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为了践行叶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理念,笔者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在指导学生赏析散文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在赏析散文尤其是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的时候,笔者通常采用“四步法”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下面以《荷塘月色》为例,具体谈谈散文赏析的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写什么——写了哪些景物?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语文教材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作品的典型范例。《荷》文之所以美,就在于作品营造出了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而这个意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体现出来的。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显然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写荷塘时又分别写了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和荷下流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写月色时,有直接描写月光的句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又有通过写叶、花来间接写月色(“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些景物,笔者让学生在初读时,就在原文中勾画出来,以明确本文描写的对象。
第二步:写得怎么样——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一步,实际上也就是让学生分析所写景物的特点。在阅读中要勾画出作者的评价词或评价语,或根据文本自己概括,做好批注。
如第4段,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景物特征的词句,然后互相讨论:这些词句分别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征?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去突出这些特征?为了让学生知道怎么概括,笔者通常会举一两个例子。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茂密,身姿高挺,荷塘的深广;而“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句则写出了荷花的稀少、明亮、洁白;“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则把荷香的清馨、飘渺,通过通感的方法形象地展现出来。“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巧妙地把它转化为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使人把花散发出的清香若有若无、轻淡幽香与远处高楼里传出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约缥缈的情形相沟通,从而产生出特殊而美妙的艺术效果。
这样一番指导之后,再让学生去赏析第5段——描写荷塘里的月色的内容,学生大多数能依葫芦画瓢地对一些语句进行赏析。当然,此时学生的赏析未必很到位,体会未必很准确,所以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的点拨。对于一些运用了特殊修辞手法的句子,笔者通常会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以体会其妙处。
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或感悟?
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这样写景,是因为作者的融情入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要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则需先筛选出文中由景及情的句子,尤其是那些抒情句或议论句。为深入探讨文中情,我们也可以巧妙的引入背景介绍,结合作者心境,做到知人论世。
比如,要理解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所抒发的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就必须补充时代背景的介绍——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
《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透过一些写景的词语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像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
“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了解了作者写作时的心情,才能真正领略景物的妙处。所以这一环节对学生最重要的启示是: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关注作者写作时的处境、遭遇等背后的故事。这是读懂借景抒情散文的真谛。
第四步: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写法或手法?
理解了景中之情后,还要引导学生重点赏析作者是如何写景抒情的,包括写景的技巧(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的技巧(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在赏析中让学生体会如何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来描绘那异彩纷呈的景物,更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如何运用各种写法,让自己的文章更美。
《荷塘月色》一文用了大量的比喻,学生不但要能找出这些比喻,而且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比而不那样比。如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作者用“舞女的裙”不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是为什么呢?联系特定的环境就能明白,这是因为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所以用“舞女的裙”作比。
《荷塘月色》也用了非常精彩的通感手法,这也值得学生仔细探究。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另外,《荷塘月色》对月色的描写则采用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当然,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中,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对于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就会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从而为他们学以致用,实现由读到写的过渡。
以上是写景散文的赏析步骤与方法,掌握了这一方法,其他散文也就可以举一反三地参照进行赏析了。当然,要进一步提高赏析的水平,还应注重课外的阅读拓展延伸。教师可指定一篇与课文关系比较密切的篇目和学生一起欣赏,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及赏析的方法,进行比较阅读,做好知识的迁移运用。其他指定篇目可由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可从多角度比较阅读:景、情、悟、主题、写法、结构、启示等,做好归类汇总,以点带面。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经常自由阅读,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积累,充实学生感悟。坚持这样扎扎实实的训练,学生的欣赏以至写作散文的能力必会有明显提高。
彭召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张家港。本文编校:左晓光
第一步:写什么——写了哪些景物?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语文教材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作品的典型范例。《荷》文之所以美,就在于作品营造出了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而这个意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体现出来的。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显然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写荷塘时又分别写了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和荷下流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写月色时,有直接描写月光的句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又有通过写叶、花来间接写月色(“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些景物,笔者让学生在初读时,就在原文中勾画出来,以明确本文描写的对象。
第二步:写得怎么样——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一步,实际上也就是让学生分析所写景物的特点。在阅读中要勾画出作者的评价词或评价语,或根据文本自己概括,做好批注。
如第4段,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景物特征的词句,然后互相讨论:这些词句分别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征?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去突出这些特征?为了让学生知道怎么概括,笔者通常会举一两个例子。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茂密,身姿高挺,荷塘的深广;而“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句则写出了荷花的稀少、明亮、洁白;“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则把荷香的清馨、飘渺,通过通感的方法形象地展现出来。“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巧妙地把它转化为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使人把花散发出的清香若有若无、轻淡幽香与远处高楼里传出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约缥缈的情形相沟通,从而产生出特殊而美妙的艺术效果。
这样一番指导之后,再让学生去赏析第5段——描写荷塘里的月色的内容,学生大多数能依葫芦画瓢地对一些语句进行赏析。当然,此时学生的赏析未必很到位,体会未必很准确,所以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的点拨。对于一些运用了特殊修辞手法的句子,笔者通常会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以体会其妙处。
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或感悟?
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这样写景,是因为作者的融情入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要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则需先筛选出文中由景及情的句子,尤其是那些抒情句或议论句。为深入探讨文中情,我们也可以巧妙的引入背景介绍,结合作者心境,做到知人论世。
比如,要理解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所抒发的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就必须补充时代背景的介绍——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
《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透过一些写景的词语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像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
“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了解了作者写作时的心情,才能真正领略景物的妙处。所以这一环节对学生最重要的启示是: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关注作者写作时的处境、遭遇等背后的故事。这是读懂借景抒情散文的真谛。
第四步: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写法或手法?
理解了景中之情后,还要引导学生重点赏析作者是如何写景抒情的,包括写景的技巧(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的技巧(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在赏析中让学生体会如何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来描绘那异彩纷呈的景物,更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如何运用各种写法,让自己的文章更美。
《荷塘月色》一文用了大量的比喻,学生不但要能找出这些比喻,而且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比而不那样比。如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作者用“舞女的裙”不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是为什么呢?联系特定的环境就能明白,这是因为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所以用“舞女的裙”作比。
《荷塘月色》也用了非常精彩的通感手法,这也值得学生仔细探究。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另外,《荷塘月色》对月色的描写则采用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当然,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中,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对于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就会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从而为他们学以致用,实现由读到写的过渡。
以上是写景散文的赏析步骤与方法,掌握了这一方法,其他散文也就可以举一反三地参照进行赏析了。当然,要进一步提高赏析的水平,还应注重课外的阅读拓展延伸。教师可指定一篇与课文关系比较密切的篇目和学生一起欣赏,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及赏析的方法,进行比较阅读,做好知识的迁移运用。其他指定篇目可由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可从多角度比较阅读:景、情、悟、主题、写法、结构、启示等,做好归类汇总,以点带面。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经常自由阅读,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积累,充实学生感悟。坚持这样扎扎实实的训练,学生的欣赏以至写作散文的能力必会有明显提高。
彭召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张家港。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