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不但取决于企业的内在动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建设密切相关。
Gilde是全球知名的大画幅相机品牌,公司位于德国小镇Rinteln,它所生产的产品每台售价高达几万元人民币,畅销世界各地。很多人不相信,Gilde其实是个家庭作坊,Gilde所有产品的生产者就是Gilde先生,而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名眼科医生,工作之余通过电子商务接受来自全球的订单。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是实现自己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黎明表示,“信息化在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着技术水平不高、产业能力不强,技术转移和技术扩展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些有待于通过利用更好的信息化手段来改变,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整体水平不高
2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发布了《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和《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2007)》。两份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不容乐观。
目前中国虽然有注册中小企业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但是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就最基本的PC普及程度而言,中国中小企业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泰国、菲律宾等亚太地区的国家。
在信息化观念方面,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以及政府支持信息化的措施不甚了解。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虽然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应用的只有44.2%,只有9%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的中小企业实施了ERP。
此外,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培训的重视程度也比较低,仅有10%的企业派人参加相关培训,其中企业领导参加培训的只有8.9%。在外部发展方面,我国中小城市的企业信息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的覆盖面较小,所服务的内容也不完善,除了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外,很多领域都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
而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副巡视员郑昕介绍,目前在欧盟国家,有2/3的中小企业在网上寻找合作伙伴、在线开展询价、采购、销售等电子商务活动,其中有10%的企业将自己的ICT系统与供应商或大客户联网。甚至有相当比例的中小企业在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
而且,越来越多的ICT产品和服务厂商已经越来越关注中小企业多层次的需求,不但提供物美价廉、简便易用的解决方案,甚至已经将基于移动商务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到中小企业中。
自身需求特点鲜明
虽然整体信息化水平有限,但是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还是比较强烈的。有将近四成的中小企业愿意开展信息化建设。而且由于自身规模、业务重点等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需求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报告显示,在各类信息化需求中,中小企业首先关注市场与营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赵小凡司长认为,这与大多数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眼前的生存问题是息息相关的,明显有别于大型企业更多地关注长期效益、无形效益、战略和管控等问题。
此外,在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增强销售能力的同时,中小企业最关心如何通过信息化应用发现更多新客户,而不像大型企业那样希望通过信息化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优质客户。而在生产和研发方面,中小企业主要把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信息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些特点鲜明的需求,郑昕指出,未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的重点,将会切实考虑到这些需求的特点,以服务体系建设、信任保障环境建设、人才培养等内容为核心。
首先,要以需求为导向引导服务体系建设。对中小企业用户需求的分析与研究,对中小企业市场需求特征的准确把握,是广大供应商和服务商的首要任务和必做的功课,也是政府部门的政策目标。
其次,要积极推进规模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共享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问题。
第三要加强信任保障环境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除网络信息安全环境隐患,建立监督保障机制。
第四是要引导企业将信息化与企业业务有机融合。向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立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最后一方面是要加快人才培养。通过建立培训机制、实施培训工程,引导和支持培训活动的开展,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
外部环境尚需完善
郑昕认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不但取决于企业的内在动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建设密切相关。
他说,“政府部门不但要在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引导,激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也要针对当前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问题,通过政策引导、营造环境、组织协调、提供服务,集中力量,重点突破,逐步实现信息化推进工作的目标。”
郑昕表示,国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前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从法律法规、规划、政策、示范推广、宣传培训、研究开发等多方面,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中国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资源,骨干企业通过产业链上下的带动,应用服务商提供针对性的ASP服务,以及加强电子商务、技术支持、信息服务、人才培训平台的建设,对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迈入信息化门坎将产生积极作用。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环境,是推进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赵小凡告诉记者,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因为中小企业无力单独把握信息化。阻碍的问题虽然表现在企业自身内部,但是解决问题是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推动的,所以政府一味地要求中小企业搞信息化是达不到目的的,必须是政府和社会一起来创造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的环境,使得他们没有后顾无忧,并且尽快得到回报,才能搞好信息化。
Gilde是全球知名的大画幅相机品牌,公司位于德国小镇Rinteln,它所生产的产品每台售价高达几万元人民币,畅销世界各地。很多人不相信,Gilde其实是个家庭作坊,Gilde所有产品的生产者就是Gilde先生,而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名眼科医生,工作之余通过电子商务接受来自全球的订单。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是实现自己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黎明表示,“信息化在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着技术水平不高、产业能力不强,技术转移和技术扩展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些有待于通过利用更好的信息化手段来改变,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整体水平不高
2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发布了《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和《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2007)》。两份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不容乐观。
目前中国虽然有注册中小企业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但是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就最基本的PC普及程度而言,中国中小企业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泰国、菲律宾等亚太地区的国家。
在信息化观念方面,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以及政府支持信息化的措施不甚了解。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虽然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应用的只有44.2%,只有9%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的中小企业实施了ERP。
此外,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培训的重视程度也比较低,仅有10%的企业派人参加相关培训,其中企业领导参加培训的只有8.9%。在外部发展方面,我国中小城市的企业信息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的覆盖面较小,所服务的内容也不完善,除了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外,很多领域都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
而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副巡视员郑昕介绍,目前在欧盟国家,有2/3的中小企业在网上寻找合作伙伴、在线开展询价、采购、销售等电子商务活动,其中有10%的企业将自己的ICT系统与供应商或大客户联网。甚至有相当比例的中小企业在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
而且,越来越多的ICT产品和服务厂商已经越来越关注中小企业多层次的需求,不但提供物美价廉、简便易用的解决方案,甚至已经将基于移动商务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到中小企业中。
自身需求特点鲜明
虽然整体信息化水平有限,但是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还是比较强烈的。有将近四成的中小企业愿意开展信息化建设。而且由于自身规模、业务重点等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需求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报告显示,在各类信息化需求中,中小企业首先关注市场与营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赵小凡司长认为,这与大多数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眼前的生存问题是息息相关的,明显有别于大型企业更多地关注长期效益、无形效益、战略和管控等问题。
此外,在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增强销售能力的同时,中小企业最关心如何通过信息化应用发现更多新客户,而不像大型企业那样希望通过信息化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优质客户。而在生产和研发方面,中小企业主要把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信息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些特点鲜明的需求,郑昕指出,未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的重点,将会切实考虑到这些需求的特点,以服务体系建设、信任保障环境建设、人才培养等内容为核心。
首先,要以需求为导向引导服务体系建设。对中小企业用户需求的分析与研究,对中小企业市场需求特征的准确把握,是广大供应商和服务商的首要任务和必做的功课,也是政府部门的政策目标。
其次,要积极推进规模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共享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问题。
第三要加强信任保障环境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除网络信息安全环境隐患,建立监督保障机制。
第四是要引导企业将信息化与企业业务有机融合。向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立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最后一方面是要加快人才培养。通过建立培训机制、实施培训工程,引导和支持培训活动的开展,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
外部环境尚需完善
郑昕认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不但取决于企业的内在动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建设密切相关。
他说,“政府部门不但要在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引导,激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也要针对当前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问题,通过政策引导、营造环境、组织协调、提供服务,集中力量,重点突破,逐步实现信息化推进工作的目标。”
郑昕表示,国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前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从法律法规、规划、政策、示范推广、宣传培训、研究开发等多方面,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中国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资源,骨干企业通过产业链上下的带动,应用服务商提供针对性的ASP服务,以及加强电子商务、技术支持、信息服务、人才培训平台的建设,对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迈入信息化门坎将产生积极作用。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环境,是推进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赵小凡告诉记者,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因为中小企业无力单独把握信息化。阻碍的问题虽然表现在企业自身内部,但是解决问题是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推动的,所以政府一味地要求中小企业搞信息化是达不到目的的,必须是政府和社会一起来创造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的环境,使得他们没有后顾无忧,并且尽快得到回报,才能搞好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