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比赛是指在体育、艺术、文学等社会活动中,以一定的规则为依托,参赛个体或团体进行智力、体力、技能等方面的较量,并最终评定出胜负或排名。笔者以大学体育为切入点,对大学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比赛教学法在大学体育课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大学体育 比赛教学 问题 应用探索
随着我国对教育行业的日益重视,课程改革也迎来了新的活力。新课改中将“以人为本”、“高效课堂”放在了重要位置,这也是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虽然新课改已经实行,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学体育教师教学模式依然单一守旧,学生的课堂活跃度不高,对大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度较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学上出现了很大的瓶颈。因此,利用比赛教学法突破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瓶颈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观念和模式老旧
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依然保持着“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被强制性的灌输知识,而对实际内容的要点掌握不清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体育器材的专业使用技能进行指导。在教学观念上,许多体育老师认为体育课只是众多专业中的选修课,对体育本身的重视度不高,从而产生懈怠心理,学生作为教育的承接方,被潜移默化。在教学模式上,部分教师不懂得“因材施教”,教学上没有针对性,不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对体育课内容实际运用的培养。
(二)忽视“学生主体”
新课程改革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希望借助新课改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但是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体制的变化,仍采用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并且教师在对体育的教学上仍主要围绕“强身健体”进行,对学生体育活动和体育建材的运用上没有深入指导,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思维和技能上的禁锢,忽视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对体育课程内容在生活中实际运用的掌握。
(三)师生关系严谨
受传统的中式教育影响,学生对老师充满了敬畏之情,师生关系比较严谨,导致课堂上师生间互动交流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内容上的疑惑和器材、球类使用技能上的问题不敢积极提出。而教师在这些球类使用、体育活动中也只是简单的进行示范,没有重视其中的要点和技能的专业性指导,学生“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现象严重,这大大地限制了“体育精神”的发扬和专业技能的掌握。
二、比赛教学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一)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友爱、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相互尊重,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积极发言、相互讨论、心情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更好地吸纳体育知识和提升体育兴趣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微笑讲课和积极指导会给学生带来富有亲和力的感觉,尊重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想法,可以更好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克服心理上的不自信和害怕情绪,大胆的提出问题,主动地去学习体育,参与体育活动。
(二)注重兴趣与竞争意识的结合
体育课作为一门强身健体、解放天性的学科,其中蕴含的趣味是吸引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但是光有兴趣还不足以提高大学生的体能与技能。所谓,“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想要真正达到锻炼大学生身体、提高体育技能掌握度的目的,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的灌输,营造出激烈的竞争氛围,鼓励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性,在比赛的过程中提高技能和体能。
(三)注重专业的指导和奖励机制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除了基本的示范以外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进行专业的指导,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其精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安全性。在运用比赛教学法进行授课时,应注意奖励机制的设立,这对于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积极性和喜爱程度。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行篮球比赛,在比赛前夕教师针对学生团体在篮球训练中战术、技能上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点评,并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提高球技和学生的创新思维。校方可以对该篮球赛的排名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类(如现金、证书、篮球等),也可以是非物质类(如学分、校篮球队代表等)。在篮球比赛中,学生提升了集体荣誉感又提高了专业技能,同时也锻炼了身体。
(四)注重教学形式创新与思维引导
在比赛教学中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单一的竞赛方式,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的“腻味”心理,因此在比赛时要注意与時俱进,不断创新。例如,教师在组织比赛时除了进行正常的赛事,还可以在半场休息时,进行一些才艺表演,这样既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又起到活跃赛场气氛和减轻参赛者压力的作用。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一些学生在比赛中输了,也许会产生一些负面心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教育上的引导,树立学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意识,并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增强信心。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水平的逐渐提高,比赛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运用比赛教学法进行授课的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注意师生关系以及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树立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集体意识,从而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促进大学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胜真.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中应用的教学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05:48.
[2] 乔诚,薛可.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3:108.
摘 要 比赛是指在体育、艺术、文学等社会活动中,以一定的规则为依托,参赛个体或团体进行智力、体力、技能等方面的较量,并最终评定出胜负或排名。笔者以大学体育为切入点,对大学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比赛教学法在大学体育课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大学体育 比赛教学 问题 应用探索
随着我国对教育行业的日益重视,课程改革也迎来了新的活力。新课改中将“以人为本”、“高效课堂”放在了重要位置,这也是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虽然新课改已经实行,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学体育教师教学模式依然单一守旧,学生的课堂活跃度不高,对大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度较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学上出现了很大的瓶颈。因此,利用比赛教学法突破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瓶颈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观念和模式老旧
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依然保持着“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被强制性的灌输知识,而对实际内容的要点掌握不清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体育器材的专业使用技能进行指导。在教学观念上,许多体育老师认为体育课只是众多专业中的选修课,对体育本身的重视度不高,从而产生懈怠心理,学生作为教育的承接方,被潜移默化。在教学模式上,部分教师不懂得“因材施教”,教学上没有针对性,不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对体育课内容实际运用的培养。
(二)忽视“学生主体”
新课程改革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希望借助新课改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但是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体制的变化,仍采用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并且教师在对体育的教学上仍主要围绕“强身健体”进行,对学生体育活动和体育建材的运用上没有深入指导,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思维和技能上的禁锢,忽视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对体育课程内容在生活中实际运用的掌握。
(三)师生关系严谨
受传统的中式教育影响,学生对老师充满了敬畏之情,师生关系比较严谨,导致课堂上师生间互动交流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内容上的疑惑和器材、球类使用技能上的问题不敢积极提出。而教师在这些球类使用、体育活动中也只是简单的进行示范,没有重视其中的要点和技能的专业性指导,学生“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现象严重,这大大地限制了“体育精神”的发扬和专业技能的掌握。
二、比赛教学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一)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友爱、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相互尊重,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积极发言、相互讨论、心情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更好地吸纳体育知识和提升体育兴趣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微笑讲课和积极指导会给学生带来富有亲和力的感觉,尊重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想法,可以更好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克服心理上的不自信和害怕情绪,大胆的提出问题,主动地去学习体育,参与体育活动。
(二)注重兴趣与竞争意识的结合
体育课作为一门强身健体、解放天性的学科,其中蕴含的趣味是吸引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但是光有兴趣还不足以提高大学生的体能与技能。所谓,“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想要真正达到锻炼大学生身体、提高体育技能掌握度的目的,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的灌输,营造出激烈的竞争氛围,鼓励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性,在比赛的过程中提高技能和体能。
(三)注重专业的指导和奖励机制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除了基本的示范以外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进行专业的指导,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其精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安全性。在运用比赛教学法进行授课时,应注意奖励机制的设立,这对于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积极性和喜爱程度。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行篮球比赛,在比赛前夕教师针对学生团体在篮球训练中战术、技能上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点评,并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提高球技和学生的创新思维。校方可以对该篮球赛的排名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类(如现金、证书、篮球等),也可以是非物质类(如学分、校篮球队代表等)。在篮球比赛中,学生提升了集体荣誉感又提高了专业技能,同时也锻炼了身体。
(四)注重教学形式创新与思维引导
在比赛教学中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单一的竞赛方式,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的“腻味”心理,因此在比赛时要注意与時俱进,不断创新。例如,教师在组织比赛时除了进行正常的赛事,还可以在半场休息时,进行一些才艺表演,这样既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又起到活跃赛场气氛和减轻参赛者压力的作用。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一些学生在比赛中输了,也许会产生一些负面心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教育上的引导,树立学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意识,并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增强信心。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水平的逐渐提高,比赛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运用比赛教学法进行授课的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注意师生关系以及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树立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集体意识,从而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促进大学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胜真.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中应用的教学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05:48.
[2] 乔诚,薛可.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