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国家或社会所提供的一种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在减轻群众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我国医疗费用不断增加,成为了困扰政府、企业的顽疾,必须加大医疗保险的经济研究。为此,本文基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这一背景对医疗保险市场进行了经济分析,并提出了医疗保险基金短缺的应对措施,全面推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医疗保险事业发展,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医疗保险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38-02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环境下,社会负担及其成本不断加大,用于医疗保险的费用不断增加,医保基金收支不平衡,为自身带来了巨大的预警风险,使之成为最为迫切和最为困难的社会保险,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医疗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保护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加之疾病的复杂性,医疗保险制度逐渐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在我国政府逐步推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行经济学研究,以了解医疗保险经济运行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制度改革,不仅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收支不平衡、降低风险。
1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医保体系的影响
健康,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切实反映。随着“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求有富裕的物质生活,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健康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
在古代社会,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一直被人们看作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发展至今,人力资本的概念应运而生,与教育资本、技术与知识资本、健康资本等资本要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良好的健康状况,也就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并得到切实的投资效益,严重降低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医疗是保护人类健康、消除疾病的手段,也是维护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医疗卫生,改善了人类的健康情况,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从而提高了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要素中所谓活跃的要素之一,它的提高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卫生医疗条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疾病恢复率逐渐提高,在社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加剧了医疗保险的预警风险。
2人口老龄化对医保体系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世界之冠,党和政府采取了一切措施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此,我国现在正在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人口模式转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原因: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高速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随之提高,人口寿命日益延长。加之,我国人口为世界之首,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了世界之冠;第二,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比较快。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转入老年性仅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候,增加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例如,美国60年、瑞士85年、法国115年等,从这些数字足见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相当快;第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超前性。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却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时期,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有了较大的超前性和偏差性。这种形势下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困难重重。
通过上段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我国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增加了医疗保险的预警风险,并使得医保基金收支严重的不平衡。如果我国年龄结构、疾病发生率、人口死亡率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必将使得与老年人有关的医疗保险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医疗保险提下带来巨大的压力。医保基金是通过“现收现付”的方式筹集而来,由每一位在职员工缴纳的,在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的时候,医疗保险所承担的压力和挑战是小的。可是,在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化的情况下,当在职员工和退休员工的比例下降到一定程度,医疗保险制度就难以维持,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时候。为此,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所承受的压力和挑战是其他国家难以想象的,由于尚未进入发达国家行业就迎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各方面的准备条件尚不充分,无疑为我国医疗保险提下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3疾病流行模式对医保体系的影响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其他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慢性疾病逐渐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急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变得更易控制。据我国卫生组织调查研究发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一些急性疾病、传染病都不再是维系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因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周期长,加之缺少一定的特效药,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疾病负担,加重了医保体系的负担。虽然传染病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但是我们应看到近些年来出现的传染性疾病对人类所造成的伤害,如SARS、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仍然面临着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我国医保体系所承受的压力也就更大。
4医保体系的宏观经济分析
4.1我国传统的医保体系经济分析。医疗保险是一种在人们因生病、疾病、生育时,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经济补偿,实质是社会共同承担疾病风险。我国医疗保险实行初期,医疗保险制度由公费和劳保医疗两部分组成。执行过程中,公费医疗保险制度的弊端日益突出。由于公费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职工、全民所有制企业和较大规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中职工,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农村医疗保险则依靠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虽然设想很好,但是这种制度的普及效果并不理想。明显可以看出来,公费医疗保险一开始就对群体进行了差别对待,不符合社会保障的一般原则,直接导致社会分配不公。 除了公费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分配不公之外,服务对象范围狭窄、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也是一大弊端。由于公费医疗保险完全由企业或国家承担,为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尤其国有企业负担更重。在经济效益好的时候,医疗报销的财务管理宽松,造成了大量资金浪费;在经济效益不好的时候,职工的医疗保障无法得到切实落实,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由于“一人公费、全家受益”、“小病大看、无病小看”等不良现象的存在,造成医保基金大量浪费,严重增加了国家和企业的经济负担。
4.2我国新的医保体系的经济分析。鉴于我国传统的医疗保险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我国政府自1994年开始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初具模型,基本符合了公平与效率、内外约束、社会化和平稳过渡的要求,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但从实行的结果看,与当初的目标南辕北辙,改革后的医疗保险体系公平性、普及性、社会公益性不升反降,人们普遍感到看病越来越贵,越来越难,“小病拖,大病扛”现象比比皆是,甚至连“重病等着见阎王”的极端现象也不少见。于此同时,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负担越来越严重。在人口老龄化、疾病流行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医保体系承担着严重经济负担。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现行的“现收现付”的医保保险财务模式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为原则的医疗保险财务模式,它只从短期的角度来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而不涉及到资金积累问题,以明确一个合适的收费标准来征收医疗保险资金。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已由成年型过渡到老年型,人口结构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情况下,“现收现付”医疗保险财务模式面临着严重的支付困难问题。
5我国医疗保险基金短缺的应对措施
5.1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医疗保险的重点在于以“众人”力量化解个人“风险”,因此在更大的人群范围内运用风险共担机制,不仅有利于基金的安全和平稳运行,也顺应时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商业医疗保险中,保险人按照均衡费率收取保险费,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投保人“逆向选择”的冲击。处于信息弱势的保险人如果不对承保对象进行有效甄选,就只能靠提高保费来维持经营,这会使保险人陷入不断提高保费的恶性循环当中;其结果只能是为数较少的健康状况较差的人才会参保,基金规模和风险较小,无法发挥保险的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功能。因此,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必须注意控制逆向选择。社会医疗保险具有强制性,只要是其实施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不论疾病风险大小都必须参加,能有效避免逆向选择。统筹层次大多是地市级范围,参保人数有限,基金相对分散,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此外,还存在一些单位低报缴费工资基数、少缴保险费的现象,对此需要加大稽核力度,减少基金流失。
关键词:医疗保险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38-02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环境下,社会负担及其成本不断加大,用于医疗保险的费用不断增加,医保基金收支不平衡,为自身带来了巨大的预警风险,使之成为最为迫切和最为困难的社会保险,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医疗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保护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加之疾病的复杂性,医疗保险制度逐渐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在我国政府逐步推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行经济学研究,以了解医疗保险经济运行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制度改革,不仅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收支不平衡、降低风险。
1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医保体系的影响
健康,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切实反映。随着“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求有富裕的物质生活,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健康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
在古代社会,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一直被人们看作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发展至今,人力资本的概念应运而生,与教育资本、技术与知识资本、健康资本等资本要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良好的健康状况,也就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并得到切实的投资效益,严重降低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医疗是保护人类健康、消除疾病的手段,也是维护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医疗卫生,改善了人类的健康情况,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从而提高了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要素中所谓活跃的要素之一,它的提高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卫生医疗条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疾病恢复率逐渐提高,在社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加剧了医疗保险的预警风险。
2人口老龄化对医保体系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世界之冠,党和政府采取了一切措施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此,我国现在正在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人口模式转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原因: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高速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随之提高,人口寿命日益延长。加之,我国人口为世界之首,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了世界之冠;第二,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比较快。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转入老年性仅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候,增加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例如,美国60年、瑞士85年、法国115年等,从这些数字足见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相当快;第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超前性。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却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时期,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有了较大的超前性和偏差性。这种形势下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困难重重。
通过上段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我国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增加了医疗保险的预警风险,并使得医保基金收支严重的不平衡。如果我国年龄结构、疾病发生率、人口死亡率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必将使得与老年人有关的医疗保险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医疗保险提下带来巨大的压力。医保基金是通过“现收现付”的方式筹集而来,由每一位在职员工缴纳的,在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的时候,医疗保险所承担的压力和挑战是小的。可是,在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化的情况下,当在职员工和退休员工的比例下降到一定程度,医疗保险制度就难以维持,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时候。为此,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所承受的压力和挑战是其他国家难以想象的,由于尚未进入发达国家行业就迎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各方面的准备条件尚不充分,无疑为我国医疗保险提下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3疾病流行模式对医保体系的影响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其他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慢性疾病逐渐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急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变得更易控制。据我国卫生组织调查研究发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一些急性疾病、传染病都不再是维系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因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周期长,加之缺少一定的特效药,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疾病负担,加重了医保体系的负担。虽然传染病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但是我们应看到近些年来出现的传染性疾病对人类所造成的伤害,如SARS、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仍然面临着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我国医保体系所承受的压力也就更大。
4医保体系的宏观经济分析
4.1我国传统的医保体系经济分析。医疗保险是一种在人们因生病、疾病、生育时,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经济补偿,实质是社会共同承担疾病风险。我国医疗保险实行初期,医疗保险制度由公费和劳保医疗两部分组成。执行过程中,公费医疗保险制度的弊端日益突出。由于公费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职工、全民所有制企业和较大规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中职工,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农村医疗保险则依靠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虽然设想很好,但是这种制度的普及效果并不理想。明显可以看出来,公费医疗保险一开始就对群体进行了差别对待,不符合社会保障的一般原则,直接导致社会分配不公。 除了公费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分配不公之外,服务对象范围狭窄、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也是一大弊端。由于公费医疗保险完全由企业或国家承担,为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尤其国有企业负担更重。在经济效益好的时候,医疗报销的财务管理宽松,造成了大量资金浪费;在经济效益不好的时候,职工的医疗保障无法得到切实落实,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由于“一人公费、全家受益”、“小病大看、无病小看”等不良现象的存在,造成医保基金大量浪费,严重增加了国家和企业的经济负担。
4.2我国新的医保体系的经济分析。鉴于我国传统的医疗保险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我国政府自1994年开始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初具模型,基本符合了公平与效率、内外约束、社会化和平稳过渡的要求,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但从实行的结果看,与当初的目标南辕北辙,改革后的医疗保险体系公平性、普及性、社会公益性不升反降,人们普遍感到看病越来越贵,越来越难,“小病拖,大病扛”现象比比皆是,甚至连“重病等着见阎王”的极端现象也不少见。于此同时,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负担越来越严重。在人口老龄化、疾病流行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医保体系承担着严重经济负担。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现行的“现收现付”的医保保险财务模式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为原则的医疗保险财务模式,它只从短期的角度来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而不涉及到资金积累问题,以明确一个合适的收费标准来征收医疗保险资金。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已由成年型过渡到老年型,人口结构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情况下,“现收现付”医疗保险财务模式面临着严重的支付困难问题。
5我国医疗保险基金短缺的应对措施
5.1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医疗保险的重点在于以“众人”力量化解个人“风险”,因此在更大的人群范围内运用风险共担机制,不仅有利于基金的安全和平稳运行,也顺应时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商业医疗保险中,保险人按照均衡费率收取保险费,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投保人“逆向选择”的冲击。处于信息弱势的保险人如果不对承保对象进行有效甄选,就只能靠提高保费来维持经营,这会使保险人陷入不断提高保费的恶性循环当中;其结果只能是为数较少的健康状况较差的人才会参保,基金规模和风险较小,无法发挥保险的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功能。因此,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必须注意控制逆向选择。社会医疗保险具有强制性,只要是其实施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不论疾病风险大小都必须参加,能有效避免逆向选择。统筹层次大多是地市级范围,参保人数有限,基金相对分散,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此外,还存在一些单位低报缴费工资基数、少缴保险费的现象,对此需要加大稽核力度,减少基金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