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91年,朝廷下发文件,准备提拔苏轼,让他回到宫廷,担当翰林学士承旨。同时进京的,还有苏辙,担任尚书右丞。
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是皇帝秘书长。哪个人不睁大了眼,准备往进钻?
可是,苏轼偏不,接到文件,马上拿起那支写前后赤壁赋的笔,开始给皇帝写辞呈。苏东坡这样做,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兄弟同朝为官,在他看来,极易互相包庇。
在《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第一状》中,他道:接到文件,自己工作已移交完毕,但是,仍希望朝廷收回任命,让自己在地方任职。
当时地方郡守,一般四品,比翰林学士承旨,要低上一品。
至于原因,他说得很清楚:“窃睹邸报,臣弟辙已除尚书右丞。兄居禁林,弟为执政。在公朝既合回避,于私门实惧满盈。”
在大家都崇尚朝廷有人好做官时,苏轼则担心,兄弟在朝,会对处理政事不利,希望辞掉朝命。
宋哲宗这人,还是特别重视文采的,尤其对苏夫子的如椽大笔,更是看中,因此不准,再次要求,“乘递马疾速发来赴阙”,坐着驿站的马,赶快来上任办公。
苏轼无奈,再次写下辞呈,就是有名的《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第二状》,在奏章里,除了说明兄弟不能同朝为官的原因外,告诉皇帝,“清要之地,众所奔趋”,大家都削尖脑袋想去,你别担心无人啊。
而且,他自己呢,一边送奏章,一边上路,走走停停,到了扬州,赖着不走了,希望皇帝“特赐除臣知扬、越、陈、蔡一郡”,随便哪一个都可以。
宋哲宗也有犟劲,就是不答应,第三次下发文件,让苏轼赶快上任签到,这样,就出现了《辞免翰林承旨第三状》。苏轼为了说服皇帝,又加上一条理由:过去有官员任翰林学士,他侄子当参知政事,朝廷为了避嫌,就罢免了他的学士职位,现在,我也可以依照这个旧例,这叫什么?有章可循嘛。
皇帝说:“不行,我不答应。”
无奈,苏夫子只有车船劳顿,到了京城,勉强上任,心里却觉得很不妥当,趁太皇太后生日普天同庆时,又写了份辞呈送给皇帝,可怜巴巴地哀求,“欲候上寿讫,复遂前请”,希望等到太皇太后生日结束,再满足自己的请求。
这个苏夫子,简直不通常情。
这个苏夫子,简直匪夷所思。
然而,就因为这匪夷所思,这不通情理,苏轼才显得潇洒出尘,飘若白鹤。
一千多年来,我们赞颂着苏轼的潇洒超脱,可是,有几个人学会了他的舍得?在名利面前,在富贵面前,若如苏轼一般舍得,人人都可洒脱,都可飘逸如云。
(选自《三峡都市报》)
【赏读品鉴】
苏轼,中华民族的骄傲,很多人说,为了他的出现,在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才华,他的思想,影响那么深远。但这些,都不是作者所要讲述的重点,作者谈的是是他人生中的另一面——洒脱。这也许给总是追求幸福的人,指明了一条道路。
曾几何时,很多人对幸福的理解是得到的越多越好,收获的越多越好。其实,这是对幸福的狭隘理解。作者通过苏轼三次辞任正三品、皇帝秘书长、翰林学士承旨等职,从中表现他的洒脱,而且苏轼的理由一次比一次打动人。这正是苏轼追求的幸福。
我们应当知道,苏轼的洒脱,源于他在名利面前,富贵面前,能够舍得从容。
能够舍得,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想要得到一些东西。不可否认,现代社会诱惑太多,心中所想得也就越多,所以也就更累。
苏轼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人内心的丑陋与不堪。因为舍得,苏轼潇洒超脱,他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才是幸福。
【发散思维】
1.“这个苏夫子,简直不通常情。这个苏夫子,简直匪夷所思。”结合全文,我们该如何来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2.通过苏轼三次辞任官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与自己厮守
1.①与自己厮守,是一种平静的放弃,是一种简单的执着,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是一种归属的寻找,是一种尘俗的解脱,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②与自己厮守,有机会把自己看清,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生活,怎样才能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2.①应该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浮躁。
②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简单、快乐地生活。
③不必苛求形式,要有一颗淡泊的心。
④以出世的态度,寻得一片恬淡和纯净。
苏轼的超脱
1.①“不通常情”“匪夷所思”,主要是从人们惯常思维角度来说的,皇帝给个官职都不去赴任,未免不通情理,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②正是苏轼的不通情理与匪夷所思,才让我们真正见识了苏轼的人格魅力,这也正是苏轼的伟大之处。
2. ①苏轼做事很讲究方法,虽然不愿意就任,也不是当面冲撞,讲究策略。
②三次辞任,说明苏轼已经完全看透了名利场,在名利、富贵面前能够舍得,只有无欲则刚,才能做到洒脱,飘逸如云,也就追求到了别样的幸福。
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是皇帝秘书长。哪个人不睁大了眼,准备往进钻?
可是,苏轼偏不,接到文件,马上拿起那支写前后赤壁赋的笔,开始给皇帝写辞呈。苏东坡这样做,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兄弟同朝为官,在他看来,极易互相包庇。
在《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第一状》中,他道:接到文件,自己工作已移交完毕,但是,仍希望朝廷收回任命,让自己在地方任职。
当时地方郡守,一般四品,比翰林学士承旨,要低上一品。
至于原因,他说得很清楚:“窃睹邸报,臣弟辙已除尚书右丞。兄居禁林,弟为执政。在公朝既合回避,于私门实惧满盈。”
在大家都崇尚朝廷有人好做官时,苏轼则担心,兄弟在朝,会对处理政事不利,希望辞掉朝命。
宋哲宗这人,还是特别重视文采的,尤其对苏夫子的如椽大笔,更是看中,因此不准,再次要求,“乘递马疾速发来赴阙”,坐着驿站的马,赶快来上任办公。
苏轼无奈,再次写下辞呈,就是有名的《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第二状》,在奏章里,除了说明兄弟不能同朝为官的原因外,告诉皇帝,“清要之地,众所奔趋”,大家都削尖脑袋想去,你别担心无人啊。
而且,他自己呢,一边送奏章,一边上路,走走停停,到了扬州,赖着不走了,希望皇帝“特赐除臣知扬、越、陈、蔡一郡”,随便哪一个都可以。
宋哲宗也有犟劲,就是不答应,第三次下发文件,让苏轼赶快上任签到,这样,就出现了《辞免翰林承旨第三状》。苏轼为了说服皇帝,又加上一条理由:过去有官员任翰林学士,他侄子当参知政事,朝廷为了避嫌,就罢免了他的学士职位,现在,我也可以依照这个旧例,这叫什么?有章可循嘛。
皇帝说:“不行,我不答应。”
无奈,苏夫子只有车船劳顿,到了京城,勉强上任,心里却觉得很不妥当,趁太皇太后生日普天同庆时,又写了份辞呈送给皇帝,可怜巴巴地哀求,“欲候上寿讫,复遂前请”,希望等到太皇太后生日结束,再满足自己的请求。
这个苏夫子,简直不通常情。
这个苏夫子,简直匪夷所思。
然而,就因为这匪夷所思,这不通情理,苏轼才显得潇洒出尘,飘若白鹤。
一千多年来,我们赞颂着苏轼的潇洒超脱,可是,有几个人学会了他的舍得?在名利面前,在富贵面前,若如苏轼一般舍得,人人都可洒脱,都可飘逸如云。
(选自《三峡都市报》)
【赏读品鉴】
苏轼,中华民族的骄傲,很多人说,为了他的出现,在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才华,他的思想,影响那么深远。但这些,都不是作者所要讲述的重点,作者谈的是是他人生中的另一面——洒脱。这也许给总是追求幸福的人,指明了一条道路。
曾几何时,很多人对幸福的理解是得到的越多越好,收获的越多越好。其实,这是对幸福的狭隘理解。作者通过苏轼三次辞任正三品、皇帝秘书长、翰林学士承旨等职,从中表现他的洒脱,而且苏轼的理由一次比一次打动人。这正是苏轼追求的幸福。
我们应当知道,苏轼的洒脱,源于他在名利面前,富贵面前,能够舍得从容。
能够舍得,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想要得到一些东西。不可否认,现代社会诱惑太多,心中所想得也就越多,所以也就更累。
苏轼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人内心的丑陋与不堪。因为舍得,苏轼潇洒超脱,他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才是幸福。
【发散思维】
1.“这个苏夫子,简直不通常情。这个苏夫子,简直匪夷所思。”结合全文,我们该如何来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2.通过苏轼三次辞任官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与自己厮守
1.①与自己厮守,是一种平静的放弃,是一种简单的执着,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是一种归属的寻找,是一种尘俗的解脱,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②与自己厮守,有机会把自己看清,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生活,怎样才能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2.①应该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浮躁。
②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简单、快乐地生活。
③不必苛求形式,要有一颗淡泊的心。
④以出世的态度,寻得一片恬淡和纯净。
苏轼的超脱
1.①“不通常情”“匪夷所思”,主要是从人们惯常思维角度来说的,皇帝给个官职都不去赴任,未免不通情理,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②正是苏轼的不通情理与匪夷所思,才让我们真正见识了苏轼的人格魅力,这也正是苏轼的伟大之处。
2. ①苏轼做事很讲究方法,虽然不愿意就任,也不是当面冲撞,讲究策略。
②三次辞任,说明苏轼已经完全看透了名利场,在名利、富贵面前能够舍得,只有无欲则刚,才能做到洒脱,飘逸如云,也就追求到了别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