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泽润教授是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他于2004年5月进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11月出站。他在流动站的研究方向是语言规划。期间他除了整理出版《词和字研究》,主要写了博士后研究报告《词和词式书写研究》。这份研究报告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获得出版资助。在即将正式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时候,作者让我写几句话,作为合作导师我自然要从命。
作者彭泽润博士的突出特点有三点:
第一,朴实、勤奋、多产。彭泽润著作很多,有《衡山方言研究》《语言理论》(主编)《词和字研究——中国语言规划中的语言共性和汉语个性》等17部专书(包含合作)和200多篇文章。
第二,关心汉语的前途,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作者是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语文现代化曾经叫做文字改革,就是中国现代语言规划。现在,汉语国际推广成为国策,语文现代化的范围应该扩大成为语文的规范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这种新概括有利于稳步推进,减少阻力。彭泽润积极招收语文现代化研究生,培养语文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第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他不仅致力于语文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而且勇于进行词式书写实践,身体力行,敢为天下先,表现出令人钦佩的执着精神。倡导词式书写,实现书写范式的现代化,意义重大,有助于汉语的信息化和国际化,从而提升汉语国际地位。
我们对支持词式书写著作出版的中南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表示敬意和感谢。他们支持语文现代化的实验,是有远见卓识的表现。
这部专著从词和词式书写入手,全面、扎实、深入地研究了语文现代化许多问题。因为汉语长期采用“字式书写”方式,不按照词书写,所以掩盖和淡化了汉语使用者的“词”意识。有人甚至主张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字”。可是多数学者认为“字本位”理论根据不足,用老百姓对“字”这个词的使用习惯来证明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字,实在是苍白无力。缺乏词意识,不遵守正词法,不实行词式书写,会给汉语书面语阅读带来困难,更会给汉语信息处理带来巨大的困难。汉语的词和音节,词和字不是一对一的。作者澄清了人们对词、词素、音节、字的认识的混乱,提出从词意识角度开发汉语信息资源。
作者从汉语词调模式化等角度阐述汉语词的客观事实。主要内容已经用《论“词调模式化”》的题目发表在沈家煊学部委员主编的《当代语言学》上,是卷首论文,篇幅长达3万多字。这说明作者追求真知,十分勤奋,不怕困难,迎着困难上,有很强的综合能力,研究工作卓有成效,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篇论文富有理论新意,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很能说明这部专著的学术水平。
作者学术视野开阔。书中联系汉语普通话和方言,还联系汉语以外的不少语言,包括英语、东干语、苗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的文字书写现状,提出汉语、苗语等语言的书写改革设想。从汉语文字特点出发,提出汉语拼音自动处理的方案。从汉语词典的发展,有关国家标准对汉语词的认识的影响出发,论述了汉语词式书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为词式书写提出词的确定原则。作者的研究说明,汉语的词是客观存在的,汉语完全可以确定词及其词性,可以制定和推广正词法,实行汉语词式书写,促进汉语书写现代化,从而推动汉语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年轻的博士们肩负着语言学事业的未来,肩负着语文现代化和祖国的希望,肩负着让汉语走向世界的重任。我们在向读者郑重推荐这部专著的同时,相信彭泽润博士能够为语言研究,为语文现代化事业不断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再次对彭博士和其他年轻人表示热烈期待。
(马庆株,南开大学文学院)
作者彭泽润博士的突出特点有三点:
第一,朴实、勤奋、多产。彭泽润著作很多,有《衡山方言研究》《语言理论》(主编)《词和字研究——中国语言规划中的语言共性和汉语个性》等17部专书(包含合作)和200多篇文章。
第二,关心汉语的前途,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作者是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语文现代化曾经叫做文字改革,就是中国现代语言规划。现在,汉语国际推广成为国策,语文现代化的范围应该扩大成为语文的规范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这种新概括有利于稳步推进,减少阻力。彭泽润积极招收语文现代化研究生,培养语文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第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他不仅致力于语文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而且勇于进行词式书写实践,身体力行,敢为天下先,表现出令人钦佩的执着精神。倡导词式书写,实现书写范式的现代化,意义重大,有助于汉语的信息化和国际化,从而提升汉语国际地位。
我们对支持词式书写著作出版的中南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表示敬意和感谢。他们支持语文现代化的实验,是有远见卓识的表现。
这部专著从词和词式书写入手,全面、扎实、深入地研究了语文现代化许多问题。因为汉语长期采用“字式书写”方式,不按照词书写,所以掩盖和淡化了汉语使用者的“词”意识。有人甚至主张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字”。可是多数学者认为“字本位”理论根据不足,用老百姓对“字”这个词的使用习惯来证明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字,实在是苍白无力。缺乏词意识,不遵守正词法,不实行词式书写,会给汉语书面语阅读带来困难,更会给汉语信息处理带来巨大的困难。汉语的词和音节,词和字不是一对一的。作者澄清了人们对词、词素、音节、字的认识的混乱,提出从词意识角度开发汉语信息资源。
作者从汉语词调模式化等角度阐述汉语词的客观事实。主要内容已经用《论“词调模式化”》的题目发表在沈家煊学部委员主编的《当代语言学》上,是卷首论文,篇幅长达3万多字。这说明作者追求真知,十分勤奋,不怕困难,迎着困难上,有很强的综合能力,研究工作卓有成效,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篇论文富有理论新意,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很能说明这部专著的学术水平。
作者学术视野开阔。书中联系汉语普通话和方言,还联系汉语以外的不少语言,包括英语、东干语、苗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的文字书写现状,提出汉语、苗语等语言的书写改革设想。从汉语文字特点出发,提出汉语拼音自动处理的方案。从汉语词典的发展,有关国家标准对汉语词的认识的影响出发,论述了汉语词式书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为词式书写提出词的确定原则。作者的研究说明,汉语的词是客观存在的,汉语完全可以确定词及其词性,可以制定和推广正词法,实行汉语词式书写,促进汉语书写现代化,从而推动汉语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年轻的博士们肩负着语言学事业的未来,肩负着语文现代化和祖国的希望,肩负着让汉语走向世界的重任。我们在向读者郑重推荐这部专著的同时,相信彭泽润博士能够为语言研究,为语文现代化事业不断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再次对彭博士和其他年轻人表示热烈期待。
(马庆株,南开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