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值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变迁、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迁、价值目标由理想化向功利化变迁等。运用正面舆论优势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健全完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改进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教育主体的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
一、新媒体传播业的快速崛起
所谓新媒体,是指区别于传统媒体且趋向于满足差异化需求的新兴传播方式,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以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媒体形态,或者说是一个“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时代。
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亿人次,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在2013年上半年的互联网发展中迅速兴起,是新增网民的重要来源。新媒体主要包括:博客、网络报纸、播客、搜索引擎、维客、电子邮箱、网站、网络杂志、移动多媒体、直播卫星电视、数字电视、无线上网、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楼宇视屏、列车电视、对话链、虚拟社区等。新媒体在集中了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还具有“去中心化”、草根化、个性化、即时性、互动性、跨文化性、族群化等特点。“新媒体”已经融入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作为新媒体的最大受众群,当代大学生在享受者新媒体技术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发深入的受到新媒体文化的多方面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使用新媒体,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成为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影响因素
一是价值取向多元化。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和挑战,新旧观念交替、冲突。网络的出现促使了“地球村”的形成,视频聊天可以结识全世界的朋友。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其中不乏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等,对大学生的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形成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出现功利化、理想化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其价值指向受西方的影响,也促进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二是道德判断力削弱,价值取向紊乱。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各种有害的信息混杂于网络,其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要求存在差别,易使他们产生价值取向的困惑。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模糊起来。个体开始对自身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社会价值观念也难以保持统一,以致于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进而造成道德评价失范、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最终必然导致大学生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三是价值取向自我化、功利化。新媒体交互机制激活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导致他们个体意识极度膨胀,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凸显,导致了物质价值追求与精神价值追求之间的失衡,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日趋明显。导致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价值目标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价值观念自我化,人生理想庸俗化,行为取向呈现无政府化。最终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重个人轻群体、重功利轻道德、重时尚轻传统、重索取轻贡献的不良倾向。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重塑的对策探究
(一)运用新媒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高校要正确把握新媒体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整合校园媒体资源,改进教育方式,转变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只有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价值观的诱惑。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信息化和数字化。通过校园广播、电视,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社会实践,创建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向大学生弘扬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以不同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切实的校园生活中不断感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从身边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
(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自我教育能力,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讯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在媒介的评估判断上,大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功能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造成价值取向的迷惘,甚至与主导价值取向背道而驰。因此,有必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对媒体信息建立起独立的批判精神,对媒体商业化的侵蚀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迷失方向。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积极倡导“健康上网”“正确使用媒体”观念,加强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规范和控制。
(三)构建新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对象、方法、环境和内容的新变化,亟待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功底,熟悉高校教育规律、新媒体技术特点和当代大学生思维特点,善于利用媒体资源和优势及时解决大学生现实困难的新型工作队伍,工作队伍可以由高校专业教师、辅导员担任,也可以吸纳、培养一些学生骨干,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以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来表达教育内容,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先进、和谐的媒体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重要保障。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化体系引领校园文建设,优化校园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校园新媒体是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构建最为直接的信息传播平台,应当顺应新媒体的趋势,正视校园信息传播渠道在新媒体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积极强化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影响。一是要加强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二是要加强新媒体的内容建设。三是应加强新媒体效果的分析和测评,使校园新媒体与大学生心理和情感和谐一致。3、加强媒介素养,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自觉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曾绍军.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重塑[J].教育与职业,2012(21)
[2] 叶晖.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1(09)
[3] 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0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
一、新媒体传播业的快速崛起
所谓新媒体,是指区别于传统媒体且趋向于满足差异化需求的新兴传播方式,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以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媒体形态,或者说是一个“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时代。
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亿人次,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在2013年上半年的互联网发展中迅速兴起,是新增网民的重要来源。新媒体主要包括:博客、网络报纸、播客、搜索引擎、维客、电子邮箱、网站、网络杂志、移动多媒体、直播卫星电视、数字电视、无线上网、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楼宇视屏、列车电视、对话链、虚拟社区等。新媒体在集中了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还具有“去中心化”、草根化、个性化、即时性、互动性、跨文化性、族群化等特点。“新媒体”已经融入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作为新媒体的最大受众群,当代大学生在享受者新媒体技术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发深入的受到新媒体文化的多方面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使用新媒体,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成为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影响因素
一是价值取向多元化。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和挑战,新旧观念交替、冲突。网络的出现促使了“地球村”的形成,视频聊天可以结识全世界的朋友。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其中不乏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等,对大学生的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形成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出现功利化、理想化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其价值指向受西方的影响,也促进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二是道德判断力削弱,价值取向紊乱。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各种有害的信息混杂于网络,其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要求存在差别,易使他们产生价值取向的困惑。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模糊起来。个体开始对自身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社会价值观念也难以保持统一,以致于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进而造成道德评价失范、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最终必然导致大学生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三是价值取向自我化、功利化。新媒体交互机制激活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导致他们个体意识极度膨胀,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凸显,导致了物质价值追求与精神价值追求之间的失衡,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日趋明显。导致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价值目标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价值观念自我化,人生理想庸俗化,行为取向呈现无政府化。最终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重个人轻群体、重功利轻道德、重时尚轻传统、重索取轻贡献的不良倾向。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重塑的对策探究
(一)运用新媒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高校要正确把握新媒体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整合校园媒体资源,改进教育方式,转变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只有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价值观的诱惑。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信息化和数字化。通过校园广播、电视,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社会实践,创建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向大学生弘扬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以不同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切实的校园生活中不断感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从身边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
(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自我教育能力,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讯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在媒介的评估判断上,大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功能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造成价值取向的迷惘,甚至与主导价值取向背道而驰。因此,有必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对媒体信息建立起独立的批判精神,对媒体商业化的侵蚀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迷失方向。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积极倡导“健康上网”“正确使用媒体”观念,加强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规范和控制。
(三)构建新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对象、方法、环境和内容的新变化,亟待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功底,熟悉高校教育规律、新媒体技术特点和当代大学生思维特点,善于利用媒体资源和优势及时解决大学生现实困难的新型工作队伍,工作队伍可以由高校专业教师、辅导员担任,也可以吸纳、培养一些学生骨干,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以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来表达教育内容,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先进、和谐的媒体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重要保障。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化体系引领校园文建设,优化校园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校园新媒体是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构建最为直接的信息传播平台,应当顺应新媒体的趋势,正视校园信息传播渠道在新媒体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积极强化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影响。一是要加强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二是要加强新媒体的内容建设。三是应加强新媒体效果的分析和测评,使校园新媒体与大学生心理和情感和谐一致。3、加强媒介素养,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自觉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曾绍军.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重塑[J].教育与职业,2012(21)
[2] 叶晖.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1(09)
[3] 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