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各种纪念活动。这场万里之外的大战,在100年前的中国被称为“欧战”,似乎与中国没有太多关系。然而实际上,中国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法俄等协约国累计派遣了约20万中国工人。
以工代兵
1914年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作为一个弱国的中国,内部有识之士开始思考“站队”以提高国际地位。几经权衡,中华民国政府决心站在英法等协约国一边,并希望通过参战,在战后和平会议上能够争回一些主权。在顾维钧、梁士诒等人的推动下,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一度想直接与英国联盟,进攻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地。但是1915年初,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独占中国,此时中国想跟着英法列强顺风车去收回一些权益,自然是日本不希望看到的。1915年11月6日,中国刚刚通知英国准备加入英法俄的协约国阵营对德作战,随后日本驻华公使就得到了消息,立即坚决反对,并公开威胁英法俄等国。结果1916年初,英法俄三国考虑到日本也在协约国阵营内且利用价值远高于中国,允许中国参战势必要得罪日本人,最终谢绝了中国的参战要求。
但是就在1916年,事情又一次有了转机:这一年里欧洲战场连续发生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大战,每次双方损兵折将都在百万以上,英法等国被迫把本国劳动力都拉上战场,国内严重缺乏劳工。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俄国代表纷纷来华洽谈,希望引入中国工人。中国政府乘机提出要求,希望正式参战,筹码就是派遣华工前往欧洲,“以工代兵”。在现实需求面前,英法俄等国代表不再像前几年那样顾忌日本,他们同意了中国的要求。1917年8月14日,中国终于能够排除日本干扰,正式向德国等同盟国宣战,搭上了协约国的末班车。
“绝不会上战场”
1916年,中华民国代表梁士诒与法方签订了劳务输出合同。根据合同,每名赴法的华工,每天需要工作10小时,每周7天有一个休息日(但是很少有人能享受到),每天薪酬在2法郎到5法郎之间,从这一年开始到一次大战结束,中国派往法国的华工约5万人。
几乎与此同时,英国人也在山东开始大量招募华工,他们一共招募了约10万人,给的待遇只有法国的一半。俄国人也招募了华工,人数约5万人。
近20万华工,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他们签下了为期5年的合同,前往欧洲打工。除了工资之外,他们每个月还可以获得5.5美元的补助,这笔钱名义上是给他们的亲人的,华工们拿不到,这些钱统一存在中国的一家银行里。华工们大部分从山东威海等地乘坐英法等国的海轮出发,前往欧洲。所有华工签署的劳务协议都有这么一条:“绝不参加军事行动。”这让大部分来自华北特别是山东农村的华工们略感欣慰。
很快,他们就有了第一次血腥遭遇:1917年2月,运载华工的法国轮船亚陀斯号在地中海被德国海军潜艇击沉,船上543名华工丧生。
随后的事实则与“绝不会上战场”条款严重冲突:一部分幸运儿被派去了后方工作,他们去了原来欧洲人参战后的空缺职位,包括重工业的施耐德公司、汽车业的雷诺公司等,还有的担任码头工人、运输工人等。
而大部分华工,特别是英国雇佣的10万华工,都被派往了离一战前线很近的地方。这些完全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中国农民,修筑桥梁、铁路、公路,或者被直接派去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挖掘战壕、掩埋尸体、运送弹药。混战中的伤亡不可避免,在法国加莱和敦刻尔克工作的中国劳工遭受过多次德军空袭,其中一次空袭就让8名中国苦力丧生。由于与条款相悖,华工们愤而发动反抗,1917年9月中国劳工在敦刻尔克发起了一次罢工,抗议法方违反条款把他们置于德军空袭之下,最后法国国民别动队前来镇压,打死两名华工。
收入微薄的华工,一直处于英法等国军官高强度管理之下,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肺结核、流感是家常便饭。除了与外界有限接触外,未能与法国公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欧洲人往往带着优越感看待中国劳工,1917年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说,当地人声称 “当黑鬼、中国佬不工作的时候,应该被监管起来”。 英国人克里安是当时华工营的管理军官,此人在战时日记里做过一首诗,题目叫《幸福的华工》:“他们在中国出生/一生孤独、凄凉、生活艰辛……/伟大的白人突然降临/为其空白的人生找到指路的星辰/帮其负笈海外,跻身十万华工其中/在战火纷飞的法兰西寻找新的生命及命运……”
未能兑现的合同
尽管遭受种种磨难,但是华工们坚持了下来,代价是近20万华工中,近6000人死亡——这是有案可查的人数,另一种估计是2万人死亡或失踪。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评价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完成各种任务”。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华工陆续被遣返,直到1922年全部回国。华工中的一些人带着英国颁发的“一战胜利纪念章”回到中国时才发现,他们存工资的那家银行宣布倒闭,华工们的血汗钱甚至买命钱,大部分打了水漂儿。
失望的不只是华工。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协约国要把中国青岛送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当年梦想派遣华工能收获战后好处的中华民国政府,现在竟被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指责说对一战胜利毫无贡献,“未花一先令,未死一个人”。
历史就是这样残酷地用事实来解释,什么叫做“弱国无外交”。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五四运动由此爆发,此后中国人战斗了30年才获得真正独立,接下来又奋斗了60年。2008年11月4日,“缅怀为法捐躯华工先辈”仪式在巴黎举行,出席的法国国务秘书发言承认,一战后不公正地对待了中国。
(责编:石磐)
以工代兵
1914年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作为一个弱国的中国,内部有识之士开始思考“站队”以提高国际地位。几经权衡,中华民国政府决心站在英法等协约国一边,并希望通过参战,在战后和平会议上能够争回一些主权。在顾维钧、梁士诒等人的推动下,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一度想直接与英国联盟,进攻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地。但是1915年初,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独占中国,此时中国想跟着英法列强顺风车去收回一些权益,自然是日本不希望看到的。1915年11月6日,中国刚刚通知英国准备加入英法俄的协约国阵营对德作战,随后日本驻华公使就得到了消息,立即坚决反对,并公开威胁英法俄等国。结果1916年初,英法俄三国考虑到日本也在协约国阵营内且利用价值远高于中国,允许中国参战势必要得罪日本人,最终谢绝了中国的参战要求。
但是就在1916年,事情又一次有了转机:这一年里欧洲战场连续发生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大战,每次双方损兵折将都在百万以上,英法等国被迫把本国劳动力都拉上战场,国内严重缺乏劳工。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俄国代表纷纷来华洽谈,希望引入中国工人。中国政府乘机提出要求,希望正式参战,筹码就是派遣华工前往欧洲,“以工代兵”。在现实需求面前,英法俄等国代表不再像前几年那样顾忌日本,他们同意了中国的要求。1917年8月14日,中国终于能够排除日本干扰,正式向德国等同盟国宣战,搭上了协约国的末班车。
“绝不会上战场”
1916年,中华民国代表梁士诒与法方签订了劳务输出合同。根据合同,每名赴法的华工,每天需要工作10小时,每周7天有一个休息日(但是很少有人能享受到),每天薪酬在2法郎到5法郎之间,从这一年开始到一次大战结束,中国派往法国的华工约5万人。
几乎与此同时,英国人也在山东开始大量招募华工,他们一共招募了约10万人,给的待遇只有法国的一半。俄国人也招募了华工,人数约5万人。
近20万华工,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他们签下了为期5年的合同,前往欧洲打工。除了工资之外,他们每个月还可以获得5.5美元的补助,这笔钱名义上是给他们的亲人的,华工们拿不到,这些钱统一存在中国的一家银行里。华工们大部分从山东威海等地乘坐英法等国的海轮出发,前往欧洲。所有华工签署的劳务协议都有这么一条:“绝不参加军事行动。”这让大部分来自华北特别是山东农村的华工们略感欣慰。
很快,他们就有了第一次血腥遭遇:1917年2月,运载华工的法国轮船亚陀斯号在地中海被德国海军潜艇击沉,船上543名华工丧生。
随后的事实则与“绝不会上战场”条款严重冲突:一部分幸运儿被派去了后方工作,他们去了原来欧洲人参战后的空缺职位,包括重工业的施耐德公司、汽车业的雷诺公司等,还有的担任码头工人、运输工人等。
而大部分华工,特别是英国雇佣的10万华工,都被派往了离一战前线很近的地方。这些完全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中国农民,修筑桥梁、铁路、公路,或者被直接派去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挖掘战壕、掩埋尸体、运送弹药。混战中的伤亡不可避免,在法国加莱和敦刻尔克工作的中国劳工遭受过多次德军空袭,其中一次空袭就让8名中国苦力丧生。由于与条款相悖,华工们愤而发动反抗,1917年9月中国劳工在敦刻尔克发起了一次罢工,抗议法方违反条款把他们置于德军空袭之下,最后法国国民别动队前来镇压,打死两名华工。
收入微薄的华工,一直处于英法等国军官高强度管理之下,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肺结核、流感是家常便饭。除了与外界有限接触外,未能与法国公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欧洲人往往带着优越感看待中国劳工,1917年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说,当地人声称 “当黑鬼、中国佬不工作的时候,应该被监管起来”。 英国人克里安是当时华工营的管理军官,此人在战时日记里做过一首诗,题目叫《幸福的华工》:“他们在中国出生/一生孤独、凄凉、生活艰辛……/伟大的白人突然降临/为其空白的人生找到指路的星辰/帮其负笈海外,跻身十万华工其中/在战火纷飞的法兰西寻找新的生命及命运……”
未能兑现的合同
尽管遭受种种磨难,但是华工们坚持了下来,代价是近20万华工中,近6000人死亡——这是有案可查的人数,另一种估计是2万人死亡或失踪。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评价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完成各种任务”。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华工陆续被遣返,直到1922年全部回国。华工中的一些人带着英国颁发的“一战胜利纪念章”回到中国时才发现,他们存工资的那家银行宣布倒闭,华工们的血汗钱甚至买命钱,大部分打了水漂儿。
失望的不只是华工。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协约国要把中国青岛送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当年梦想派遣华工能收获战后好处的中华民国政府,现在竟被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指责说对一战胜利毫无贡献,“未花一先令,未死一个人”。
历史就是这样残酷地用事实来解释,什么叫做“弱国无外交”。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五四运动由此爆发,此后中国人战斗了30年才获得真正独立,接下来又奋斗了60年。2008年11月4日,“缅怀为法捐躯华工先辈”仪式在巴黎举行,出席的法国国务秘书发言承认,一战后不公正地对待了中国。
(责编:石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