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四风”问题反弹反复、干部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我们结合花垣实际,抓好抓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作风建设持续好转,促进加快发展、后发赶超,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解决好“精准扶贫”的问题。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花垣十八洞村调研,把座谈会开到了群众家门口,这本身就是践行“三严三实”最生动的体现。在专题教育中,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带头响应、率先落实“精准扶贫”号召,在十八洞试点探索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发展支柱产业、精准改善人居环境、精准提供民生服务、精准组织扶贫力量“五个精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复制推广,认真做好“三个三”。切实处理好“三个关系”:在“投入与深入”关系上,既重扶贫投入,更重工作深入,每月驻村工作队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工作”,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在“变化与规划”关系上,既重视短期变化,更重视长远规划,制定完善《花垣县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等,确保扶贫建设一年接着一年干;在“输血与造血”关系上,既实行救济输血,更注重脱贫造血,通过产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转变“等靠要”陋习,改变贫困面貌。突出把握好“三个环节”:在“要扶谁”问题上,借鉴十八洞“三榜三审九个不评”,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每户都建档立卡;在“谁来扶”问题上,重视帮扶力量精准组织,在全省率先设立乡镇扶贫开发办并配备专干1~2名,对全县162个贫困村实行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对每一户贫困户都明确专门帮扶联系人“结对子”;在“怎么扶”问题上,重视机制完善创新,坚持“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的理念,发挥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全力破解好“三大难题”:针对“缺资金”问题,在确保项目投入同时,积极发展村级“互助金”等形式,探索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贷款发放;针对“缺技术”问题,开展“门前办班”,使群众不出村、不离户即可对接市场需求获得实用技能培训;针对“缺市场”问题,积极组建专业合作社,做大“订单农业”,发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解决好“加快发展”的问题。作为民族贫困地区,“有担当”应主要体现在扎实工作、努力推进发展上。当前,少数领导干部面对新机遇,缺乏进取心,习惯于“守摊子”,当“平庸官”;面对新问题,缺乏责任心,遇事绕道走,当“滑头官”;面对新常态,缺乏事业心,不敢担重担,不善谋长远,当“太平官”。在专题教育中,我们坚持崇尚实干的良好导向,努力养成干部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把嘴上说的变为手上做的、把纸上写的变为正在干的,不出成效不松手。县委一班人带头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坚持一心想发展、一心抓发展,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届接着一届干,当好勇于担当的表率。始终坚持“三严三实”教育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结合花垣实际,举全县之力,突出打好“六大攻坚战”,用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由衷点赞。
解决好“服务群众”的问题。习总书记告诫我们要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民”,那就要坚持百姓为上,民意为重,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但一些群众的火气却有增无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基层干部同群众的感情淡了、离群众的距离远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成了“肠梗阻”。在专题教育中,我们让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县直副科级以上干部一起参加学习,接受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好“双报到”“支帮促”“结对子”等活动,完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大幅增加乡镇办公经费和村干报酬,推行“六制工作法”和“一站式”服务等制度,建好建强基层组织,让每一个基层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持续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重点解决好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解决好侵害群眾利益的问题、解决好惠民政策不落实、缩水走样的问题,遏制“任性用权”,将党的政策不折不扣地传递到“末梢神经”。持续抓好“三资”清理、村务公开,依纪依规加大整治小贪小腐的力度,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苍蝇式”腐败问题,使花垣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秀丽苗乡的自然生态相映成辉,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
解决好“精准扶贫”的问题。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花垣十八洞村调研,把座谈会开到了群众家门口,这本身就是践行“三严三实”最生动的体现。在专题教育中,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带头响应、率先落实“精准扶贫”号召,在十八洞试点探索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发展支柱产业、精准改善人居环境、精准提供民生服务、精准组织扶贫力量“五个精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复制推广,认真做好“三个三”。切实处理好“三个关系”:在“投入与深入”关系上,既重扶贫投入,更重工作深入,每月驻村工作队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工作”,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在“变化与规划”关系上,既重视短期变化,更重视长远规划,制定完善《花垣县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等,确保扶贫建设一年接着一年干;在“输血与造血”关系上,既实行救济输血,更注重脱贫造血,通过产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转变“等靠要”陋习,改变贫困面貌。突出把握好“三个环节”:在“要扶谁”问题上,借鉴十八洞“三榜三审九个不评”,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每户都建档立卡;在“谁来扶”问题上,重视帮扶力量精准组织,在全省率先设立乡镇扶贫开发办并配备专干1~2名,对全县162个贫困村实行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对每一户贫困户都明确专门帮扶联系人“结对子”;在“怎么扶”问题上,重视机制完善创新,坚持“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的理念,发挥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全力破解好“三大难题”:针对“缺资金”问题,在确保项目投入同时,积极发展村级“互助金”等形式,探索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贷款发放;针对“缺技术”问题,开展“门前办班”,使群众不出村、不离户即可对接市场需求获得实用技能培训;针对“缺市场”问题,积极组建专业合作社,做大“订单农业”,发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解决好“加快发展”的问题。作为民族贫困地区,“有担当”应主要体现在扎实工作、努力推进发展上。当前,少数领导干部面对新机遇,缺乏进取心,习惯于“守摊子”,当“平庸官”;面对新问题,缺乏责任心,遇事绕道走,当“滑头官”;面对新常态,缺乏事业心,不敢担重担,不善谋长远,当“太平官”。在专题教育中,我们坚持崇尚实干的良好导向,努力养成干部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把嘴上说的变为手上做的、把纸上写的变为正在干的,不出成效不松手。县委一班人带头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坚持一心想发展、一心抓发展,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届接着一届干,当好勇于担当的表率。始终坚持“三严三实”教育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结合花垣实际,举全县之力,突出打好“六大攻坚战”,用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由衷点赞。
解决好“服务群众”的问题。习总书记告诫我们要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民”,那就要坚持百姓为上,民意为重,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但一些群众的火气却有增无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基层干部同群众的感情淡了、离群众的距离远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成了“肠梗阻”。在专题教育中,我们让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县直副科级以上干部一起参加学习,接受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好“双报到”“支帮促”“结对子”等活动,完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大幅增加乡镇办公经费和村干报酬,推行“六制工作法”和“一站式”服务等制度,建好建强基层组织,让每一个基层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持续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重点解决好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解决好侵害群眾利益的问题、解决好惠民政策不落实、缩水走样的问题,遏制“任性用权”,将党的政策不折不扣地传递到“末梢神经”。持续抓好“三资”清理、村务公开,依纪依规加大整治小贪小腐的力度,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苍蝇式”腐败问题,使花垣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秀丽苗乡的自然生态相映成辉,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