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和幼儿教师的成长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n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题综合活动是目前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主题活动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园所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在现实的主题活动备课中,集体备课能够发挥集体智慧,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
  关键词:现状;集体备课;主题活动;教师成长
  一、集体备课现状的分析
  为了主题活动而主题活动,并且是顺风式的,呈现出的是整齐划一的形式。每班主题是同样的。除了主要的领域外,各班级没有根据自己主题开展的情况以及幼儿的经验水平、兴趣点生成班级特色的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自主创新根本体会不到。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主题活动中的教学任务,没有研究教育过程,主题活动缺乏深度和高度。
  二、备课制度和教师心理的分析
  (1)传统集体备课制度出现的问题。主题活动大都是教师预设的主题活动,有的主题太大,含盖的内容太多;有的体现为教师纯粹是为了主题而主题,为了综合而综合,而这种综合是低效的,缺少衔接。教师往往把自己定位在主题活动的执行者的位置上,很难真正把自己溶入到主题活动中。课程表往往只兼顾到领域的均衡性和动静的交替性,却忽略了主题活动开展的循序渐进性。
  (2)教师的心理表现。由于对原有的备课模式和主题活动执行情况产生了质疑,逐渐产生了厌倦的心理,有客观的埋怨和主观的消极反应,使得集体备课成为一种应付工作的表现,备课的质量也随之下降。
  (3)对主题教学活动认识不到位。教师对主题综合活动教学模式的关键价值和特点把握不清晰,不能理解主题活动课程的主要特色是什么,怎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体现这种特色,教师对主题的由来方式、主题设计中的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的关系、对主题中教师、幼儿、家长的价值定位以及环境资源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往往把思维方式局限在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手段来处理现行的主题课程,即使采取了适合主题教学的集体备课模式,也会因为认识和角色定位不准从而使得主题没有生命感、实践没有生命力。
  三、集体备课的改进策略探讨
  (1)主题活动总体规划原则。一是宜早不宜急的原则。集体备课是整个集体的事情,而非一人所为,需要借助大家的力量,因此,对于主题活动要提前进行规划,学期结束时组织教师一起确定下学期的主题活动,并分工备课,让每一位教师对每一个主题都全程参与。二是预成与生成相结合的原则。主题活动的备课有80%的预成课程,同时要留有20%作为主题活动的生成空间,发挥老师的自主性和自身特色。三是教材为主其它为辅的原则。我园每年都会订购综合课程的幼儿用书,为了充分利用好教材,在备课时我们采用已综合教材为主,其它教材为辅助的方式选择课程。
  (2)培育生命力,让集体备课更具有发展性。集体备课强调立足课堂实践,以解决幼儿教师在实施主题课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尽量盘活内部资源,由教师群体共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鉴于此种理念,我园园本教研注意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培养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引领作用,加强幼儿教师对主题综合课程教育理论、教育经验的学习和研究,为集体备课提供了思想理念层面的专业支持。
  (3)集体备课的新要求。基于对原集体备课模式的反思,针对本级组的教师情况,我们提出新的集体备课要求:①前备课准备——精备与简备相结合。集体讨论,根据小班幼儿特点和需要、幼儿园园所特点确定本学期的主题名称。每个班级领取一个主题进行精备,精备内容包括主题背景、主题总目标、主题网络图、具体活动安排、区域活动安排、环境创设和资源利用。并简备其它主题,简备的内容为主题网络图、具体活动安排。②集体讨论——吸收、建议、补充。在前备课准备的基础上组织级组内的全体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对精备的主题活动进行熟悉和吸收,并提出有效的建议、意见,进行适时的补充。③分工备课——主备、负责人。将小班组现有的八个人分为两个学科组,即语言组和数学组,每组各四个人,组长各一名,组长作为小组负责人负责小组的备课质量,每一节课必须有一位教师作为主备,在原有教案的基础上进行精心准备。④小组改进。以学科组为单位对每节课进行讨论、改进,讨论主要有组长负责,参与讨论的人员为各小组成员,年级组长全程跟踪。⑤制作教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教具,按照活动准备的要求制作一份教学具,教具制作提前一周完成并用透明袋子封好、贴上标签(标签内容为小班、科目、名称),交到保管员处保管,每次借用时到保管员处登记(如是电子文稿,请汇总到保管员处,并上传至群共享)。⑥课后反思。学科组每周集中一次,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准备以及教学环节进行有选择地保留和调整,提出改进措施,并由记录员记录到备课表格中的课后反思一栏中,最后由组长再次审核。
  四、集体备课的初步成效
  (1)课程建设方面。①课程资料逐步完善。从最初的总体规划到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备课、过程资料积累、活动后反思等积累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资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初步的园所主题库。②教学活动质量逐步提高。由于多数的教案都经过小组的改进,有个人的精备、有集体的商议、有资深教师的把关,所以教案的质量相对提高。③教具收集整理,循环使用,达到资源共享。
  (2)教师成长方面。①教师参与积极性提高。主题活动开展更有效了,幼儿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教师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集体备课有了良性的循环。②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减负。集体备课发挥了集体的智慧,虽然集体讨论的时间增多了,但是教师实际的工作量却减少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③主题活动开展更加有序。主题活动的开展已经由简单的拼凑逐步向整合迈进。
  在现实的工作中,可能我们还会碰到很多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找到问题的成因,敢于直视问题,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了孩子的发展,也为了更有效率的工作。
  (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幼儿园))
其他文献
他,无心政治只想做风流才子,却误踏九五之尊。他,大兵压境还在吟诗作赋歌舞升平,落得成为阶下囚。他,三五之夜的一首新作之词,命歌伎吟唱,却成了他绝命的快刀。他的一生为诗词而活,他的一生为诗词而死,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作为词人,无论是前期的儿女情长,还是后期的国恨家愁,都来自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都是最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正如王国维说的乃“天真之词”,而非“人工之词也”。   情之纯  作为帝王无论
新课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有这样的文字表述:“本门课程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每节课要有主题,而主题主要是指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现这主题目标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笔者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感体验,巧设情境,有助于完成思想政治课堂的主题目标。  一、围绕课堂主题,精选视频情境  精彩的视频,以其良好的直观
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语文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努力让学生摆脱束缚,冲破牢笼,呼吸自由鲜活的空气,让语文与社会共存,与时代共进,与自然接轨,与生命会晤,把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学习语文,让语文具有更活泼的生命力。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笔者对生活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歌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
本人是一名数学教师,大学四年的专业培训,让我在数学方面有了一技之长,但是面对班级管理,却是无从下手。管理,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总感觉复制我的老师怎么做的就可以了,但是在实践过程才知道,原来班级管理并不是想想就可以的了。我研究了企业的管理方法,并结合本身数学学科特点,将数学中的分情况讨论问题的思想在班级管理中进行了运用。  我把学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好的(不仅仅以成绩好的),二类是中等的,三类是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指导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以机电专业课程为例,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角度出发,创设多元化学习环境,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实施优势互补、多元评价,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机电专业;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
摘 要:每一名学生,作为班级组织中的一员,他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是草,都是会开花的草。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共性,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使每一种草都能开花;才能促进学生成长,达到教育的目的。本文结合自己教育实践,从利用学生的自私、重视感恩的教育及降低心中的高度等一系列措施,谈如何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才,获得成功。   关键词:班级管理;问题策略;自私
摘 要: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班主任感觉班会课难上,学生参与度不高,从而导致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如果班主任能对班会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设计,会增强学生参与的热情,提高班会课的实际教育效果。  关键词:设计;实效;班会课  班会课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但是近年来,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一种感觉
一、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分析。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追求新颖活泼的内容。所以要求教学方法多样化,并且不能拘泥于形式。由于经济法基础属于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证科目,所以学生对该课程比较重视。  (2)对策及学法研究。首先,针对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其次,在教学手段上设计多样化,吸引学生
在新课程背景下,衡量一节成功的课的标准应能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成功的课堂应是“有效教学”的落实。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讨论,进而落实课堂的有效教学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接受。那么,究竟该怎样让历史课堂讨论有效呢?天星湖中学的吴丹军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必修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     一、合理预设讨论问题     问题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讨论的成败。合理预设讨论问题的原则有两个: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与社会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由于品德与社会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呢?下面,我就自己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   一、现实演绎法   品德与社会课的明理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用“角色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