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大妈今年60岁了,平时身体健康,但最近总有一种排便排不尽的感觉,并感到肛门有坠胀感,而且蹲得越久,坠胀感越明显。因为没有痔疮脱出,王大妈以为自己是得了便秘,便吃了些润肠通便的药物,但症状并没有得到好转。
一筹莫展之际,王大妈来到医院寻求帮助。听到医生的诊断后,王大妈反而更加糊涂了。醫生说王大妈是得了直肠黏膜内脱垂,其治疗方法与便秘的治疗完全不同,所幸的是王大妈就诊及时,否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为了让王大妈理解直肠黏膜内脱垂这个疾病,医生先为她简单解释了一下直肠脱垂。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向下移位。例如痔疮一般长度为12~15厘米,脱出的部分露出肛门,肉眼可以看到,我们称为直肠外脱垂;如果脱出的部分在肛门内部,肉眼看不到,仅仅通过肛门指诊,或者是排粪造影、钡灌肠等检查才能发现,则称为直肠内脱垂。
我们的肠壁有4层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黏膜层是肠壁最里面的一层,也是跟食物直接接触的一层,直肠黏膜内脱垂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直肠黏膜、直肠全层、肛管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这种移位会造成肠腔的相对狭窄,粪便不易通过,这也是王大妈总觉得排便不尽,肛门有坠胀感的原因。
直肠黏膜内脱垂一般多由长期腹压的增高、习惯性便秘、慢性腹泻、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慢性咳嗽等原因所引起,很多患者会陷入“便秘—脱垂—便秘”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疾病的初期,患者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如果由直肠黏膜松弛发展成为直肠黏膜脱垂后,症状就会越发明显。
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排便困难、排便不通畅、排便无力、便后不尽感、肛门直肠下坠感等,患者大便的次数会增多。如果症状严重,患者下蹲排便时直肠黏膜会从肛门中脱出,部分患者还须手助排便。
脱出:在早期,患者排便后黏膜会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随着病情的发展,因肛提肌及肛管括约肌缺乏收缩力,须用手帮助恢复;症状严重者,黏膜会在咳嗽、打喷嚏、走路、久站或稍稍用力时脱出肛门外,且不易恢复。
排便异常:出现便秘,患者排便后肛门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会增多。
局部症状:由于直肠黏膜长期脱出和纳入,会刺激肠黏膜,使黏膜充血肿胀、严重时会出现表面糜烂和溃疡。如果括约肌完全失禁,会有黏液流出,常会引起肛门周围的皮肤湿疹、炎症、瘙痒。患者还常会感到盆部和腰骶部的坠胀感和拖拽感,会阴部及股后部有钝痛等。
嵌顿:大便时肛门直肠黏膜脱出,未能及时复位,以致局部静脉回流受阻,继而发生黏膜充血、水肿并导致脱出部分嵌顿。随着时间的延长,黏膜会由红色逐渐变暗呈紫色,甚至出现黏膜糜烂、坏死。患者可出现全身反应,体温升高,小便困难,疼痛坠胀感加重,甚至发生肠梗阻等并发症。
根据脱垂的程度,直肠黏膜内脱垂可分为部分脱垂和完全脱垂两种。
部分脱垂(不完全脱垂):脱出部分仅为直肠下端黏膜,故又称黏膜脱垂。脱出长度为2~3厘米,一般不超过7厘米。
完全脱垂:为直肠的全层脱出,严重者直肠、肛管均可翻出至肛门外。脱出长度常超过10厘米,甚至20厘米,呈宝塔形。
临床上,常将直肠黏膜脱垂分为3度:
Ⅰ度:黏膜脱垂型。为不完全脱垂,成年人常伴有内痔或外痔。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黏膜会脱出肛门外,脱出长度为3~6厘米,但便后自行还纳。
Ⅱ度:完全性直肠脱垂,不合并肛管脱垂。排便时会出现长期、反复脱出,使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因而常有血液及黏液分泌物流出肛门外。此期为直肠全层脱垂,需要用手还纳,脱出长度在8厘米左右。
Ⅲ度:在Ⅱ型的基础上合并有肛管及乙状结肠脱出。不仅在排便时出现直肠脱出,而且在咳嗽、打喷嚏、排气、行走、久站、久坐时直肠也会脱出肛门外。此期为直肠全层或肛管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不能自行还纳,脱出长度在12厘米以上。
直肠黏膜内脱垂为功能性直肠疾病,可视为直肠脱垂的先兆。也就是说,随着病情的进展,直肠黏膜内脱垂会进一步发展成真正的直肠脱垂了。因此,该疾病应当及时接受治疗。
预防重于治疗,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注意改正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及时治疗相关疾病,防止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发生。
1.平时要注意增加营养,规律生活。切勿长时间蹲坐便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大便干燥。便后和睡前可以用热水坐浴的方式刺激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这对预防直肠脱垂有积极作用。
2.妇女分娩和产后要充分休息,以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宫下垂和内脏下垂者应及时治疗。
3.有习惯性便秘或排便困难的患者,除了要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外,切记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
4.不要久坐久站,经常做提肛运动,促进提肛肌群运动,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具体方法是:将臀部和大腿夹紧然后向上提肛门,每天做2~3次。
5.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如长期咳嗽、腹泻、肠炎等疾病,婴幼儿也要尤其注意。
6.直肠脱垂患者多数中气不足,虚证居多。平时宜多食木耳、茄子、山药、芡实、鸡肉、羊肉、无花果、香菜等食物以增加营养。
(编辑
一筹莫展之际,王大妈来到医院寻求帮助。听到医生的诊断后,王大妈反而更加糊涂了。醫生说王大妈是得了直肠黏膜内脱垂,其治疗方法与便秘的治疗完全不同,所幸的是王大妈就诊及时,否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什么是直肠黏膜内脱垂
为了让王大妈理解直肠黏膜内脱垂这个疾病,医生先为她简单解释了一下直肠脱垂。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向下移位。例如痔疮一般长度为12~15厘米,脱出的部分露出肛门,肉眼可以看到,我们称为直肠外脱垂;如果脱出的部分在肛门内部,肉眼看不到,仅仅通过肛门指诊,或者是排粪造影、钡灌肠等检查才能发现,则称为直肠内脱垂。
我们的肠壁有4层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黏膜层是肠壁最里面的一层,也是跟食物直接接触的一层,直肠黏膜内脱垂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直肠黏膜、直肠全层、肛管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这种移位会造成肠腔的相对狭窄,粪便不易通过,这也是王大妈总觉得排便不尽,肛门有坠胀感的原因。
直肠黏膜内脱垂一般多由长期腹压的增高、习惯性便秘、慢性腹泻、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慢性咳嗽等原因所引起,很多患者会陷入“便秘—脱垂—便秘”的恶性循环之中。
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表现
在疾病的初期,患者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如果由直肠黏膜松弛发展成为直肠黏膜脱垂后,症状就会越发明显。
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排便困难、排便不通畅、排便无力、便后不尽感、肛门直肠下坠感等,患者大便的次数会增多。如果症状严重,患者下蹲排便时直肠黏膜会从肛门中脱出,部分患者还须手助排便。
脱出:在早期,患者排便后黏膜会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随着病情的发展,因肛提肌及肛管括约肌缺乏收缩力,须用手帮助恢复;症状严重者,黏膜会在咳嗽、打喷嚏、走路、久站或稍稍用力时脱出肛门外,且不易恢复。
排便异常:出现便秘,患者排便后肛门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会增多。
局部症状:由于直肠黏膜长期脱出和纳入,会刺激肠黏膜,使黏膜充血肿胀、严重时会出现表面糜烂和溃疡。如果括约肌完全失禁,会有黏液流出,常会引起肛门周围的皮肤湿疹、炎症、瘙痒。患者还常会感到盆部和腰骶部的坠胀感和拖拽感,会阴部及股后部有钝痛等。
嵌顿:大便时肛门直肠黏膜脱出,未能及时复位,以致局部静脉回流受阻,继而发生黏膜充血、水肿并导致脱出部分嵌顿。随着时间的延长,黏膜会由红色逐渐变暗呈紫色,甚至出现黏膜糜烂、坏死。患者可出现全身反应,体温升高,小便困难,疼痛坠胀感加重,甚至发生肠梗阻等并发症。
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分类
根据脱垂的程度,直肠黏膜内脱垂可分为部分脱垂和完全脱垂两种。
部分脱垂(不完全脱垂):脱出部分仅为直肠下端黏膜,故又称黏膜脱垂。脱出长度为2~3厘米,一般不超过7厘米。
完全脱垂:为直肠的全层脱出,严重者直肠、肛管均可翻出至肛门外。脱出长度常超过10厘米,甚至20厘米,呈宝塔形。
临床上,常将直肠黏膜脱垂分为3度:
Ⅰ度:黏膜脱垂型。为不完全脱垂,成年人常伴有内痔或外痔。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黏膜会脱出肛门外,脱出长度为3~6厘米,但便后自行还纳。
Ⅱ度:完全性直肠脱垂,不合并肛管脱垂。排便时会出现长期、反复脱出,使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因而常有血液及黏液分泌物流出肛门外。此期为直肠全层脱垂,需要用手还纳,脱出长度在8厘米左右。
Ⅲ度:在Ⅱ型的基础上合并有肛管及乙状结肠脱出。不仅在排便时出现直肠脱出,而且在咳嗽、打喷嚏、排气、行走、久站、久坐时直肠也会脱出肛门外。此期为直肠全层或肛管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不能自行还纳,脱出长度在12厘米以上。
直肠黏膜内脱垂为功能性直肠疾病,可视为直肠脱垂的先兆。也就是说,随着病情的进展,直肠黏膜内脱垂会进一步发展成真正的直肠脱垂了。因此,该疾病应当及时接受治疗。
科学预防,别让直肠黏膜内脱垂找上门
预防重于治疗,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注意改正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及时治疗相关疾病,防止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发生。
1.平时要注意增加营养,规律生活。切勿长时间蹲坐便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大便干燥。便后和睡前可以用热水坐浴的方式刺激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这对预防直肠脱垂有积极作用。
2.妇女分娩和产后要充分休息,以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宫下垂和内脏下垂者应及时治疗。
3.有习惯性便秘或排便困难的患者,除了要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外,切记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
4.不要久坐久站,经常做提肛运动,促进提肛肌群运动,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具体方法是:将臀部和大腿夹紧然后向上提肛门,每天做2~3次。
5.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如长期咳嗽、腹泻、肠炎等疾病,婴幼儿也要尤其注意。
6.直肠脱垂患者多数中气不足,虚证居多。平时宜多食木耳、茄子、山药、芡实、鸡肉、羊肉、无花果、香菜等食物以增加营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