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 日本校园暴力现象非常严重,中小学生苦于同龄人的孤立、暴力而自杀的案例并不罕见。日本校园欺凌事件高发,还体现在许多中国人熟知的影视作品中,比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告白》和《家族游戏》。
影响日本反校园欺凌机制建立的转折点,是发生在2011年的大津市中学生自杀事件,一名初二男生长期受到三名同年级男生的欺凌,比如全身被绑住塞进柜子、被强迫偷窃,甚至被逼从窗户跳下进行“自杀练习”等残忍虐待。该名学生最后不堪折磨自杀身亡,但是学校教师在知晓校园暴力事实的前提下,竟然一致对外隐瞒,甚至以“实施加害的学生也有人权”为由拒绝调查。警方也多次拒绝了死者家属的报案要求,认为这只是“学生之间的恶作剧”。
案件被媒体曝光后,迫于舆论压力,当地警署对学校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强制调查”,最后认定校园暴力是导致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这次事件让日本社会开始认真反思校园欺凌问题的严酷性,并在2013年通过了《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
美国 美国不断通过立法来加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和惩罚,在提高校园的安全保卫措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求生能力。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各州就建立了校园警察制度,校园警察享有与真正的警察同样的权力,他们可以携带枪支并拘捕犯人。同时,美国的中小学严格遵守“不宽容原则”,学生即使有些小的违法行为也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德国 德国对校园里出现的恃强凌弱的“小霸王”打击力度很大,其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西方国家。在对两次记过后仍不思悔改的校园“小霸王”,校方有权把他送到“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强制管教。而且,德国特别重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幼儿园和小学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項重要内容是同情和帮助弱小者。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要尽力相帮,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公德。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不少中小学校长期存在恃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暴力问题。很多受辱学生在被欺压后,往往不敢告诉家人或老师,致使一再遭到欺凌。有人因此不愿再去学校,有人心理受到很大创伤,有人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为此,澳大利亚政府与各学校共同发起了“禁止欺凌行为”运动,通过《全国安全学校框架》来协助学校积极打击校园内学生间欺凌行为;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同情心、宽容和理解的品质,以消除校园中的各类欺凌现象。
影响日本反校园欺凌机制建立的转折点,是发生在2011年的大津市中学生自杀事件,一名初二男生长期受到三名同年级男生的欺凌,比如全身被绑住塞进柜子、被强迫偷窃,甚至被逼从窗户跳下进行“自杀练习”等残忍虐待。该名学生最后不堪折磨自杀身亡,但是学校教师在知晓校园暴力事实的前提下,竟然一致对外隐瞒,甚至以“实施加害的学生也有人权”为由拒绝调查。警方也多次拒绝了死者家属的报案要求,认为这只是“学生之间的恶作剧”。
案件被媒体曝光后,迫于舆论压力,当地警署对学校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强制调查”,最后认定校园暴力是导致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这次事件让日本社会开始认真反思校园欺凌问题的严酷性,并在2013年通过了《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
美国 美国不断通过立法来加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和惩罚,在提高校园的安全保卫措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求生能力。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各州就建立了校园警察制度,校园警察享有与真正的警察同样的权力,他们可以携带枪支并拘捕犯人。同时,美国的中小学严格遵守“不宽容原则”,学生即使有些小的违法行为也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德国 德国对校园里出现的恃强凌弱的“小霸王”打击力度很大,其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西方国家。在对两次记过后仍不思悔改的校园“小霸王”,校方有权把他送到“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强制管教。而且,德国特别重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幼儿园和小学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項重要内容是同情和帮助弱小者。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要尽力相帮,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公德。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不少中小学校长期存在恃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暴力问题。很多受辱学生在被欺压后,往往不敢告诉家人或老师,致使一再遭到欺凌。有人因此不愿再去学校,有人心理受到很大创伤,有人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为此,澳大利亚政府与各学校共同发起了“禁止欺凌行为”运动,通过《全国安全学校框架》来协助学校积极打击校园内学生间欺凌行为;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同情心、宽容和理解的品质,以消除校园中的各类欺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