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企业与其环境构成的企业生态系统中,一个企业的进化可以影响到其他企业的进化,反过来,其他企业的进化又影响到该企业的进化路径,最终导致整个系统成为一个互相作用、相互促进的整体。
企业的进化与生物的进化相类似,但也有区别。在企业与其环境构成的企业生态系统中,一个企业的进化可以影响到其他企业的进化,反过来,其他企业的进化又影响到该企业的进化路径,最终导致整个系统成为一个互相作用、相互促进的整体。
对企业家来说,创业最初可能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可能变成一种工作的享受;发展到更高阶段,带来的就是社会责任。就是说,企业不仅要给投资者提供利润和回报,更要向社会提供真善美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税收、人才、就业等。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对一个企业根本性的要求就是“生生不息”。
围绕“生生不息”这4个字,我们来讨论一个企业的财富究竟是什么?人才、资产、文化理念……这些只是构成财富的要素;要成为一个有历史,能够生生不息的企业,它真正的财富是精心培育、维护的企业生态系统。而这样的生态系统至少有3个:第一是商业生态系统,第二是内部的组织生态系统,第三是企业所在的社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就是对商业模式的根本把握
所谓商业生态是对一个企业商业模式的根本把握。企业不管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都要面对和回答一个问题:你凭什么进入这个市场?凭什么在市场上竞争?
现在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这个企业所处的价值链与另一个价值链之间的竞争。这有点类似于自然界中食物链与食物链之间的竞争。
过去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棗“我要赚什么钱,所以我要花什么钱”。今天要重新定义商业模式的话,我们的理解是这样的:你要培育什么样的客户,所以你要打造、培育什么样的价值链。用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这问题则可置换为“你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食物链”?
从商业模式来讲,最重要的商业模式评估就是要选择处于什么样的行业。举例来说,为什么中国的农业企业发展比较慢,跟国际差别比较大?
首先在于这个行业本身的价值链比较弱。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这个行业面临两个风险,市场的风险和自然的风险,比别的行业多了一个;第二个原因是在这个价值链上有两个非常薄弱环节,在种植和养殖两个环节上基本是小农分散生产,品质上不能保障,服务上不能到位。
这些尚在其次,对价值链最大的伤害是我们中国人的商业规律:“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小农的生产比较分散,永远处于被上游和下游欺负的境地,于是越来越小、越来越弱、越来越困难,最后在价值链条上完全发育不起来,于是就变成“瓶颈”,反过来限制了价值链上游和下游的发展。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的数字,一般重视规模增长和利润增长这两个指标。当看到利润增长的幅度比规模增长的幅度大很多时,我们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担忧?如果单从一个企业从短时间来看,或许,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当我们把视角转移到整个企业生态时,情况可能不容乐观。
为什么呢?一般利润的来源是两个:第一是依靠毛利率的扩大;第二是依靠规模扩张以后,把不变成本摊薄而带来的利润增长。如果利润增长远远大于规模增长,很大可能是由于毛利扩张。毛利扩张一个可能是经营有效,成本费用控制有办法。但还有一个更大的可能是侵吞了上游或下游的利润,这种情况早晚是要遭到报复的。我们所处的价值链为什么弱?因为这个行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博弈力量不对称。而自然界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由于食物链平衡被打破,往往给当地生态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有一家企业,养了4亿只鸡,上游有1000多家养鸡户,下游有1000多家销售鸡的经销商,这家企业对上游提供饲料,提供药品,提供一些养殖的方法和服务等,它保证农户养一只鸡起码有1元钱的利润,市场好了还可以多分,因此增长非常快。这么一个听起来比较低端的企业,一年销售有50多亿元,利润至少5个亿。
从这个角度来讲,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要经营、维护这个价值链,把这个价值链做好就是把企业做好。不要怕在短时间内竞争不过别人,一个企业最根本的是“生生不息”,真正比的是历史的长短,而不是比当下的高低。
企业的财富是企业拥有良好的商业生态,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良好的对自身价值链的把握能力。我们可能面临“危”,那是因为我们对价值链把握不好,我们如果有“机”,就是我们对价值链把握得好。
企业发展阶段决定不同的组织生态
第二个生态系统就是组织生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治理结构。企业的组织生态没有一成不变的,所以企业的治理结构一定要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定位。
新希望集团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高速发展,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组织生态,而且这些组织生态和它所处的阶段是合拍的。企业刚起步时,市场也刚刚起来,市场规则和市场信任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刘家4兄弟齐心协力,兄弟之间的感情纽带是企业最好的组织生态。“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挑战又来了。比如兄弟占满了所有的重要岗位,外部的优秀人才进不来;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一定要有一个根本的理念,要有一个超群的主心骨,这个时候怎样把握企业决策的效果?于是4个兄弟各立一摊,发展更快,大量的机会抓得也更快。这个时候企业有一个“独裁者”,有一个企业创业者作为企业的主心骨,这也是当时一个很好的组织生态和治理结构。
后来企业做得很大了,决策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这个时候完全依赖一个人变成了不确定不稳定也不安全的因素。于是新希望集团主动引进了很多的职业经理人,打造标准化的东西,打造董事会的会议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在营造一个好的组织生态。这个组织生态是循序渐进的,做早了不行,做晚了也不行。
第二个方面是组织生态要强调决策的科学性。过去我们的科学性是采取一些非正式的措施和机制来保障。比如独特的“批判会”制度。一个比较大的投资计划,企业最高领导会非正式地召集一些人来讨论,鼓励和奖励将这个项目批倒的人,为的就是充分分析各个方面的风险。新希望现在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了,开始重视建立职业的和专业的董事会,把握科学的机制,与时俱进,同步调整。
第三个方面是要注意保持平衡,尤其是对于适度多元化的企业。多元化企业经营专业化并不困难,请专业人士来做就可以了;但要保持不同事业部门之间的平衡感,是很不容易,但这又是最重要的。
第四个方面是要建立共同的语言体系。在一个企业组织生态里面,要维系一个共同的语言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而最好、最便利的途径就是进行集团的培训,找专家,找真正聪明的人、厉害的人和懂企业的人来做培训。新希望和清华大学一起办MBA班,把干部抽调参与MBA学习,目的就是组织一个共同的语言体系,带来内部生态的稳定和企业效率的提升。
第五个方面是在组织生态方面一定要有“鲮鱼”存在。池塘里面有一种鱼,叫鲮鱼,它一会儿刺刺这条鱼,一会儿刺刺那条鱼,把所有鱼的激情激发起来。在职业经理人的组织体系里也要安排“鲮鱼”,把这个组织体系刺激起来,不要让组织生态趋于保守、沉闷和封闭。企业里面永远有矛盾,我们要把握的是根本的矛盾。“鲮鱼”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矛盾,但带来的矛盾多数是次要矛盾,有助于解决主要矛盾。
营造社会生态最根本是要把企业做好
第三个生态系统的把握就是对社会生态的把握。很多民营企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定程度说明社会生态的重要性。
怎么来看社会生态?
第一,围绕什么建设品牌?是围绕一个财富故事,还是围绕别的什么?新希望的刘永好先生非常谦虚简朴,每天花不了100块钱,他自己在生活方面没什么要求,每天都想着企业怎么做,这是符合中国人向上向善的文化思想的。所以,我们应该围绕向上向善建设品牌,因为企业本身也是在提供向上向善的东西。
第二,把握好社会进步的脉搏和动态。跟随社会的进步提出自己的一些理念,企业或者企业家应该推动自己的一些实践。比如刘永好先生等人倡导推动的“光彩事业”,不是简单的对社会捐款,而是把“输血功能”变成“造血功能”。十几年时间,“光彩事业”已经积聚了四五百亿元的投资,这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社会意义非常大,我们内心也很踏实。
第三,要安全第一。有极少数企业发展是有一些特殊的办法,也许增长很快,能把钱赚走,但我们不应该嫉妒。我们追求一个好的社会生态,政府部门也好,政府圈的朋友也好,传媒也好,传媒圈的朋友也好,对企业有基本的信任和赞同。这种对安全的把握不仅给企业带来安全感,也能给所有的合作伙伴,给社会方方面面带来安全感。
第四,要营造社会生态最根本的事情还是要把企业做好。企业要做好,就要归到对上述3个生态系统统一的把握和培育,要有一体化、和谐化的经营意识和大局观念。
企业的进化与生物的进化相类似,但也有区别。在企业与其环境构成的企业生态系统中,一个企业的进化可以影响到其他企业的进化,反过来,其他企业的进化又影响到该企业的进化路径,最终导致整个系统成为一个互相作用、相互促进的整体。
对企业家来说,创业最初可能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可能变成一种工作的享受;发展到更高阶段,带来的就是社会责任。就是说,企业不仅要给投资者提供利润和回报,更要向社会提供真善美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税收、人才、就业等。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对一个企业根本性的要求就是“生生不息”。
围绕“生生不息”这4个字,我们来讨论一个企业的财富究竟是什么?人才、资产、文化理念……这些只是构成财富的要素;要成为一个有历史,能够生生不息的企业,它真正的财富是精心培育、维护的企业生态系统。而这样的生态系统至少有3个:第一是商业生态系统,第二是内部的组织生态系统,第三是企业所在的社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就是对商业模式的根本把握
所谓商业生态是对一个企业商业模式的根本把握。企业不管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都要面对和回答一个问题:你凭什么进入这个市场?凭什么在市场上竞争?
现在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这个企业所处的价值链与另一个价值链之间的竞争。这有点类似于自然界中食物链与食物链之间的竞争。
过去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棗“我要赚什么钱,所以我要花什么钱”。今天要重新定义商业模式的话,我们的理解是这样的:你要培育什么样的客户,所以你要打造、培育什么样的价值链。用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这问题则可置换为“你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食物链”?
从商业模式来讲,最重要的商业模式评估就是要选择处于什么样的行业。举例来说,为什么中国的农业企业发展比较慢,跟国际差别比较大?
首先在于这个行业本身的价值链比较弱。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这个行业面临两个风险,市场的风险和自然的风险,比别的行业多了一个;第二个原因是在这个价值链上有两个非常薄弱环节,在种植和养殖两个环节上基本是小农分散生产,品质上不能保障,服务上不能到位。
这些尚在其次,对价值链最大的伤害是我们中国人的商业规律:“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小农的生产比较分散,永远处于被上游和下游欺负的境地,于是越来越小、越来越弱、越来越困难,最后在价值链条上完全发育不起来,于是就变成“瓶颈”,反过来限制了价值链上游和下游的发展。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的数字,一般重视规模增长和利润增长这两个指标。当看到利润增长的幅度比规模增长的幅度大很多时,我们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担忧?如果单从一个企业从短时间来看,或许,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当我们把视角转移到整个企业生态时,情况可能不容乐观。
为什么呢?一般利润的来源是两个:第一是依靠毛利率的扩大;第二是依靠规模扩张以后,把不变成本摊薄而带来的利润增长。如果利润增长远远大于规模增长,很大可能是由于毛利扩张。毛利扩张一个可能是经营有效,成本费用控制有办法。但还有一个更大的可能是侵吞了上游或下游的利润,这种情况早晚是要遭到报复的。我们所处的价值链为什么弱?因为这个行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博弈力量不对称。而自然界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由于食物链平衡被打破,往往给当地生态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有一家企业,养了4亿只鸡,上游有1000多家养鸡户,下游有1000多家销售鸡的经销商,这家企业对上游提供饲料,提供药品,提供一些养殖的方法和服务等,它保证农户养一只鸡起码有1元钱的利润,市场好了还可以多分,因此增长非常快。这么一个听起来比较低端的企业,一年销售有50多亿元,利润至少5个亿。
从这个角度来讲,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要经营、维护这个价值链,把这个价值链做好就是把企业做好。不要怕在短时间内竞争不过别人,一个企业最根本的是“生生不息”,真正比的是历史的长短,而不是比当下的高低。
企业的财富是企业拥有良好的商业生态,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良好的对自身价值链的把握能力。我们可能面临“危”,那是因为我们对价值链把握不好,我们如果有“机”,就是我们对价值链把握得好。
企业发展阶段决定不同的组织生态
第二个生态系统就是组织生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治理结构。企业的组织生态没有一成不变的,所以企业的治理结构一定要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定位。
新希望集团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高速发展,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组织生态,而且这些组织生态和它所处的阶段是合拍的。企业刚起步时,市场也刚刚起来,市场规则和市场信任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刘家4兄弟齐心协力,兄弟之间的感情纽带是企业最好的组织生态。“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挑战又来了。比如兄弟占满了所有的重要岗位,外部的优秀人才进不来;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一定要有一个根本的理念,要有一个超群的主心骨,这个时候怎样把握企业决策的效果?于是4个兄弟各立一摊,发展更快,大量的机会抓得也更快。这个时候企业有一个“独裁者”,有一个企业创业者作为企业的主心骨,这也是当时一个很好的组织生态和治理结构。
后来企业做得很大了,决策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这个时候完全依赖一个人变成了不确定不稳定也不安全的因素。于是新希望集团主动引进了很多的职业经理人,打造标准化的东西,打造董事会的会议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在营造一个好的组织生态。这个组织生态是循序渐进的,做早了不行,做晚了也不行。
第二个方面是组织生态要强调决策的科学性。过去我们的科学性是采取一些非正式的措施和机制来保障。比如独特的“批判会”制度。一个比较大的投资计划,企业最高领导会非正式地召集一些人来讨论,鼓励和奖励将这个项目批倒的人,为的就是充分分析各个方面的风险。新希望现在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了,开始重视建立职业的和专业的董事会,把握科学的机制,与时俱进,同步调整。
第三个方面是要注意保持平衡,尤其是对于适度多元化的企业。多元化企业经营专业化并不困难,请专业人士来做就可以了;但要保持不同事业部门之间的平衡感,是很不容易,但这又是最重要的。
第四个方面是要建立共同的语言体系。在一个企业组织生态里面,要维系一个共同的语言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而最好、最便利的途径就是进行集团的培训,找专家,找真正聪明的人、厉害的人和懂企业的人来做培训。新希望和清华大学一起办MBA班,把干部抽调参与MBA学习,目的就是组织一个共同的语言体系,带来内部生态的稳定和企业效率的提升。
第五个方面是在组织生态方面一定要有“鲮鱼”存在。池塘里面有一种鱼,叫鲮鱼,它一会儿刺刺这条鱼,一会儿刺刺那条鱼,把所有鱼的激情激发起来。在职业经理人的组织体系里也要安排“鲮鱼”,把这个组织体系刺激起来,不要让组织生态趋于保守、沉闷和封闭。企业里面永远有矛盾,我们要把握的是根本的矛盾。“鲮鱼”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矛盾,但带来的矛盾多数是次要矛盾,有助于解决主要矛盾。
营造社会生态最根本是要把企业做好
第三个生态系统的把握就是对社会生态的把握。很多民营企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定程度说明社会生态的重要性。
怎么来看社会生态?
第一,围绕什么建设品牌?是围绕一个财富故事,还是围绕别的什么?新希望的刘永好先生非常谦虚简朴,每天花不了100块钱,他自己在生活方面没什么要求,每天都想着企业怎么做,这是符合中国人向上向善的文化思想的。所以,我们应该围绕向上向善建设品牌,因为企业本身也是在提供向上向善的东西。
第二,把握好社会进步的脉搏和动态。跟随社会的进步提出自己的一些理念,企业或者企业家应该推动自己的一些实践。比如刘永好先生等人倡导推动的“光彩事业”,不是简单的对社会捐款,而是把“输血功能”变成“造血功能”。十几年时间,“光彩事业”已经积聚了四五百亿元的投资,这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社会意义非常大,我们内心也很踏实。
第三,要安全第一。有极少数企业发展是有一些特殊的办法,也许增长很快,能把钱赚走,但我们不应该嫉妒。我们追求一个好的社会生态,政府部门也好,政府圈的朋友也好,传媒也好,传媒圈的朋友也好,对企业有基本的信任和赞同。这种对安全的把握不仅给企业带来安全感,也能给所有的合作伙伴,给社会方方面面带来安全感。
第四,要营造社会生态最根本的事情还是要把企业做好。企业要做好,就要归到对上述3个生态系统统一的把握和培育,要有一体化、和谐化的经营意识和大局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