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资勘专业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设计的改革与探索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设计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实践课程,是测井资料的地质应用实战练习的第二课堂。在OBE理念和国际工程认证体系等新的教育背景和要求下,课题组细致调研了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设计在国内石油高校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有必要对课程设计进行教学改革,并对如何提高测井资料解释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在课程设计内容及实施过程监控两方面的具体措施。研究认为,教师精心准备资料和课程设计题目是有效完成该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而学生主动运用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地质问题是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课程设计;资源勘查工程;OBE理念;国际工程认证;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057-03
  一、资勘专业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设计现状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设计这门课程在国内石油高校均有开设,只不过是在学时和具体任务要求等方面有所差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这个环节中,大多数学生直接联系有科研项目的教师进行现场资料处理;吉林大学设置的同类课程名称是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课程设计,其训练方法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类似,重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安石油大学认为对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和解释是资源勘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该校同类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则是让学生认识并分析测井曲线,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江大学的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主要是为勘查技术与工程测井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践课,从测井资料手工解释与计算机处理两方面来达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测井资料和测井技术是开展地质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料和技术手段。西南石油大学自开办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以来,就非常重视测井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围绕测井地质应用开设了测井系列课程群,其中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设计一直是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类课程,是测井资料的地质应用实战练习的第二课堂。基于先修后续关系,该课程安排在学生修完普通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沉积学、矿物岩石学和地球物理测井之后,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在地球物理测井中学到的测井基本原理和解释方法等基础知识,结合实际测井资料从岩心分析、岩电实验、试油等资料入手,与地质知识相结合,开展测井资料数字处理处理和综合解释,让学生具备获取开展油气地质方案设计所需参数的能力。该门课程安排在2周时间内完成,设置2个学分。主要任务是测井曲线回放,测井资料质量检查与预处理、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储层岩性、物性参数计算机定量处理解释,含流体性质识别、成果图及成果表的制作、报告编写及答辩等几个环节,其任务及流程见图1。
  二、资勘专业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一)这是新形势下该专业课程结构设置调整的必然要求
  在国际工程认证体系大的教育背景下,结合专业特色及发展方向,基于OBE理念,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该专业的测井系列课程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见表1)。根据工程质量认证的最新要求,本门课程设计对支撑学生毕业要求指标点也要相应发生改变。因此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设计进行改革是新形势下该专业课程结构设置调整的必然要求。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资源勘查工程2013级以前,课程设计运行周期都是2周,2014级将课程设计周期缩短为1周, 2015级则调整为2周。同时该专业的测井系列课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2015级开始不仅将地球物理测井的学时从64学时降到了56学时,而且测井地质学和非常规储层测井评价技术这两门课程都取消了。虽然由于上课内容重复等多种原因导致了这两门课程的取消,但作者认为这两门课程里面相应的内容,比如测井资料的沉积学应用、测井资料的构造地质应用、测井资料的储层评价,都可以在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设计中进行挖掘,尤其是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测井相识别、沉积序列划分和储层评价等方面。
  (二)目前课程设计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为了做好“面向资勘专业的”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这个教改项目,笔者对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近几年的该门课程设计进行了详实的调研,结果表明,在课程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设置不够合理,忽视了测井资料手工解释的重要性。测井资料手工解释是准确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和进行计算机定量处理解释的重要基础。任何先进的计算机程序或软件都不可能代替以基本地质理论武装的测井解释人员,复杂的地质因素和测井资料多解性决定了人机联作、交互分析才是得到合理解释结果的唯一途径。
  2.学生机械模仿多,主观能动性发挥较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经过指导老师的软件培训后,学生本应有充裕的时间在2周内保质保量地完成目前课程设计规定的任务。但由于学生主动性较差,动手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都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路和培训的软件进行机械模仿,走流程,草草完成工作任务和报告。因此课程设计完成质量不高,尤其是在计算机程序定量处理参数卡优选等关键环节,学生相互照搬模仿,导致课程设计结果和报告雷同率较高。
  3.在答辩环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较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自己做出的成果不能解释,更毋论结果的准确性及与地质规律的吻合度了。比如所做的直方图、交会图有何用?为何一些解释为储层的地方泥质含量会高于50%?因此将测井资料与地质问题紧密结合,如何提高测井数据处理及综合解释能力,让分析结果更符合地质规律,这是提高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
  4.考核标准忽略了过程考核
  目前的考核标准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平时成绩,主要是考查出勤率,占30%,另一部分是报告质量,占70%。这忽略了学生课程设计过程的考核,虽然要求报告手写,但报告的雷同率依旧很高,尤其表现在计算机处理后的成果图和成果表上,有时不能给出學生真实公平的成绩。   三、资勘专业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设计改革的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校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组认为应该在课程设计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革和实践,主要体现两个结合。一是测井资料手工定性解释与计算机定量解释的结合,二是测井资料综合解释与地质应用的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一)在课程设计内容方面
  根据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该门课程设计内容上拟进行以下调整(见图2)。
  1.增加手工解释课程设计任务,挖掘测井响应在地质上的应用,填补学校计算机机房不够用的缺口。给学生提供精度较高的岩心照片和录井资料,在对测井曲线进行回放后,让学生对照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对该井段进行岩心逐一描述,包括颜色、粒度、岩性等,并与测井资料手工解释岩性和录井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学会认识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是利用测井资料解决地质问题的首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沉积背景总结出该井段的测井相特征,画出沉积序列和相序剖面,完成单井柱状剖面图。由于每个人手工解释的认识和观点不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甚至杜绝学生的抄袭行为,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强化测井资料计算机定量处理环节,提高解释精度。该环节即是按照预定的地质任务,建立测井解释模型,用计算机程序对测井资料进行自动处理,并综合地质、录井和生产动态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岩性剖面、储层参数及含流体性质,并以图形或数据表形式直观显示出来。针对大部分学生利用软件以“走流程”的形式来获取储层参数,不以地质基本理论来约束处理结果的问题,应当让学生通过直方图、交会图等技术深刻认识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与储层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测井解释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对储层孔隙度、伤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参数的影响,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测井解释模型,选择恰当的处理参数,从而提高测井解释精度,让解释结论符合地质规律,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核心问题。
  3.对照手工解释和计算机定量处理分析成果,总结分析储层的地质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初步具备储层综合评价的能力。
  (二)增强指导老师的过程控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进考核方式
  1.指导教师精心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之前都是所有学生使用同一套资料进行课程设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防止互相抄袭,可将3~5个学生分为一组,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题目,使用不同的资料进行课程设计,每组学生分工合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既锻炼了设计能力,又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抄袭的可能性。
  2.减少指导教师手把手教学,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在巩固地球物理测井、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等课程基本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学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地质与测井的结合。在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应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这样既能开阔思路,又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我们教学的首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模仿,而是通过适当方式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否则,虽然我们疲惫地奔走于学生的各类问题中,但却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提高。因为学生对教师已经形成了依赖,一遇到问题马上就问,哪怕是最初级的问题也从来不动脑思考。比如处理过程中参数选择不合理,或者参数不够,导致结果不正确,甚至都不能出结果。此时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去什么地方检索什么文献,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帮他把参数调出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主动纠错以获得成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3.降低报告要求,改进考核方式。计算机定量处理环节一定要在计算机上对处理程序的调试、参数卡的选择及成果展示上严格把关,检查结果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要认真做好答辩环节,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汇报来讲述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由学生演示简单操作,答辩成绩也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笔者认为,需要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无需大量的文字和篇幅要求,内容只需讲清楚课程设计的意义、完成方法和步骤及结果即可。因此最终成绩由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上机检查、答辩和报告组成,比例为1∶2∶3∶4。
  四、结束语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设计的内在意义远远不只是一门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第二课堂,改革后的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课程设计相当于一个小的科研活动。教师精心准备资料和课程设计题目是有效完成该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先决条件,学生主动运用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地质问题是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学生在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中能将测井资料与地质问题紧密结合,让测井处理解释结果更符合地质规律,提高了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高利明,池田辉政,鸟居朋子,等.高校教师课程设计能力之研究[J].大学教育,2004.
  [2] 宋向群,王子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大学教育,2013.
  [3] 李霞,牛显春.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以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为例[J].大学教育,2016.
  [4] 张冲,黄雨阳,周雪晴.“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J].石油教育,2016.
  [5] 申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测井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
  [6] 张华等.《地球物理测井》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7] 张华,龚育龄,邓红珍.《地球物理测井》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 骆淼,潘和平,马火林.基于专业需求的“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J].中国地质教育,2011.
  [9] 张超谟,高楚桥,曾才顺.《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课程的实践教学[J].石油教育,1999.
  [10] 胡克珍,张超漠.我系测井解释与数字处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J].石油教育,1995.
  [11] 刘之的,赵军龙,程希.“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
  [12] 冯翠菊,王春生.关于测井资料解释课程设计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3] 宋红伟.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系列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石油教育,2010.
  [14] 王功军,王冬梅.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2008.
  [15] 王廷山.关于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几个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其他文献
在教育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观点对于幼儿教育尤其重要,现在社会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也将这种观念延伸发展到幼儿教育阶段。针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社会
油田电化学采油技术是以油层处理剂降解油砂矿原油组分,改善油层电导率,以电场直接作用于油层部位,充分利用电解、电加热、电泳、电场力的驱油作用,改善油层油水相渗透率、提
“蚁族”是当前网络中的顶级红词。它不是指华纳兄弟电影里的蚂蚁王国,也不是指生态玩具中那些被人们用来观察赏玩的昆虫小群落。当然,更不是玄幻小说中的类人种族……
高职教育中就业难问题已经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专业对口就业率、就业单位的档次、起薪标准等偏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单位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音乐专业人才
拍卖之辩  自2012年起,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推出“设计拍卖”专场,迄今为止已然一载有余。暂不论得失、赔赚与输赢,也不说赞誉、中立和批评。“设计拍卖”在业界终究做出了名气。2013年春季现当代艺术设计专场总成交额666.741万,拍品147件,成交率45.33%,秋季专场总成交额546.77万,拍品143件,成交率53.96%。作为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在2013年阴云笼罩的拍卖市场大环境下,这个成绩
为响应国家海洋战略,地方本科院校琼州学院由综合性高校转型为海洋类高校,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要办出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海洋类大学,需有相应的海洋类专业与学科支撑,该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日益重视新一代的综合素质。而高中历史恰恰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门学科。历史作为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
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计算机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是数学教师发现和挖掘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潜力的过程.整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整合的理论,用整合理论指导计算机技术
目的:优选微波提取黄精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和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L_9(3~4)优选黄精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固液比(A
割纸算法是一种求最优的算法,本算法的实现的关键技术是“递归”,编写“递归算法时,是将原问题转换成一个或多个子问题,并找出停止条件,在本算法中,终极所有的切割方法,记下最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