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的本质是对话性实践,课堂对话应呈现师生交往的真实状态。政治课堂上存在的学生话语失真现象,消解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应力求从学生话语真实的预设前提、主导因素、关键环节和持续动力四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使师生对话逐步转变为有意义地建构知识、启迪思维和促进生命成长的工具。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话语失真;师生对话
“所谓学习,就是同情境的对话,同他者的对话,同自身的对话,形成三位一体的对话性实践。”[1]65学习是学习者以“语言”为工具,实现与世界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话语应能够真实地反映基于主体间性的有效互动。然而,由于思想政治课的意识形态性、理论抽象性等特点,学生话语在课堂中常常出现失真。首先,是话语的主体性缺失,学生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话语内容并非是于“我”有意义的知识;其次,是话语的生活性疏离,学生话语少有关注现实生活,更多的是对“书本信息”的复制而非“对生活的明辨、质疑”;最后,是话语的生命性遮蔽,学生习惯于遮蔽关乎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表达,本应包含知情意行的话语变成了空洞的“标榜”与“口号”。这些现象直接阻碍着育人目标的落实,课堂需要回归对话本真。
一、话语真实的预设前提——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存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不同的生命个体,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蕴涵着多样性的发展可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承认差异、关注差异、尊重差异。课堂是话语差异存在的场合,差异性或多样性构成了学习的基础,差异是教学的资源而不是包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话语表达,尊重其认知与表达的个别性,在这样的话语预设下,学生才会乐于关注与尊重他人的思考与见解,善于反省与共享自身的经验与认知。
在学习《经济生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框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请结合故事《差别》(德国作家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的作品)进行文章续写,未来两人(布鲁诺和阿诺德)的生活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生1:第一种可能性是,由于两个人的工作能力有强弱,所以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生2:第二种可能性是,由于布鲁诺了解了与阿诺德之间的差距,所以会通过自己的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生3:第三种可能性是,布鲁诺觉得这工作不适合自己,他应该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让自己的收入增加。
生4:如果布魯诺的生活能得到政府的社会保障,而像阿诺德这样的富裕群体也能自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虽然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但是社会在总体上应该是和谐的。
《差别》的结局蕴含了多种可能性,这也预示着学生未来世界的多样性,这样的问题有助于鼓励学生基于自身个性的思考和面向未来的积极选择进行表达。依循着学生的真实话语,在探讨第一种可能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与认同政府在解决收入差距方面的举措(如教育和就业培训);在探讨第二种可能性时,师生双方可以结合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理解,思考正确处理此关系对社会发展和个体未来生活的积极影响;第三种或者更多的可能性,则可以成为教学的生长点,我们希望将来的社会是一个为充分展示个人的能力、特长而提供多元选择的社会,也是能够给多数人带来最大福祉的社会。这样的对话既表达了学生理性思考中的真诚品质,也表现了基于事实的真实状态。
二、话语真实的主导因素——发挥 “对话性他者”的功能
传统教学把教师作为教学的代理人,这一权威型的角色抑制了学生话语的真实表达,为了创造新的对话学习,教师应发挥“对话性他者[1]47”的作用。所谓“对话性他者”就是在最近发展区里,能够诱发和促进师生真实对话,发挥“脚手架”作用的“他者”。这要求教师展开比以往的“教学”概念更广的教学活动。首先,应精选与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的学习环节;其次,把教室环境革新成合作性学习的场所,促进自主与合作性的对话展开;再次,要倡导多维的话语表达方式,学生的质疑、辩解和反驳的愿望和权利需要得到充分尊重,而不是遭到压抑和排斥。
在学习《政治生活》“政府权力:依法行使”一框时,笔者以《一场雾霾引发的官司》的微电影为情境,设计了探究性学习过程。
(1)作为公民,你是否支持镇长查封排污企业的行为?为什么?
生1:支持,因为镇长是为了制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师:虽然保护了环境,但是该厂及其员工的利益是否受损了呢?
生2:反对,虽然镇长是为了环保,但是镇长在没有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就查封企业,是对企业利益的侵犯;或者镇长可能是为了保护该地区其他企业而查封该企业,会让人怀疑背后的动机。
……
师:这样看来,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不符合法定程序,这样的做法没有做到依法行政。
(2)政府在占据道德制高点和依法办事之间,你更倾向于哪个做法?
生3:如果政府占据道德制高点是以牺牲环境为前提,我更希望政府能依法办事。
生4:法律应该体现人民意志,政府能依法办事就是对人民负责了。
师:政府的道德观念不重要吗?
生5:政府应贯彻依法治国,有利于防止腐败,但要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不是传递知识,而是将知识“隐喻”于具体情境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启迪着学生表达对这场“官司”的不同看法。借助问题(1)及其交流,学生明晰了依法行政的含义;围绕问题(2)及其交流,学生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依法行政”的“知识”被还原为“思考”,教师在贴近学生思维水准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促进学生拷问“政府权力”,也推动着学生在聆听他人话语的过程中深入学习。 三、话语真实的关键环节——推进课堂教学中心转换
“视域融合”理论认为,个人的“理解与表达”是由自己带来的各种前见(理解某一事物的先行立场或视角)所规定的。学生话语是自身“前见”的展现,我们倡导课堂应坚持“以生为本”,那么,我们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过程”作为中心,还是只重视学习的“结果”呢?《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重视“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学生活动具有交往性,我们应将学生与生活世界的交往及其相关的经验置于教学的中心,而不是一味关注结果。交往及经验是学生的“前见”,是学生理解与话语表达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中无视学生“前见”的对话,只会导致学生无话可说,无话能说,无话想说。教师需要重构学生的交往关系,推动学生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表达真实的话语。
在《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学习时,笔者通过5个问题层层推进着教学过程:
(1)一般情况下,你会选择个性相似还是个性明显不同的人做朋友?
(2)李白与杜甫两位大诗人,你更喜欢哪一位?能说说理由吗?
(3)你比較喜欢作者的哪些诗?有过怎样的共鸣?
(4)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中所呈现的生命意境有何差异?
(5)诵读他们的诗歌,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生命体验?
上述5个问题都以学生交往及相关“前见”作为话语表达的内容,问题(1)是基于学生对自身的交往及经验进行的反思,问题(2)(4)(5)侧重于对以往学习经验的再现与更新,问题(3)则推动学生从生活经验到学习认知的升华。在问题(1)和(2)之间,笔者这样描述了李白和杜甫的关系——“历史上最让我感动的画面是:李白与杜甫在酒楼上举杯晤对,畅谈生命与理想。写李白最传神的,是杜甫的那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对杜甫怀念最深的,是李白的‘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人生得一知己如此足矣。”在这里,师生交往经验得以呈现,教师话语为学生提供了描摹的方式,学生通过“模仿—创造”,在(3)(4)(5)问中,积极从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中去印证自己的生命经历,不同的发自内心的好声音获得了真挚的回应。
四、话语真实的持续动力——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是教师为促进学习而开展的对学生表现所作出的总结与反馈。合理的课堂评价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话,鼓励学生发表真实见解,这是营造积极学习氛围的有效途径。目前政治课堂评价仍然存在着内容空洞、言语笼统、千篇一律等现象。要改善课堂评价,教师需要增强立足“生本”评价的意识,运用科学评价的方法,提炼评价过程中的教学机智。
学生对教材的内容也会产生质疑。一位学生在学习《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三中关于“美国的选举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时,提出“有权人的金钱游戏”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的疑问,笔者这样评价,“这位同学对美国政治制度有独到的理解,非常不错,能否具体解释一下?”该生认为,“再有钱的人也无法控制美国总统选举,因为个人对总统选举的捐款是有限制的,比尔·盖茨最多捐25000美元,就这点钱,总统是不可能为你服务的”。笔者鼓励其他同学参与评价,有同学提出了反驳却语焉不详,笔者提醒他“把想好的在心里先说一说,准备充分了再和大家分享”。如果没有学生反驳,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美国总统选举到底贵不贵?”“有钱人和没钱人,谁更能影响选举结果?”这些问题既是对学生话语的评价,又激励着学生的探究需求,从而开拓了新的学习可能。
在对话教学中,“人形成了批判性地认识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方式的能力,他们发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并与之共在。”[2]学生话语表达了学生与世界的关系,其中凝聚着知与不知、理解与偏见、认同与否定等深刻的教育问题,话语真实是对话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将学生的真实话语带入教学的场域,使教学对话逐步转变为有意义地建构知识、启迪思维和促进生命成长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 [M]. 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修订版)[M]. 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3.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话语失真;师生对话
“所谓学习,就是同情境的对话,同他者的对话,同自身的对话,形成三位一体的对话性实践。”[1]65学习是学习者以“语言”为工具,实现与世界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话语应能够真实地反映基于主体间性的有效互动。然而,由于思想政治课的意识形态性、理论抽象性等特点,学生话语在课堂中常常出现失真。首先,是话语的主体性缺失,学生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话语内容并非是于“我”有意义的知识;其次,是话语的生活性疏离,学生话语少有关注现实生活,更多的是对“书本信息”的复制而非“对生活的明辨、质疑”;最后,是话语的生命性遮蔽,学生习惯于遮蔽关乎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表达,本应包含知情意行的话语变成了空洞的“标榜”与“口号”。这些现象直接阻碍着育人目标的落实,课堂需要回归对话本真。
一、话语真实的预设前提——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存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不同的生命个体,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蕴涵着多样性的发展可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承认差异、关注差异、尊重差异。课堂是话语差异存在的场合,差异性或多样性构成了学习的基础,差异是教学的资源而不是包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话语表达,尊重其认知与表达的个别性,在这样的话语预设下,学生才会乐于关注与尊重他人的思考与见解,善于反省与共享自身的经验与认知。
在学习《经济生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框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请结合故事《差别》(德国作家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的作品)进行文章续写,未来两人(布鲁诺和阿诺德)的生活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生1:第一种可能性是,由于两个人的工作能力有强弱,所以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生2:第二种可能性是,由于布鲁诺了解了与阿诺德之间的差距,所以会通过自己的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生3:第三种可能性是,布鲁诺觉得这工作不适合自己,他应该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让自己的收入增加。
生4:如果布魯诺的生活能得到政府的社会保障,而像阿诺德这样的富裕群体也能自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虽然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但是社会在总体上应该是和谐的。
《差别》的结局蕴含了多种可能性,这也预示着学生未来世界的多样性,这样的问题有助于鼓励学生基于自身个性的思考和面向未来的积极选择进行表达。依循着学生的真实话语,在探讨第一种可能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与认同政府在解决收入差距方面的举措(如教育和就业培训);在探讨第二种可能性时,师生双方可以结合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理解,思考正确处理此关系对社会发展和个体未来生活的积极影响;第三种或者更多的可能性,则可以成为教学的生长点,我们希望将来的社会是一个为充分展示个人的能力、特长而提供多元选择的社会,也是能够给多数人带来最大福祉的社会。这样的对话既表达了学生理性思考中的真诚品质,也表现了基于事实的真实状态。
二、话语真实的主导因素——发挥 “对话性他者”的功能
传统教学把教师作为教学的代理人,这一权威型的角色抑制了学生话语的真实表达,为了创造新的对话学习,教师应发挥“对话性他者[1]47”的作用。所谓“对话性他者”就是在最近发展区里,能够诱发和促进师生真实对话,发挥“脚手架”作用的“他者”。这要求教师展开比以往的“教学”概念更广的教学活动。首先,应精选与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的学习环节;其次,把教室环境革新成合作性学习的场所,促进自主与合作性的对话展开;再次,要倡导多维的话语表达方式,学生的质疑、辩解和反驳的愿望和权利需要得到充分尊重,而不是遭到压抑和排斥。
在学习《政治生活》“政府权力:依法行使”一框时,笔者以《一场雾霾引发的官司》的微电影为情境,设计了探究性学习过程。
(1)作为公民,你是否支持镇长查封排污企业的行为?为什么?
生1:支持,因为镇长是为了制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师:虽然保护了环境,但是该厂及其员工的利益是否受损了呢?
生2:反对,虽然镇长是为了环保,但是镇长在没有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就查封企业,是对企业利益的侵犯;或者镇长可能是为了保护该地区其他企业而查封该企业,会让人怀疑背后的动机。
……
师:这样看来,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不符合法定程序,这样的做法没有做到依法行政。
(2)政府在占据道德制高点和依法办事之间,你更倾向于哪个做法?
生3:如果政府占据道德制高点是以牺牲环境为前提,我更希望政府能依法办事。
生4:法律应该体现人民意志,政府能依法办事就是对人民负责了。
师:政府的道德观念不重要吗?
生5:政府应贯彻依法治国,有利于防止腐败,但要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不是传递知识,而是将知识“隐喻”于具体情境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启迪着学生表达对这场“官司”的不同看法。借助问题(1)及其交流,学生明晰了依法行政的含义;围绕问题(2)及其交流,学生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依法行政”的“知识”被还原为“思考”,教师在贴近学生思维水准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促进学生拷问“政府权力”,也推动着学生在聆听他人话语的过程中深入学习。 三、话语真实的关键环节——推进课堂教学中心转换
“视域融合”理论认为,个人的“理解与表达”是由自己带来的各种前见(理解某一事物的先行立场或视角)所规定的。学生话语是自身“前见”的展现,我们倡导课堂应坚持“以生为本”,那么,我们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过程”作为中心,还是只重视学习的“结果”呢?《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重视“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学生活动具有交往性,我们应将学生与生活世界的交往及其相关的经验置于教学的中心,而不是一味关注结果。交往及经验是学生的“前见”,是学生理解与话语表达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中无视学生“前见”的对话,只会导致学生无话可说,无话能说,无话想说。教师需要重构学生的交往关系,推动学生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表达真实的话语。
在《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学习时,笔者通过5个问题层层推进着教学过程:
(1)一般情况下,你会选择个性相似还是个性明显不同的人做朋友?
(2)李白与杜甫两位大诗人,你更喜欢哪一位?能说说理由吗?
(3)你比較喜欢作者的哪些诗?有过怎样的共鸣?
(4)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中所呈现的生命意境有何差异?
(5)诵读他们的诗歌,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生命体验?
上述5个问题都以学生交往及相关“前见”作为话语表达的内容,问题(1)是基于学生对自身的交往及经验进行的反思,问题(2)(4)(5)侧重于对以往学习经验的再现与更新,问题(3)则推动学生从生活经验到学习认知的升华。在问题(1)和(2)之间,笔者这样描述了李白和杜甫的关系——“历史上最让我感动的画面是:李白与杜甫在酒楼上举杯晤对,畅谈生命与理想。写李白最传神的,是杜甫的那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对杜甫怀念最深的,是李白的‘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人生得一知己如此足矣。”在这里,师生交往经验得以呈现,教师话语为学生提供了描摹的方式,学生通过“模仿—创造”,在(3)(4)(5)问中,积极从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中去印证自己的生命经历,不同的发自内心的好声音获得了真挚的回应。
四、话语真实的持续动力——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是教师为促进学习而开展的对学生表现所作出的总结与反馈。合理的课堂评价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话,鼓励学生发表真实见解,这是营造积极学习氛围的有效途径。目前政治课堂评价仍然存在着内容空洞、言语笼统、千篇一律等现象。要改善课堂评价,教师需要增强立足“生本”评价的意识,运用科学评价的方法,提炼评价过程中的教学机智。
学生对教材的内容也会产生质疑。一位学生在学习《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三中关于“美国的选举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时,提出“有权人的金钱游戏”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的疑问,笔者这样评价,“这位同学对美国政治制度有独到的理解,非常不错,能否具体解释一下?”该生认为,“再有钱的人也无法控制美国总统选举,因为个人对总统选举的捐款是有限制的,比尔·盖茨最多捐25000美元,就这点钱,总统是不可能为你服务的”。笔者鼓励其他同学参与评价,有同学提出了反驳却语焉不详,笔者提醒他“把想好的在心里先说一说,准备充分了再和大家分享”。如果没有学生反驳,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美国总统选举到底贵不贵?”“有钱人和没钱人,谁更能影响选举结果?”这些问题既是对学生话语的评价,又激励着学生的探究需求,从而开拓了新的学习可能。
在对话教学中,“人形成了批判性地认识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方式的能力,他们发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并与之共在。”[2]学生话语表达了学生与世界的关系,其中凝聚着知与不知、理解与偏见、认同与否定等深刻的教育问题,话语真实是对话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将学生的真实话语带入教学的场域,使教学对话逐步转变为有意义地建构知识、启迪思维和促进生命成长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 [M]. 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修订版)[M]. 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