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各地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象、视频、动画和声音等于“一身”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已经从作学术报告、大型讲座、设计演示、机构培训等“大雅之堂”,逐步进入了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小雅之堂”——中小学课堂。现在,众多的小学配置了电教设备,这给各校各班实现多媒体教学创造了优良的硬件设施,也让运用多媒体技术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探索
以多媒体方式开展课堂教育教学,可以拉近时空距离,让老师和学生实现“穿越”,“还原”历史,实现场景、人物的“真实再现”,为学生提供多样灵活的认知途径,调动课堂情绪,帮助学生提高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好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实现教学优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难怪使用过多媒体教学的教师说“多媒体不是万能的,但要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没有多媒体是万万不能的。”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一点粗浅探索。
一、以多媒体方式显示教学信息,为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动画、音乐等多种信息于一身,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声光电技术开展立体教学,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静止变运动,使描写成图像,使文字发出声音。研究表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总是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更感兴趣,多媒体正好能够实现这一点,能把学生带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完整地播放了腾格尔《蒙古人》MTV,随着优美的歌声,逐渐把学生带进了宽阔碧绿的草原,让学生看见蓝天白云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白色的蒙古包,热情好客的蒙古人,奔放的牧民和优美的蒙古民族舞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牧民的欢乐和幸福。由于这段视频,使学生对草原有了直观的认识,感受到了草原的自然之美,蒙古人的民族特色和幸福快乐。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一直处于好奇向往的状态,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渴望进一步了解草原,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风俗。在学生朗读课文《草原》时,他们个个读得声情并茂。与以前没运用多媒体时候对比,收效事半功倍,远远超出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灵活的认知途径,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还太窄,理解能力有限,有一些内容又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云,听得一头雾水。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让需要思维去理解的内容变成可以用感官去感受,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解决疑难问题找到巧妙的突破口。如《白杨》这篇文章的表现方法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由于相隔时间太久,现在的孩子理解起来太困难。特别是“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时,学生很难理解。我用多媒体打出上一个自然段,让学生认真阅读以及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并在屏幕上播出白杨树生长环境恶劣的画面,但是学生依然不能够完全理解《白杨》借物喻人手法和文章的主题。这时,我又播放了一段阎维文的《小白杨》MTV,MTV中白杨树与战士交替出现的画面,使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赞扬小白杨是在赞扬我们的边防战士。通过直观的类比,也使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爸爸不仅仅是在介绍白杨树,“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理解了《白杨》是在通过赞扬白杨树,在歌颂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又如《开国大典》,其中的场景距今已有六十多年了,对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而遥远的,语言文字又十分抽象,学生很难体会到开国大典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场面。为此一开课我便播放《开国大典》电影的一段视频,重现当年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学生实现了“穿越”,把学生带入当年的特定时代,突破了时空,化远为近,使学生与教材产生共鸣,为学习课文作好了铺垫。这样,教材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
三、多媒体集视频、动画和声音等一体的特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而激发感情朗读
朗读是书面遥远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难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多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有声化,让课文中表达的感情和声音有机结合,使文章的喜怒哀乐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从而陶醉其间,快速提高感情朗读水平。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再现那告别的场景,伴随着离别的音乐,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分别的痛苦。在录音范读的指引下,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特别是教学最后三个自然段,我反复播放了一段依依惜别的画面,并配合录音范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难舍难分以及对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的眷恋,学生自己朗读之时,很多学生都是眼泪花花的,十分真切感人。又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火烧圆明园》,学生直观感受了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使学生朗读起来,充满了悲愤的情感,激起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进入课堂,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它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寻找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还需要各位同仁积极探索。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高梁中心小学)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探索
以多媒体方式开展课堂教育教学,可以拉近时空距离,让老师和学生实现“穿越”,“还原”历史,实现场景、人物的“真实再现”,为学生提供多样灵活的认知途径,调动课堂情绪,帮助学生提高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好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实现教学优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难怪使用过多媒体教学的教师说“多媒体不是万能的,但要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没有多媒体是万万不能的。”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一点粗浅探索。
一、以多媒体方式显示教学信息,为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动画、音乐等多种信息于一身,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声光电技术开展立体教学,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静止变运动,使描写成图像,使文字发出声音。研究表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总是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更感兴趣,多媒体正好能够实现这一点,能把学生带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完整地播放了腾格尔《蒙古人》MTV,随着优美的歌声,逐渐把学生带进了宽阔碧绿的草原,让学生看见蓝天白云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白色的蒙古包,热情好客的蒙古人,奔放的牧民和优美的蒙古民族舞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牧民的欢乐和幸福。由于这段视频,使学生对草原有了直观的认识,感受到了草原的自然之美,蒙古人的民族特色和幸福快乐。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一直处于好奇向往的状态,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渴望进一步了解草原,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风俗。在学生朗读课文《草原》时,他们个个读得声情并茂。与以前没运用多媒体时候对比,收效事半功倍,远远超出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灵活的认知途径,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还太窄,理解能力有限,有一些内容又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云,听得一头雾水。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让需要思维去理解的内容变成可以用感官去感受,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解决疑难问题找到巧妙的突破口。如《白杨》这篇文章的表现方法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由于相隔时间太久,现在的孩子理解起来太困难。特别是“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时,学生很难理解。我用多媒体打出上一个自然段,让学生认真阅读以及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并在屏幕上播出白杨树生长环境恶劣的画面,但是学生依然不能够完全理解《白杨》借物喻人手法和文章的主题。这时,我又播放了一段阎维文的《小白杨》MTV,MTV中白杨树与战士交替出现的画面,使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赞扬小白杨是在赞扬我们的边防战士。通过直观的类比,也使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爸爸不仅仅是在介绍白杨树,“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理解了《白杨》是在通过赞扬白杨树,在歌颂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又如《开国大典》,其中的场景距今已有六十多年了,对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而遥远的,语言文字又十分抽象,学生很难体会到开国大典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场面。为此一开课我便播放《开国大典》电影的一段视频,重现当年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学生实现了“穿越”,把学生带入当年的特定时代,突破了时空,化远为近,使学生与教材产生共鸣,为学习课文作好了铺垫。这样,教材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
三、多媒体集视频、动画和声音等一体的特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而激发感情朗读
朗读是书面遥远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难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多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有声化,让课文中表达的感情和声音有机结合,使文章的喜怒哀乐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从而陶醉其间,快速提高感情朗读水平。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再现那告别的场景,伴随着离别的音乐,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分别的痛苦。在录音范读的指引下,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特别是教学最后三个自然段,我反复播放了一段依依惜别的画面,并配合录音范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难舍难分以及对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的眷恋,学生自己朗读之时,很多学生都是眼泪花花的,十分真切感人。又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火烧圆明园》,学生直观感受了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使学生朗读起来,充满了悲愤的情感,激起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进入课堂,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它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寻找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还需要各位同仁积极探索。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高梁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