑/杨晓琴
其他文献
交通厅正副厅长先后落马,案发情节颇有戏剧性:正厅长向纪委举报了“老搭档”——排名第二的交通厅常务副厅长;而副厅长在被双规期间,又检举揭发了“举报人”——交通厅厅长收受他人钱物等违纪违法问题。  2015年11月25日,法院判决交通厅原副厅长金嘉敏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700万元,而交通厅的原厅长霍家强已于10月15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此,这起交通厅贪污大案才真相大白于天下:因为
期刊
德国人有一种本事,吃过饭的桌布整洁如初,没有水印,没有残渣,也没有油渍。而且,德国人很喜欢用白桌布,祖传的、手绣的、钩针钩的、棉的、麻的,不一而足。  你会说,西餐和中餐不一样,都是土豆、牛排什么的。错了错了,那是最大众化的。真正的西餐,也是汤汤水水、稠稀不等、细刀细切的,尤其是按祖传食谱烹制出来的佳肴,没几个精细的步骤,就不算是正宗的。所以,大抵讲究点儿的正餐都要荤素兼备,凉热无缺,且刀叉烦琐。
期刊
据日媒报道,动物间产生跨越物种的友谊并不鲜见,在日本大阪,就有一只猫头鹰用温暖的母爱呵护着一只小猫咪。  据报道,在当地一家以猫头鹰为主题的咖啡馆内,分别有一只招牌猫咪和猫头鹰,两个小家伙为店里带来很多人气,一直颇受欢迎。  由于这只小猫出生后不久就和母猫分离,于是,它就把那只猫头鹰当成了自己的妈妈。而猫头鹰看起来也颇为“尽职尽责”,悉心呵护着可爱的小猫咪。  于是,人们经常可以在咖啡店里看见两只
期刊
本文主人公盛林曾是杭州日报社的高级编辑,2006年,有过一段失败婚姻的她在社交网站上认识了美国德州电器工程师菲里普,经过一年多的接触,他们深深爱上了彼此。2009年,已经40多岁的盛林带着儿子飞往美利坚,远嫁美国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绽放。  如今盛林已经完全融入美国田园生活,相夫教子不忘笔耕,截至2015年,她已经出版了三本书,最新的一本《因为爱,飞往美利坚》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很多人都很好奇,盛林
期刊
在工作中有时候需要携带文件在不同地点使用,例如一些报表等,这时就需要将白天的工作文件复制回家后接着做。
期刊
在人们心目中,巡视组组长一定是干净忠诚、铁面无私的好干部,是贪官的克星。可山西省委巡视组长刘向东却是“另类”,他在担任巡视组长之前,担任山西省环保厅厅长时就贪腐过亿。这只典型的“大老虎”,居然混进了省委反腐内部,并担任巡视组长。  在巡视期间,刘向东不是忙于抓贪官,而是忙于给自己“灭火”,销毁自己的贪腐证据。尽管他隐藏得如此之深,补救措施如此之及时,可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内鬼”最终还是被揪了出
期刊
在娱乐圈,有许多人看似没有交集,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她)们成了铁哥们或者好闺蜜。前不久,被誉为360度无死角的超级美女高圆圆在微博里晒出了一张自己和贾静雯小女儿的合影,才让大家知道,原来高圆圆和贾静雯竟是一对相交了13年的好闺蜜。在明争暗斗的娱乐圈,是什么让一对高颜值的女人惺惺相惜了13年之久呢?  因戏结缘,相见恨晚  2002年,高圆圆和贾静雯进入《倚天屠龙记》剧组,分别饰演女主角周芷
期刊
想要玩好战略游戏,快捷键和微操作非常重要,不过,习惯了《魔兽》的键位,未必习惯《星际》。
期刊
尼古拉读大三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花费不菲的爱好——集邮。不知道吸引他的到底是那一枚枚精致丰富的邮票,还是集邮爱好者俱乐部里活泼漂亮的女孩爱玛,总之,邮票使他爱不释手,集邮爱好者俱乐部使他乐而忘返。  为解决经济上的窘迫,尼古拉找了一份兼职。每周花三个下午的时间,去学校附近高德温太太家陪她聊天、为她读报纸。老太太已经80多岁了,独身一人,没有子女。  一天下午,尼古拉垂头丧气地走进高德温夫人的家门。
期刊
2009年,一本名不见传的家庭教育类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经出版,无数家长争相传阅。截止到2014年,销量竟高达600万册,并被翻译出版到多个国家,一时成为出版业一道奇观。  正当人们以为作者尹建莉很快会推出《好妈妈2》,或认为她只想“一部永流传”时,时隔五年,尹建莉再度推出呕心沥血之作——《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那么,她字字心血的第二道教育大餐,又会为中国家庭儿童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启发或改变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