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镇,是浙江省桐乡市的一个水乡古镇,分东栅和西栅两个独立封闭的景区。东栅景区主打旅游观光,而西栅景区则以休闲度假为经营特色。
2002年,著名演员黄磊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似水年华》在乌镇开拍,从此,便与小镇结下不解之缘。2007年,他突发奇想,找到小镇的掌门人——乌镇保护与开发的规划设计及组织实施者陈向宏,提出要办个“乌镇戏剧节”的想法,这恰与陈向宏“实现历史街区的再利用”思路不谋而合。三年后,随着台湾著名戏剧人赖声川、丁乃竺夫妇以及当代先锋戏剧领军人物孟京辉的加盟,筹备工作正式展开,又经过三年艰苦、细致的筹划运作,2013年5月,第一届乌镇戏剧节终于在乌镇西栅景区鸣锣开戏。最初,对于几位发起人堂·吉诃德式的天真冒险,人们并不看好,甚至颇多诟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乌镇戏剧节不但神奇般地每年一届延续下来,而且逐渐风生水起,名声大噪。一些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和明星大腕儿纷纷被吸引,频频登场亮相;一批批文艺青年朝圣般涌向乌镇,追戏、逐梦。以致戏剧节一票难求,虽然价格不菲,可往往开票几天后便告售罄……一个非官办、非主流、只由几个艺术家主导、在非都市环境里张罗起来的戏剧节竟然获得如此的口碑和号召力,这不能不令人钦佩并引发思考。2017年10月19日至29日,第五届乌镇戏剧节鸣锣开戏,笔者有幸抢购到部分场次的剧票,便奔赴乌镇,去体验一下乌镇模式,去感受那个不一样的戏剧节。
一、特邀展演单元——国际视野、民间情怀、品位独特、自由纯粹
乌镇戏剧节大体分为四个单元,即“特邀展演”“青年竞演”“小镇对话”和“古镇嘉年华”。其中“特邀展演”单元是主体部分,重头戏。今年,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4部特邀剧目分为五个系列:“经典系列”“女性系列”“影像系列”“肢体系列”“新声线系列”。开幕大戏是来自莫斯科瓦赫坦戈夫剧院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改编自普希金的同名叙事长诗,由立陶宛的里马斯·图米纳斯导演。作品通过对原著的精妙剪裁,集中讲述贵族青年奥涅金与塔季扬娜和奥尔加姐妹之间的情感纠葛,在抒情浪漫与忧郁沉静之间,展现了19世纪俄罗斯充满诗意的乡村风貌和精神世界。该剧作为经典系列的剧目,可谓把经典演绎成了经典,赞叹之余,无可挑剔。
在肢体系列中,由瑞士拉迪淇剧团演出的《如果沉默知晓》最为独特。这是一台编、导、演三位一体的独角戏。一个演员,不用台词,在简单的道具、灯光和音效的辅助下,仅凭肢体表演,来完成50分钟的戏剧演出,“试图找到内心中用于沟通的方式”,可谓极具挑战性。而66岁的女性表演艺术家克里斯蒂娜·卡斯特蕾不仅将这一切做到了,而且表达得非常精彩、深刻——世间的喧嚣与内心的孤独激烈碰撞,鸟笼中孵化的字母吞食后却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烟雾书写的文字转瞬消散,只有轻盈缥缈的羽毛孤独地旋转、坠落……这是面对喧嚣世界无法言说的内心孤独,是激情澎湃思绪万千的灵魂深处难以言表的痛苦、愤怒和无奈……
由田沁鑫编剧、导演的话剧《狂飙》是一部讲述中国现代话剧奠基者和《国歌》的词作者田汉跌宕人生的传记体文献剧。该剧以田汉与母亲及四任妻子的情感经历为主线,又以“戏中戏”的结构,巧妙穿插了《日本戏》《乡愁》《一致》《莎乐美》《关汉卿》等田汉创作和翻译的作品,时空交错,虚实相融,展现出一位诗人、剧作家坦诚率真的浪漫情怀和以满腔热血引领时代狂飙的心路历程。该剧16年前搬上舞台时,就曾引起轰动。如今,乌镇呈现的新版《狂飙》又在舞台表现形式上充分融入了“影像技术”,再度赢得广泛赞誉,成为“影像系列”的经典。此剧表演区由上下两层六个相等方块空间构成,根据剧情需要,每层表演区又可相通合并,舞台上八台高清摄像机“即时摄影”, 跟拍演员,实时捕捉舞台画面并即时剪辑呈现,投射到七个成像面上。这种“半电影化”的呈现,既使剧情的时空转换自然流畅、舞台时空得到拓展,同时,又放大了演员的表演,使舞台表现更加丰富细腻,也为大量文献资料的展现提供了技术支撑。当然,更是向田汉这位中国电影艺术的先驱致敬,真可谓匠心独运。
总观特邀展演单元,实在是好戏连连,剧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都具有鲜明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对此,赖声川、孟京辉、田沁鑫等几位艺术总监共同提到的经验就是“纯粹”和“艺术家主导”。具体而言,每届戏剧节都设有明确的主题,每两届推举一位艺术家担任艺术总监。每年由艺术总监负责全球选戏,在与其他艺术家充分探讨协商后,就可全权拍定所有特邀剧目。这对艺术总监而言,既是信任,也是考验。而最终体现的,则是对艺术本身及艺术规律的尊重。
二、青年竞演单元和小镇对话单元——青年追梦实验场,藝术交流大讲堂
青年竞演单元是乌镇戏剧节最为热门儿的演出,网上售票都会在数分钟内一抢而空。如此身手敏捷,主力当然是青年人。而这一单元的魅力就源于成功激发了青年人的艺术热情,吸引了四面八方最新鲜的戏剧血液、最顶尖的戏剧新生力量。每年由组委会提前公布戏剧节主题及青年竞演命题,然后接受天南海北青年戏剧人的报名,经过筛选,再公布大约二十个入围作品名单。入围作品将被邀请在乌镇戏剧节期间参与两轮公开演出,进行初赛,再选出几部剧目进入决赛,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今年戏剧节的主题为“明”,按照本届戏剧节艺术总监田沁鑫的阐释:取厚德载物、临照四方的阴阳和合之意。青年竞演的命题为——“月亮、刀、伞”。在乌镇的蚌湾剧场,经过几天的初赛、决赛,最终,《月潮》摘得小镇特别关注奖;《离家出走》中的王梓和《徐娘梦》中的高轶男分别获得最佳个人表现奖;而关注校园暴力和家庭教育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花吃了那女孩》荣获了第五届“青年竞演”小镇奖最佳戏剧奖。颁奖仪式上,组委会如约向两位获得最佳个人表现奖的演员各颁发奖金人民币陆万元,向获得最佳戏剧奖的团队颁发奖金人民币贰拾万元,获得特别关注奖的团队则被邀请观摩世界著名戏剧节。
与青年竞演相呼应的是小镇对话单元,同样受到了青年人的追捧,当然又不只青年人。今年,由赖声川、孟京辉等主持,濮存昕、刘恒、何冀平、流潋紫以及诸多国际戏剧大师们分别举办了24场小镇对话交流会,人们可以在此与大师晤谈、交流或倾听、学习……
也许,这就如戏剧节发起人黄磊所言:“我们就是撒了一把文化的种子,等待它发芽,等待收获……”
三、古镇嘉年华单元——一个相对独立的戏剧空间,一个完全开放的艺术世界
乌镇西栅景区占地仅有3.4平方公里,河道密布,桥拱连绵。徜徉在平滑古老的石街上,两侧的古建、亭台、石桌、码头、小船远远近近,时隐时现,突然感觉乌镇就是一个大舞台,一个大剧场,人们在此神情自若地演绎着各自的人生故事。其实,每年的戏剧节期间,小镇也的确变成了天然大剧场,上演的剧目就叫“古镇嘉年华”。 这是一项群体狂欢式的街头艺术表演秀,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家将在街边、石台、码头、茶楼、酒馆、船头等任何地方进行上千场艺术表演,包含话剧、戏曲、曲艺、歌舞、杂技、偶人表演、器乐演奏、行为艺术等等,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此时此刻,戏剧在这里似乎已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小镇也仿佛变幻成一个时空独立,情节衍生、包容开放、辐射未来的戏剧乌托邦!
“在乌镇,戏剧将回到最自由生长的状态”,这是乌镇戏剧节艺委会成员濮存昕的由衷慨叹。
世界最著名的三大戏剧节是1947年创立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1947年创立的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和1964年创立的德国柏林戏剧节。那么,2013年创立的乌镇戏剧节刚刚走过5年,其发展势头和艺术感召力已非常可观,令人欣喜。不过,力争与三大戏剧节比肩也许不难,难的是比谁走得更长、更远。
随着乌镇戏剧节的落幕,接踵而至的将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因为乌镇已成功申请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在即将离开乌镇时,我望着乌镇大剧院、木心美术馆和世界互联网中心等新建筑在景区周围巍然耸立,人群行色匆匆来来往往,竟突然对小镇的未来生出一丝淡淡的杞人之忧——
一个岁月打磨的千年古镇,
一个缥缈如梦的江南水乡。
它以平滑斑驳的苍老容颜,
不可思议地
迎娶了两位青春时尚的曼妙女郎——
科技、数字,世界互联网。
先锋、另类,戏剧乌托邦。
从此聊发少年狂——
遂了风月,肥了肚囊。
灵魂出窍,丢了模样。
乌镇模式,能否久长?
责任编辑 姜艺艺
2002年,著名演员黄磊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似水年华》在乌镇开拍,从此,便与小镇结下不解之缘。2007年,他突发奇想,找到小镇的掌门人——乌镇保护与开发的规划设计及组织实施者陈向宏,提出要办个“乌镇戏剧节”的想法,这恰与陈向宏“实现历史街区的再利用”思路不谋而合。三年后,随着台湾著名戏剧人赖声川、丁乃竺夫妇以及当代先锋戏剧领军人物孟京辉的加盟,筹备工作正式展开,又经过三年艰苦、细致的筹划运作,2013年5月,第一届乌镇戏剧节终于在乌镇西栅景区鸣锣开戏。最初,对于几位发起人堂·吉诃德式的天真冒险,人们并不看好,甚至颇多诟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乌镇戏剧节不但神奇般地每年一届延续下来,而且逐渐风生水起,名声大噪。一些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和明星大腕儿纷纷被吸引,频频登场亮相;一批批文艺青年朝圣般涌向乌镇,追戏、逐梦。以致戏剧节一票难求,虽然价格不菲,可往往开票几天后便告售罄……一个非官办、非主流、只由几个艺术家主导、在非都市环境里张罗起来的戏剧节竟然获得如此的口碑和号召力,这不能不令人钦佩并引发思考。2017年10月19日至29日,第五届乌镇戏剧节鸣锣开戏,笔者有幸抢购到部分场次的剧票,便奔赴乌镇,去体验一下乌镇模式,去感受那个不一样的戏剧节。
一、特邀展演单元——国际视野、民间情怀、品位独特、自由纯粹
乌镇戏剧节大体分为四个单元,即“特邀展演”“青年竞演”“小镇对话”和“古镇嘉年华”。其中“特邀展演”单元是主体部分,重头戏。今年,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4部特邀剧目分为五个系列:“经典系列”“女性系列”“影像系列”“肢体系列”“新声线系列”。开幕大戏是来自莫斯科瓦赫坦戈夫剧院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改编自普希金的同名叙事长诗,由立陶宛的里马斯·图米纳斯导演。作品通过对原著的精妙剪裁,集中讲述贵族青年奥涅金与塔季扬娜和奥尔加姐妹之间的情感纠葛,在抒情浪漫与忧郁沉静之间,展现了19世纪俄罗斯充满诗意的乡村风貌和精神世界。该剧作为经典系列的剧目,可谓把经典演绎成了经典,赞叹之余,无可挑剔。
在肢体系列中,由瑞士拉迪淇剧团演出的《如果沉默知晓》最为独特。这是一台编、导、演三位一体的独角戏。一个演员,不用台词,在简单的道具、灯光和音效的辅助下,仅凭肢体表演,来完成50分钟的戏剧演出,“试图找到内心中用于沟通的方式”,可谓极具挑战性。而66岁的女性表演艺术家克里斯蒂娜·卡斯特蕾不仅将这一切做到了,而且表达得非常精彩、深刻——世间的喧嚣与内心的孤独激烈碰撞,鸟笼中孵化的字母吞食后却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烟雾书写的文字转瞬消散,只有轻盈缥缈的羽毛孤独地旋转、坠落……这是面对喧嚣世界无法言说的内心孤独,是激情澎湃思绪万千的灵魂深处难以言表的痛苦、愤怒和无奈……
由田沁鑫编剧、导演的话剧《狂飙》是一部讲述中国现代话剧奠基者和《国歌》的词作者田汉跌宕人生的传记体文献剧。该剧以田汉与母亲及四任妻子的情感经历为主线,又以“戏中戏”的结构,巧妙穿插了《日本戏》《乡愁》《一致》《莎乐美》《关汉卿》等田汉创作和翻译的作品,时空交错,虚实相融,展现出一位诗人、剧作家坦诚率真的浪漫情怀和以满腔热血引领时代狂飙的心路历程。该剧16年前搬上舞台时,就曾引起轰动。如今,乌镇呈现的新版《狂飙》又在舞台表现形式上充分融入了“影像技术”,再度赢得广泛赞誉,成为“影像系列”的经典。此剧表演区由上下两层六个相等方块空间构成,根据剧情需要,每层表演区又可相通合并,舞台上八台高清摄像机“即时摄影”, 跟拍演员,实时捕捉舞台画面并即时剪辑呈现,投射到七个成像面上。这种“半电影化”的呈现,既使剧情的时空转换自然流畅、舞台时空得到拓展,同时,又放大了演员的表演,使舞台表现更加丰富细腻,也为大量文献资料的展现提供了技术支撑。当然,更是向田汉这位中国电影艺术的先驱致敬,真可谓匠心独运。
总观特邀展演单元,实在是好戏连连,剧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都具有鲜明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对此,赖声川、孟京辉、田沁鑫等几位艺术总监共同提到的经验就是“纯粹”和“艺术家主导”。具体而言,每届戏剧节都设有明确的主题,每两届推举一位艺术家担任艺术总监。每年由艺术总监负责全球选戏,在与其他艺术家充分探讨协商后,就可全权拍定所有特邀剧目。这对艺术总监而言,既是信任,也是考验。而最终体现的,则是对艺术本身及艺术规律的尊重。
二、青年竞演单元和小镇对话单元——青年追梦实验场,藝术交流大讲堂
青年竞演单元是乌镇戏剧节最为热门儿的演出,网上售票都会在数分钟内一抢而空。如此身手敏捷,主力当然是青年人。而这一单元的魅力就源于成功激发了青年人的艺术热情,吸引了四面八方最新鲜的戏剧血液、最顶尖的戏剧新生力量。每年由组委会提前公布戏剧节主题及青年竞演命题,然后接受天南海北青年戏剧人的报名,经过筛选,再公布大约二十个入围作品名单。入围作品将被邀请在乌镇戏剧节期间参与两轮公开演出,进行初赛,再选出几部剧目进入决赛,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今年戏剧节的主题为“明”,按照本届戏剧节艺术总监田沁鑫的阐释:取厚德载物、临照四方的阴阳和合之意。青年竞演的命题为——“月亮、刀、伞”。在乌镇的蚌湾剧场,经过几天的初赛、决赛,最终,《月潮》摘得小镇特别关注奖;《离家出走》中的王梓和《徐娘梦》中的高轶男分别获得最佳个人表现奖;而关注校园暴力和家庭教育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花吃了那女孩》荣获了第五届“青年竞演”小镇奖最佳戏剧奖。颁奖仪式上,组委会如约向两位获得最佳个人表现奖的演员各颁发奖金人民币陆万元,向获得最佳戏剧奖的团队颁发奖金人民币贰拾万元,获得特别关注奖的团队则被邀请观摩世界著名戏剧节。
与青年竞演相呼应的是小镇对话单元,同样受到了青年人的追捧,当然又不只青年人。今年,由赖声川、孟京辉等主持,濮存昕、刘恒、何冀平、流潋紫以及诸多国际戏剧大师们分别举办了24场小镇对话交流会,人们可以在此与大师晤谈、交流或倾听、学习……
也许,这就如戏剧节发起人黄磊所言:“我们就是撒了一把文化的种子,等待它发芽,等待收获……”
三、古镇嘉年华单元——一个相对独立的戏剧空间,一个完全开放的艺术世界
乌镇西栅景区占地仅有3.4平方公里,河道密布,桥拱连绵。徜徉在平滑古老的石街上,两侧的古建、亭台、石桌、码头、小船远远近近,时隐时现,突然感觉乌镇就是一个大舞台,一个大剧场,人们在此神情自若地演绎着各自的人生故事。其实,每年的戏剧节期间,小镇也的确变成了天然大剧场,上演的剧目就叫“古镇嘉年华”。 这是一项群体狂欢式的街头艺术表演秀,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家将在街边、石台、码头、茶楼、酒馆、船头等任何地方进行上千场艺术表演,包含话剧、戏曲、曲艺、歌舞、杂技、偶人表演、器乐演奏、行为艺术等等,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此时此刻,戏剧在这里似乎已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小镇也仿佛变幻成一个时空独立,情节衍生、包容开放、辐射未来的戏剧乌托邦!
“在乌镇,戏剧将回到最自由生长的状态”,这是乌镇戏剧节艺委会成员濮存昕的由衷慨叹。
世界最著名的三大戏剧节是1947年创立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1947年创立的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和1964年创立的德国柏林戏剧节。那么,2013年创立的乌镇戏剧节刚刚走过5年,其发展势头和艺术感召力已非常可观,令人欣喜。不过,力争与三大戏剧节比肩也许不难,难的是比谁走得更长、更远。
随着乌镇戏剧节的落幕,接踵而至的将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因为乌镇已成功申请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在即将离开乌镇时,我望着乌镇大剧院、木心美术馆和世界互联网中心等新建筑在景区周围巍然耸立,人群行色匆匆来来往往,竟突然对小镇的未来生出一丝淡淡的杞人之忧——
一个岁月打磨的千年古镇,
一个缥缈如梦的江南水乡。
它以平滑斑驳的苍老容颜,
不可思议地
迎娶了两位青春时尚的曼妙女郎——
科技、数字,世界互联网。
先锋、另类,戏剧乌托邦。
从此聊发少年狂——
遂了风月,肥了肚囊。
灵魂出窍,丢了模样。
乌镇模式,能否久长?
责任编辑 姜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