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楷”并修 道德师范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fdfdfgdf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最迫切的工作,应是坚持自身道德的全面修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师范形象,最大限度地提高身范言教的效能,以完美的师范形象和行为来深刻地影响学生,努力引导学生有力抵制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是只停留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创新的探求。那么,教师道德的全面修养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六楷”并修,方可师范。所谓“六楷”并修,即:
  
  一、孝行楷模的修养
  
  孝为百行先。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特殊工作。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道。所谓传道,就是向学生传授人类文明的美好道德。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文明民族,孝行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古往今来的志士伟人,无不是孝行楷模。数不胜数的爱国英杰,尽皆孝行典范。孝行是爱国立志,是建勋报国的根本,不孝亲尊,不敬尊长,爱国、爱家无从谈起,更不用说报恩、报效国家了。当前,党中央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国际社会呼吁构建和谐世界。因此,必须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行。因为孝行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当代青少年学生因其种种原因淡化孝行的现象是不容乐观的。教师是学生的引导人,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其道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的养成,而孝行是一个人道德的核心,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有孝心、重孝行的孝行楷模,是教育影响学生的孝行师范。
  
  二、“爱情”楷模的修养
  
  教育教学是一种特殊意义的传情活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活动过程,将具有情感的丰富的学科知识融合着教师深厚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引起情感的激动产生情感碰撞,教材情感、教师情感和学生情感三情融合为一体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中受到强烈的感染,最终引起情感的质的变化,达到悟知、会神、领神、领情的结果。要向学生传递饱满而纯洁的情感,教师就必须具有饱满的对教材,对事业,对学生的纯洁而热烈的情感。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道德修养,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乐于为学生奉献,努力使自己成为爱情的楷模。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爱情”,乐于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情感。
  
  三、爱心楷模的修养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特殊的爱心工作;教师所服务的对象是特殊的需要关爱的青少年学生。所以,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实质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向学生施爱的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自己精心设计的方式方法,将自己满腔的挚烈的关爱之情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并输送给学生,以挚烈的关爱之情换取学生对教师的挚烈的敬爱之情。师生互爱,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主要的,只有教师自觉主动地热爱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才会敬爱教师,才会自觉主动地乐于接受教师的热爱和关爱。所以,教师必须是由衷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服务的对象,挚诚地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四、文明楷模的修养
  
  教师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教育培养大批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知识、讲文明,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现在,全国上下正在齐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的社会。教师所担负的是培养造就大批合格的和谐社会的建设者的重任,所以,作为培养文明人才的教师,自身首先必须是高度文明的楷模,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担负得起培养文明人才的使命,才能完成培养文明人才的神圣任务。
  
  五、勤奋楷模的修养
  
  学高才能为师,身正方可为范。教师的职能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则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要精通所教学科,要有丰富的教学方法;育人则必须具有先进、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艺术的教育技巧。教育教学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在飞速发展,教育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在不断精通业务知识的同时坚持自觉地不断吸收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变更新观念,探索新方法,这些,都要靠教师自觉的、勤奋努力的进行自身修养。
  
  六、热心楷模的修养
  
  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群体,这些青少年学生的家庭状况、个人智力因素、个人性格因素、个人身体因素各不相同,所以其接受教育的能力必然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绝不可采取单一的方式方法,而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情况,仔细了解学生心理,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均能乐于接受,学有所获,育有所进。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必须要具有极大的热心,只有具有热心,才会有热情。有了热情,才会有耐心。有了热心、热情、耐心,才会有责任心。
  “六楷”并修,教师则会道德高尚,言行举止,时时是楷,事事是模,自然会言传身教,热爱关心并施,学生定会从内心感激敬佩教师,心悦诚服地跟楷从范。
  (作者单位:416700湖南省永顺县石堤镇中学)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要实践创新新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的现代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那么,学习历史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一、注重发散性逆向思
期刊
实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和假设而进行的操作或从事的探究活动,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许多生动、有趣的现象。从而了解事物运动的规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设计和进行探究、处理信息、合作交流;通过实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探究实验常做常得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最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问题性
期刊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社会上一些落后的、非科学的价值观的影响,致使好多学生都不愿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一名政治老师,特别是一名青年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从不感兴趣到主动去学习呢?我的体会是:先从情感上紧紧抓住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紧抓住学生,并非在课堂占用学生的很多时间,也并非用“钢性手段”来命令学生,强迫学生去学习,而是从感
期刊
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刚离开幼儿园,有的刚刚离开家庭,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有时,由于他们的任性,倔强及娇生惯养,使他们的缺点更加严重而难以克服。这就决定了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实施德育工作的特殊性。    一、根据小学一年级新生特点,采取有效的德育措施    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很深的道理是行不通的了,对他们进行教育只能通过实践,利用本班本校的真人真事或具体的材料
期刊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新的形势下,首先要开展好学校德育工作,这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一、树立“立德乃立校之本”观念,大力提倡四种意识    “以德立校”是学校治校纲领,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始终把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作为头等大事,逐步使德育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1、思想意识:教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这是一个基于知识、注重创新和实践的时代。大力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是我国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形成创新的能力。作为政治课教师应在创新素质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把学生培养成善于思考,富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人
期刊
地理是普发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从提高现代公民素质的角度来看,地理知识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地理教学工作者来说,能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地理教学也需要讲究方法,优良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初中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将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艺术方法简述如下:    一、巧用歌谣、谚语    地理学科是一门科学性、
期刊
【摘要】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其自身进行改革与创新,其中榜样的示范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榜样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认真做好,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可靠保障。当前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很重要,也很难做,要针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    一、关键是增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物理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大势所趋。那么,在物理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精心营造探索氛围  传统的物理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老师能讲清,学生能听得懂,教学就是成功了。这样教出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仅靠机械记忆和单纯模仿,缺泛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而强调创造力的培养的
期刊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在15—18岁之间,他们思想活跃、心理素质差、可塑性强,容易受周围环境和各种消极腐朽思想的影响而产生不良心理,若教育和引导不当,这些不良心理将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有利于职校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职校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对毕业后所面临的社会激烈的竞争有正确的心理准备,有必要根据职业教育和职校中学生的特点,提高德育工作质量,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