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文字学新探索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c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泽润教授是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他于2004年5月进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11月出站。他在流动站的研究方向是语言规划。期间他除了整理出版《词和字研究》,主要写了博士后研究报告《词和词式书写研究》。这份研究报告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获得出版资助。在即将正式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时候,作者让我写几句话,作为合作导师我自然要从命。
  作者彭泽润博士的突出特点有三点:
  第一,朴实、勤奋、多产。彭泽润著作很多,有《衡山方言研究》《语言理论》(主编)《词和字研究——中国语言规划中的语言共性和汉语个性》等17部专书(包含合作)和200多篇文章。
  第二,关心汉语的前途,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作者是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语文现代化曾经叫做文字改革,就是中国现代语言规划。现在,汉语国际推广成为国策,语文现代化的范围应该扩大成为语文的规范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这种新概括有利于稳步推进,减少阻力。彭泽润积极招收语文现代化研究生,培养语文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第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他不仅致力于语文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而且勇于进行词式书写实践,身体力行,敢为天下先,表现出令人钦佩的执着精神。倡导词式书写,实现书写范式的现代化,意义重大,有助于汉语的信息化和国际化,从而提升汉语国际地位。
  我们对支持词式书写著作出版的中南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表示敬意和感谢。他们支持语文现代化的实验,是有远见卓识的表现。
  这部专著从词和词式书写入手,全面、扎实、深入地研究了语文现代化许多问题。因为汉语长期采用“字式书写”方式,不按照词书写,所以掩盖和淡化了汉语使用者的“词”意识。有人甚至主张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字”。可是多数学者认为“字本位”理论根据不足,用老百姓对“字”这个词的使用习惯来证明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字,实在是苍白无力。缺乏词意识,不遵守正词法,不实行词式书写,会给汉语书面语阅读带来困难,更会给汉语信息处理带来巨大的困难。汉语的词和音节,词和字不是一对一的。作者澄清了人们对词、词素、音节、字的认识的混乱,提出从词意识角度开发汉语信息资源。
  作者从汉语词调模式化等角度阐述汉语词的客观事实。主要内容已经用《论“词调模式化”》的题目发表在沈家煊学部委员主编的《当代语言学》上,是卷首论文,篇幅长达3万多字。这说明作者追求真知,十分勤奋,不怕困难,迎着困难上,有很强的综合能力,研究工作卓有成效,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篇论文富有理论新意,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很能说明这部专著的学术水平。
  作者学术视野开阔。书中联系汉语普通话和方言,还联系汉语以外的不少语言,包括英语、东干语、苗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的文字书写现状,提出汉语、苗语等语言的书写改革设想。从汉语文字特点出发,提出汉语拼音自动处理的方案。从汉语词典的发展,有关国家标准对汉语词的认识的影响出发,论述了汉语词式书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为词式书写提出词的确定原则。作者的研究说明,汉语的词是客观存在的,汉语完全可以确定词及其词性,可以制定和推广正词法,实行汉语词式书写,促进汉语书写现代化,从而推动汉语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年轻的博士们肩负着语言学事业的未来,肩负着语文现代化和祖国的希望,肩负着让汉语走向世界的重任。我们在向读者郑重推荐这部专著的同时,相信彭泽润博士能够为语言研究,为语文现代化事业不断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再次对彭博士和其他年轻人表示热烈期待。
  
  (马庆株,南开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句型的不同,主位、主语和话题的理解定位一直是困扰国内语言学家尤其是系统功能语法学习者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三个概念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并分析英汉句型的不同对主位、主语和主题的影响。  关键词:主位 主语 话题 句型    一、引言    自从Halliday的功能语法进入中国之后,不少学者开始尝试着用Halliday的系统理论来分析汉语句式,并提出不少分析
期刊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改革一直是对外汉语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探索》一书全面回顾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创立及发展过程,并对该体系的改革与重建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一个新的语法体系的蓝图,提高了对外汉语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探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分级与排序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回顾 
期刊
摘 要 :“火炕”是我国北方农村主要的取暖设施,此设施早在唐代时就已出现,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土炕》中也谈到:“北人以土为床,而空其下以发火,谓之炕。古书不载”,“古书不载”是由于古人居住方式经历了半地穴式到地上房屋式的过程。“掘坑生火”是将“炕”字写为“坑”的原因,多数辞典将“炕”字与“坑”字看成“通假字”或“异体字”,此说非也,二者应为“古今字”的关系。  关键词:炕 坑 掘坑生火 考古  
期刊
王安石在其《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此句的翻译是:“……常常是在险阻偏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2000年11月第2版,第159页)在本课“课文说明”有关“词类活用和句式”部分的解说中,也有这样的解释:“险远,险远的地方。”(2000年11月第2版,第156页)
期刊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大转型,现代汉语词汇系统里也出现了一大批新词新语,其中外来词(word of foreign orign)占有较大比例。诸如“打的”;“摩的”“的哥”;“酒吧”“网吧”“吧台”;“酷毙”“扮酷”,乃至于各种各样的“卡”、“秀”、“族”(一族)之类的新词语或曰流行语充斥于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方方面面。作为真实记录社会的新词语、伴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流行语,上
期刊
2005年湖南卫视的平民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使一些词语广泛流行起来,俨然出现了一部“超女辞典”,这些词语主要有:超级、海选、粉丝、黑幕、待定、想唱就唱、偶像派、实力、中性、亲友团、大众评审、短信支持率、拉票、PK等等。其中“PK”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我们从词源、泛化、词义、语用价值、规范几个角度对这一流行词语做初步探讨。  “PK”的词源是什么,先看下面这个例句:  (1)究竟何为“PK”?香港人早
期刊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下编)进入“收官”阶段,为便于读者阅读和使用本书数据和图表,有必要将成果背后无法反映的一些情况作个补充说明。  2006年5月22日,教育部召开第11次新闻发布会,国家语委发布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及相关数据。这是中国第一次就年度的语言使用实态发布报告,引起了社会和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在题为《关注语言国情,建设
期刊
今年暑期,“超级女声”促使全国媒体几乎在一夜之间开始大量使用“PK”一词,如:  “5进3之前记者问李宇春上了PK台最不想和谁PK,她立即答道:‘最不想和何洁PK!’”——(《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12日)  “超级女声”再度PK歌友会——(www.hunantv.com)  “《超级女声终极PK》专辑热卖。”——(《扬子晚报》2005年9月1日)  一个新词的使用密集程度之大、频率之高,这在
期刊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动量词研究呈现出的特点是探讨了宾语与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研究了动量词的借用及相关结构的重叠问题,同时尝试进行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对动量词和宾语的次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实用化的成果不多,有些问题有待深化。  [关键词] 动量词 语序 借用 语义特征分析 重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量词的研究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又非常活跃的领域,
期刊
“阳春白雪”是指高雅的乐曲,与之相对应“下里巴人”是指通俗的乐曲,这是众所周知的。相当一部分人想当然地把“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分别作了代表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的一首乐曲,其实不然。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中有这么一段话:“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