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初的学校是没有电铃的,上课、下课、起床、睡觉都敲铜铃。
解放前有专门的校工敲铃,先生们只专心教课、批作业,除此之外的事便由校工做。
解放了,学校只留下炊事员。再没有校工了,老师们自己打扫办公室,自己打开水,还要自己敲铃。有的老师起初老敲不好,铜铃一般挂在房梁上,坠着一条长长的绳子,牵起绳子来晃荡晃荡,很难敲出节奏。
几百人的学校都由那铜铃指挥,怎么能随便敲呢?
听大人讲,那当儿有个姓黄的女老师,刚从城里分下来。过第一个星期天,别的老师都回家了,她就想趁着星期天学习敲铃,起床铃、预备铃、上课铃、集合铃……她自觉敲出一点味道了,可她还没细品这味道,几乎全村的学生都气喘吁吁地跑到学校来了,有的家长也跟了来,他们听见铃声,以为有啥急事,都跑到学校来了……那时,一所学校的铃声,不但指挥着学校师生,而且成了整个村子富有特殊意义的一种符号。1943年日本人打过来时,就是靠学校的铃声指挥全村入躲日本人的飞机。新来的黄老师不知道这些,见到学生和家长,起先是一愣,接着“哇”的一声哭了。
星期一上班,校长把黄老师叫去:“两条路:一是处分,二是调到偏远的王家垴去。”
黄老师卷着铺盖去了王家垴。
自此,每次调来新老师,校长都要给他上第一课,讲这校铃的神圣,给他讲敲铃的方法。
对我来讲,校铃的神圣并不来自于校长的讲解,而是源自于一种记忆。
我还小的时候,每天早晨看到哥哥姐姐们迎着朝阳上学去。他们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他们的步子自信而坚定,我羡慕极了。目送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学校门前的那一片树林中,不一会儿就听到了学校的铃声,我猜想他们此刻肯定坐在教室里,是读书呢,还是写字呢?
后来,我也上学了,铃声不仅给我诗一样的感受,更是指挥我行动的号令,我听着铃声上课、下课、上操、集合。每次上课铃声响过,我们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上课,有的老师我们喜欢,有的老师我们害怕。我们最喜欢的是上语文的龚老师,她梳着一对长辫子,那是当时的时尚,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领读课文是普通话,讲起课来笑容满面,每次上语文课感觉铃声都特别悦耳。我们最怕的是体育老师,他是个转业军人,从来不笑的,一声口令,只怕半里路以外都听得到,我们就有些害怕体育课的铃响,因了他的声音洪亮和威严。凡有全校活动,校长都让他集合整队,全校几百人排得顺溜了,校长才走上主席台讲话。
在悠扬洪亮的校铃声中,我上完小学、中学,自己也当了民办教师。我去的那所学校自然也是有校铃的,不过似乎不如母校的铃响。校铃也挂在梁上,也坠着一条很长的绳子,我怕绳子太长晃荡着敲不出应有的节奏,每回我值日,我就站在二楼走廊上去敲铃,这样绳子短,可以把铜铃敲出抑扬顿挫来。
我那时还不到二十岁,周末也不常回家,就到附近的学校同老师们走动。在赶儿坡小学,我见到门外吊着一截钢管,起初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在这儿教书的肖老师告诉我,那就是校铃。钢管旁的土墙上挂了一个钢筋钩子,肖老师说,就用它来敲铃,说着,他便拿起钢筋钩子演示了一遍,声音还很洪亮。肖老师说,这声音一直可以传到河的对面去,那儿已经是邻县巴东县的地盘了。
那时我的姨父在千才岭小学教书,也是一个单人教学点,从校长到炊事员都是姨父一个人。有一回,姨父带信让我星期六去吃腊肉炖鲜香菇。千才岭山很大,砍过柴的树茬子上就长出许多野香菇,姨父常常自己上山去采。我在那儿又见到了另外一种校铃——一个废弃的钢磨,因为多少有些铃的形状,就不用钢筋敲,而是把一截钢筋弯成钩状挂在钢磨中间,在钩子上拴上绳子,敲铃时也如铜铃扯动着那绳子,只是因了钢磨材质的关系,那声音很短,没有什么余音,全然没有铜铃的韵味。
后来我上了师范。办“五七”教育网那阵,几乎每个生产队都办了学校。教育局长带我们师范生下去帮助开展工作,我见到了各式各样的校铃,有的是一把旧锄头,有的是个断了一根齿的钉耙,还有一所学校倒挂着一口破锅……
过去的校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电铃。起初是那种发出刺耳尖啸的电铃,电铃一响,总感觉跟监狱放风一样。后来又把单调的铃声换成了各种音乐。据说,这很人性化。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铃声缺乏一种文化意味,不能唤起人对文化的依恋感。
(选自《散文》2011年第6期,有删改)
路子与你聊
文章最后一段写道,今天的铃声“缺乏一种文化意味,不能唤起人对文化的依恋感”,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解放前有专门的校工敲铃,先生们只专心教课、批作业,除此之外的事便由校工做。
解放了,学校只留下炊事员。再没有校工了,老师们自己打扫办公室,自己打开水,还要自己敲铃。有的老师起初老敲不好,铜铃一般挂在房梁上,坠着一条长长的绳子,牵起绳子来晃荡晃荡,很难敲出节奏。
几百人的学校都由那铜铃指挥,怎么能随便敲呢?
听大人讲,那当儿有个姓黄的女老师,刚从城里分下来。过第一个星期天,别的老师都回家了,她就想趁着星期天学习敲铃,起床铃、预备铃、上课铃、集合铃……她自觉敲出一点味道了,可她还没细品这味道,几乎全村的学生都气喘吁吁地跑到学校来了,有的家长也跟了来,他们听见铃声,以为有啥急事,都跑到学校来了……那时,一所学校的铃声,不但指挥着学校师生,而且成了整个村子富有特殊意义的一种符号。1943年日本人打过来时,就是靠学校的铃声指挥全村入躲日本人的飞机。新来的黄老师不知道这些,见到学生和家长,起先是一愣,接着“哇”的一声哭了。
星期一上班,校长把黄老师叫去:“两条路:一是处分,二是调到偏远的王家垴去。”
黄老师卷着铺盖去了王家垴。
自此,每次调来新老师,校长都要给他上第一课,讲这校铃的神圣,给他讲敲铃的方法。
对我来讲,校铃的神圣并不来自于校长的讲解,而是源自于一种记忆。
我还小的时候,每天早晨看到哥哥姐姐们迎着朝阳上学去。他们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他们的步子自信而坚定,我羡慕极了。目送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学校门前的那一片树林中,不一会儿就听到了学校的铃声,我猜想他们此刻肯定坐在教室里,是读书呢,还是写字呢?
后来,我也上学了,铃声不仅给我诗一样的感受,更是指挥我行动的号令,我听着铃声上课、下课、上操、集合。每次上课铃声响过,我们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上课,有的老师我们喜欢,有的老师我们害怕。我们最喜欢的是上语文的龚老师,她梳着一对长辫子,那是当时的时尚,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领读课文是普通话,讲起课来笑容满面,每次上语文课感觉铃声都特别悦耳。我们最怕的是体育老师,他是个转业军人,从来不笑的,一声口令,只怕半里路以外都听得到,我们就有些害怕体育课的铃响,因了他的声音洪亮和威严。凡有全校活动,校长都让他集合整队,全校几百人排得顺溜了,校长才走上主席台讲话。
在悠扬洪亮的校铃声中,我上完小学、中学,自己也当了民办教师。我去的那所学校自然也是有校铃的,不过似乎不如母校的铃响。校铃也挂在梁上,也坠着一条很长的绳子,我怕绳子太长晃荡着敲不出应有的节奏,每回我值日,我就站在二楼走廊上去敲铃,这样绳子短,可以把铜铃敲出抑扬顿挫来。
我那时还不到二十岁,周末也不常回家,就到附近的学校同老师们走动。在赶儿坡小学,我见到门外吊着一截钢管,起初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在这儿教书的肖老师告诉我,那就是校铃。钢管旁的土墙上挂了一个钢筋钩子,肖老师说,就用它来敲铃,说着,他便拿起钢筋钩子演示了一遍,声音还很洪亮。肖老师说,这声音一直可以传到河的对面去,那儿已经是邻县巴东县的地盘了。
那时我的姨父在千才岭小学教书,也是一个单人教学点,从校长到炊事员都是姨父一个人。有一回,姨父带信让我星期六去吃腊肉炖鲜香菇。千才岭山很大,砍过柴的树茬子上就长出许多野香菇,姨父常常自己上山去采。我在那儿又见到了另外一种校铃——一个废弃的钢磨,因为多少有些铃的形状,就不用钢筋敲,而是把一截钢筋弯成钩状挂在钢磨中间,在钩子上拴上绳子,敲铃时也如铜铃扯动着那绳子,只是因了钢磨材质的关系,那声音很短,没有什么余音,全然没有铜铃的韵味。
后来我上了师范。办“五七”教育网那阵,几乎每个生产队都办了学校。教育局长带我们师范生下去帮助开展工作,我见到了各式各样的校铃,有的是一把旧锄头,有的是个断了一根齿的钉耙,还有一所学校倒挂着一口破锅……
过去的校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电铃。起初是那种发出刺耳尖啸的电铃,电铃一响,总感觉跟监狱放风一样。后来又把单调的铃声换成了各种音乐。据说,这很人性化。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铃声缺乏一种文化意味,不能唤起人对文化的依恋感。
(选自《散文》2011年第6期,有删改)
路子与你聊
文章最后一段写道,今天的铃声“缺乏一种文化意味,不能唤起人对文化的依恋感”,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