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方法论是模型思维。模型思维是“道阴阳”的周易哲学和五行哲学的本质特征。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就是通过对阴阳哲学和五行哲学模型的直接和间接模拟运用而建立起来的众多具体模型理论的综合体。模型思维的合理性和真理性在于构成该模型的范畴本身的合理性和真理性。构成中医理论模型综合体的诸范畴是在直接生活经验和成功医疗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具有其合理性和真理性。
关键词:模型; 模型方法; 模型综合体
“中医……一个辨证的玄学系统”2, 方舟子如是说。辩证法或玄学,不过是哲学的一种方法论。“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像幽,而人覆之也。”3 玄字的意思不过是在人看起来不甚清楚的黑赤之色而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4玄的实质就是从有和无两个方面看待宇宙与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方法。其实,中医学最本质的东西不是玄学系统,而是医学体系,是辩证的或具有玄学性的医学体系。中国传统医学方法论的核心是模型思维。模型思维是“道阴阳”的周易哲学和五行哲学的本质特征。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就是通过对阴阳哲学和五行哲学模型的直接和间接模拟运用而建立起来的众多具体模型理论的综合体。就像中国古代哲学自然含有人类认识的真理颗粒一样,作为众多具体模型理论的综合体的中医学,当然就是具有真理性的哲学性医学。
一、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模型思维
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是中医学方法论的最直接理论来源。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论最根本的特征就是阴阳哲学和五行哲学所表现出来的模型思维方式,其具体特点为从以象达意开始,通过象意归类而最后走向有限建模,用模型思维来实现对具体事物或过程的理性认识。
(一)以象达意
以象达意即用感性事物之表象表达抽象概念。“阴阳”概念首先就是感性概念。“阴阳”最初是用来表达事物存在于阳光之中时所表现出来的光度差别的向阳面与背阳面这一现象的。这一现象有如下的特性:(1)向阳面与背阳面相互对立、界线分明,即阴阳相互对立;(2)向阳面与背阳面相互连结在一起,无法分离、独立开来,即阴阳互根、相互依存、相互统一;(3)向阳面与背阳面在其自身不动的条件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互过渡转化,即阴阳相互转化。上述三个特性使得“阴阳”形象地体现了哲学上对立面统一的经典内容,因而阴阳现象一转而成了抽象的哲学概念。五行概念也是如此。五行概念之木、火、土、金、水,本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木即是草木之属,火是草木燃烧时的现象,土是泥土,金是铜铁之类,水为露水、河水、井水、海水、雨水等,但是五行概念之木、火、土、金、水则是指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五种元素的抽象概念,这五种元素分别是从木、火、土、金、水所具有的属性中概括出来的。
可以看出,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等概念一方面是其所指示的感性事物的概念,另一方面又是其所指示的感性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的概念。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概念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这种表达方法事实上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汉语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的方法。中国古人很少给概念下精确定义,大部分只是解释性地下定义,其原因大概正在于此。
(二)象意归类
象意归类即用象及其所表之意作为分类标准对认识对象进行归类概括。在有了关于事物的概念之后,为了便于把握纷繁多样的事物,中国古人习惯将之划分为不同的大类,以简驭繁。归类是概念思维过程的自然延伸,因为任何一个简单的有关事物的概念,都是该事物所属之类的所有事物的概念,也就是说,简单的概念即本身就是一类事物的归属。在此基础上,再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不同事物的概念划归为更大的类别,这就是归类概括。归类概括所依据的共同属性,首先应当是客观本有的,其次是为被归类概括对象所共有,否则,归类概括就会无效或犯错。如果所依据归类的共同属性足够大或是足够普遍,那么其归类概括所得之抽象概念就具有范畴的意义,阴阳和五行就是这样的范畴。不管是概念还是范畴,作为人类认识之网的网上扭结,在其所概括的范围内,对思维而言,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虽然其适用范围不同。
凡是具有向阳面属性的事物均可归类为阳,凡是具有向阴面属性的事物可归类为阴。例如,因向阳面往往在向上或在上的,因而在上的或向上的事物就会被划分到阳性事物的类别中去;相反,向阴面往往是向下或在下的,因而在下的或向下的事物就会被划分到阴性事物的类别中去;如果具体事物是多种属性的复合体,那么就要在思考中权衡其阴、阳属性孰轻孰重来决定其归类,如果很难衡量,就可能要在实践中通过约定俗成来决定。
《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1五行之木、火、土、金、水诸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中,从其最通常的使用角度看,最初就是归类范畴。如木性曲直,因树、木、藤、草,有的长得通直,有的长得弯曲之故;木性通风,因林木应风而摇、风动而响之故;木性条达,因草木生长向阳伸展之故;等等。凡是具有上述木性的事物,就都可归属到木类。
范畴归类为思维以简驭繁地认识纷繁的世界万事万物提供了可能和方便。既然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而存在,而特殊性又总是与普遍性相联系,包含普遍性于其自身之中,那么,以感性事物概念表达抽象概念的思维方法就与客观实在具有一致性,因而并没有错误存在于其中。而且,上述表达方式在认识论上是方便的,因而就成了汉语思维的现实。但这种思维表达方式在实现思想交流方面效率较低。因为在交流中,只有当表达者和接收者在信息上对称时交流才会是充分的,否则,在表达者和接收者之间就会有或多或少的信息丢失和信息失真。对表达者而言,可以言简意赅;但对接收者而言,却会困难重重,如果接收者的信息库里的信息少于理解表达者所需要的信息,那么接收者将面临信息丢失或失真的结果。 (三)有限建模
有限建模即在众多的可能性范畴及范畴关系组成的模型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作为模型思维的方法或依据。相同抽象水平的范畴与范畴之间可能的关系共同组成一个思维模型,范畴是这个模型的网上扭结,范畴之间的关系则是这个模型的连结网上扭结的网线。这个模型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三维的。这种模型可以成为人们认识和把握这个模型的范畴所标识的事物和现象的逻辑工具。经典地说,中国古代哲学有两个这样的模型,一个是阴阳模型,另一个是五行模型。阴阳作为范畴,具有最大的普遍性,阴阳为万事万物无所逃之对立统一的对立面,而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则是构筑阴阳思维模型的基本关系;五行之木、火、土、金、水为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范畴,也是最普遍的事物与现象,五行之间的生(助益)、克(制约)、乘(制约太过)、侮(反制约)关系也是构筑五行思维模型的基本关系。所以这两个模型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阴阳模型,从原理上说,可以有许多,但在中国哲学史上,具体实现了的却只有太极模型、八卦模型、六十四卦模型和太玄模型。太极模型是最简单的一单元量的阴阳模型,八卦模型是三单元量的依特定的卦序而构建的阴阳模型,六十四卦模型是六单元量的依特定的卦序而构建的阴阳模型,太玄模型是汉代杨雄的九单元量的依特定卦序而构建的阴阳模型。
对太极模型的分析,可以通过对阴阳鱼图的分析来实现。阴阳鱼所表达的思维逻辑如下:阴阳相互对立而统一;一单元的阴与一单元的阳共同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是个体事物也可以是个体事物内部的组成部分;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过渡、相互转化并且消长有序;阴中必有阳,阳中必有阴,孤立的阴或阳是不存在的。一单元阴阳模型,实质上是定性模型,因而可以很方便地运用;八卦、六十四卦和八十一卦模型属多单元阴阳模型,是定性且定量的模型,运用起来比较困难,或者说中国古代乃至当代,我们并没有找到使用阴阳多量模型的有效方法,所以后者基本上落于空泛。五行模型是以木、火、土、金、水五个范畴为支点,以五行范畴之间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生、克、乘、侮关系为纽带而构建起来的推理模型。五行模型本身就是一个有限而定性的模型,是一个比阴阳定性模型更为具体的模型,因为其范畴和范畴关系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五大要素,因而其运用比起阴阳模型更为方便、更为容易,所以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认识多以之为逻辑工具。
二、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模型理论
中医学在两个层面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建构其自身。一方面,中医学像其他所有古代学科一样,一般地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论。如:用事物自身的原因来解释事物的理性方法,使中医学从产生之日起就告别了迷信和巫术而与之有了清晰的界限;运用阴阳五行的一般原理,对医学对象采取了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立场,用对立面统一的、整体论的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的观点看待人的生理与病理、健康与疾病的治疗,为中医学成为医学科学奠定正确的基础;用临床实践来检验并不断修正中医学的理论结论和实践方法,确定了中医学为临床实践服务并随临床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另一方面则直接运用和模拟运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模型思维方法,具体构建中医学理论。直接运用阴阳学说,使之贯穿于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以之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药物属性和功能,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直接运用五行学说,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方法和其间的生、克、乘、侮关系具体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药物属性和功能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模拟运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思维模型,直接以医学对象的范畴为支点组织构建医学推理的思维模型,创建了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以病因病机学说、诊断学说、药物学说和方剂学说为桥梁,以辨证施治为落脚点的由诸多模型综合而成的宏观医学体系。
(一)中医学对阴阳、五行模型的直接应用
阴阳学说是对立统一学说或辩证法学说的汉语原创性表述,其内容既全面又正确,因而将其应用于医学领域并无不妥。阴阳概念作为对立面统一的代名词,比对立面统一多一点具体属性。对立面统一的对立面本身是中性概念;阴阳概念之阴、阳则是对立的两极,是极性概念。阴、阳分别固有所指:如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功能为阳,形体为阴等。虽然阴阳的具体所指千差万别、各有特征,似乎没有标准,但实则内有定数。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当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为阳时,则都有一种与阳性内在一致的某种属性;当千差万别的另些具体事物为阴时,则都有一种与阴性内在一致的某种属性。“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1中医学把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诊断治疗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按照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或机能亢进的属于阴,凡是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物质的或机能衰减的属于阳的标准予以阴阳的划分,为直接运用阴阳学说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医以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药物和诊治等现象。从总体上看,中医学对阴阳的直接运用具体如下:人体组织结构及其关系虽然复杂,但都可用阴阳来概括,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1;人体生理功能用阴阳加以概括,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2;人体的病理变化用阴阳来说明,就是阴阳失去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逃不出“阴阳失调”、“阴阳两虚”、“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之类;在诊断上,以阴症阳症统领所有症状和体征、以阴证和阳证统领所有的证型,所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3;在药物学上用阴阳来概括其性味和功能,以寒凉、慈润的药物为阴,以温热、燥烈的药物属阳,以酸、苦、咸为阴,以辛、甘、淡属阳,以敛降作用为阴,以升散作用属阳等;在治疗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4,平衡阴阳为基本原则,即所谓“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根据病情之阴阳偏盛、偏衰,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相应的药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五行学说中,中国古人把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同时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属性加以抽象推演,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既然五行学说被用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也就必然会被用作医学说明,所以中医学是直接应用了五行学说的。这种直接应用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对人体脏腑组织和外界环境的事物按五行的抽象特性进行划分归类,为之匹配五行属性;其次是以五行之生、克、乘、侮关系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及其与外界环境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作医学解释之用。
(二)中医学对阴阳、五行模型的模拟应用
中医学模拟运用阴阳、五行模型是指中医学应用中国古代哲学中通过阴阳、五行学说而表现出来的以象达意、象意归类和有限建模的方法来构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其结果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表现为由一系列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理论模块构成,每一个理论模块都相当于一个模型理论。这些模型理论有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理论、辨证理论、药物的四气五味说、方剂之八法理论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科临床理论等等。下面以脏腑学说、经络学说、四气五味说为例展开说明。其他如辨证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断学说和方剂理论等皆可用以象达意、象意归类和有限建模的思维过程对之作出具体分析,由于过程较为繁琐,在此省略。
1.脏腑学说
首先,以象达意,象是人体组织器官,意是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的依据和根源。脏腑学说的核心之象,是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它们分别包括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脑、髓、骨、脉、胆、女子包;还包括一些辅助说明之象:精、气、血、津、液、皮、肉、筋、鼻、口、舌、目、耳、前阴和后阴等。这些象,一方面是我们可感知的象,即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另一方面又是达意之象,即从其组织器官所具有的主要功能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范畴。第二,这些范畴形成之后,转而成为对人体全部生理和病理现象归类划分的标准,例如,把所有与血脉有关的生理病理现象都归心所主(掌控),所有的精神活动都归属于心(所谓“心藏神”)。第三,这些范畴之间自一形成就存在相互关系,这些关系,有的明显而易被认识(如肝藏血),有些则潜隐而难被认识(如心与小肠相表里),但它们都是范畴之间可能的逻辑桥梁;利用这些关系,人们便可用这些范畴进行推理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从而形成了一个可供具体说明生理病理现象的推理模型。中医学的达意之象的形成,以中国古代粗糙的解剖观察为基础,象意归类和范畴间的关系则从综合解剖观察、生命体验、临床观察和治疗经验升华等方面来得到;当解剖观察、生命体验、临床观察和治疗经验在逻辑上内在一致时,相应的具体的中医学理论原则或观点就会出现。需要说明的是,中医的脏腑学说古人称之为藏象学说,藏者藏之于内,指内脏;象者象之于外,指症状、体征等外在现象;外在的症状与生命体征总会有其内在的脏腑依据,这是对藏象学说的诊断学解释,与上文所说的以象达意也不矛盾。
2.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的象是人体的联络组织,古代看到的估计是血管、筋等组织,包括现代所说的神经、血管、淋巴等组织,其意则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经络实质上是一个观念的通路系统,是对人体整体有机统一的概念表达,是通过对整体有机统一人体深入考察的思想或理论结果。这个系统具有如下特性:第一,以神经、血管、淋巴网络为基础;第二,与脏腑学说相适应;第三,有其自身的规律;第四,这个规律应当在体表有反应,这些反应既是经络自身的体现,又是相关生理、病理的反应点,因而也是诊断点和治疗点;第五,临床刺灸经验与这个观念系统统一。
经络学说的范畴是十四经及其腧穴。这里的范畴归类纵横交错,有十二经归类、奇经八脉归类、十二经别归类、十二经筋归类、十二皮部归类、五输穴归类、八会穴归类、八脉交会穴归类和俞募穴归类,等等。
以上范畴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脏腑学说的范畴之间的关系,共同构成一张经络学说的推理网络。这些关系,有的已经被揭示出来,成为中医临床的依据,有的尚未揭示出来,有待于人们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它们并验证它们,为经络学说的发展添砖加瓦。
经络学说是在漫长的刺灸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实践的成功和实践经验的反复验证是这张思维网络有效的可靠保证。这一点从经络学说的先有腧穴后有经脉1 的发展过程可略见一斑。人之所以成为一个高级的有机整体,是因为大脑皮质将人体所有的信息整合并对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协调控制。假设大脑皮质系统有一个内在的与经络系统相对应的网络通路结构是合理的。一方面,当机体组织器官发生病理变化时,即将这种变化转变为刺激传入大脑皮质网络通路结构上相关的点,从而激发大脑皮质的相关功能并通过传出系统以使相关病灶进行自我修复 ,又使相应的体表经络、腧穴处于特定状态而反映病理变化的存在。另一方面,当与体表经穴相应的点的组织被刺激时,刺激通过神经传入系统而到达大脑皮质,激发网络通路结构中的相应的点而激发其相关功能,再通过传出神经系统而实现神经、体液调节功能,或者改变病灶局部的内环境,或者调节局部组织、器官、系统乃至整个人体的功能状态而实现治疗和保健作用。由于大脑皮质本身对传入的信息必然要进行整合,所以腧穴与疾病的关联反映和刺激腧穴所引起的传入—传出不是一对一的简单反应,而应当是一对多的复杂反应,这正好是解释疾病的多穴位反应和解释穴位的多功能状态的依据。
其实当代的全息胚学说和生物全息律理论已经为我们理解和描述经络系统提供了现代科学的基础。人体体表皮肤是一个全息胚,人体大脑也是一个全息胚,人体的大脑皮质也可以说是一个全息胚,人体的各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是全息胚,所有的这些全息胚相互映照、相互反应,在大脑皮质这个本身以处理全身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全息胚的协调和控制下,一张既以实物神经、体液等联络为联络通路,又超越实际存在的神经、体液等联络通路的、以全息胚之间相似点的相互感应为无形而间接的联络通路的联络网络就客观地存在于人体之内外了,这个联络网络就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系统的实质。在生理状态下,全身内外的各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对独立的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以全息胚的相似性而多层次、多角度地、无形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或制约,为人体的整体和谐性作出贡献;在疾病状态下,由于第一类自身免疫交叉反应的存在,使得与病灶组织相似的所有其他全息胚的相应点也出现或轻或重的反应,这就是经络学说中阿是穴出现的机制;在针刺穴位时,既刺激了皮肤全息胚上的相应点,也刺激了皮肤下相对应的全息胚的相应点,从而引起第二类自身免疫反应而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1由第一类和第二类自身免疫交叉反应而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既是免疫作用的实体,又是免疫信息的载体,正是这些信息载体充当了无形而间接的联络通路的使者,使无形而间接的联络通路的功能得以实现。2 3.四气五味说
四气之象,本是一年四季气温之象。一年之中,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地球上的所有事物,尤其是有生命之物,都受其陶冶,适应其节律,而使之成为自身之本性。中药的取材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的自然存在物,但其主要还是植物、动物等有生命之物。中医学受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大思想的影响,潜在地认为天地是一大天地,人身则是一小天地,所以自然界所有的存在物都对人体有某种药物作用。当然,所有的自然存在物也会禀有四季之气性,或偏温、或偏热、或偏凉、或偏寒。于是,温热寒凉就成为了标志事物气性的范畴,其所概括的意义是事物各因其适应四季而形成之特殊的内在规定性。另一方面,温热寒凉是阴阳最直接的表现:阳则温热,阴则寒凉;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病热可用阴寒去消解,病寒则可用阳热对抗。故而温热寒凉可用于对药物功用之解释和说明,成为概括存在于药物内部的那种可以实现热者清之、寒者和之的规定性的范畴。
五味是药物的本有之象。任何药物,入人之口,都不可避免地要刺激人的味觉器官而产生味觉。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常见的味觉,中国古人认为药物的功效作用当与药物的味有关,故将辛、甘、酸、苦、咸升华为范畴,以达药物何以能治病之意。
如何确定药物之气性?如何确定五味各自之药理功效?中医学是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上述两个确定的。第一,生命体验。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说明在人体健康条件下试食某药物,可使人体验其寒、热、温、凉之气性,可使人体验到其或辛、或甘、或酸、或苦、或咸之味的功用;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的祖先通过多人多次的反复体验,终于将常用药物的气性和常见药味的功用确定了下来。第二,临床实践。通过在人体疾病条件下对药物的使用,医者客观地具体考察验证其所使用药物的气性和其所具有的味的功效。经过数千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中药本草学的发展标志着中药学对越来越多的具体药物的气性和味的药用功效的确定,而且在味的药用功效方面给出了一些规律性的总结:辛能散能行,甘能补能缓能和,酸能收能涩,苦能泄能燥能坚,咸能下能软。第三,约定俗成。在四气五味学说成为中医学说明药物的功用理论后,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后世医家又往往依据具体药物的功效和临床应用来规定一些难以确定其气性和实际味与功效不符的药物的气性和味。需要说明的是,这第三种情况并非简单的逻辑上的循环论证,而是一种使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努力,因为这种途径的使用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中医学关于四气五味的药物学理论,并不是从逻辑上推出来的必然的普遍性理论,而是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可能性规范,而且要不断地在实践中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来丰富和修正这种理论。虽然如此,在临床中现有的中药学理论依然是最有效、最有启迪性和最方便地使用中药的工具,因为中医临床实践远远跑在了现代药物学理论的前面。在新的更有效更便捷的药物学理论出现之前,我们还可暂且依靠这种理论来使用中药,并且沿着既有的方向和道路继续向前,而不至于中断了独特的医学实践和独特的原创医学理论的延续。
三、关于中医模型思维的讨论
模型思维也就是模型推理。模型推理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范畴,一个是范畴之间的关系。模型推理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存在于范畴的真实性和范畴间关系的普遍性大小之中;范畴本身的抽象程度越高,其普遍性越大,其推理的可靠性和必然性就越大。利用范畴和其关系推理在思维过程中是经常的,康德对十二范畴的逻辑分析,就包含了对这种推理的合理性的哲学论证。康德的十二范畴及其关系是范畴及其关系的最高理论形态,因而是模型推理的最高表现和最后依据。
中国古代的模型思维与理论模型既是阴阳五行学说的直接存在形式,又是从阴阳五行学说中引申发展出来的一种普遍的方法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的辨证而科学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式。所谓科学,就是用人的理性从世界自身中去寻找对世界的解释而不是纯粹从人的理性或从世界之外的原因来解释世界。所谓辩证,是指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世界是怎样的哲学观点。辩证法是自哲学一产生就被哲学家们普遍承认的哲学真理,纵使在那些反对辩证法的哲学家那里,我们也不可避免地发现他们使用辩证法方法论的痕迹。从哲学史的角度看,虽然中国古代辨证而科学的世界观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是正确的。因此,阴阳五行学说所体现的模型思维方法和从中引申出来的模型思维方法论也具有相同的认识论性质。
阴阳学说的基本范畴是阴阳,阴阳范畴是对世界普遍存在的辩证方式的反映,阴阳虽然没有对立面统一之对立面的抽象程度高,但其抽象程度对于表达对立面统一的统一关系已经足够,因而是抽象程度很高的范畴,且阴阳范畴之间的关系就是普遍性最大的关于世界辩证存在的规律,因而,可以说阴阳的模型思维具有完全的必然性。阴阳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必然关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作为符号系统,阴阳、八卦、六十四卦具有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还是抽象的必然性,如果不与具体事物现象相联系,这种合理性和必然性就没有具体内容,就是一种意义空泛的必然性。只有当其与具体事物或现象的过程相关联时,才获得其实际内容,成为一种可理解的因而才具有现实意义的必然性。但是,如何使阴阳的抽象必然性与具体事物现象相联系,却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套用,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方面,中医学对阴阳学说的直接和间接模拟应用,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当人们诟病中医直接、间接应用阴阳学说而使中医学不科学时,笔者恰恰认为中医学在不依靠现代科学手段的条件下也能正确有效地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的原因正在于它成功地运用了古代的阴阳哲学思想和方法。
五行概念本身带有太多的感性痕迹,抽象程度不够,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并非必然性关系,而且对事物的五行归类也不是从逻辑上必然得出,所以,对五行学说的直接医学运用会使中医学经常面临尴尬。中医应用五行范畴及其生、克、乘、侮关系来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时,也具有偶然性或不确定性,因而其应用应当具有条件性。如木与土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克,在另一条件下则是乘,在特别的条件下,土也会反过来侮木。但即便是这样,中医学对五行学说的直接运用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第一,运用五行学说是诉诸于理性(尽管五行学说因其自身的缺陷也能被非理性地使用),这是中医学与诉诸于非理性的迷信或巫术的差别之一。第二,五行的说明方式在其适当的适用范围内使用,应当还是正确的,尽管我们对这个范围的边界还没有确切的知识。应当说,这个范围的边界,从五行学说被创立之时就已经被跨越,且在理论上也未被说明,所以后世对之超边界的使用,造成了许多牵强附会;这种牵强附会必然导致实践上的失败,然而当在其边界之内适用时,又可导致实践上的成功,因而,实践检验修正成为适用五行说明方式的重要环节。第三,五行模型推理的全部合理性在于其与实践本身的一致性。不断的实践检验修正会使对五行说明方式的使用回到其适当的范围之内,这种推理围绕实践进行,在开始时可为实践提供指南,在实践中既由实践检验其正确与否,又由实践不断修正其进程,到最后由不断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来稳定和巩固有效的模型。作为符号系统,五行具有合理性,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必然性。表面上看,好像符号的抽象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人们说明和解释具体事物和现象进程的合理性或必然性的依据,但实际的认识过程恰恰相反,人们只有通过具体事物和现象在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来理解和解释抽象符号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来赋予这种合理性和必然性的意义,这应当是我们理解中国古代五行模型思维符号的基本立足点。因而,理论上解释的不确定性并不妨碍实践上的确定性。如中医在辨证施治过程中,证同则治相同,证异则治异;病异而证同则治同,病同而证异则治异。这表现出来的不是不确定性,而是一种可以把握的确定性,只不过确定的标准是证而不是现代医学的病罢了。与现代医学以病为标准的做法相比,两者不过是在不同的标准下各自追求确定性而已,不能说一个是确定的,而另一个是不确定、任意的。中医在辨证施治过程中,有时会用到五行推理,但这种推理并没有使得辨证施治过程成为一个不确定的过程。第四,实践环节的需要,使得中医学对五行学说的直接运用以对它的模拟运用为基础。
[作者单位:刘晓华,原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 古东)
Model Thinking as Method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u Xiaohua
Abstract: The core method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model thinking which is also the essence of Chinese yin?yang philosophy of Zhouyi and Wuxing.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synthesis of model theorie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irect or indirect imi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hilosophical models of yin?yang and Wuxing. The reasonableness and truthfulness of model thinking lie in the reasonableness and truthfulness of categories which constitute the models. The categories which constitute the synthesis of theoretical mode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life experiences and successful medical practices, hence the reasonableness and truthfulness.
Key words:model; modeling as methodology; synthesis of models
关键词:模型; 模型方法; 模型综合体
“中医……一个辨证的玄学系统”2, 方舟子如是说。辩证法或玄学,不过是哲学的一种方法论。“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像幽,而人覆之也。”3 玄字的意思不过是在人看起来不甚清楚的黑赤之色而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4玄的实质就是从有和无两个方面看待宇宙与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方法。其实,中医学最本质的东西不是玄学系统,而是医学体系,是辩证的或具有玄学性的医学体系。中国传统医学方法论的核心是模型思维。模型思维是“道阴阳”的周易哲学和五行哲学的本质特征。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就是通过对阴阳哲学和五行哲学模型的直接和间接模拟运用而建立起来的众多具体模型理论的综合体。就像中国古代哲学自然含有人类认识的真理颗粒一样,作为众多具体模型理论的综合体的中医学,当然就是具有真理性的哲学性医学。
一、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模型思维
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是中医学方法论的最直接理论来源。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论最根本的特征就是阴阳哲学和五行哲学所表现出来的模型思维方式,其具体特点为从以象达意开始,通过象意归类而最后走向有限建模,用模型思维来实现对具体事物或过程的理性认识。
(一)以象达意
以象达意即用感性事物之表象表达抽象概念。“阴阳”概念首先就是感性概念。“阴阳”最初是用来表达事物存在于阳光之中时所表现出来的光度差别的向阳面与背阳面这一现象的。这一现象有如下的特性:(1)向阳面与背阳面相互对立、界线分明,即阴阳相互对立;(2)向阳面与背阳面相互连结在一起,无法分离、独立开来,即阴阳互根、相互依存、相互统一;(3)向阳面与背阳面在其自身不动的条件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互过渡转化,即阴阳相互转化。上述三个特性使得“阴阳”形象地体现了哲学上对立面统一的经典内容,因而阴阳现象一转而成了抽象的哲学概念。五行概念也是如此。五行概念之木、火、土、金、水,本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木即是草木之属,火是草木燃烧时的现象,土是泥土,金是铜铁之类,水为露水、河水、井水、海水、雨水等,但是五行概念之木、火、土、金、水则是指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五种元素的抽象概念,这五种元素分别是从木、火、土、金、水所具有的属性中概括出来的。
可以看出,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等概念一方面是其所指示的感性事物的概念,另一方面又是其所指示的感性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的概念。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概念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这种表达方法事实上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汉语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的方法。中国古人很少给概念下精确定义,大部分只是解释性地下定义,其原因大概正在于此。
(二)象意归类
象意归类即用象及其所表之意作为分类标准对认识对象进行归类概括。在有了关于事物的概念之后,为了便于把握纷繁多样的事物,中国古人习惯将之划分为不同的大类,以简驭繁。归类是概念思维过程的自然延伸,因为任何一个简单的有关事物的概念,都是该事物所属之类的所有事物的概念,也就是说,简单的概念即本身就是一类事物的归属。在此基础上,再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不同事物的概念划归为更大的类别,这就是归类概括。归类概括所依据的共同属性,首先应当是客观本有的,其次是为被归类概括对象所共有,否则,归类概括就会无效或犯错。如果所依据归类的共同属性足够大或是足够普遍,那么其归类概括所得之抽象概念就具有范畴的意义,阴阳和五行就是这样的范畴。不管是概念还是范畴,作为人类认识之网的网上扭结,在其所概括的范围内,对思维而言,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虽然其适用范围不同。
凡是具有向阳面属性的事物均可归类为阳,凡是具有向阴面属性的事物可归类为阴。例如,因向阳面往往在向上或在上的,因而在上的或向上的事物就会被划分到阳性事物的类别中去;相反,向阴面往往是向下或在下的,因而在下的或向下的事物就会被划分到阴性事物的类别中去;如果具体事物是多种属性的复合体,那么就要在思考中权衡其阴、阳属性孰轻孰重来决定其归类,如果很难衡量,就可能要在实践中通过约定俗成来决定。
《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1五行之木、火、土、金、水诸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中,从其最通常的使用角度看,最初就是归类范畴。如木性曲直,因树、木、藤、草,有的长得通直,有的长得弯曲之故;木性通风,因林木应风而摇、风动而响之故;木性条达,因草木生长向阳伸展之故;等等。凡是具有上述木性的事物,就都可归属到木类。
范畴归类为思维以简驭繁地认识纷繁的世界万事万物提供了可能和方便。既然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而存在,而特殊性又总是与普遍性相联系,包含普遍性于其自身之中,那么,以感性事物概念表达抽象概念的思维方法就与客观实在具有一致性,因而并没有错误存在于其中。而且,上述表达方式在认识论上是方便的,因而就成了汉语思维的现实。但这种思维表达方式在实现思想交流方面效率较低。因为在交流中,只有当表达者和接收者在信息上对称时交流才会是充分的,否则,在表达者和接收者之间就会有或多或少的信息丢失和信息失真。对表达者而言,可以言简意赅;但对接收者而言,却会困难重重,如果接收者的信息库里的信息少于理解表达者所需要的信息,那么接收者将面临信息丢失或失真的结果。 (三)有限建模
有限建模即在众多的可能性范畴及范畴关系组成的模型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作为模型思维的方法或依据。相同抽象水平的范畴与范畴之间可能的关系共同组成一个思维模型,范畴是这个模型的网上扭结,范畴之间的关系则是这个模型的连结网上扭结的网线。这个模型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三维的。这种模型可以成为人们认识和把握这个模型的范畴所标识的事物和现象的逻辑工具。经典地说,中国古代哲学有两个这样的模型,一个是阴阳模型,另一个是五行模型。阴阳作为范畴,具有最大的普遍性,阴阳为万事万物无所逃之对立统一的对立面,而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则是构筑阴阳思维模型的基本关系;五行之木、火、土、金、水为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范畴,也是最普遍的事物与现象,五行之间的生(助益)、克(制约)、乘(制约太过)、侮(反制约)关系也是构筑五行思维模型的基本关系。所以这两个模型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阴阳模型,从原理上说,可以有许多,但在中国哲学史上,具体实现了的却只有太极模型、八卦模型、六十四卦模型和太玄模型。太极模型是最简单的一单元量的阴阳模型,八卦模型是三单元量的依特定的卦序而构建的阴阳模型,六十四卦模型是六单元量的依特定的卦序而构建的阴阳模型,太玄模型是汉代杨雄的九单元量的依特定卦序而构建的阴阳模型。
对太极模型的分析,可以通过对阴阳鱼图的分析来实现。阴阳鱼所表达的思维逻辑如下:阴阳相互对立而统一;一单元的阴与一单元的阳共同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是个体事物也可以是个体事物内部的组成部分;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过渡、相互转化并且消长有序;阴中必有阳,阳中必有阴,孤立的阴或阳是不存在的。一单元阴阳模型,实质上是定性模型,因而可以很方便地运用;八卦、六十四卦和八十一卦模型属多单元阴阳模型,是定性且定量的模型,运用起来比较困难,或者说中国古代乃至当代,我们并没有找到使用阴阳多量模型的有效方法,所以后者基本上落于空泛。五行模型是以木、火、土、金、水五个范畴为支点,以五行范畴之间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生、克、乘、侮关系为纽带而构建起来的推理模型。五行模型本身就是一个有限而定性的模型,是一个比阴阳定性模型更为具体的模型,因为其范畴和范畴关系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五大要素,因而其运用比起阴阳模型更为方便、更为容易,所以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认识多以之为逻辑工具。
二、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模型理论
中医学在两个层面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建构其自身。一方面,中医学像其他所有古代学科一样,一般地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论。如:用事物自身的原因来解释事物的理性方法,使中医学从产生之日起就告别了迷信和巫术而与之有了清晰的界限;运用阴阳五行的一般原理,对医学对象采取了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立场,用对立面统一的、整体论的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的观点看待人的生理与病理、健康与疾病的治疗,为中医学成为医学科学奠定正确的基础;用临床实践来检验并不断修正中医学的理论结论和实践方法,确定了中医学为临床实践服务并随临床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另一方面则直接运用和模拟运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模型思维方法,具体构建中医学理论。直接运用阴阳学说,使之贯穿于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以之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药物属性和功能,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直接运用五行学说,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方法和其间的生、克、乘、侮关系具体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药物属性和功能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模拟运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思维模型,直接以医学对象的范畴为支点组织构建医学推理的思维模型,创建了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以病因病机学说、诊断学说、药物学说和方剂学说为桥梁,以辨证施治为落脚点的由诸多模型综合而成的宏观医学体系。
(一)中医学对阴阳、五行模型的直接应用
阴阳学说是对立统一学说或辩证法学说的汉语原创性表述,其内容既全面又正确,因而将其应用于医学领域并无不妥。阴阳概念作为对立面统一的代名词,比对立面统一多一点具体属性。对立面统一的对立面本身是中性概念;阴阳概念之阴、阳则是对立的两极,是极性概念。阴、阳分别固有所指:如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功能为阳,形体为阴等。虽然阴阳的具体所指千差万别、各有特征,似乎没有标准,但实则内有定数。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当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为阳时,则都有一种与阳性内在一致的某种属性;当千差万别的另些具体事物为阴时,则都有一种与阴性内在一致的某种属性。“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1中医学把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诊断治疗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按照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或机能亢进的属于阴,凡是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物质的或机能衰减的属于阳的标准予以阴阳的划分,为直接运用阴阳学说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医以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药物和诊治等现象。从总体上看,中医学对阴阳的直接运用具体如下:人体组织结构及其关系虽然复杂,但都可用阴阳来概括,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1;人体生理功能用阴阳加以概括,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2;人体的病理变化用阴阳来说明,就是阴阳失去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逃不出“阴阳失调”、“阴阳两虚”、“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之类;在诊断上,以阴症阳症统领所有症状和体征、以阴证和阳证统领所有的证型,所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3;在药物学上用阴阳来概括其性味和功能,以寒凉、慈润的药物为阴,以温热、燥烈的药物属阳,以酸、苦、咸为阴,以辛、甘、淡属阳,以敛降作用为阴,以升散作用属阳等;在治疗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4,平衡阴阳为基本原则,即所谓“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根据病情之阴阳偏盛、偏衰,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相应的药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五行学说中,中国古人把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同时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属性加以抽象推演,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既然五行学说被用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也就必然会被用作医学说明,所以中医学是直接应用了五行学说的。这种直接应用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对人体脏腑组织和外界环境的事物按五行的抽象特性进行划分归类,为之匹配五行属性;其次是以五行之生、克、乘、侮关系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及其与外界环境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作医学解释之用。
(二)中医学对阴阳、五行模型的模拟应用
中医学模拟运用阴阳、五行模型是指中医学应用中国古代哲学中通过阴阳、五行学说而表现出来的以象达意、象意归类和有限建模的方法来构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其结果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表现为由一系列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理论模块构成,每一个理论模块都相当于一个模型理论。这些模型理论有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理论、辨证理论、药物的四气五味说、方剂之八法理论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科临床理论等等。下面以脏腑学说、经络学说、四气五味说为例展开说明。其他如辨证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断学说和方剂理论等皆可用以象达意、象意归类和有限建模的思维过程对之作出具体分析,由于过程较为繁琐,在此省略。
1.脏腑学说
首先,以象达意,象是人体组织器官,意是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的依据和根源。脏腑学说的核心之象,是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它们分别包括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脑、髓、骨、脉、胆、女子包;还包括一些辅助说明之象:精、气、血、津、液、皮、肉、筋、鼻、口、舌、目、耳、前阴和后阴等。这些象,一方面是我们可感知的象,即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另一方面又是达意之象,即从其组织器官所具有的主要功能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范畴。第二,这些范畴形成之后,转而成为对人体全部生理和病理现象归类划分的标准,例如,把所有与血脉有关的生理病理现象都归心所主(掌控),所有的精神活动都归属于心(所谓“心藏神”)。第三,这些范畴之间自一形成就存在相互关系,这些关系,有的明显而易被认识(如肝藏血),有些则潜隐而难被认识(如心与小肠相表里),但它们都是范畴之间可能的逻辑桥梁;利用这些关系,人们便可用这些范畴进行推理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从而形成了一个可供具体说明生理病理现象的推理模型。中医学的达意之象的形成,以中国古代粗糙的解剖观察为基础,象意归类和范畴间的关系则从综合解剖观察、生命体验、临床观察和治疗经验升华等方面来得到;当解剖观察、生命体验、临床观察和治疗经验在逻辑上内在一致时,相应的具体的中医学理论原则或观点就会出现。需要说明的是,中医的脏腑学说古人称之为藏象学说,藏者藏之于内,指内脏;象者象之于外,指症状、体征等外在现象;外在的症状与生命体征总会有其内在的脏腑依据,这是对藏象学说的诊断学解释,与上文所说的以象达意也不矛盾。
2.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的象是人体的联络组织,古代看到的估计是血管、筋等组织,包括现代所说的神经、血管、淋巴等组织,其意则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经络实质上是一个观念的通路系统,是对人体整体有机统一的概念表达,是通过对整体有机统一人体深入考察的思想或理论结果。这个系统具有如下特性:第一,以神经、血管、淋巴网络为基础;第二,与脏腑学说相适应;第三,有其自身的规律;第四,这个规律应当在体表有反应,这些反应既是经络自身的体现,又是相关生理、病理的反应点,因而也是诊断点和治疗点;第五,临床刺灸经验与这个观念系统统一。
经络学说的范畴是十四经及其腧穴。这里的范畴归类纵横交错,有十二经归类、奇经八脉归类、十二经别归类、十二经筋归类、十二皮部归类、五输穴归类、八会穴归类、八脉交会穴归类和俞募穴归类,等等。
以上范畴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脏腑学说的范畴之间的关系,共同构成一张经络学说的推理网络。这些关系,有的已经被揭示出来,成为中医临床的依据,有的尚未揭示出来,有待于人们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它们并验证它们,为经络学说的发展添砖加瓦。
经络学说是在漫长的刺灸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实践的成功和实践经验的反复验证是这张思维网络有效的可靠保证。这一点从经络学说的先有腧穴后有经脉1 的发展过程可略见一斑。人之所以成为一个高级的有机整体,是因为大脑皮质将人体所有的信息整合并对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协调控制。假设大脑皮质系统有一个内在的与经络系统相对应的网络通路结构是合理的。一方面,当机体组织器官发生病理变化时,即将这种变化转变为刺激传入大脑皮质网络通路结构上相关的点,从而激发大脑皮质的相关功能并通过传出系统以使相关病灶进行自我修复 ,又使相应的体表经络、腧穴处于特定状态而反映病理变化的存在。另一方面,当与体表经穴相应的点的组织被刺激时,刺激通过神经传入系统而到达大脑皮质,激发网络通路结构中的相应的点而激发其相关功能,再通过传出神经系统而实现神经、体液调节功能,或者改变病灶局部的内环境,或者调节局部组织、器官、系统乃至整个人体的功能状态而实现治疗和保健作用。由于大脑皮质本身对传入的信息必然要进行整合,所以腧穴与疾病的关联反映和刺激腧穴所引起的传入—传出不是一对一的简单反应,而应当是一对多的复杂反应,这正好是解释疾病的多穴位反应和解释穴位的多功能状态的依据。
其实当代的全息胚学说和生物全息律理论已经为我们理解和描述经络系统提供了现代科学的基础。人体体表皮肤是一个全息胚,人体大脑也是一个全息胚,人体的大脑皮质也可以说是一个全息胚,人体的各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是全息胚,所有的这些全息胚相互映照、相互反应,在大脑皮质这个本身以处理全身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全息胚的协调和控制下,一张既以实物神经、体液等联络为联络通路,又超越实际存在的神经、体液等联络通路的、以全息胚之间相似点的相互感应为无形而间接的联络通路的联络网络就客观地存在于人体之内外了,这个联络网络就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系统的实质。在生理状态下,全身内外的各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对独立的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以全息胚的相似性而多层次、多角度地、无形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或制约,为人体的整体和谐性作出贡献;在疾病状态下,由于第一类自身免疫交叉反应的存在,使得与病灶组织相似的所有其他全息胚的相应点也出现或轻或重的反应,这就是经络学说中阿是穴出现的机制;在针刺穴位时,既刺激了皮肤全息胚上的相应点,也刺激了皮肤下相对应的全息胚的相应点,从而引起第二类自身免疫反应而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1由第一类和第二类自身免疫交叉反应而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既是免疫作用的实体,又是免疫信息的载体,正是这些信息载体充当了无形而间接的联络通路的使者,使无形而间接的联络通路的功能得以实现。2 3.四气五味说
四气之象,本是一年四季气温之象。一年之中,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地球上的所有事物,尤其是有生命之物,都受其陶冶,适应其节律,而使之成为自身之本性。中药的取材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的自然存在物,但其主要还是植物、动物等有生命之物。中医学受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大思想的影响,潜在地认为天地是一大天地,人身则是一小天地,所以自然界所有的存在物都对人体有某种药物作用。当然,所有的自然存在物也会禀有四季之气性,或偏温、或偏热、或偏凉、或偏寒。于是,温热寒凉就成为了标志事物气性的范畴,其所概括的意义是事物各因其适应四季而形成之特殊的内在规定性。另一方面,温热寒凉是阴阳最直接的表现:阳则温热,阴则寒凉;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病热可用阴寒去消解,病寒则可用阳热对抗。故而温热寒凉可用于对药物功用之解释和说明,成为概括存在于药物内部的那种可以实现热者清之、寒者和之的规定性的范畴。
五味是药物的本有之象。任何药物,入人之口,都不可避免地要刺激人的味觉器官而产生味觉。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常见的味觉,中国古人认为药物的功效作用当与药物的味有关,故将辛、甘、酸、苦、咸升华为范畴,以达药物何以能治病之意。
如何确定药物之气性?如何确定五味各自之药理功效?中医学是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上述两个确定的。第一,生命体验。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说明在人体健康条件下试食某药物,可使人体验其寒、热、温、凉之气性,可使人体验到其或辛、或甘、或酸、或苦、或咸之味的功用;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的祖先通过多人多次的反复体验,终于将常用药物的气性和常见药味的功用确定了下来。第二,临床实践。通过在人体疾病条件下对药物的使用,医者客观地具体考察验证其所使用药物的气性和其所具有的味的功效。经过数千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中药本草学的发展标志着中药学对越来越多的具体药物的气性和味的药用功效的确定,而且在味的药用功效方面给出了一些规律性的总结:辛能散能行,甘能补能缓能和,酸能收能涩,苦能泄能燥能坚,咸能下能软。第三,约定俗成。在四气五味学说成为中医学说明药物的功用理论后,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后世医家又往往依据具体药物的功效和临床应用来规定一些难以确定其气性和实际味与功效不符的药物的气性和味。需要说明的是,这第三种情况并非简单的逻辑上的循环论证,而是一种使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努力,因为这种途径的使用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中医学关于四气五味的药物学理论,并不是从逻辑上推出来的必然的普遍性理论,而是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可能性规范,而且要不断地在实践中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来丰富和修正这种理论。虽然如此,在临床中现有的中药学理论依然是最有效、最有启迪性和最方便地使用中药的工具,因为中医临床实践远远跑在了现代药物学理论的前面。在新的更有效更便捷的药物学理论出现之前,我们还可暂且依靠这种理论来使用中药,并且沿着既有的方向和道路继续向前,而不至于中断了独特的医学实践和独特的原创医学理论的延续。
三、关于中医模型思维的讨论
模型思维也就是模型推理。模型推理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范畴,一个是范畴之间的关系。模型推理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存在于范畴的真实性和范畴间关系的普遍性大小之中;范畴本身的抽象程度越高,其普遍性越大,其推理的可靠性和必然性就越大。利用范畴和其关系推理在思维过程中是经常的,康德对十二范畴的逻辑分析,就包含了对这种推理的合理性的哲学论证。康德的十二范畴及其关系是范畴及其关系的最高理论形态,因而是模型推理的最高表现和最后依据。
中国古代的模型思维与理论模型既是阴阳五行学说的直接存在形式,又是从阴阳五行学说中引申发展出来的一种普遍的方法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的辨证而科学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式。所谓科学,就是用人的理性从世界自身中去寻找对世界的解释而不是纯粹从人的理性或从世界之外的原因来解释世界。所谓辩证,是指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世界是怎样的哲学观点。辩证法是自哲学一产生就被哲学家们普遍承认的哲学真理,纵使在那些反对辩证法的哲学家那里,我们也不可避免地发现他们使用辩证法方法论的痕迹。从哲学史的角度看,虽然中国古代辨证而科学的世界观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是正确的。因此,阴阳五行学说所体现的模型思维方法和从中引申出来的模型思维方法论也具有相同的认识论性质。
阴阳学说的基本范畴是阴阳,阴阳范畴是对世界普遍存在的辩证方式的反映,阴阳虽然没有对立面统一之对立面的抽象程度高,但其抽象程度对于表达对立面统一的统一关系已经足够,因而是抽象程度很高的范畴,且阴阳范畴之间的关系就是普遍性最大的关于世界辩证存在的规律,因而,可以说阴阳的模型思维具有完全的必然性。阴阳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必然关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作为符号系统,阴阳、八卦、六十四卦具有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还是抽象的必然性,如果不与具体事物现象相联系,这种合理性和必然性就没有具体内容,就是一种意义空泛的必然性。只有当其与具体事物或现象的过程相关联时,才获得其实际内容,成为一种可理解的因而才具有现实意义的必然性。但是,如何使阴阳的抽象必然性与具体事物现象相联系,却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套用,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方面,中医学对阴阳学说的直接和间接模拟应用,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当人们诟病中医直接、间接应用阴阳学说而使中医学不科学时,笔者恰恰认为中医学在不依靠现代科学手段的条件下也能正确有效地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的原因正在于它成功地运用了古代的阴阳哲学思想和方法。
五行概念本身带有太多的感性痕迹,抽象程度不够,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并非必然性关系,而且对事物的五行归类也不是从逻辑上必然得出,所以,对五行学说的直接医学运用会使中医学经常面临尴尬。中医应用五行范畴及其生、克、乘、侮关系来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时,也具有偶然性或不确定性,因而其应用应当具有条件性。如木与土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克,在另一条件下则是乘,在特别的条件下,土也会反过来侮木。但即便是这样,中医学对五行学说的直接运用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第一,运用五行学说是诉诸于理性(尽管五行学说因其自身的缺陷也能被非理性地使用),这是中医学与诉诸于非理性的迷信或巫术的差别之一。第二,五行的说明方式在其适当的适用范围内使用,应当还是正确的,尽管我们对这个范围的边界还没有确切的知识。应当说,这个范围的边界,从五行学说被创立之时就已经被跨越,且在理论上也未被说明,所以后世对之超边界的使用,造成了许多牵强附会;这种牵强附会必然导致实践上的失败,然而当在其边界之内适用时,又可导致实践上的成功,因而,实践检验修正成为适用五行说明方式的重要环节。第三,五行模型推理的全部合理性在于其与实践本身的一致性。不断的实践检验修正会使对五行说明方式的使用回到其适当的范围之内,这种推理围绕实践进行,在开始时可为实践提供指南,在实践中既由实践检验其正确与否,又由实践不断修正其进程,到最后由不断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来稳定和巩固有效的模型。作为符号系统,五行具有合理性,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必然性。表面上看,好像符号的抽象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人们说明和解释具体事物和现象进程的合理性或必然性的依据,但实际的认识过程恰恰相反,人们只有通过具体事物和现象在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来理解和解释抽象符号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来赋予这种合理性和必然性的意义,这应当是我们理解中国古代五行模型思维符号的基本立足点。因而,理论上解释的不确定性并不妨碍实践上的确定性。如中医在辨证施治过程中,证同则治相同,证异则治异;病异而证同则治同,病同而证异则治异。这表现出来的不是不确定性,而是一种可以把握的确定性,只不过确定的标准是证而不是现代医学的病罢了。与现代医学以病为标准的做法相比,两者不过是在不同的标准下各自追求确定性而已,不能说一个是确定的,而另一个是不确定、任意的。中医在辨证施治过程中,有时会用到五行推理,但这种推理并没有使得辨证施治过程成为一个不确定的过程。第四,实践环节的需要,使得中医学对五行学说的直接运用以对它的模拟运用为基础。
[作者单位:刘晓华,原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 古东)
Model Thinking as Method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u Xiaohua
Abstract: The core method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model thinking which is also the essence of Chinese yin?yang philosophy of Zhouyi and Wuxing.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synthesis of model theorie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irect or indirect imi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hilosophical models of yin?yang and Wuxing. The reasonableness and truthfulness of model thinking lie in the reasonableness and truthfulness of categories which constitute the models. The categories which constitute the synthesis of theoretical mode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life experiences and successful medical practices, hence the reasonableness and truthfulness.
Key words:model; modeling as methodology; synthesis of mod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