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钩端螺旋体血清群LipL32基因型分析及其重组蛋白的免疫学鉴定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54026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5群15型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中国参考标准株及2群2型双曲钩体国际参考标准株是否均存在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LipL32),克隆并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性. 方法常规酚-氯仿法提取上述钩体株基因组DNA,高保真PCR扩增全长LipL32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并构建表达系统,不同浓度IPTG诱导后用SDS-PAGE检测rMOMP表达情况.分别用兔抗TR/patocⅠ钩体全菌抗血清、rMOMPs免疫兔血清的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rMOMPs免疫兔血清的交叉凝集效价,钩体细胞黏附模型检测抗体阻断效果. 结果上述17株钩体均有LipL32基因,但可分LipL32/1和LipL32/2两种基因型.13个LipL32/1和4个LipL32/2基因型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12%~96.60%和97.79%~98.16%.IPTG诱导后rMOMP1和rMOMP2表达量分别占细菌总蛋白的40%和10%.rMOMP1和rMOMP2均能与兔抗钩体TR/patocⅠ血清发生结合反应,免疫家兔可对上述17株钩体产生1∶2~1∶64 MAT效价的凝集抗体.1∶2~1∶16稀释的兔抗rMOMP1和rMOMP2血清均能有效地阻断钩体的黏附. 结论所有检测的钩体具有LipL32/1或LipL32/2基因.所构建原核表达系统能表达rMOMP1和rMOMP2.rMOMP1和rMOMP2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rMOMP1和rMOMP2是具有属特异性的钩体表面外膜蛋白抗原,能诱生交叉凝集、阻断黏附的抗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84.6-2000.12间经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患者86例住院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6例患者中4例男性在随访结束时发生尿毒症,病程(115
急性期后心肌梗塞病人(PMIP)进行适宜运动有利于机能的恢复及降低疾病复发率.通过对101名男性PMIP渐增负荷实验,测定和评价心脏康复早期的PMIP运动中的生理反应,为制定PMIP康
目的 :观察洛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在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胶原形成作用的影响 .方法 :大鼠肝实质损伤性纤维化模型由四氯化碳 (CCl4)诱导 .36只Wister大
肠套叠在小儿发生较多,成人较为少见[1],因而腹部侧伤后发生肠套叠报道甚少.我科于2003年抢救治愈成人腹部创伤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继发肠套叠1例,现报告如下.
目的 研究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妊高征(PIH)大鼠子宫动脉血流及去甲肾上腺素(NE)、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妊娠的Wistar大鼠,随机分5组,对照组(A):自孕14d开始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至孕20d.实验组1(B1)、实验组2(B2):皮下分别注射左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12.5mg/100g、6.25mg/100g,余同A.手术组(C): 孕14d行右TCST,余同B1.
目的 :研究黄芪当归合剂 (A&A)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探讨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 ,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自1996年12月至2003年2月收治的15例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和预后情况. 结果 15例黑色素瘤患者中发生于颅内者12例,椎管内者3例.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手术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0例.病理检查黑色素瘤10例,脑脊膜黑色素细胞瘤4例,无色素性黑色素瘤1例.10例获得随访,9例死亡,1例恢复正常生活.结论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
目的 通过了解中国上海市汉族人群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基因类型与CO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探讨COPD的发病机制及为进一步研究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男性、年龄≥50岁、吸纸烟者、汉族、上海市稳定居住的居民,以病情稳定期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将受试者分为2组:FEV1/FVC≤70%为吸烟有COPD组(A组,69例)和FEV1/FVC>7
目的 探讨脊椎血管瘤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剂量、疗效.方法脊椎血管瘤59例,女36例,男23例.57例有脊椎局部疼痛和(或)肢体感觉和(或)运动功能障碍.6例曾在外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4例为椎板减压加部分肿瘤切除术后复发.采用深部X线、电子线、60Co γ线、6~8 MV X线等照射,总剂量28~90 Gy,中位剂量40 Gy.结果54例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87.0%;其中剂量30~40Gy和剂量>
目的 探讨黄斑转位手术前中心凹最小转位距离和角度的设计及其应用. 方法对具有典型性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SCNV)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42例42只眼和高度近视黄斑变性患者11例11只眼进行荧光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分析研究黄斑部SCNV的实际面积、中心凹的最小转位距离和角度. 结果黄斑部SCNV的实际面积0.39~18.00 mm2,平均(3.08±3.22) mm2.设计最小向上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