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理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时机理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干预。采用SAS、SDS、西雅图心绞痛自评量表(SAQ)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

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61.7±2.0)分,SDS评分(52.4±1.3)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295、23.129;P<0.001)。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研究组SAQ量表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躯体活动受限(64.1±10.9)分、心绞痛发作(89.7±12.0)分、心绞痛稳定(91.5±7.2)分、疾病认知(88.5±9.2)分、治疗满意(91.6±10.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总睡眠时间评分(1.8±0.6)分,对照组(1.5±0.5)分,两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7,P<0.05)。

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2(sIL-13Rα2)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组织中杯状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AR组(B组)、sIL-13Rα2治疗组(C组),曲安奈德治疗组(D组)4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OVA)、氢氧化铝建立大鼠AR模型。B、C、D组在建立AR模型后,分别于第4~10周于鼻腔滴入磷酸盐缓冲液(PBS)、s
目的研究三维成像(three dimensional,3D)打印技术在鼻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市环湖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神经外科的复杂鼻颅底肿瘤患者7例,利用颅脑螺旋CT增强扫描、导航磁共振成像及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的3组DICOM图像,分别针对颅骨、血管及肿瘤进行数据的提取和重建,并在同一坐标系下实现数据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和家访面谈两种延续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6例,出院时随机分为电话随访组(n=61)和家访面谈组(n=65),每月随访1次,随访1年。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Barthel指数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出院后1年,家
目的构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心外科护理服务行动计划体系,为心外科专科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分析和患者访谈结果,自行设计患者护理服务需求问卷调查表,对某三甲医院心外科2017年1―6月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心外科护理服务行动计划体系。结果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心外科护理服务行动计划体系一级指标为5项,二级指标为78
目的探讨艾灸、针灸结合促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对危重症患者床边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107例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床边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按照在置管过程中有否针灸或艾灸结合使用促胃动力药分为单纯促胃动力药组23例,艾灸联合促胃动力药组22例,针灸、艾灸联合促胃动力药组62例,比较3组的置管成功率。结果107例患
目的探讨癌痛规范化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疼痛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肿瘤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入院的肿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进行癌痛规范化管理。分别于入院时及干预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及美国疼痛协会患者结局问卷修订量表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和疼痛结局得分差
目的调查肺癌放疗患者的疾病感知情况和生活质量,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年6 —12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进行肺癌放射治疗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IPQ)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调查患者的疾病感知和生活质量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放疗患者疾病感知得分为(52.22±9.87)分。生活质量得分最高的
目的促进最佳证据在头颈癌患者抑郁管理中支持性护理的应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遵循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3个阶段: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效果评价,检索头颈癌患者抑郁管理中支持性护理的最佳证据并制订4条质量审查指标,并对50例住院头颈癌患者及12名护士采用现场观察法、访谈、查阅护理记录等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后制定实践方案。结果护士对4条质量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由基线
目的探讨发生角膜塑形镜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进行角膜塑形镜验配的9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历、电话随访、询问等方式找出发生角膜塑形镜不良反应的原因,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90例角膜塑形镜验配者中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44例,发生率为14.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角膜塑形镜验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