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绣中的双面三异绣,是在同一块底料上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姚建萍的人生,从普通绣娘到刺绣皇后,如同她手下的双面三异绣作品,面面皆精彩。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著称,图案秀丽、题材广泛、技法活泼灵动,是中国传统刺绣门类中的顶尖,在过去掌握它繁复的技巧往往要穷尽一个女子毕生的精力。苏州绣娘十万。拔尖的不少,刚刚不惑的姚建萍却已经被誉为“刺绣皇后”。达到了很多人无法企及的艺术高度。
A面 绣娘的本分
1 在10年前,姚建萍就已经小有名气了。
1998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博览会上。她以晚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外宾为题材的《沉思》、邓小平绣像《伟人的风采》和精微绣《吹箫引凤》三幅作品均获金奖。从那个时候起,外界开始将她视为苏绣第三代传人之一。
有些人做什么。似乎是注定了的,姚建萍就是这样。她的家乡苏州镇湖,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刺绣之乡,从事刺绣行业者占总人口的80%,至今还有绣娘八千。这里的女子。除了家务活。就是针线活,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姚建萍也一样。从记事起,周围的女人们手上随时都有针线活,大到被面,小到手绢,花鸟虫鱼栩栩如生。耳濡目染,8岁的时候,她就拿起了绣花针。11岁。她花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在领带上独立绣完了一只凤凰。从此开始为家里挣些油盐钱了。
姚建萍生性活泼,不喜受约束。而传统苏绣擅长花卉静物,讲求精细雅洁,一丝不苟,什么题材用什么针法,齐针、散套、施针、虚实针、乱针、打点、戳纱、接针、滚针、打子、擞扣针、集套、正抢、反抢……四五十种针法不可乱用。动物比花草灵活,平针绣和乱针绣各有韵味。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因此姚建萍很喜欢绣动物,长年下来,她的动物几乎活了,收购的商人愿意以多出别人数倍的价钱购买她的作品。
1987年。20岁的姚建萍到苏州工艺美术学校校办厂干了三年,系统学习了苏绣针法。接着,她又跟着苏绣专家徐志慧学了整整四年。这四年改变了姚建萍的人生道路。跟师傅学艺后,她才知道,自己以前虽然经常被人夸赞,但最多算个能工巧匠,作品只是平面的、象形的、呆板的,离艺术的境界还很远。真正的刺绣艺术,要将绘画的美学、摄影的光影变化、透视与色彩的表现手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绣物品要有立体感、生命力,既要形似,也要神似。
有了这样的追求,姚建萍在绣棚前就坐得坦然而笃定了。任别人靠批发苏绣产品赚得风生水起,她自岿然不动。
2 苏绣中最难绣的是人物肖像。人像眼神、肌肤纹理甚至头发。色彩和针法稍有不慎就会走样。1990年,姚建萍第一次绣人物肖像,是一位日本商人定的,挣了五千元,但她觉得自己绣得并不好。现代苏绣题材拓展。人物肖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姚建萍开始有意识进行人像绣字。1995年。姚建萍找到一幅周恩来总理的照片。这幅照片是70年代初意大利摄影家拍的。总理身着水灰色中山装,面容清癯,侧坐在紫红色沙发上。出于对总理的崇敬,姚建萍想绣制这幅名为《沉思》的照片。
这幅《沉思》花了她整整8个月时间。每天,姚建萍都要在绣棚前工作10多个小时。刺绣好比作画。讲究一鼓作气,一气呵成,有时灵感勃发,即使已经睡下她也会立即起床。因为劳累。她的牙疼病频频发作,后来4颗臼齿先后松动脱落,体重下降了7.5公斤。240天后,大幅绣像《沉思》在1995年底绣成。绣完最后一针,姚建萍不禁热泪盈眶,画面上的总理宛若真人,她感觉一股巨大的力量冲击着胸膛。她想。那就是艺术的力量。
《沉思》配色精妙、针法独到、线条细腻,总理的音容笑貌跃然丝帛,在第二年镇湖举行的刺绣比赛中脱颖而出,囊括了所有奖项。这幅作品为姚建萍带来了很多荣誉,“苏绣第三代传人”、“刺绣皇后”等美誉开始加在她的身上。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她“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姚建萍的人物绣像一时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她也认准了这条道路。为庆祝香港回归,她1997年6月绣制了董建华肖像;为庆祝澳门回归,她于1999年绣制了何厚铧肖像,作为国礼赠送。
2002年5月。南京大学苏州校友会找到姚建萍。请她绘制一幅江泽民与八位校友在中南海聚会的作品。因为时间短、经费少、要求高,很多人都不愿接;而人物多、色彩杂,也让人不敢接。姚建萍接了下来,对每个细节的结构、环境、色彩、针法都精心推敲。甚至——拜访照片上的南大校友,拍下清晰的照片作参考。刚开始困难一大堆,一会儿针法不对,一会儿结构又出问题,和专家、名师反复商讨、反复实践后,姚建萍终于拿出了绣制方案。38位绣娘分成10人一班,采用细乱、粗乱、细平等几十种针法三班倒绣制。自己担任总指挥。负责重要部分的绣制工作。135天后。作品《高山流水校友情》完成。整幅作品用针2.2亿。线色1650种,人物的神采,背景与空间感,衣服的质感,红木凳子的木质感,地毯的厚实感,窗帘的透明感。流水的动感。都表现得细腻逼真,被南京大学作为特级珍品收藏。
2003年,从联合国TIPS中国东方文化艺术中心发来一份定单,绣制《和平》(江泽民主席会见安南秘书长)。这幅作品虚实结合,人物面部表情细腻。眉目传神,联合国TIPS执行主席巴雷斯专程赶到苏州参加其封针仪式。
3 2004年初,姚建萍应邀到东莞去办绣展。巧遇巨幅国画《我爱中华》的作者、全国劳模谭灿辉。谭想将国画《我爱中华》搭载卫星上天,但作品太大太重不能如愿。姚建萍脑子里灵光一闪,如果把图画用苏绣艺术表现出来,不就解决体积重量问题了吗?谭灿辉一听,拍手叫好,于是决定由姚建萍绣制大型苏绣作品《我爱中华》,谭负责联络搭载卫星事宜。
刺绣图稿经过航天专家实验论证之后,就进入了实质性的刺绣阶段。姚建萍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按照搭载卫星的航天技术要求,刺绣画及包装重量不能超过500克,高度不能超过45厘米,这意味着必须将原画按1:9的比例缩小,而且在底料、丝线、装裱的材质上都要受到诸多限制。而画面上人物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整幅作品有56个民族112个人物,每两个人代表一个民族,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的服装、姿势、表情各异。人物脸部面积小,一针之差就会导致脸部变形。姚建萍带着18位绣娘,用精微绣手法,把丝线分成64份来绣,用几十种不同的针法来体现民族服饰的特色和质感,以及背景与人物的空间感。大量重要的绣制工作由姚建萍亲手完成。200天后,《我爱中华》如期完成。纵0.43米,横4.2米。作品色彩鲜明,绣工精美,112个各族青年男女在巍巍长城下。身着民族服装,面 部表情生动,姿态和谐大方。
2004年9月27日16时。大型苏绣作品《我爱中华》搭载我国第2D颗返回式科学卫星顺利升空,在太空轨道飞行18天。环绕地球286圈,行程超过1200万公里,于2004年10月15日顺利返回地面。喜讯传来,姚建萍两行泪水夺眶而出。
《我爱中华》惊动了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2004年11月,故宫专家专程赶赴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实地视察之后,授予她“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会员”证书。2004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授予她“民间工艺美术师”称号7年之后又授予她“民间工艺大师”称号。
B面 使者的企盼
接受采访的时候,姚建萍不时摆弄着手里刺绣艺术馆的资料图册,她的手十指尖尖,有着许多同龄人没有的细腻灵巧。姚建萍很爱护这双手。很多时候,这双手代替了她的嘴表达她的思想。她的身上有一种中国女性惯有的含蓄内敛,甚至过于谨小慎微。对于傍身荣誉,她选择缄默:对于当前苏绣现状和发展,虽有诸多想法,她仍然选择三缄其口。而谈及她钟爱的刺绣艺术,从选线、用色、针法。到构图、人物神态……她才毫无保留。侃侃而谈。除了时时表明自己是一个绣娘。姚建萍从不给人她认为自己如何如何的印象。记者试图在短短的采访中,透过她偶尔流露的刺绣之外“非专业”的东西,来揣测这位苏绣第三代传人代表的内心世界。
责则
中国刺绣源远流长,集合数代绣女的智慧。才形成了如今的湘绣、蜀绣、苏绣、粤绣四大名绣。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传统文化艺术受到冲击。刺绣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境况。当姚建萍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刺绣就因为枯燥无味、收入微薄不再受年轻一代的青睐,如今更由于耗时耗力、不挣钱而缺乏人才储备。获得各种荣誉之后,姚建萍感到了肩上的责任。
“苏州号称有10万绣娘。但真正技艺优秀的不到1万,大多数是生产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既然有那么多人从事刺绣,应该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姚建萍认为,“培养人才也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于是,1999年,姚建萍成立了镇湖刺绣研究所,请来绘画、设计方面的老师,吸收当地优秀的人才组成一支团队。凭借自己多年的探索经验,培育刺绣新人。带领这支团队进行苏绣精品的研究与创作。 2004年对姚建萍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年。4月28日,以她名字命名的刺绣艺术馆在苏州木渎镇开门迎客。政府投资为个人建立刺绣艺术馆,这在苏州十万绣娘中仅此一例。姚建萍刺绣艺术馆投资总额300万元,一期占地6亩。毗邻“针神”沈寿故居,这无形中鞭策着姚建萍。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姚建萍带领着她的团队,不断尝试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甚至一反苏绣温文尔雅的传统,大量涉足现代生活题材。
现在姚建萍艺术馆的50多号人由她直接培训,但她还想带出更多的人。所以姚建萍刺绣艺术馆马上要扩建二期工程,将来有机会她还想办个苏绣学校。
姚建萍的角色定位,渐渐不再限于纯粹的绣娘。而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苏绣艺术承前启后的传播者。
顾虑
盛名累身,姚建萍显然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多年来。谓“刺绣皇后”者有之。称“苏绣第三代传人”者有之,姚建萍却从不敢以此自居。在她的家乡,老一辈的刺绣艺术家们至今仍在探索刺绣艺术,如顾文霞、李娥英等人。姚建萍崇敬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一有机会就向他们请教。而在同辈的苏绣工作者中,姚建萍认为也有不少比自己优秀,而且各有所长。自己之所以出名,也许是因为绣名人比较多。
有人认为她是走捷径。实际上,静物绣得好的人不一定绣得好人物。而人物绣得好的人一定能绣好静物,姚建萍的其他作品同样独具魅力。人物绣像多,是因为人物难度很大,她又喜欢接受挑战。尤其是伟人绣、名人绣,这些公众人物认知度非常高,从而对作品的要求也就更高,她觉得对自己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提高。
另外。就像作家创作选择题材,有的人惯于宏大叙事,有的人喜欢娓娓讲述草根故事,除了自己的喜好,还有对题材把握能力的考虑。在能够把握的情况下,姚建萍有理由更愿意选择重大题材,毕竟重大题材的影响力更大。比如《邓小平》、《蒙娜丽莎》、《泰国活佛》接连获得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的金奖和山花奖,山花奖是中国文联的最高荣誉,多少人梦寐以求。这些都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苏绣。
姚建萍婉拒了很多媒体采访,她怕那些光环让自己变得浮躁,怕人们曲解了苏绣的现状和发展。“我只是一个绣娘。我不能代表苏绣。”
压力
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容许传统艺术存在,但传统艺术若跟不上时代步伐仍是衰亡。早些年一些绣娘率先开办绣铺。把苏绣商品化,姚建萍没有。然而当她越来越理解传统艺术必须依赖市场才能生存发展之后,她开始关注市场。
她开始考虑如何让艺术与市场接轨。不仅要把前辈的精髓继承下去,在题材的选择、表现形式上更要有所创新,创作出紧扣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将来要成为一个既传播苏绣艺术,又能赢得市场的机构。
姚建萍觉得压力很大。她只懂刺绣,不太懂市场,她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期盼
2004年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开张后,姚建萍和馆里的优秀绣娘绣制了《英国女王》、《世纪和平百鸽图》、《万里长城》等大型苏绣作品。但要培养绣娘。要参加社会活动。比起从前潜心刺绣的日子,她坐在绣棚前的时间毕竟是少些了。对此,姚建萍内心不无遗憾。
但她不后悔,而且觉得离开绷子是必要的。离开是为了学习。吸收丰富的营养,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苏绣,了解苏绣。比如因为她是中国文联委员,要参加文代会,很多人说,你搞刺绣的,去开那会干啥呀?姚建萍觉得该。虽然开一次不可能会有什么直接的好处,但跟那些文学大师的接触谈话就是学习,有助于思想境界的提高。这些机会是相当难得的。思想不能达到一个境界。你的刺绣也就到不了那个境界。
再比如到外地举办刺绣展,看起来钱也没赚。还荒废了时间,实际上收获很大。有一次在国外。展览期间来了一群大使夫人,她们对一幅幅作品惊叹不已,说,中国刺绣太棒了。有一位夫人说。苏绣不应该叫刺绣艺术,而是综合艺术,这里面有雕塑、摄影、油画、国画、素描,几乎融入了所有艺术门类的元素。姚建萍觉得她们的认可比赚多少钱更重要。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著称,图案秀丽、题材广泛、技法活泼灵动,是中国传统刺绣门类中的顶尖,在过去掌握它繁复的技巧往往要穷尽一个女子毕生的精力。苏州绣娘十万。拔尖的不少,刚刚不惑的姚建萍却已经被誉为“刺绣皇后”。达到了很多人无法企及的艺术高度。
A面 绣娘的本分
1 在10年前,姚建萍就已经小有名气了。
1998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博览会上。她以晚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外宾为题材的《沉思》、邓小平绣像《伟人的风采》和精微绣《吹箫引凤》三幅作品均获金奖。从那个时候起,外界开始将她视为苏绣第三代传人之一。
有些人做什么。似乎是注定了的,姚建萍就是这样。她的家乡苏州镇湖,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刺绣之乡,从事刺绣行业者占总人口的80%,至今还有绣娘八千。这里的女子。除了家务活。就是针线活,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姚建萍也一样。从记事起,周围的女人们手上随时都有针线活,大到被面,小到手绢,花鸟虫鱼栩栩如生。耳濡目染,8岁的时候,她就拿起了绣花针。11岁。她花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在领带上独立绣完了一只凤凰。从此开始为家里挣些油盐钱了。
姚建萍生性活泼,不喜受约束。而传统苏绣擅长花卉静物,讲求精细雅洁,一丝不苟,什么题材用什么针法,齐针、散套、施针、虚实针、乱针、打点、戳纱、接针、滚针、打子、擞扣针、集套、正抢、反抢……四五十种针法不可乱用。动物比花草灵活,平针绣和乱针绣各有韵味。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因此姚建萍很喜欢绣动物,长年下来,她的动物几乎活了,收购的商人愿意以多出别人数倍的价钱购买她的作品。
1987年。20岁的姚建萍到苏州工艺美术学校校办厂干了三年,系统学习了苏绣针法。接着,她又跟着苏绣专家徐志慧学了整整四年。这四年改变了姚建萍的人生道路。跟师傅学艺后,她才知道,自己以前虽然经常被人夸赞,但最多算个能工巧匠,作品只是平面的、象形的、呆板的,离艺术的境界还很远。真正的刺绣艺术,要将绘画的美学、摄影的光影变化、透视与色彩的表现手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绣物品要有立体感、生命力,既要形似,也要神似。
有了这样的追求,姚建萍在绣棚前就坐得坦然而笃定了。任别人靠批发苏绣产品赚得风生水起,她自岿然不动。
2 苏绣中最难绣的是人物肖像。人像眼神、肌肤纹理甚至头发。色彩和针法稍有不慎就会走样。1990年,姚建萍第一次绣人物肖像,是一位日本商人定的,挣了五千元,但她觉得自己绣得并不好。现代苏绣题材拓展。人物肖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姚建萍开始有意识进行人像绣字。1995年。姚建萍找到一幅周恩来总理的照片。这幅照片是70年代初意大利摄影家拍的。总理身着水灰色中山装,面容清癯,侧坐在紫红色沙发上。出于对总理的崇敬,姚建萍想绣制这幅名为《沉思》的照片。
这幅《沉思》花了她整整8个月时间。每天,姚建萍都要在绣棚前工作10多个小时。刺绣好比作画。讲究一鼓作气,一气呵成,有时灵感勃发,即使已经睡下她也会立即起床。因为劳累。她的牙疼病频频发作,后来4颗臼齿先后松动脱落,体重下降了7.5公斤。240天后,大幅绣像《沉思》在1995年底绣成。绣完最后一针,姚建萍不禁热泪盈眶,画面上的总理宛若真人,她感觉一股巨大的力量冲击着胸膛。她想。那就是艺术的力量。
《沉思》配色精妙、针法独到、线条细腻,总理的音容笑貌跃然丝帛,在第二年镇湖举行的刺绣比赛中脱颖而出,囊括了所有奖项。这幅作品为姚建萍带来了很多荣誉,“苏绣第三代传人”、“刺绣皇后”等美誉开始加在她的身上。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她“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姚建萍的人物绣像一时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她也认准了这条道路。为庆祝香港回归,她1997年6月绣制了董建华肖像;为庆祝澳门回归,她于1999年绣制了何厚铧肖像,作为国礼赠送。
2002年5月。南京大学苏州校友会找到姚建萍。请她绘制一幅江泽民与八位校友在中南海聚会的作品。因为时间短、经费少、要求高,很多人都不愿接;而人物多、色彩杂,也让人不敢接。姚建萍接了下来,对每个细节的结构、环境、色彩、针法都精心推敲。甚至——拜访照片上的南大校友,拍下清晰的照片作参考。刚开始困难一大堆,一会儿针法不对,一会儿结构又出问题,和专家、名师反复商讨、反复实践后,姚建萍终于拿出了绣制方案。38位绣娘分成10人一班,采用细乱、粗乱、细平等几十种针法三班倒绣制。自己担任总指挥。负责重要部分的绣制工作。135天后。作品《高山流水校友情》完成。整幅作品用针2.2亿。线色1650种,人物的神采,背景与空间感,衣服的质感,红木凳子的木质感,地毯的厚实感,窗帘的透明感。流水的动感。都表现得细腻逼真,被南京大学作为特级珍品收藏。
2003年,从联合国TIPS中国东方文化艺术中心发来一份定单,绣制《和平》(江泽民主席会见安南秘书长)。这幅作品虚实结合,人物面部表情细腻。眉目传神,联合国TIPS执行主席巴雷斯专程赶到苏州参加其封针仪式。
3 2004年初,姚建萍应邀到东莞去办绣展。巧遇巨幅国画《我爱中华》的作者、全国劳模谭灿辉。谭想将国画《我爱中华》搭载卫星上天,但作品太大太重不能如愿。姚建萍脑子里灵光一闪,如果把图画用苏绣艺术表现出来,不就解决体积重量问题了吗?谭灿辉一听,拍手叫好,于是决定由姚建萍绣制大型苏绣作品《我爱中华》,谭负责联络搭载卫星事宜。
刺绣图稿经过航天专家实验论证之后,就进入了实质性的刺绣阶段。姚建萍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按照搭载卫星的航天技术要求,刺绣画及包装重量不能超过500克,高度不能超过45厘米,这意味着必须将原画按1:9的比例缩小,而且在底料、丝线、装裱的材质上都要受到诸多限制。而画面上人物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整幅作品有56个民族112个人物,每两个人代表一个民族,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的服装、姿势、表情各异。人物脸部面积小,一针之差就会导致脸部变形。姚建萍带着18位绣娘,用精微绣手法,把丝线分成64份来绣,用几十种不同的针法来体现民族服饰的特色和质感,以及背景与人物的空间感。大量重要的绣制工作由姚建萍亲手完成。200天后,《我爱中华》如期完成。纵0.43米,横4.2米。作品色彩鲜明,绣工精美,112个各族青年男女在巍巍长城下。身着民族服装,面 部表情生动,姿态和谐大方。
2004年9月27日16时。大型苏绣作品《我爱中华》搭载我国第2D颗返回式科学卫星顺利升空,在太空轨道飞行18天。环绕地球286圈,行程超过1200万公里,于2004年10月15日顺利返回地面。喜讯传来,姚建萍两行泪水夺眶而出。
《我爱中华》惊动了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2004年11月,故宫专家专程赶赴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实地视察之后,授予她“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会员”证书。2004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授予她“民间工艺美术师”称号7年之后又授予她“民间工艺大师”称号。
B面 使者的企盼
接受采访的时候,姚建萍不时摆弄着手里刺绣艺术馆的资料图册,她的手十指尖尖,有着许多同龄人没有的细腻灵巧。姚建萍很爱护这双手。很多时候,这双手代替了她的嘴表达她的思想。她的身上有一种中国女性惯有的含蓄内敛,甚至过于谨小慎微。对于傍身荣誉,她选择缄默:对于当前苏绣现状和发展,虽有诸多想法,她仍然选择三缄其口。而谈及她钟爱的刺绣艺术,从选线、用色、针法。到构图、人物神态……她才毫无保留。侃侃而谈。除了时时表明自己是一个绣娘。姚建萍从不给人她认为自己如何如何的印象。记者试图在短短的采访中,透过她偶尔流露的刺绣之外“非专业”的东西,来揣测这位苏绣第三代传人代表的内心世界。
责则
中国刺绣源远流长,集合数代绣女的智慧。才形成了如今的湘绣、蜀绣、苏绣、粤绣四大名绣。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传统文化艺术受到冲击。刺绣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境况。当姚建萍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刺绣就因为枯燥无味、收入微薄不再受年轻一代的青睐,如今更由于耗时耗力、不挣钱而缺乏人才储备。获得各种荣誉之后,姚建萍感到了肩上的责任。
“苏州号称有10万绣娘。但真正技艺优秀的不到1万,大多数是生产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既然有那么多人从事刺绣,应该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姚建萍认为,“培养人才也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于是,1999年,姚建萍成立了镇湖刺绣研究所,请来绘画、设计方面的老师,吸收当地优秀的人才组成一支团队。凭借自己多年的探索经验,培育刺绣新人。带领这支团队进行苏绣精品的研究与创作。 2004年对姚建萍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年。4月28日,以她名字命名的刺绣艺术馆在苏州木渎镇开门迎客。政府投资为个人建立刺绣艺术馆,这在苏州十万绣娘中仅此一例。姚建萍刺绣艺术馆投资总额300万元,一期占地6亩。毗邻“针神”沈寿故居,这无形中鞭策着姚建萍。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姚建萍带领着她的团队,不断尝试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甚至一反苏绣温文尔雅的传统,大量涉足现代生活题材。
现在姚建萍艺术馆的50多号人由她直接培训,但她还想带出更多的人。所以姚建萍刺绣艺术馆马上要扩建二期工程,将来有机会她还想办个苏绣学校。
姚建萍的角色定位,渐渐不再限于纯粹的绣娘。而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苏绣艺术承前启后的传播者。
顾虑
盛名累身,姚建萍显然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多年来。谓“刺绣皇后”者有之。称“苏绣第三代传人”者有之,姚建萍却从不敢以此自居。在她的家乡,老一辈的刺绣艺术家们至今仍在探索刺绣艺术,如顾文霞、李娥英等人。姚建萍崇敬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一有机会就向他们请教。而在同辈的苏绣工作者中,姚建萍认为也有不少比自己优秀,而且各有所长。自己之所以出名,也许是因为绣名人比较多。
有人认为她是走捷径。实际上,静物绣得好的人不一定绣得好人物。而人物绣得好的人一定能绣好静物,姚建萍的其他作品同样独具魅力。人物绣像多,是因为人物难度很大,她又喜欢接受挑战。尤其是伟人绣、名人绣,这些公众人物认知度非常高,从而对作品的要求也就更高,她觉得对自己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提高。
另外。就像作家创作选择题材,有的人惯于宏大叙事,有的人喜欢娓娓讲述草根故事,除了自己的喜好,还有对题材把握能力的考虑。在能够把握的情况下,姚建萍有理由更愿意选择重大题材,毕竟重大题材的影响力更大。比如《邓小平》、《蒙娜丽莎》、《泰国活佛》接连获得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的金奖和山花奖,山花奖是中国文联的最高荣誉,多少人梦寐以求。这些都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苏绣。
姚建萍婉拒了很多媒体采访,她怕那些光环让自己变得浮躁,怕人们曲解了苏绣的现状和发展。“我只是一个绣娘。我不能代表苏绣。”
压力
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容许传统艺术存在,但传统艺术若跟不上时代步伐仍是衰亡。早些年一些绣娘率先开办绣铺。把苏绣商品化,姚建萍没有。然而当她越来越理解传统艺术必须依赖市场才能生存发展之后,她开始关注市场。
她开始考虑如何让艺术与市场接轨。不仅要把前辈的精髓继承下去,在题材的选择、表现形式上更要有所创新,创作出紧扣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将来要成为一个既传播苏绣艺术,又能赢得市场的机构。
姚建萍觉得压力很大。她只懂刺绣,不太懂市场,她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期盼
2004年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开张后,姚建萍和馆里的优秀绣娘绣制了《英国女王》、《世纪和平百鸽图》、《万里长城》等大型苏绣作品。但要培养绣娘。要参加社会活动。比起从前潜心刺绣的日子,她坐在绣棚前的时间毕竟是少些了。对此,姚建萍内心不无遗憾。
但她不后悔,而且觉得离开绷子是必要的。离开是为了学习。吸收丰富的营养,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苏绣,了解苏绣。比如因为她是中国文联委员,要参加文代会,很多人说,你搞刺绣的,去开那会干啥呀?姚建萍觉得该。虽然开一次不可能会有什么直接的好处,但跟那些文学大师的接触谈话就是学习,有助于思想境界的提高。这些机会是相当难得的。思想不能达到一个境界。你的刺绣也就到不了那个境界。
再比如到外地举办刺绣展,看起来钱也没赚。还荒废了时间,实际上收获很大。有一次在国外。展览期间来了一群大使夫人,她们对一幅幅作品惊叹不已,说,中国刺绣太棒了。有一位夫人说。苏绣不应该叫刺绣艺术,而是综合艺术,这里面有雕塑、摄影、油画、国画、素描,几乎融入了所有艺术门类的元素。姚建萍觉得她们的认可比赚多少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