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丽兰曾说:“懂得学习的人,生活才有意义;懂得如何学习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赢家。”课堂学习是中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生活,从步入小学开始他们的生活就以学习为重心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做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主体人格,才能达到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就是让学生从小处做起,从每一节课做起,从切身体验中学会知识、学会生活。
构建高效课堂的要素
笔者从参加工作之后,就一直接触“高效课堂”这个概念,如果一堂课教师引导得好,师生配合默契,活动扎实有效,检测达标率高,那么这就是高效的。构建高效课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笔者来说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笔者认为,一节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教师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是最重要的。笔者是数学教师,就以数学教学为例讲讲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做学习的主人。
设计学生预习作业——让学生“动脑子想” 桑代克指出:如果没有从一件事情中深刻体验到好处的话,这种事情就会得不到强化和巩固。在每一节课前组织学生事先预习,先让学生动脑思考。比如在学分式时,学生要在分数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分式,并能判断一个分式是否有意义,就必须要理解分式的定义,那么如果学生能提前动脑子想,理解了,学习起来就轻松了。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预习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通盘考虑预习应达到什么目的、要初步解决哪些问题。
设计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动口说”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从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说出所牵扯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出示一组含有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如伸缩门、竹篱笆、防护栏、门窗、汽车标志等,让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几何图形,并让学生举出一些平行四边形的例子,由感性认识进一步得出定义。
在动手做中学习 教师应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活动,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与同伴进行交流,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三角形时,教师提出问题:三角形有三条边,那么任意三根木棒是否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呢?为什么?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实验操作,用准备的长短木棒自主探究,然后和小组内成员讨论交流,最终得到结论。
设计课后小结反思——让学生“动笔写” 一节课结束前,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写一写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升华,也是知识的延伸与后续学习的基础准备。在课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例如,讲完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数量关系、编数学题的方式,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俗话说,教得好不如学得好,会教不如会学。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能说、会交流、会合作、会展示,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乐学、想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为此,笔者认为广大教师都应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课堂模式。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汤庄实验学校)
构建高效课堂的要素
笔者从参加工作之后,就一直接触“高效课堂”这个概念,如果一堂课教师引导得好,师生配合默契,活动扎实有效,检测达标率高,那么这就是高效的。构建高效课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笔者来说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笔者认为,一节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教师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是最重要的。笔者是数学教师,就以数学教学为例讲讲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做学习的主人。
设计学生预习作业——让学生“动脑子想” 桑代克指出:如果没有从一件事情中深刻体验到好处的话,这种事情就会得不到强化和巩固。在每一节课前组织学生事先预习,先让学生动脑思考。比如在学分式时,学生要在分数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分式,并能判断一个分式是否有意义,就必须要理解分式的定义,那么如果学生能提前动脑子想,理解了,学习起来就轻松了。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预习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通盘考虑预习应达到什么目的、要初步解决哪些问题。
设计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动口说”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从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说出所牵扯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出示一组含有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如伸缩门、竹篱笆、防护栏、门窗、汽车标志等,让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几何图形,并让学生举出一些平行四边形的例子,由感性认识进一步得出定义。
在动手做中学习 教师应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活动,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与同伴进行交流,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三角形时,教师提出问题:三角形有三条边,那么任意三根木棒是否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呢?为什么?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实验操作,用准备的长短木棒自主探究,然后和小组内成员讨论交流,最终得到结论。
设计课后小结反思——让学生“动笔写” 一节课结束前,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写一写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升华,也是知识的延伸与后续学习的基础准备。在课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例如,讲完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数量关系、编数学题的方式,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俗话说,教得好不如学得好,会教不如会学。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能说、会交流、会合作、会展示,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乐学、想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为此,笔者认为广大教师都应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课堂模式。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汤庄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