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在今年7月,以色列便迎来了271,100名全球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这其中来自中国的游客成长态势最为惊人:截止到2017年7月,中国游客前往以色列人数累积达到6万4千人,同比增长66%,再次蝉联全球成长最快的以色列入境游客源市场。
8月31日,应以色列旅游局之邀,我们一行七人的中国媒体团搭乘海航空客330型飞机落地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机场。尽管一路上飞行平顺,但当起落架轮胎同地面接触的一刹那,舱内还是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战地传统遗铎的根深蒂固可见一斑。从北京飞往特拉维夫去程10小时,回程稍快些。选择海航固然是经济之选,如果囊中多金也不妨体验一下以色列航空的魅力——除了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外,全球唯一一家为麾下所有客机上加装“反导”系统航空公司便是以航了,据称这一装置能有效对抗目前最先进的肩射式防空导弹,为的就是做到万无一失。
本·古里安是现代以色列建国的国父,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座以色列境内最大的国际机场,缅怀之意当在其中。机场落地窗外的椰子与沙枣树标识出这里的地中海气候,而熙熙攘攘的如织人流则告白出这个以安保严密著称的国度也许是“外松内紧”,起码看上去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般严肃。司机接上我们便一路赶往此行的首站耶路撒冷,他戴着黑色的Kippa——犹太教徒佩戴的平顶小帽,以示对上帝的崇敬。路上问起,健谈的他告诉我白色Kippa是刚入教时戴的,“黑色Kippa则是最传统经典的。”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在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这里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大约在三千年前,大卫王把耶路撒冷定为他王国的都城。从此以后,这座古老的城市一直是犹太人的精神和文化家园。千年历史保存在古建筑里,弥漫在老城巷子的空气中。在西墙(哭墙)前,你可以将个人的祈愿写在纸上叠好塞进墙缝之中,不过正常身高所及之处已然难有缝隙,都被前来参观、膜拜的人们塞满了!为了饱览这座城市古老建筑的全貌,清晨登上Scopus山顶,一览众“寺”小是个绝佳的选择。
犹太人经历了千百年的流离失所,是以特别重视本民族历史的梳理与呈现。市内的大屠杀纪念馆完整地保存了德国纳粹党计划性地屠杀犹太民族的各种图片和文献:馆内你甚至可以找到时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的介绍,他在“二战”期间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而在馆前栽培的角豆树丛中,也会发现致意奥斯卡·辛德勒的那株,令人回想起斯皮尔伯格同名电影中他“Save one life,save the world entire…”的义举。
耶路撒冷市内最奢华的酒店当属Waldorf Astoria Jerusalem(华尔道夫酒店)了,依然保持着它在世界各地新、旧两体建筑相连的设计特色。我们下榻在Mamilla Mall商业街旁的Mamilla Hotel,大堂内氤氲着檀香香氛营造出的一种异域的高级感。早餐时供应以色列特色食馔Shakshuka和Halva是必吃的,前者类似番茄炒蛋,后者芝麻酱裹糖,吃着口感如花生糕般甜腻。Mamilla Mall是近年来刚刚建成的商业街,一旁的砖面上标识着数字,表明它们是从老城区的历史建筑上取材;另一旁则全部是现今的砖石建筑。为示分别,前者停驻的商铺多是诸如Rolex等奢牌,后者则是ZARA们的天下。
“战地佳酿分外香”
从耶路撒冷驱车向北半天的车程可以看到全球最大的咸水湖,死海。一路上你会看到不少牵着骆驼的贝都因小孩招徕游客,他们甚至会说中文,见到我们就一个劲儿喊“骑骆驼”。这里海拔地平面以下270米,室外温度42.5度,连海水都是烫的。由于盐分超高,海面上没有一条游船的踪迹,显得分外杳渺浩瀚。拿份报纸,仰趟在海面上留影是到此一游的最佳摆拍姿势。
沿途的Mount Sedom是体验沙漠旅行的绝佳去处——三十年前,影星史泰龙的《第一滴血3》便是在这拍的。司机阿里驾驶一辆路虎卫士带着我们挺进沙漠,车在崎岖的沙石上开得飞快,他却幽默地来了一句,“不要担心这些尘土,它们是有机的,很健康!”出生在沙漠的他堪称“行走的百科全书”,不仅了然将一种植物的茎杆掰碎揉在手心,用少许水冲洗就有天然皂角的效果,更煞有介事地告诉大家如何在夜间辨明沙漠中的危险,“很简单,如果你能看到它两只眼睛,那就是危险的(狼);反之如果只看到一只眼睛,则人畜无害。”
作为不设私产而存在的集体社区,“基布兹”很容易让中国人联想到自己历史上的“人民公社”。参观了一个名为“戈兰高地下的门口”的基布兹,村民多是波兰的犹太移民。村口除了以色列、波兰国旗外,还树立着中国、德国国旗,显然别有意味。接待处门楣上写着一句话:来的都是客,你我无彼此。在接待员丹尼爷爷的口中,“same”是最常出现的字眼,待遇、地位一律平等,家家也没有私产。过往由于战争的原因,基布兹内的孩童经常要转移在地下民防设施中,这种集中的生活模式即便在而今和平年代也被保留下来:基布兹的孩子们每天放学后还是会在一起集中写作业——于此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下,成年参军后他们更在意袍泽之情,懂得协同合作。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便实际控制了戈兰高地。当硝烟散去,这里出产的葡萄酒可谓“战地佳酿分外香”。戈兰高地酒庄历史41年,园内植株品种达22种。所谓“风土”不过“天地人”三才:这里一是气候早晚温差大,二是玄武岩土壤矿物质丰富;于“人”也即文化而言,酒庄主人铺排不多——其实,在这里建厂本就是国家意志的一种彰显。“YARDEN”(约旦河)是他们的高端款,当地售价却不过两三百人民币。在我的建议下,主人拿出了一款2009年的起泡酒供试品。喝上一口,啧啧,果如他所言“比顶级香槟尚有距离,但比很多香槟要好喝。”
“哪怕只有一粒种子,一碗水,我也能在沙漠里长出玫瑰来”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以色列素以人均初创公司数量最高荣膺创业之国”的桂冠。数十年间,上万家以色列初创公司创新硕果累累,覆盖领域甚广:从农业灌溉到GPS导航,再到挽救生命的癌症治疗法等等不一而足。此次到访以色列的最后一站安排在了最具现代摩登特色的特拉维夫,该国67%的种子阶段创业公司正是在这座城市成立的,说它堪比“硅谷”也不为过。9月初,一年一度的 “DLD特拉维夫创新节在特拉维夫“Hatachana”老火车站举行,大会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农业技术、智能支付、无人机、媒体视频等多个科技领域。
9月12日,海航上海、特拉維夫直飞航线业已开通,由此中、以两国“不夜城”也实现了半天即达。由于创业氛围,特拉维夫是年轻人逐梦的舞台,由此整个城市活力满满,且不说晚间鳞次栉比的酒吧,每天清晨不少帅哥靓女还会在乘着地中海的海风,以海边冲浪开启一天的日程——这里每年平均有300多个晴天,浓浓的地中海风情、金色的沙滩、碧蓝的海水和温暖的气候使其成为以色列国内的第一度假热点,也是全世界游客们出行的好去处。平心而论,自1948年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以色列发展史堪为一部当代奇迹——尽管资源匮乏的生存危机令犹太民族没有一刻懈怠,在雅法古城一株橘子树象征了他们的顽强与倔强:在完全没有土地的石头缝里,硬是长出一株橘子树来,不仅如此,为了让这棵树的生存环境更孤绝,还用大锁链把它吊离地面,它永远没有享受一寸土壤滋养的可能。但以色列人的信仰便是如此,“哪怕只有一粒种子,一碗水,我也能在沙漠里长出玫瑰来。”
8月31日,应以色列旅游局之邀,我们一行七人的中国媒体团搭乘海航空客330型飞机落地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机场。尽管一路上飞行平顺,但当起落架轮胎同地面接触的一刹那,舱内还是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战地传统遗铎的根深蒂固可见一斑。从北京飞往特拉维夫去程10小时,回程稍快些。选择海航固然是经济之选,如果囊中多金也不妨体验一下以色列航空的魅力——除了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外,全球唯一一家为麾下所有客机上加装“反导”系统航空公司便是以航了,据称这一装置能有效对抗目前最先进的肩射式防空导弹,为的就是做到万无一失。
本·古里安是现代以色列建国的国父,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座以色列境内最大的国际机场,缅怀之意当在其中。机场落地窗外的椰子与沙枣树标识出这里的地中海气候,而熙熙攘攘的如织人流则告白出这个以安保严密著称的国度也许是“外松内紧”,起码看上去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般严肃。司机接上我们便一路赶往此行的首站耶路撒冷,他戴着黑色的Kippa——犹太教徒佩戴的平顶小帽,以示对上帝的崇敬。路上问起,健谈的他告诉我白色Kippa是刚入教时戴的,“黑色Kippa则是最传统经典的。”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在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这里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大约在三千年前,大卫王把耶路撒冷定为他王国的都城。从此以后,这座古老的城市一直是犹太人的精神和文化家园。千年历史保存在古建筑里,弥漫在老城巷子的空气中。在西墙(哭墙)前,你可以将个人的祈愿写在纸上叠好塞进墙缝之中,不过正常身高所及之处已然难有缝隙,都被前来参观、膜拜的人们塞满了!为了饱览这座城市古老建筑的全貌,清晨登上Scopus山顶,一览众“寺”小是个绝佳的选择。
犹太人经历了千百年的流离失所,是以特别重视本民族历史的梳理与呈现。市内的大屠杀纪念馆完整地保存了德国纳粹党计划性地屠杀犹太民族的各种图片和文献:馆内你甚至可以找到时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的介绍,他在“二战”期间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而在馆前栽培的角豆树丛中,也会发现致意奥斯卡·辛德勒的那株,令人回想起斯皮尔伯格同名电影中他“Save one life,save the world entire…”的义举。
耶路撒冷市内最奢华的酒店当属Waldorf Astoria Jerusalem(华尔道夫酒店)了,依然保持着它在世界各地新、旧两体建筑相连的设计特色。我们下榻在Mamilla Mall商业街旁的Mamilla Hotel,大堂内氤氲着檀香香氛营造出的一种异域的高级感。早餐时供应以色列特色食馔Shakshuka和Halva是必吃的,前者类似番茄炒蛋,后者芝麻酱裹糖,吃着口感如花生糕般甜腻。Mamilla Mall是近年来刚刚建成的商业街,一旁的砖面上标识着数字,表明它们是从老城区的历史建筑上取材;另一旁则全部是现今的砖石建筑。为示分别,前者停驻的商铺多是诸如Rolex等奢牌,后者则是ZARA们的天下。
“战地佳酿分外香”
从耶路撒冷驱车向北半天的车程可以看到全球最大的咸水湖,死海。一路上你会看到不少牵着骆驼的贝都因小孩招徕游客,他们甚至会说中文,见到我们就一个劲儿喊“骑骆驼”。这里海拔地平面以下270米,室外温度42.5度,连海水都是烫的。由于盐分超高,海面上没有一条游船的踪迹,显得分外杳渺浩瀚。拿份报纸,仰趟在海面上留影是到此一游的最佳摆拍姿势。
沿途的Mount Sedom是体验沙漠旅行的绝佳去处——三十年前,影星史泰龙的《第一滴血3》便是在这拍的。司机阿里驾驶一辆路虎卫士带着我们挺进沙漠,车在崎岖的沙石上开得飞快,他却幽默地来了一句,“不要担心这些尘土,它们是有机的,很健康!”出生在沙漠的他堪称“行走的百科全书”,不仅了然将一种植物的茎杆掰碎揉在手心,用少许水冲洗就有天然皂角的效果,更煞有介事地告诉大家如何在夜间辨明沙漠中的危险,“很简单,如果你能看到它两只眼睛,那就是危险的(狼);反之如果只看到一只眼睛,则人畜无害。”
作为不设私产而存在的集体社区,“基布兹”很容易让中国人联想到自己历史上的“人民公社”。参观了一个名为“戈兰高地下的门口”的基布兹,村民多是波兰的犹太移民。村口除了以色列、波兰国旗外,还树立着中国、德国国旗,显然别有意味。接待处门楣上写着一句话:来的都是客,你我无彼此。在接待员丹尼爷爷的口中,“same”是最常出现的字眼,待遇、地位一律平等,家家也没有私产。过往由于战争的原因,基布兹内的孩童经常要转移在地下民防设施中,这种集中的生活模式即便在而今和平年代也被保留下来:基布兹的孩子们每天放学后还是会在一起集中写作业——于此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下,成年参军后他们更在意袍泽之情,懂得协同合作。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便实际控制了戈兰高地。当硝烟散去,这里出产的葡萄酒可谓“战地佳酿分外香”。戈兰高地酒庄历史41年,园内植株品种达22种。所谓“风土”不过“天地人”三才:这里一是气候早晚温差大,二是玄武岩土壤矿物质丰富;于“人”也即文化而言,酒庄主人铺排不多——其实,在这里建厂本就是国家意志的一种彰显。“YARDEN”(约旦河)是他们的高端款,当地售价却不过两三百人民币。在我的建议下,主人拿出了一款2009年的起泡酒供试品。喝上一口,啧啧,果如他所言“比顶级香槟尚有距离,但比很多香槟要好喝。”
“哪怕只有一粒种子,一碗水,我也能在沙漠里长出玫瑰来”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以色列素以人均初创公司数量最高荣膺创业之国”的桂冠。数十年间,上万家以色列初创公司创新硕果累累,覆盖领域甚广:从农业灌溉到GPS导航,再到挽救生命的癌症治疗法等等不一而足。此次到访以色列的最后一站安排在了最具现代摩登特色的特拉维夫,该国67%的种子阶段创业公司正是在这座城市成立的,说它堪比“硅谷”也不为过。9月初,一年一度的 “DLD特拉维夫创新节在特拉维夫“Hatachana”老火车站举行,大会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农业技术、智能支付、无人机、媒体视频等多个科技领域。
9月12日,海航上海、特拉維夫直飞航线业已开通,由此中、以两国“不夜城”也实现了半天即达。由于创业氛围,特拉维夫是年轻人逐梦的舞台,由此整个城市活力满满,且不说晚间鳞次栉比的酒吧,每天清晨不少帅哥靓女还会在乘着地中海的海风,以海边冲浪开启一天的日程——这里每年平均有300多个晴天,浓浓的地中海风情、金色的沙滩、碧蓝的海水和温暖的气候使其成为以色列国内的第一度假热点,也是全世界游客们出行的好去处。平心而论,自1948年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以色列发展史堪为一部当代奇迹——尽管资源匮乏的生存危机令犹太民族没有一刻懈怠,在雅法古城一株橘子树象征了他们的顽强与倔强:在完全没有土地的石头缝里,硬是长出一株橘子树来,不仅如此,为了让这棵树的生存环境更孤绝,还用大锁链把它吊离地面,它永远没有享受一寸土壤滋养的可能。但以色列人的信仰便是如此,“哪怕只有一粒种子,一碗水,我也能在沙漠里长出玫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