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势必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现代社会中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我们需要研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水平。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性、经营性企业和建筑工地、大型文化娱乐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而言都尤其重要。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规模急速扩大,建筑工地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品的多样性,建筑主体的多元流动性,施工现场生产环境复杂危险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极可能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每年建筑企业造成的特大安全事故,实在是令人痛心。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现在需要应用科学技术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
(1)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影响工程质量、企业影响工程质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从经理、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直到施工现场的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实行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2)由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具有预防性的特点。要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预防性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把安全事故苗子消灭在萌芽之中。制定安全岗位责任、合理的安排安全设施、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杜绝职工的麻痹思想,保证安全生产。
(3)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既是组织生产活动的指导思想,又是劳动者的权利,国家用立法的手段制定保护职工安全生产的政策、规章、条例、制度等,来确保生产中的安全。任何人不遵守安全生产有关规定,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弊端
1、目前范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筑工地施工的最大特点:点多、面广、分散。高处作业多,危险性高,且流动性强。当前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1)部分项目经理安全意识不强。由于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落实不到位,重效益轻安全、重进度轻安全。不少工地还存在着上级检查时靠突击应付,检查结束后迅速回潮,长效管理水平差。
(2)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不能满足施工需要。事故隐患普遍存在,职工安全教育流行于形式,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高,安全管理组织不健全,安全责任不明确。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施工、冒险蛮干的行为时有发生。少数工地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如塔吊、起重机具设备、电梯等)的安装和拆除,任何发包给无资质拆装队伍,给安全生产留下了许多隐患。
2、宣传教育不到位。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观念上就没有加以重视。
3、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难以落实。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时效。
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
当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施工企业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粗放,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产权变换,项目经理已成为真正的紧急实体,项目经理已成为真正的经济实体,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自主支配权。但不少项目经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设施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企业安全管理相对滞后,安全隐患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不少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被精减或合并,项目部及施工现场安全员,基本上是身兼数职,有的对安全知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安全规范和技术指导,根本发挥不了监督管理的作用。
3、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在客观上严重影响了安全施工。施工企业为承揽工程不惜在报价上自相残杀,恶性竞争。工程中标后,不得不挤占安全设施防护费用,以致现场安全防护设施难以到位。
4、安全管理未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目前,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后,各级部门和领导对质量管理都非常重视,抓质量的力度很大,要求很严,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等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而安全管理却主要靠施工单位一家孤军奋战,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基本上是不管或很少过问,并未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四、提高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1、完善法规,坚持依法治理。为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应出台针对我市实际情况,操作性较强的管理规定,并通过法定程序,理顺关系,确定执法主体资格,并赋予其执法监察和行政处罚权,安全监督机构要打破过去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只管施工单位的单一管理模式,依据法律、法规,不但对施工单位实施监督,还要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和监理单位实施监督、检查和处罚,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落实他们的安全责任,使工地安全生产管理齐抓共管的模式真正落到实处。
2、政府调控引导,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一是将安全工作与企业招投标相结合。二是将安全工作与“评先”相结合。三是将安全工作与项目经理资质管理相结合。
3、加大安全监督力度,实行严管重罚。安全管理一定要严字当头,动真碰硬。当一些施工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和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达不到安全文明施工素质要求时,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必须在严管中培养安全意识,在严管中纠正行为,在严管中养成习惯。
4、狠抓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投入是确保防护设施到位的重要前提。施工企业、项目部要严格按规定提取安全设施经费,做到专款专用;随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和要求的不断提升,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及时调整取费标准,增加安全设施定额费用,使定额费用与安全投入相适应,确保施工安全。
为了切实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各管理部门和企业均应形成领导层、管理层、实施层这三道防线,并要严格分工、各司其责,只有这样,才能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实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唐风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措施》;《建筑与市场》2003年第9期
[2]崔政斌《提高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化工劳动保护》;2000年第21卷第4期
[3]金科、张连生《运用科学管理手段 不断夯实安全基础》;《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年第10期
[4]杜训、陆惠民《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性、经营性企业和建筑工地、大型文化娱乐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而言都尤其重要。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规模急速扩大,建筑工地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品的多样性,建筑主体的多元流动性,施工现场生产环境复杂危险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极可能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每年建筑企业造成的特大安全事故,实在是令人痛心。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现在需要应用科学技术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
(1)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影响工程质量、企业影响工程质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从经理、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直到施工现场的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实行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2)由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具有预防性的特点。要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预防性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把安全事故苗子消灭在萌芽之中。制定安全岗位责任、合理的安排安全设施、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杜绝职工的麻痹思想,保证安全生产。
(3)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既是组织生产活动的指导思想,又是劳动者的权利,国家用立法的手段制定保护职工安全生产的政策、规章、条例、制度等,来确保生产中的安全。任何人不遵守安全生产有关规定,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弊端
1、目前范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筑工地施工的最大特点:点多、面广、分散。高处作业多,危险性高,且流动性强。当前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1)部分项目经理安全意识不强。由于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落实不到位,重效益轻安全、重进度轻安全。不少工地还存在着上级检查时靠突击应付,检查结束后迅速回潮,长效管理水平差。
(2)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不能满足施工需要。事故隐患普遍存在,职工安全教育流行于形式,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高,安全管理组织不健全,安全责任不明确。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施工、冒险蛮干的行为时有发生。少数工地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如塔吊、起重机具设备、电梯等)的安装和拆除,任何发包给无资质拆装队伍,给安全生产留下了许多隐患。
2、宣传教育不到位。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观念上就没有加以重视。
3、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难以落实。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时效。
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
当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施工企业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粗放,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产权变换,项目经理已成为真正的紧急实体,项目经理已成为真正的经济实体,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自主支配权。但不少项目经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设施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企业安全管理相对滞后,安全隐患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不少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被精减或合并,项目部及施工现场安全员,基本上是身兼数职,有的对安全知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安全规范和技术指导,根本发挥不了监督管理的作用。
3、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在客观上严重影响了安全施工。施工企业为承揽工程不惜在报价上自相残杀,恶性竞争。工程中标后,不得不挤占安全设施防护费用,以致现场安全防护设施难以到位。
4、安全管理未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目前,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后,各级部门和领导对质量管理都非常重视,抓质量的力度很大,要求很严,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等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而安全管理却主要靠施工单位一家孤军奋战,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基本上是不管或很少过问,并未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四、提高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1、完善法规,坚持依法治理。为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应出台针对我市实际情况,操作性较强的管理规定,并通过法定程序,理顺关系,确定执法主体资格,并赋予其执法监察和行政处罚权,安全监督机构要打破过去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只管施工单位的单一管理模式,依据法律、法规,不但对施工单位实施监督,还要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和监理单位实施监督、检查和处罚,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落实他们的安全责任,使工地安全生产管理齐抓共管的模式真正落到实处。
2、政府调控引导,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一是将安全工作与企业招投标相结合。二是将安全工作与“评先”相结合。三是将安全工作与项目经理资质管理相结合。
3、加大安全监督力度,实行严管重罚。安全管理一定要严字当头,动真碰硬。当一些施工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和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达不到安全文明施工素质要求时,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必须在严管中培养安全意识,在严管中纠正行为,在严管中养成习惯。
4、狠抓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投入是确保防护设施到位的重要前提。施工企业、项目部要严格按规定提取安全设施经费,做到专款专用;随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和要求的不断提升,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及时调整取费标准,增加安全设施定额费用,使定额费用与安全投入相适应,确保施工安全。
为了切实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各管理部门和企业均应形成领导层、管理层、实施层这三道防线,并要严格分工、各司其责,只有这样,才能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实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唐风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措施》;《建筑与市场》2003年第9期
[2]崔政斌《提高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化工劳动保护》;2000年第21卷第4期
[3]金科、张连生《运用科学管理手段 不断夯实安全基础》;《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年第10期
[4]杜训、陆惠民《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