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历史学基地班研究型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奠定了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基础;导师制成为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重要制度;滚动淘汰制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质量保证;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对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科研立项制等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方面起了“孵化器”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学基地班;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我院历史学科被确定为国家人文基础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同年,我院开设首届历史学基地班(本硕连读试验班),从新生中选拔一批思想和专业素质较好的学生,进入该班学习。到目前为止,我院历史基地班已经走过了11个春秋,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
历史学基地班开设以来,办学目标非常明确:以国家人文基础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历史学研究型人才,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根据这样一个培养目标,我们从每届新生中选拔出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好思想素质的同学组成基地班,注重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识的培养,最后免试推荐其中的品学兼优、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培养模式。
一、课程体系改革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历史学基地班的办学目标,我们对原有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在探索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
首先,针对培养历史学研究型人才的目标,专门设置了区别于普通班的基地班培养方案。根据该方案,我们适当地压缩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大通史课程的分量,有意识地增加专业选修课程。
原先需要三年学完的通史课程缩短到一年半完成。两门通史课程的教学重心也有所变化:世界古代史突出世界文明的演进,世界近现代史突出现代化历程;中国古代史突出中华文明发展及其特点,中国近现代史突出社会转型问题。这种变化使原先突出知识传授的基础通史课程成为打开学生宏观历史视野的平台,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
由于通史类课程的压缩,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课程。对此,基地班课程体系为学生开设了更多的断代史和专门史选修课。例如,仅中国古代史部分,就开设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史、宋辽金元史、明清史等断代史课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军事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专题、中国古代经济史、楚文化史、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中国老学史、出土文献概况等一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弥补了学生可能因通史类课程压缩而形成的基础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加大了授课的深度,形成一种研究性氛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专业研究视野和培养研究意识。
2003年,在上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历史学基地班的课程体系改革继续深化,进一步突显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色彩。具体做法是:第一,强化专业研究的理论和技能培养。除了通史类课程,还将历史科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史学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等课程列入必修范围。第二,根据二级学科设置,实现选修课的模块化运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分别纳入历史文献、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模块。每个模块至少集中15门以上的选修课程,相关选修课程带有较浓的“研究”色彩。例如,中国近代史课程模块就集中了辛亥革命史、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博导讲座)、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文化大革命史等20多门课程。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进一步凝练和突出专业方向,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集中选修相关课程。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课程模块为主选方向,其他为辅选方向。以上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研究基础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和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向某个二级学科倾斜,从而为其日后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其尽快进入研究角色。
二、导师制成为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重要制度
自从第一届历史学基地班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实行导师制,即从一年级开始,每一名基地班学生都有指定教师在学业方面给予指导。
我院对基地班导师制采取两步走的做法。第一学年,基地班新生入学后面对的是截然不同于中学学习阶段的陌生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学习兴趣所在还有待确定。鉴于这一实际情况,为了尽快使学生熟悉大学学习生活,掌握本专业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我们一般安排承担第一学年基地班教学任务的相关老师,分别担任各位同学的导师。采取这种做法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学生尚不熟悉本院老师的相关情况,学习兴趣所在还不明朗,不宜由学生本人选择导师;二是考虑到,由任课老师担任导师便于增加师生接触,增进相互沟通和了解。
基地班学生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对本专业的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学习兴趣所在初步得到认定,对本院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状况也有了一定的掌握。有鉴于此,在进入第二学年后,我们尊重学生的愿望,通常由学生自己在全院范围内选择导师。当然,为了保证指导质量,每一位老师指导的基地班学生不得超过5名。倘若出现学生选择导师过于集中于某一老师的情况,院里会在与学生沟通的基础上,将部分学生分流给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教师指导。当然,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考虑到某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出现一些变化,学生进入第三学年后,仍可根据自己的愿望再次选择指导老师。
事实证明,导师制对于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每一至两周要与所指导学生见面,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读书和学习,向学生介绍专业研究动态和传授研究方法。在这种紧密的师生互动关系下,学生的科研能力显著提高。不少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写出了较高质量的专业论文。
三、滚动淘汰制的引入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质量保证
四年本科学习结束后,历史学基地班上的品学兼优学生将免试推荐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基于这样一个培养目标,为了保证质量,我们引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滚动淘汰机制,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实行优胜劣汰。
通常情况下,每届基地班招收30名学生,到第四学年时只有半数的学生能够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因此,实行淘汰制是不可避免的。根据滚动淘汰制,基地班实行开放式办班模式,在本科学习期间和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时,进行两轮竞争淘汰。
本科学习期间,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开学时,基地班学生中将有三至五名学生被淘汰,同时在自愿 报名原则下,从普通班学生中选拔二至三名特别优秀的学生进入基地班学习。滚动淘汰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促进基地班学生的努力学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笑到最后。另一方面,滚动淘汰制也给普通班学生提供了进入基地班学习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被淘汰的基地班学生如果各方面表现突出,仍有机会在下一学年被重新选拔进入基地班学习。
到第四学年毕业推荐免试研究生时,基地班仍有20名学生左右,但在差额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学生无法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竞争淘汰也是不可避免的。
滚动淘汰制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操作过程中,主要参考因素包括:(1)学生的学绩分排名;(2)反映学生专业研究能力的科研和获奖情况,尤其是与本专业有关的研究论文的发表、科研立项情况等;(3)基地班主任和导师对学生科研潜力等的评价;(4)推荐免试研究生时还须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考核打分。
滚动淘汰制的引入,增强了基地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证。学生之中因此形成了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许多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广泛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关注专业研究动态,从而为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
为适应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我们除了加大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外,还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首先,初步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一言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讲、读、议相结合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模式,以此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史学概论、明清史等课程在教学形式上呈现丰富多样性,既有即兴讨论,又有专题讨论、论辩式讨论,从而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宋辽金元史课程则采取研讨式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包括了前沿学术动态介绍、选读研究论文、专题讨论、课程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训练学生的学术“嗅觉”,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显然大有裨益。
其次,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拘一格地推出名家系列讲座课程模式。中国近代史和历史文献学是我院特色优势学科,有一批知名教授、学者。利用好这一资源,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极为有利的。为此,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推出了中国近代史专题讲座、国学专题讲座等课程。以中国近代史专题讲座为例,该课程由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全体博士生导师承担。每位任课老师向基地班学生介绍相关学术动态,讲授自己的专业研究心得。此外,我们还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学者,如法国科学院院士巴士蒂、香港著名学者梁元生、中国人民大学李文海教授等来我院设立的“历史文化论坛”讲学。这种授课形式不仅使学生们能领略名家的讲课风采,而且使他们能亲身感受学术熏陶,领略最前沿研究动态,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敏锐度和“研究”意识,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科研立项制等措施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加强了历史学基地班学生在专业研究能力方面的实践活动,相关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科研立项制度。首先,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科研立项。除此之外,为了鼓励、培养基地班学生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我院还从他们的申报项目中进行可行性筛选,再确立一批院级科研立项。所有获得科研立项的学生均有相对应的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科研立项制的推行,大大激发了学生从事科研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他们在初次的研究实践中学习到了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方法和学术规范的意识。所有这些,对于日后从事研究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是创办《文史之舟》、《史鉴》等院内学刊,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平台。近年来,我院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仍坚持每年推出数期《文史之舟》和《史鉴》,供学生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看法。从实践意义上看,这些刊物在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方面起了孵化器的作用。
我院历史基地班自创办以来,由于始终坚持培养历史学研究型人才的目标,并为此采取了以上一系列举措,在科研方面结出了累累硕果。多位同学的论文在《中国史研究》、《世界民族研究》、《史学集刊》、《人文杂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项成果获校级以上大学生科研成果奖,部分同学的论文获得全国史学基地“史学新秀奖”。在毕业论文的质量方面,基地班学生的毕业论文优秀率不仅在全院名列前茅,而且有多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省级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在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基地班学生中,大多数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其中有部分学生进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等著名院校和科研单位深造,加入历史学研究后备队伍行列。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关键词:历史学基地班;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我院历史学科被确定为国家人文基础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同年,我院开设首届历史学基地班(本硕连读试验班),从新生中选拔一批思想和专业素质较好的学生,进入该班学习。到目前为止,我院历史基地班已经走过了11个春秋,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
历史学基地班开设以来,办学目标非常明确:以国家人文基础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历史学研究型人才,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根据这样一个培养目标,我们从每届新生中选拔出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好思想素质的同学组成基地班,注重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识的培养,最后免试推荐其中的品学兼优、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培养模式。
一、课程体系改革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历史学基地班的办学目标,我们对原有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在探索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
首先,针对培养历史学研究型人才的目标,专门设置了区别于普通班的基地班培养方案。根据该方案,我们适当地压缩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大通史课程的分量,有意识地增加专业选修课程。
原先需要三年学完的通史课程缩短到一年半完成。两门通史课程的教学重心也有所变化:世界古代史突出世界文明的演进,世界近现代史突出现代化历程;中国古代史突出中华文明发展及其特点,中国近现代史突出社会转型问题。这种变化使原先突出知识传授的基础通史课程成为打开学生宏观历史视野的平台,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
由于通史类课程的压缩,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课程。对此,基地班课程体系为学生开设了更多的断代史和专门史选修课。例如,仅中国古代史部分,就开设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史、宋辽金元史、明清史等断代史课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军事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专题、中国古代经济史、楚文化史、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中国老学史、出土文献概况等一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弥补了学生可能因通史类课程压缩而形成的基础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加大了授课的深度,形成一种研究性氛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专业研究视野和培养研究意识。
2003年,在上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历史学基地班的课程体系改革继续深化,进一步突显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色彩。具体做法是:第一,强化专业研究的理论和技能培养。除了通史类课程,还将历史科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史学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等课程列入必修范围。第二,根据二级学科设置,实现选修课的模块化运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分别纳入历史文献、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模块。每个模块至少集中15门以上的选修课程,相关选修课程带有较浓的“研究”色彩。例如,中国近代史课程模块就集中了辛亥革命史、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博导讲座)、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文化大革命史等20多门课程。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进一步凝练和突出专业方向,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集中选修相关课程。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课程模块为主选方向,其他为辅选方向。以上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研究基础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和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向某个二级学科倾斜,从而为其日后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其尽快进入研究角色。
二、导师制成为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重要制度
自从第一届历史学基地班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实行导师制,即从一年级开始,每一名基地班学生都有指定教师在学业方面给予指导。
我院对基地班导师制采取两步走的做法。第一学年,基地班新生入学后面对的是截然不同于中学学习阶段的陌生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学习兴趣所在还有待确定。鉴于这一实际情况,为了尽快使学生熟悉大学学习生活,掌握本专业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我们一般安排承担第一学年基地班教学任务的相关老师,分别担任各位同学的导师。采取这种做法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学生尚不熟悉本院老师的相关情况,学习兴趣所在还不明朗,不宜由学生本人选择导师;二是考虑到,由任课老师担任导师便于增加师生接触,增进相互沟通和了解。
基地班学生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对本专业的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学习兴趣所在初步得到认定,对本院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状况也有了一定的掌握。有鉴于此,在进入第二学年后,我们尊重学生的愿望,通常由学生自己在全院范围内选择导师。当然,为了保证指导质量,每一位老师指导的基地班学生不得超过5名。倘若出现学生选择导师过于集中于某一老师的情况,院里会在与学生沟通的基础上,将部分学生分流给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教师指导。当然,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考虑到某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出现一些变化,学生进入第三学年后,仍可根据自己的愿望再次选择指导老师。
事实证明,导师制对于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每一至两周要与所指导学生见面,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读书和学习,向学生介绍专业研究动态和传授研究方法。在这种紧密的师生互动关系下,学生的科研能力显著提高。不少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写出了较高质量的专业论文。
三、滚动淘汰制的引入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质量保证
四年本科学习结束后,历史学基地班上的品学兼优学生将免试推荐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基于这样一个培养目标,为了保证质量,我们引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滚动淘汰机制,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实行优胜劣汰。
通常情况下,每届基地班招收30名学生,到第四学年时只有半数的学生能够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因此,实行淘汰制是不可避免的。根据滚动淘汰制,基地班实行开放式办班模式,在本科学习期间和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时,进行两轮竞争淘汰。
本科学习期间,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开学时,基地班学生中将有三至五名学生被淘汰,同时在自愿 报名原则下,从普通班学生中选拔二至三名特别优秀的学生进入基地班学习。滚动淘汰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促进基地班学生的努力学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笑到最后。另一方面,滚动淘汰制也给普通班学生提供了进入基地班学习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被淘汰的基地班学生如果各方面表现突出,仍有机会在下一学年被重新选拔进入基地班学习。
到第四学年毕业推荐免试研究生时,基地班仍有20名学生左右,但在差额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学生无法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竞争淘汰也是不可避免的。
滚动淘汰制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操作过程中,主要参考因素包括:(1)学生的学绩分排名;(2)反映学生专业研究能力的科研和获奖情况,尤其是与本专业有关的研究论文的发表、科研立项情况等;(3)基地班主任和导师对学生科研潜力等的评价;(4)推荐免试研究生时还须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考核打分。
滚动淘汰制的引入,增强了基地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证。学生之中因此形成了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许多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广泛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关注专业研究动态,从而为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
为适应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我们除了加大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外,还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首先,初步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一言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讲、读、议相结合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模式,以此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史学概论、明清史等课程在教学形式上呈现丰富多样性,既有即兴讨论,又有专题讨论、论辩式讨论,从而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宋辽金元史课程则采取研讨式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包括了前沿学术动态介绍、选读研究论文、专题讨论、课程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训练学生的学术“嗅觉”,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显然大有裨益。
其次,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拘一格地推出名家系列讲座课程模式。中国近代史和历史文献学是我院特色优势学科,有一批知名教授、学者。利用好这一资源,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极为有利的。为此,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推出了中国近代史专题讲座、国学专题讲座等课程。以中国近代史专题讲座为例,该课程由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全体博士生导师承担。每位任课老师向基地班学生介绍相关学术动态,讲授自己的专业研究心得。此外,我们还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学者,如法国科学院院士巴士蒂、香港著名学者梁元生、中国人民大学李文海教授等来我院设立的“历史文化论坛”讲学。这种授课形式不仅使学生们能领略名家的讲课风采,而且使他们能亲身感受学术熏陶,领略最前沿研究动态,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敏锐度和“研究”意识,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科研立项制等措施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加强了历史学基地班学生在专业研究能力方面的实践活动,相关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科研立项制度。首先,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科研立项。除此之外,为了鼓励、培养基地班学生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我院还从他们的申报项目中进行可行性筛选,再确立一批院级科研立项。所有获得科研立项的学生均有相对应的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科研立项制的推行,大大激发了学生从事科研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他们在初次的研究实践中学习到了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方法和学术规范的意识。所有这些,对于日后从事研究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是创办《文史之舟》、《史鉴》等院内学刊,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平台。近年来,我院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仍坚持每年推出数期《文史之舟》和《史鉴》,供学生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看法。从实践意义上看,这些刊物在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方面起了孵化器的作用。
我院历史基地班自创办以来,由于始终坚持培养历史学研究型人才的目标,并为此采取了以上一系列举措,在科研方面结出了累累硕果。多位同学的论文在《中国史研究》、《世界民族研究》、《史学集刊》、《人文杂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项成果获校级以上大学生科研成果奖,部分同学的论文获得全国史学基地“史学新秀奖”。在毕业论文的质量方面,基地班学生的毕业论文优秀率不仅在全院名列前茅,而且有多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省级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在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基地班学生中,大多数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其中有部分学生进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等著名院校和科研单位深造,加入历史学研究后备队伍行列。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