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场馆学习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对学生的学习经验形成有独特的作用。但其特有的学习形态决定它带有碎片化和浅层化的特点。笔者以校园地震馆为依托开展研究,探求场馆学习深度思维的培养策略:一、科学组建学习团队,引发思维的多向性;二、带着问题参观体验,激发思维的灵活性;三、精心设计场馆学习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四、交流分享,建构认知联系,促进思维的系统性。
[关键词]场馆学习;深度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6-0094-02
近年来,学生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越来越多地进行场馆学习。场馆是为一定展览目的设计的地理空间,它通过模型、实物的布置,配合文字、图片说明,构建出一个结构化的学习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场馆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经验形成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场馆所提供的学习形态有其特殊性:没有固定的学习流程,学习方式自由,参观者往往根据各自的经验、兴趣自由选择,因此,场馆学习带碎片化特点;此外,场馆内信息通常非常丰富,而参观时间有限,难免走马观花,因此场馆学习还有浅层化的特点。如何提高场馆学习思维的深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笔者以校内地震馆为依托开展教学研究,探求场馆学习深度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科学组建学习团队,引发思维的多向性
场馆学习是个自由选择的学习过程,自主性极强。学生在参观学习之前的知识和经验,与学习结果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除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基础,还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偏好,擅长操作的,乐于观察的,喜欢阅读的,长于倾听的,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理解展览内容。因此,学习伙伴的选择对参观学习会产生促进作用。在参观过程中,科学组建学习团队,促使学生与不同特质的伙伴互相交流,相互启发、补充,是引发思维多向发展,提高场馆学习深度的有效途径。
团队组建有很多方式,“自由选择”和教师适当调控相结合是比较合理的方式。异质(包括性别、性格、特长、学习能力等)学生的合理组合,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各团队学生实力尽量均衡,方能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笔者指导学生开展“探秘地震”研究活动,根据研究的四个主要问题,我们分成了8个小组,每组6-8人,每两个小组研究同一个问题。组建学习团队时,首先“同学推荐”和“自我推荐”相结合,选出8位品学兼优的组长,然后让学生自由组队。结果发现优质学生、同性别学生自然相吸,不利于班级整体学习的推进,于是对异质学生进行了适当调整。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明确的任务。起初我们让每个小组完成一份学习单,发现效果不佳,有不少孩子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后来,我们改由每两个孩子完成一份学习单,学生的投入程度明显提高。另外,根据小学生活泼好胜的年龄特征,开展组际间的PK竞争,也能促进场馆学习的深度发生。
二、带着问题参观体验,激发思维的灵活性
欧美学者研究发现,学习的乐趣取决于自主选择的程度。学生在场馆参观中一般存在三种选择水平,即“没有选择”“有一定选择”和“自由选择”。比起“没有选择”及完全“自由选择”,“有一定选择”在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最好,因为“有一定选择”能促进学生控制自己的学习,并深层卷入学习过程。
参观的动机状态会引发不同的参观期待和情绪反应。学生在场馆中學习,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得特定的知识,而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充满好奇的学生,会采取适当的参观策略,获得宽泛的知识,并具有更大的创造力与灵活应对的能力。因此,激发参观兴趣,方能使学生更深刻地卷入学习体验,更享受学习过程本身。
激发好奇心的最佳方法便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疑问”。在参观地震馆之前,笔者引导学生围绕“地震”提出了他们想研究的问题,归纳出五个主要问题:①为什么会发生地震?②地震是怎样发生的?③地震会带来哪些灾害?④地震可以预测吗?⑤地震来临我们如何自救?
接着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前四个主要问题(此为探秘地震的主要内容)中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大问题,并在组内继续提出值得研究的相关小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以“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为例,不少学生已经懂得这是由地球板块漂移造成,对此问题不太感兴趣。笔者追问:为什么地球板块会漂移呢?学生哑口,好奇心瞬间被激发,接着提出了更多值得研究的小问题:地球板块是怎样漂移的?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存在哪些不同的方式?地球板块在几十亿年中曾经呈现过哪些状态?亿万年后呢?……
这些疑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来到“认识地球”区域参观学习时,研究更为主动,思维更加活跃。
三、精心设计场馆学习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过去参观地震馆,一般先带学生跟随讲解员浏览全馆,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参观。我们观察发现,在听讲解的过程中,首先讲解员的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精深细致;其次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也无法持续集中注意力倾听;再加上学生数量多,不便于管理,便有不少学生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在自由参观的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各自分散,尽情体验,但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便有学生将场馆内体验项目当成游乐设施。这样,参观活动基本呈一次性游览模式,学习的成果可想而知,必然收效甚微。
如何让场馆学习深度发生?笔者预先充分了解场馆内的学习资源及资源的分布情况,发现学生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正是地震馆呈现的核心内容。于是将地震馆分成四个区域,分别抓住各区域的核心知识精心设计了一份简单易填的学习单。学生带着学习单参观,能在纷繁的展品中聚焦学习内容,有效地将参观学习的思维引向深入。
四、交流分享,建构认知联系,促进思维的系统性
皮亚杰倡导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建构知识经验时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与同伴、成人的社会交往中发生的。在场馆学活动中,参观学习是学生接触并与展品互动的主要环节。笔者设计共同完成学习单的任务,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在动手操作真实的展品中获得直接体验,之后,再与伙伴、其他参观的成人(馆员、教师等)进行讨论。通过交流,促使不同观点相互碰撞,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事实证明,学生之间的互动越多,就越能促进知识的获得。这些在参观成员之间分享的内容,都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建构。
在“探秘地震”活动指导中,参观之后,笔者着意安排学生“交流分享”。我们试图通过交流分享,互相碰撞,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鉴别和建构,促进系统思维的产生。例如,当研究“地震预测”的学生谈到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时,先请学生介绍它的样子及作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动仪”可以感应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地震?这时,研究“地震怎样发生”的学生便能够借地震波的知识来加以解释。再如,研究“地震带来的灾害”学生谈到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的最大地震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在智利、美国会多次发生巨大的地震?这样的地震会不会发生在我们南京?研究“地震发生原因”的学生便能够运用“地震带”相关知识来解释……
在分享与交流过程中,学生即时的表达,既让学生保持对参观主题的关注和热情,又引导着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思考,并尝试将参观内容与课程及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建构出新的更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将来的学习提供更丰厚的经验背景。
[ 参 考 文 献 ]
[1] 伍新春,谢娟,尚修芹,季娇.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科技场馆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6 ).
(责编 韦淑红)
[关键词]场馆学习;深度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6-0094-02
近年来,学生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越来越多地进行场馆学习。场馆是为一定展览目的设计的地理空间,它通过模型、实物的布置,配合文字、图片说明,构建出一个结构化的学习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场馆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经验形成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场馆所提供的学习形态有其特殊性:没有固定的学习流程,学习方式自由,参观者往往根据各自的经验、兴趣自由选择,因此,场馆学习带碎片化特点;此外,场馆内信息通常非常丰富,而参观时间有限,难免走马观花,因此场馆学习还有浅层化的特点。如何提高场馆学习思维的深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笔者以校内地震馆为依托开展教学研究,探求场馆学习深度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科学组建学习团队,引发思维的多向性
场馆学习是个自由选择的学习过程,自主性极强。学生在参观学习之前的知识和经验,与学习结果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除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基础,还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偏好,擅长操作的,乐于观察的,喜欢阅读的,长于倾听的,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理解展览内容。因此,学习伙伴的选择对参观学习会产生促进作用。在参观过程中,科学组建学习团队,促使学生与不同特质的伙伴互相交流,相互启发、补充,是引发思维多向发展,提高场馆学习深度的有效途径。
团队组建有很多方式,“自由选择”和教师适当调控相结合是比较合理的方式。异质(包括性别、性格、特长、学习能力等)学生的合理组合,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各团队学生实力尽量均衡,方能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笔者指导学生开展“探秘地震”研究活动,根据研究的四个主要问题,我们分成了8个小组,每组6-8人,每两个小组研究同一个问题。组建学习团队时,首先“同学推荐”和“自我推荐”相结合,选出8位品学兼优的组长,然后让学生自由组队。结果发现优质学生、同性别学生自然相吸,不利于班级整体学习的推进,于是对异质学生进行了适当调整。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明确的任务。起初我们让每个小组完成一份学习单,发现效果不佳,有不少孩子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后来,我们改由每两个孩子完成一份学习单,学生的投入程度明显提高。另外,根据小学生活泼好胜的年龄特征,开展组际间的PK竞争,也能促进场馆学习的深度发生。
二、带着问题参观体验,激发思维的灵活性
欧美学者研究发现,学习的乐趣取决于自主选择的程度。学生在场馆参观中一般存在三种选择水平,即“没有选择”“有一定选择”和“自由选择”。比起“没有选择”及完全“自由选择”,“有一定选择”在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最好,因为“有一定选择”能促进学生控制自己的学习,并深层卷入学习过程。
参观的动机状态会引发不同的参观期待和情绪反应。学生在场馆中學习,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得特定的知识,而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充满好奇的学生,会采取适当的参观策略,获得宽泛的知识,并具有更大的创造力与灵活应对的能力。因此,激发参观兴趣,方能使学生更深刻地卷入学习体验,更享受学习过程本身。
激发好奇心的最佳方法便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疑问”。在参观地震馆之前,笔者引导学生围绕“地震”提出了他们想研究的问题,归纳出五个主要问题:①为什么会发生地震?②地震是怎样发生的?③地震会带来哪些灾害?④地震可以预测吗?⑤地震来临我们如何自救?
接着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前四个主要问题(此为探秘地震的主要内容)中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大问题,并在组内继续提出值得研究的相关小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以“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为例,不少学生已经懂得这是由地球板块漂移造成,对此问题不太感兴趣。笔者追问:为什么地球板块会漂移呢?学生哑口,好奇心瞬间被激发,接着提出了更多值得研究的小问题:地球板块是怎样漂移的?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存在哪些不同的方式?地球板块在几十亿年中曾经呈现过哪些状态?亿万年后呢?……
这些疑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来到“认识地球”区域参观学习时,研究更为主动,思维更加活跃。
三、精心设计场馆学习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过去参观地震馆,一般先带学生跟随讲解员浏览全馆,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参观。我们观察发现,在听讲解的过程中,首先讲解员的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精深细致;其次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也无法持续集中注意力倾听;再加上学生数量多,不便于管理,便有不少学生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在自由参观的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各自分散,尽情体验,但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便有学生将场馆内体验项目当成游乐设施。这样,参观活动基本呈一次性游览模式,学习的成果可想而知,必然收效甚微。
如何让场馆学习深度发生?笔者预先充分了解场馆内的学习资源及资源的分布情况,发现学生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正是地震馆呈现的核心内容。于是将地震馆分成四个区域,分别抓住各区域的核心知识精心设计了一份简单易填的学习单。学生带着学习单参观,能在纷繁的展品中聚焦学习内容,有效地将参观学习的思维引向深入。
四、交流分享,建构认知联系,促进思维的系统性
皮亚杰倡导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建构知识经验时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与同伴、成人的社会交往中发生的。在场馆学活动中,参观学习是学生接触并与展品互动的主要环节。笔者设计共同完成学习单的任务,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在动手操作真实的展品中获得直接体验,之后,再与伙伴、其他参观的成人(馆员、教师等)进行讨论。通过交流,促使不同观点相互碰撞,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事实证明,学生之间的互动越多,就越能促进知识的获得。这些在参观成员之间分享的内容,都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建构。
在“探秘地震”活动指导中,参观之后,笔者着意安排学生“交流分享”。我们试图通过交流分享,互相碰撞,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鉴别和建构,促进系统思维的产生。例如,当研究“地震预测”的学生谈到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时,先请学生介绍它的样子及作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动仪”可以感应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地震?这时,研究“地震怎样发生”的学生便能够借地震波的知识来加以解释。再如,研究“地震带来的灾害”学生谈到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的最大地震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在智利、美国会多次发生巨大的地震?这样的地震会不会发生在我们南京?研究“地震发生原因”的学生便能够运用“地震带”相关知识来解释……
在分享与交流过程中,学生即时的表达,既让学生保持对参观主题的关注和热情,又引导着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思考,并尝试将参观内容与课程及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建构出新的更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将来的学习提供更丰厚的经验背景。
[ 参 考 文 献 ]
[1] 伍新春,谢娟,尚修芹,季娇.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科技场馆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6 ).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