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雄花蕾中多酚的提取及活性

来源 :食品工业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qingx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槟榔雄花蕾为原料,采用超声萃取-大孔树脂纯化的方法提取多酚并纯化。试验研究多酚类提取物质的组成和影响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因素,并分析不同溶剂对多酚的提取效果和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多酚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槟榔雄花蕾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由绿原酸、阿魏酸、山奈素、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柚皮素、香豆酸8种物质组成, DMF溶剂提取多酚的效果最佳,多酚提取量为6.37±0.04 mg/g。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多酚的动力学方程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测定的大孔树脂饱和吸附多酚量为71.03 mg/g。料液比1︰20 (V/V)、超声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0 min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最佳。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与生活的情感体验也更加重视,目前社区和健身房中的健身器材大多只能容纳一人使用。所以,我们基于娱乐设施旋转木马开发出一款可供家长和儿童一起使用的亲子互动健身器材,旨在满足健身时亲子间的情感要求。
财政职能的履行是发挥党组织作用和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保障。经过百年的实践,中国积累了从国内到国际、从理论到实践、从主动到有为、从守成到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宝贵的财政管理经验和财政改革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思想,是党领导各个方面系统谋划、统筹考虑的结果。新时代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财政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系统所处环境、系统构成要素的主体、整体与个体、整
教师教学评价机制规范和引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保障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方式的制订与实施,要回归教学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初心,要实现教师发展价值与管理价值的辩证统一。本研究以湖南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303名教师的问卷为样本,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教师对教学评价的认知存在“不均衡”的共识性,教师认为教学评价实施的方式多样但效
<正>近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继2020年12月成功举办“2020中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发展论坛”暨社会责任工作培训会议,并于会上发布了《“责任与担当”中国食品行业企业抗疫案例集2020》《中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案例集2020》《中国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分析报告2020》三项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成果之后,继续组织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开展行业社会责任研究,编撰完成了《
期刊
文章选取中国31个省级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科技金融的分布以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水平相对较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效率不高,且对科技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科技金融发展的四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因此,中国各区域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金融市场成熟度,逐步建立健全科技
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立足实际,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创新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技成就。系统梳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演进脉络,总结其经验做法,对于优化科技领导政策,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线上教学教师激励机制对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教师教学激励与保障机制存在注重科研激励、缺乏教学成果关注,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方式单一,缺乏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等问题。疫情背景下高校应建立线上教学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线上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线上教学质量的提高。
文章首先阐述了海绵城市理论的内容与作用,接着分析了海绵城市理论下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问题,最后以城市生态文明需求为导向,提出了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设计措施。希望可以为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相关城市规划管理单位提供一些建设思路,进一步推动绿色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格局形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也在发生改变。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无论是水资源短缺,还是城市内涝现象,都使城市承担着比较重的负荷,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加快城市规划设计创新。分析海绵城市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提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适老化改造是夯实居家养老基础地位的重要抓手。考虑到老年人日益弱化的行为能力,居住环境需在“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指导下不断改善,以确保个人能力与环境压力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居家养老。英国适老化改造经几十年的实践与演进,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和运作机制,其中以老年人能力与环境要求匹配统一为基础的福利制度和操作程序是适老化改造成功推进的关键。由于起步较晚,治理体系不完善,我国适老宜居环境建设很难有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