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战场上的中国泪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h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各种纪念活动。这场万里之外的大战,在100年前的中国被称为“欧战”,似乎与中国没有太多关系。然而实际上,中国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法俄等协约国累计派遣了约20万中国工人。
  以工代兵
  1914年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作为一个弱国的中国,内部有识之士开始思考“站队”以提高国际地位。几经权衡,中华民国政府决心站在英法等协约国一边,并希望通过参战,在战后和平会议上能够争回一些主权。在顾维钧、梁士诒等人的推动下,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一度想直接与英国联盟,进攻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地。但是1915年初,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独占中国,此时中国想跟着英法列强顺风车去收回一些权益,自然是日本不希望看到的。1915年11月6日,中国刚刚通知英国准备加入英法俄的协约国阵营对德作战,随后日本驻华公使就得到了消息,立即坚决反对,并公开威胁英法俄等国。结果1916年初,英法俄三国考虑到日本也在协约国阵营内且利用价值远高于中国,允许中国参战势必要得罪日本人,最终谢绝了中国的参战要求。
  但是就在1916年,事情又一次有了转机:这一年里欧洲战场连续发生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大战,每次双方损兵折将都在百万以上,英法等国被迫把本国劳动力都拉上战场,国内严重缺乏劳工。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俄国代表纷纷来华洽谈,希望引入中国工人。中国政府乘机提出要求,希望正式参战,筹码就是派遣华工前往欧洲,“以工代兵”。在现实需求面前,英法俄等国代表不再像前几年那样顾忌日本,他们同意了中国的要求。1917年8月14日,中国终于能够排除日本干扰,正式向德国等同盟国宣战,搭上了协约国的末班车。
  “绝不会上战场”
  1916年,中华民国代表梁士诒与法方签订了劳务输出合同。根据合同,每名赴法的华工,每天需要工作10小时,每周7天有一个休息日(但是很少有人能享受到),每天薪酬在2法郎到5法郎之间,从这一年开始到一次大战结束,中国派往法国的华工约5万人。
  几乎与此同时,英国人也在山东开始大量招募华工,他们一共招募了约10万人,给的待遇只有法国的一半。俄国人也招募了华工,人数约5万人。
  近20万华工,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他们签下了为期5年的合同,前往欧洲打工。除了工资之外,他们每个月还可以获得5.5美元的补助,这笔钱名义上是给他们的亲人的,华工们拿不到,这些钱统一存在中国的一家银行里。华工们大部分从山东威海等地乘坐英法等国的海轮出发,前往欧洲。所有华工签署的劳务协议都有这么一条:“绝不参加军事行动。”这让大部分来自华北特别是山东农村的华工们略感欣慰。
  很快,他们就有了第一次血腥遭遇:1917年2月,运载华工的法国轮船亚陀斯号在地中海被德国海军潜艇击沉,船上543名华工丧生。
  随后的事实则与“绝不会上战场”条款严重冲突:一部分幸运儿被派去了后方工作,他们去了原来欧洲人参战后的空缺职位,包括重工业的施耐德公司、汽车业的雷诺公司等,还有的担任码头工人、运输工人等。
  而大部分华工,特别是英国雇佣的10万华工,都被派往了离一战前线很近的地方。这些完全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中国农民,修筑桥梁、铁路、公路,或者被直接派去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挖掘战壕、掩埋尸体、运送弹药。混战中的伤亡不可避免,在法国加莱和敦刻尔克工作的中国劳工遭受过多次德军空袭,其中一次空袭就让8名中国苦力丧生。由于与条款相悖,华工们愤而发动反抗,1917年9月中国劳工在敦刻尔克发起了一次罢工,抗议法方违反条款把他们置于德军空袭之下,最后法国国民别动队前来镇压,打死两名华工。
  收入微薄的华工,一直处于英法等国军官高强度管理之下,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肺结核、流感是家常便饭。除了与外界有限接触外,未能与法国公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欧洲人往往带着优越感看待中国劳工,1917年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说,当地人声称 “当黑鬼、中国佬不工作的时候,应该被监管起来”。 英国人克里安是当时华工营的管理军官,此人在战时日记里做过一首诗,题目叫《幸福的华工》:“他们在中国出生/一生孤独、凄凉、生活艰辛……/伟大的白人突然降临/为其空白的人生找到指路的星辰/帮其负笈海外,跻身十万华工其中/在战火纷飞的法兰西寻找新的生命及命运……”
  未能兑现的合同
  尽管遭受种种磨难,但是华工们坚持了下来,代价是近20万华工中,近6000人死亡——这是有案可查的人数,另一种估计是2万人死亡或失踪。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评价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完成各种任务”。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华工陆续被遣返,直到1922年全部回国。华工中的一些人带着英国颁发的“一战胜利纪念章”回到中国时才发现,他们存工资的那家银行宣布倒闭,华工们的血汗钱甚至买命钱,大部分打了水漂儿。
  失望的不只是华工。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协约国要把中国青岛送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当年梦想派遣华工能收获战后好处的中华民国政府,现在竟被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指责说对一战胜利毫无贡献,“未花一先令,未死一个人”。
  历史就是这样残酷地用事实来解释,什么叫做“弱国无外交”。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五四运动由此爆发,此后中国人战斗了30年才获得真正独立,接下来又奋斗了60年。2008年11月4日,“缅怀为法捐躯华工先辈”仪式在巴黎举行,出席的法国国务秘书发言承认,一战后不公正地对待了中国。
  (责编:石磐)
其他文献
老年人摔倒,  整个社会也一起摔倒了吗  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新闻报道说,某地某老年人又倒在马路上了,或是没人敢去扶起导致老年人一个人躺在马路上;或是有人去扶了,却导致产生到底是不是他撞倒了老人、要不要他负责的纠纷。偶尔出现一个外国人扶起老人,或者老人原谅撞倒他的行人,新闻就赶紧拿他们当最美××来报道。  这类新闻密集出现已经有段时间了。以致相当一段时间,人们似乎都觉得老年人倒在路上,扶还是不扶是
期刊
近来,转基因这个词可以说太火了,连逛超市的大爷大妈都在议论。转基因食品为什么会引起巨大的争论呢?甚至有人忧虑:吃了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改变人的基因?  吃转基因食品不能改变人的基因  把吃转基因食品当成是改变人的基因显然毫无科学根据。  因为,所谓转基因技术,简称GM,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优质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由于导入外来的基因,引起生物体的性状,可遗传的修饰改变
期刊
当生活遭遇困境,内心也能轻歌曼舞,说俗了,那是活得明白;说雅了,是一种境界。在烦恼的弯路险滩中找到快乐的视角,这样的智慧老人,就在我们身边。  在北京石景山, 76岁的故事奶奶韩月爱行走社区,搜故事、写故事、讲故事,11年来,活跃在民间,她上了报纸电视,成了社区名人。故事奶奶每天笑呵呵的,挖素材讲故事不亦乐乎,她是义务宣传员,更是邻居们的开心果。  从2002年开始,韩奶奶开始搜集别人的故事,从小
期刊
“快给你妈备一条裙子”  去年重阳节,在求是杂志与光明日报举办的第二届“新天地·阳光之星”中直、中央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才艺展示活动上,我的舞蹈,获得舞台才艺类“阳光之星特别奖”。当时,我的心情既欣慰又内疚。  作为个人报名参赛,一开始不过想试试水,玩玩而已;退休找乐,有奖更好,评不上也不会有什么压力。可我忽略了悦享每一事物过程情景的美好,远比评奖结果更耐人寻味。比赛当日上午走场时,中国歌剧舞剧院朱
期刊
大年初一我们一家吃过午饭,女儿悄悄掏出一个红包递给我,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妈,这是我给您的压岁钱,祝您蛇年大吉。”我故作生气地说:“瞎胡闹,天下哪有晚辈给长辈压岁钱的。”“妈,现在时代变了,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是合情合理的。您想想,‘压岁’不就是压住年岁,不就是晚辈期盼长辈健康长寿的意思吗?”女儿硬是把红包塞给我。 女儿工作还不到一年,这已是第三次给我钱了。第一次是她首次发工资,给了我200元,非要
期刊
2014年,腊月二十九,邱凤梅忙了整整一天。在上海市宜川街道社区活动中心瑜伽室里,10余名中年女子对着镜子翩翩起舞。旁边的健康体质监测站中,另有10余人缓缓起身、移步,伸展肢体。为了百人秧歌锣鼓舞、百人新疆舞、百人广播操和舞狮队、拳术队等,身为体育健身指导员的邱凤梅不停地在两个排练房间“串门”。更换磁带和音乐,现场检测练友的动作质量,鼓励大家加油。没多久,这位62岁的领队已是满头大汗。  疲惫是肯
期刊
每次元旦听到“新年快乐”的祝福,总觉得春节没到就不算新年,可当到了春节再说新年快乐,又仿佛觉得新年祝福不是早说过了嘛!所以——  当时间大巴开到了2013年的拐点,“末日说”的雾障也挡不住车辙前行。2013年2月10日,与清晨阳光一同睡醒的,是那一束束馨香祝福:春节快乐!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自己的新年——它不仅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
期刊
又到一年一度的春节了。  每到除夕夜,我们兄妹仨携全家都会到爸妈家去吃团圆饭。每逢佳节临近,父母对亲情的渴望和期盼,那一份牵挂真是难以言表。只要我们兄妹仨登门看望,二老马上就精神焕发。  母亲很看重年夜饭。每年过了腊月二十四,她就忙开了。腌猪腿、腌牛肉、发蹄筋、炸肉皮……每天晚上家里总弥漫着肉香。母亲的厨艺极好。她腌猪肉,必要买来花椒,和盐一起炒热了,来回在猪肉上抹揉,并且每天要翻动,以让盐水充分
期刊
2013岁末一个阳光冬日,北京金台饭店,“中国围产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严仁英教授百岁寿辰庆典”正在这里举行。  严仁英的故事,就是一部中国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史和一位自强不息新中国女性的奋斗史。  大爱:始于从医之志  1932年,严仁英怀着求学从医之志,迈入清华园,成为生物系最引人注目的学生。清华园的3年,对严仁英来说就是6年,生物系的老师知道她想学医,就允许她选修协和医预科必修课程。  严仁英愉
期刊
神奇“舞器”能重启健康,公园大妈不逊专业,北海彩绸队队长王娅丽,告诉你一个舞回幸福人生的故事。  9米彩绸舞动自如,没有真功夫,三两下就能把自己给缠成彩色粽子。年轻人都未必能实现,老人们却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北海公园彩绸舞带头人王娅丽现年56岁,曾在一场大病脱险后,走上康复自救之路,8年舞彩绸,带起北京数百位爱好者。彩绸30厘米宽,9米、12米长,最长的有26米。这些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她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