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与民主治理:基层实践及思考

来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对于群众路线的理解和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群众论述的中国化发展:一方面,紧扣群众路线的思想内核始终如一地坚持和践行;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特点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诉求特征不断更替发展、深化完善.贯彻群众路线的基层实践创新,主要是基于对群众路线的理论优势和治理实践意义的认识,通过组织化培育、制度预设、构建群众民主监督体系等方式创新探索民主治理的路径.从实践来看,贯彻群众路线、实现民主治理,有较大的余地和施展的空间:一是需深化对群众路线的理解;二是深入把握中国民主治理与群众路线的依存关系;三是依循群众路线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和完善民主治理.
其他文献
一般认为,“实在”是独立于心灵的外在实存,这将带来关于外在“实在”的内在认知究竟何以可能的问题.皮尔士对“实在”和“实存”、“实在”和“外在”两对概念的辨析有助于重新审视这一问题.皮尔士认为,“实在”是一个具有认知属性的概念,它独立于具体心灵对它的认识,但并非必然独立于思想一般;而“实存”则体现为蛮力作用,它在外延上与“外在”相同,独立于一切心灵对一切事物的认识.由此可知,尽管所有“实存”或外在之物都是实在的,但并非所有“实在”都是实存的或外在的.因此,对“实在”的内在认知就具有了可能性.皮尔士对“实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中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什么是人类共同价值?本文以“自由”概念为切入点,比较中西价值体系.西方价值体系认为个人“自由”是人类最根本的共同价值观,其实质是推广社会强势群体结社组党争夺政权的西式政治制度.中华价值体系认为“自由”是承认家庭私利前提下国民团结互助的公益,所有政治共同体的基本功能是政权组织国土上的国民扶老携幼、扶危济困、守望相助.尽管在不同程度上政治共同体的基本功能被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遮蔽,世界价值的潮流却是使这基本功能越来越彰显.人类正进入一个非常矛盾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