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宝贝“臭臭泥”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l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头绒泡菌的野外家园
多头绒泡菌放大图

  1997年上映的日本动画片《神奇宝贝》风靡全球,现在仍大受欢迎。动画片的世界与现实相似又有些不同,里面有各种各样叫做神奇宝贝的生物,它们以真实的生物为原型,但长得更加有特色且有奇特的超能力。其中有一种叫做臭臭泥的神奇宝贝,长得像一滩软趴趴的烂泥,平时蠕动前行,发动超能力攻击人类时就会聚集成形,变成一个有眼有口还有手的“蘑菇”,喷出一团团泥巴。
  最近,我们可以在现实中看到一群群真实的“臭臭泥”了,它们就在巴黎动物园等着与人们打招呼呢。

似动物非动物的“臭臭泥”


  巴黎动物园的“新房客”学名是多头绒泡菌,它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生物学家们把它归类为原生动物,但是其实到现在为止,生物学家们都还搞不明白它到底是动物还是真菌,因为它实在是太奇怪了!
多头绒泡菌走迷宫

  多头绒泡菌的生活习性像菇类真菌,都喜欢生长在腐烂的木头或潮湿的树叶背面,以细菌、霉菌、菌菇和落叶等为食。但是它不是蘑菇,它一生可以分成两个时期,分别是生长期和繁殖期,在这两个时期它的形态和行为完全不一样。
  生长期的多头绒泡菌行为像动物,是一团湿润的无细胞壁的原生质团,就像一块橙色的果冻,能灵活运动,主动摄食。而且当周围食物短缺时,它们还会发出信号召唤周围的同伴聚拢在一起,变身为一个大型“臭臭泥”,再通过协作寻找,将周围的食物一网打尽。
  虽然多头绒泡菌没有专门分化的运动器官,但是它们每小时能向前滑行1厘米。它们还会用化学物质标记走过的线路,以此提示后来者不要再走不合适的路,就像我们所立的“此路不通”的标牌,后来的多头绒泡菌就会避开这条路。一个大型的“臭臭泥”由成千上万个多头绒泡菌组成,它们各自往四面八方运动,同时去寻找食物,一天内能探测几十平米的地方。?
  到了繁殖期,它们就变了一个样。一群多头绒泡菌结合在一起,会长成一个个不能动的“蘑菇”,部分多头绒泡菌变成“菌丝”状的营养结构,另一部分变成“子实体”的繁殖结构。在子实体里,多头绒泡菌会两两结合,产生后代孢子。慢慢地,整个“蘑菇”会逐渐变干变黑,最后,无数不同性别的孢子就会挤裂干燥的孢子囊壁,从中喷涌而出。
  虽然多头绒泡菌会就近交配,但是它们不会出现畸形的风险,因为它们有上百种性别。比如我们以多头绒泡菌的三个线粒体基因matA、matB和matC来决定它们的性别,三个基因一模一样的个体,我们就认为它们是同种性别。但是这三个基因每个都有多达16种变异,再加上变异的基因数目不同,最终导致它们总共有约720种性别。除了同性之外,每一个多头绒泡菌可以与其他任何一种性别的个体交配繁殖,这样就能保持基因的多样性,不用担心近亲繁殖了。

迷宫找路谁与争锋


  虽然多头绒泡菌单个个头很小,但团结起来寻找食物时却有猛虎扑食、誓不罢休的气势,它们找食物的方法快速又高效,生物学家很快想到了它们的妙用——探路。
  2000年,日本的生物学家中垣俊之最先开始让多头绒泡菌走迷宫。他们将多头绒泡菌培养在迷宫的中心位置,在迷宫的起点和终点处放上它们喜爱的食物——燕麦,以此来勾引它们开始走迷宫。多头绒泡菌不负所望,它们很快找到了迷宫两端的食物,而且它们还给我们带来了意外惊喜,这个迷宫中共有4条长短不一的路通往两端的食物,所有的多头绒泡菌最后都选择了最短的一条。
用多头绒泡菌做城市道路规划

  实验结果出来后,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这样简单的生物还会选择最短、效率最高的路线吗,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2010年,中垣俊之让多头绒泡菌制作了一份东京铁路的“设计稿”。研究员制作了一个东京市形状的大盘子,将多头绒泡菌饲养在里面。用一块最大的燕麦块代表东京站的位置,35块小燕麦代表东京铁路经过的35个车站,放在对应的位置。他们还给多头绒泡菌设计了“路障”,因为它们不喜欢光照,研究员在代表真实城市的山川和河流的位置放置了小灯泡,告诉它們要避开这些地方。
  起初,多头绒泡菌向四面八方前进,缓慢探索新领地。十几个小时后,它们搞清楚了食物的所有位置,开始优化路线,例如燕麦之间的直线道路更加“拥堵”,而一些弯路越来越“人烟稀少”。大约用了26个小时,一个与东京铁路网高度相似的设计稿就完成了。而且这份“设计稿”非常灵活多变,如果研究员“甲方”不满意,只要改变燕麦片的位置或者增减数量,多头绒泡菌们也能在一天内重新“设计”一份新的路线图。
  多头绒泡菌在迷你“东京市”里能很快找到最合适的路,如果范围扩大到全球呢,它们会怎样扩张?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安迪·亚达马斯基教授做了实验。
  安迪用琼脂做了一个小地球,并且仿照地球地形将表层琼脂切割成海洋、大洲和湖泊,营造一个高低不同的地表。接着将燕麦片撒在如首尔、东京和伦敦等人口最密集的城市所处的位置,将多头绒泡菌安置在北京所在的位置。   多头绒泡菌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占领了所有的“城市”。它们从北京出发,首先覆盖了首尔和东京,此后,它又逐渐向香港“殖民”,同时分出一个分支延伸到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区域,主干线则稳定地从越南河内向英国伦敦推进。多头绒泡菌再一次做出了与人类相同的选择,它们的整段“殖民”路径与丝绸之路及部分亚洲高速公路有高度的重合。
  这下大家终于相信多头绒泡菌确实能找路了,它们找到的路与我们重复勘测、反复设计的路几乎一致,省力又高效。在找路的过程中,多头绒泡菌会不断留下标记路线“能否通行”的化学物质,这样找到最高效的新路后,后来者会通过识别“前人”留下的标识而自发选择这条最合适的路。

欢迎入住模拟城市


  多头绒泡菌具有这样高效的扩张能力,如果它再拥有强大的生存能力,会不会最终占领全球呢?好在它的生存能力并不强,它厌恶光照,不能生存在干燥的地方,因此它只能龟缩在阴暗处,不过如果我们给它们建造一个模拟城市,也许会有大用处。
  2014年,非洲爆发了埃博拉疫情。随着病人的增加和感染范围的扩大,美国民众感到更加恐慌,于是美国国防部要求工程师建立模型,预测疫情的发展趋势。工程师花了7个多月的时间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这个模型使用了大量数据并参考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包括人口数量、感染率、医疗保健系统、人口分布、经济和社会交往趋势、旅行行为,甚至葬礼仪式等文化行为。它预测说,如果不加以控制,埃博拉病毒将会感染140万人。医生和科研人员设计了许多阻断传播的措施,它也可以预测这些措施的有效率。据此人们选择了模型推荐的最优措施,即隔离病人和掩埋尸体。最后,感染人数控制在了3万人左右。
  这种利用大数据建立模型来预测各种情况的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可是,花费7个多月的时间设计的模型,仅能用于一次疫情的预测,这个效率是不是太低了呢?我们能不能建造一个更好的模型,比如居住着多头绒泡菌的模拟城市?
  那么怎样模拟呢?其实方法跟前文的实验很类似,在多头绒泡菌生存的培养皿中,对应现实生活中合适的避难所的地方放置燕麦片,用灯光模拟途中的艰险,再以培养基的地势高低和干湿程度变化去模拟现实环境的地势和经济条件等各项因素。最后利用多头绒泡菌讨厌食盐的习性,在它们的聚居地撒上代表病毒的食盐,观察它们的逃离路线和目的地。这样,根据多头绒泡菌遇到盐粒时的逃离路线,科学家就可以猜测某地发生疫情时,人们可能的逃避路线和下一个疫情爆发地。依此,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受灾群众的迁移区域,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
  同样的模拟思路还可以用于交通事故的疏导,通过模拟事故发生地的周边环境,再观察多头绒泡菌绕开盐粒的路线,将能为我们规划替代的交通线路和分流堵塞车辆提供新思路。
  比起美國国防部预测埃博拉疫情的数字模型,多头绒泡菌的模拟城市不仅搭建的时间短、成本低,只要改变各类条件的位置,它还能重复利用。而除了不能得到受灾人数等具体数据外,多头绒泡菌的避灾路线与我们并没有多大区别,我们据此采取的措施,也能取得奇效。
  如果你也曾经羡慕《神奇宝贝》的主人公小智拥有许多神奇的生物,那么你也去大自然中找找各种神奇的生物吧,也许你的第一只“神奇宝贝”会是能预测未来的多头绒泡菌?
其他文献
有一种药,吃了能让你事业有成、爱情美满、走上人生巅峰,代价是情绪失控和药物依赖,你愿意服用吗?电影《永无止境》的主人公艾迪·莫莱就服用了这样一种药——NZT,服用后他从一个缺乏灵感的失业者变成才思敏捷、灵感不断的知名作家,并因此跻身上流社会,还获得了竞选总统的资格。  在电影中,NZT是一种号称能开发大脑潜能,让人变聪明的药物,在现实中,也有一些具有相似功能的药,你要来一颗吗?谁决定你的智商?  
期刊
早在200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实现了光遗传学的原理(使用一种光控方法选择并打开了某种生物的一类细胞)。他们使用病毒将天然海藻蛋白质“ChR20”(一种可以响应蓝光的离子通道)传染到小鼠的神经细胞中。科学家们通过将导蓝光的光纤插入到小鼠大脑的不同位置就可以刺激大脑做出不同的反应,比如让小鼠陷入狂躁,且可以在毫秒时间内控制神经细胞的“开关”。  到了2015年8月,就有研究人员
期刊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叠加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打乱了“全球化”进程的步伐,致使“全球化”变革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并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不可预测的挑战。“逆全球化”的浪潮也拉开了全球供应链向着多元化、区域化、本国化、割裂化趋势发展的序幕。与此同时,面对类似全球性健康危机事件的冲击,全球供应链所暴露出的各种弱点也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百年沧桑岁月,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此刻,我们
期刊
亞马孙雨林的一只蝴蝶振动两下翅膀,会引发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1963年美国的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了一个名词,将类似“蝴蝶引起龙卷风”的现象称为“蝴蝶效应”,用来比喻初始条件的一些小偏差会带来结果的巨大改变,其他如马蹄铁掌上丢失了一个钉子,会让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秋天一片飘落的桑叶,会点燃七国混战的战火等等,都是“蝴蝶效应”的例子。  那么“蝴蝶效应”是否真的存在呢?气象中的“蝴蝶效应”  如果
期刊
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突然出现的短暂而猛烈的无线电波,持续时间极短,通常只有几毫秒,但在这期间它发射出的能量却比太阳几十万年中发射出的能量还多。天文学家相信,在宇宙中每天都会发生成千上万次这样的爆发。  但自从2007年第一次发現以来,它们一直是个谜,因为大多数FRB都一闪即逝,没有第二次观察的机会;少数有重复的,重复时间也不固定。事件重复出现的这个时间范围,就叫窗口期。  关于FRB的起源
期刊
塑料也导电  塑料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材料,它们最常用的一种功能就是绝缘——无论城市中铺设的电缆网络,还是家庭中使用的插座开关,都使用塑料作为导线外面的绝缘外壳。虽然塑料是良好的绝缘体,但科学家发现,如果在塑料内掺杂某些物质,或者设计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塑料,就可以改变塑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白川英树  那么塑料又为什么会导电呢?科学家认为,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分子中有很多
期刊
阶级  关于阶级已经说的太多太多了,我们不必要更多说,只想指出一些不同于流行看法的观点。  —、定义  马列主义经典定义是:阶级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处于不同的地位而形成的利益集团(这不是原话,因原话一时找不到)。  实际上其核心思想是:“生产中的地位”和“利益集团”这两点。而真正的实质只是“利益集团”这一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马克思主义特别重视生产,认为生产是一切之本,因而强调了一下“生产中的
期刊
一直以来,建筑并不仅仅是作为房子供人居住,它还是一件艺术品,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比如美国俄亥俄州的篮子大楼、印度新德里的花形莲花寺、中国北京的秋裤大楼、波兰弯曲的房子,等等。这些与众不同的艺术品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在技术的支持下,富有创意的设计师们绞尽脑汁,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创造出一件又一件艺术品。这不,设计师又将“旋转”元素注入建筑中,打破了房屋朝向的局限,让你
期刊
骨骼损伤怎么办?  几千年来,骨骼伤害屡见不鲜,骨缺损一直都是困扰骨科医师的一大难题,人们一直在研究使用什么样的材料来修复受损的骨头。有证据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的秘鲁和古埃及就已经有骨骼修补技术了!但那时还没有高超的医术,使用的都是黄金和铁等其他材料来做填充物,而不是真正的骨头。  当今社会,骨外科的医生十分需要一种像骨骼一样的材料,来替代发生病变或被撞伤损坏的骨骼,希望能让患者的受伤部位尽可能地
期刊
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决定带着家人在太阳系旅游一趟,如果你想“自驾游”,那么一份好的漫游指南一定能帮到你。  从地球出发,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就是地球的卫星——月球了,一颗直径3476.28千米,质量7.349×1022千克的灰色天体,白天温度最高160℃,夜间最低-180℃,上面环境较平静,可游玩的景点并不多,可以去参观一下月海,环形山等,适合老年人和儿童玩耍。  继续向外离开地月行星系统,这里介绍几个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