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疫情;体验式心理班会;初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7-0009-02
【活动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传播范围广,传染性强,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的同时易使公众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继而引起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生[1]。
对于13~16岁之间的初中生而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他们自出生以来首次切身体验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且几乎全体成为居家隔离人群,少数成为患者,还有部分是患者、疑似患者或医务工作者的密切接触者,因此此次事件给他们带来的显性或隐性、直接或者间接的心理方面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有调查表明,超过58% 的被调查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心理卫生问题,有强烈的心理干预需求[1]。但当大众真正出现心理异常时,却只有 10.8%的人选择打电话向专家求助[2]。
因此,在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和医院感染防护的同时,重视校园心理干预,预防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资料显示,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校园心理干预,以往的策略研究与实施,外部干预居多,学生自我干预少。群体干预多,个体干预少。知识普及多,情感体验少。
【活动理念】
蒙台梭利曾说:我听见我会忘记,我看见我会记得,我做了才会理解。
体验式心理干预主题班会,正是通过创设温暖安全的真实情景,借助团体动力与一定的团体技术,让每一个个体主动参与其中,去表达、呈现、转换和升华,在“做”中理解,在体验中感悟,在团体互动中实现自我干预。
【活动对象】
初中生,1个班级
【活动目标】
1.通过“解手链”活动暖身,让学生生理上的紧张得到缓解。
2.通过“系心结”和“解心结”活动:让学生心理上的紧张得到缓解,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编手链”活动,让学生从害怕问题,到面对问题,最终安心当下与问题同行,实现生理和心理上的双升华。
【活动方法】
讲解,体验,分享。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分组,解手链(约5分钟)
指导语:请大家从1到6循环报数,同一个数字的分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手拉手面对面围成一个圆圈,标记状态为“1”,手松开,左右手交叉放在胸前,保持这个姿势,相邻的人再次手牵手围成一个圈,标记状态为“2”,接下来在任何一个成员全程不松开手的情况下由状态2恢复到状态1。
活动:六个小组从状态“2”恢复到状态“1”。
活动建议:报数有落单的,视情况插入其他小组;导师事先网上查找解手链的方法,在团体遇到困难时可适当提示。
分享:请1~2名同学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感受。
二、团体转换(约2分钟)
过渡语:在刚才的活动中,当我们处在状态2的时候,感觉是“拧巴”的,就像一根绳打了一个个结一样,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结打开了,捋顺了,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对吗?这是现实中的结,那么我们心中的结呢?在刚刚过去的这一个特别的寒假,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件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我们被居家隔离,当我们面对一波波负面消息,当我们害怕被病毒感染,当我们的亲人朋友疑似或者确诊甚至是不幸离开时,当我们担心被其他人歧视……那些不好的感受是否在你心中打下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结?那些结是否有的已经打开?有的还未曾打开?
三、团体工作(约30分钟)
(一)系心结
指导语:古人有结绳记事,今天我们来迁移应用下,老师给每个人发一根绳(用于打中国结的彩色软绳),大家通过在这个绳上打结的方式来标记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事件在你心中留下的结。每个结可大可小,可简单也可复杂,结的个数可多可少。
活动:每人发一根绳,在绳上打结。
分享:先請2到3个同学分享,讲讲每一个结所代表的意义。再小组内分享,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分享。
活动建议:如果同学们分享不顺利,导师可以适度自我暴露。如果有极少数同学暴露出深度哀伤,比如亲人感染离开,或者由此引发或加重的抑郁情形等,需要私下再深入解决,必要时求助专业心理机构。
(二)解心结
指导语:从刚才分享中可以看到,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一些结,比如,对生命脆弱的哀叹,对自己身体不适变得异常敏感,对未来各种病毒的恐慌,对社会中某些阴暗面的窥见而引发的愤世嫉俗,因为隔离期生活的单调和无规律而引发的失眠、暴饮暴食,停不下来的洗手、消毒、洗澡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做什么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过渡语:刚才大家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想出了解开心结的种种方法,比如……(归纳学生所分享的),那么这些方法对你是否有效呢?如果你认为有效,请解开你的那个心结对应的绳上的那个结;如果你认为目前无效,可以保留那个结。
体验:每位同学解开自己的“心结”,可以部分也可以全部。
四、团体结束:编手链(约8分钟)
指导语:我们可以看到,并非每个同学的心结都被打开,这是一件坏事吗?不一定哦!或许它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神秘礼物呢!正如同学们手中拿着的这一根绳子,有的仍然打着结,有的结已经被解开,有的结多,有的结少,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它变成一个漂亮的手链,那些打结的地方或许正好可以成为生动的装饰!现在请大家跟随老师的动作把这个绳子编成一个漂亮的手链吧!做完之后你可以自己戴上,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交换着戴!
活动:在老师的示范下,同学们将绳子两端打成可以调节的活结,戴在自己或者好朋友的手上。(当然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编手链)
结束语:我们不可能解开所有的心结,正如我们不可能消灭所有的疾病。当人类战胜了鼠疫、天花、肺结核之后,又遭遇了非典、禽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无法预知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我们也无法改变过去已经发生的,但是那又怎么样呢?我们可以安心当下的这一刻,去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如果有些问题此时还不能解决,我们就带着它前行,把它变成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就像我们手上戴着的这漂亮的手链一样。当然,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些结不知不觉就被打开了呢,那可能是上帝给你的另一个大礼物哦! 让我们且行且期待吧!
【活动反思】
1.本节课的亮点在于:环节简单,易于操作;结构上首尾呼应,从解“手链”开始,到编手链结束,有破有立;立意上虚实结合,手链为实:解“手链”——编手链,心结为虚:系心结——解心结,将学生的负性情绪通过象征的方式得以呈现、表达、转化和升华。
2.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没有将“升华”的工作做到位,即疫情的积极意义(作为礼物层面的意义)进行更进一步阐释,比如它教会我们谦卑、心怀敬畏、保持信仰……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课的最后给同学们分享浙江建兰中学郭简老师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扫描文后二维码),正好是一次爱和信仰的教育。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打印出来课后作为阅读材料分发给同学。
参考文献
[1]王琛,王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医院感染及心理预防[J].全科护理,2020,18(3):58.
[2]肖佳庆,吴群红等. SARS期间哈尔滨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3):20-23.
(作者单位:1.安徽省阜阳市心理学会,阜阳,236000;2. 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无锡,214000)
编辑/刘永胜 终校/刘 芳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7-0009-02
【活动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传播范围广,传染性强,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的同时易使公众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继而引起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生[1]。
对于13~16岁之间的初中生而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他们自出生以来首次切身体验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且几乎全体成为居家隔离人群,少数成为患者,还有部分是患者、疑似患者或医务工作者的密切接触者,因此此次事件给他们带来的显性或隐性、直接或者间接的心理方面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有调查表明,超过58% 的被调查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心理卫生问题,有强烈的心理干预需求[1]。但当大众真正出现心理异常时,却只有 10.8%的人选择打电话向专家求助[2]。
因此,在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和医院感染防护的同时,重视校园心理干预,预防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资料显示,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校园心理干预,以往的策略研究与实施,外部干预居多,学生自我干预少。群体干预多,个体干预少。知识普及多,情感体验少。
【活动理念】
蒙台梭利曾说:我听见我会忘记,我看见我会记得,我做了才会理解。
体验式心理干预主题班会,正是通过创设温暖安全的真实情景,借助团体动力与一定的团体技术,让每一个个体主动参与其中,去表达、呈现、转换和升华,在“做”中理解,在体验中感悟,在团体互动中实现自我干预。
【活动对象】
初中生,1个班级
【活动目标】
1.通过“解手链”活动暖身,让学生生理上的紧张得到缓解。
2.通过“系心结”和“解心结”活动:让学生心理上的紧张得到缓解,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编手链”活动,让学生从害怕问题,到面对问题,最终安心当下与问题同行,实现生理和心理上的双升华。
【活动方法】
讲解,体验,分享。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分组,解手链(约5分钟)
指导语:请大家从1到6循环报数,同一个数字的分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手拉手面对面围成一个圆圈,标记状态为“1”,手松开,左右手交叉放在胸前,保持这个姿势,相邻的人再次手牵手围成一个圈,标记状态为“2”,接下来在任何一个成员全程不松开手的情况下由状态2恢复到状态1。
活动:六个小组从状态“2”恢复到状态“1”。
活动建议:报数有落单的,视情况插入其他小组;导师事先网上查找解手链的方法,在团体遇到困难时可适当提示。
分享:请1~2名同学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感受。
二、团体转换(约2分钟)
过渡语:在刚才的活动中,当我们处在状态2的时候,感觉是“拧巴”的,就像一根绳打了一个个结一样,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结打开了,捋顺了,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对吗?这是现实中的结,那么我们心中的结呢?在刚刚过去的这一个特别的寒假,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件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我们被居家隔离,当我们面对一波波负面消息,当我们害怕被病毒感染,当我们的亲人朋友疑似或者确诊甚至是不幸离开时,当我们担心被其他人歧视……那些不好的感受是否在你心中打下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结?那些结是否有的已经打开?有的还未曾打开?
三、团体工作(约30分钟)
(一)系心结
指导语:古人有结绳记事,今天我们来迁移应用下,老师给每个人发一根绳(用于打中国结的彩色软绳),大家通过在这个绳上打结的方式来标记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事件在你心中留下的结。每个结可大可小,可简单也可复杂,结的个数可多可少。
活动:每人发一根绳,在绳上打结。
分享:先請2到3个同学分享,讲讲每一个结所代表的意义。再小组内分享,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分享。
活动建议:如果同学们分享不顺利,导师可以适度自我暴露。如果有极少数同学暴露出深度哀伤,比如亲人感染离开,或者由此引发或加重的抑郁情形等,需要私下再深入解决,必要时求助专业心理机构。
(二)解心结
指导语:从刚才分享中可以看到,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一些结,比如,对生命脆弱的哀叹,对自己身体不适变得异常敏感,对未来各种病毒的恐慌,对社会中某些阴暗面的窥见而引发的愤世嫉俗,因为隔离期生活的单调和无规律而引发的失眠、暴饮暴食,停不下来的洗手、消毒、洗澡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做什么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过渡语:刚才大家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想出了解开心结的种种方法,比如……(归纳学生所分享的),那么这些方法对你是否有效呢?如果你认为有效,请解开你的那个心结对应的绳上的那个结;如果你认为目前无效,可以保留那个结。
体验:每位同学解开自己的“心结”,可以部分也可以全部。
四、团体结束:编手链(约8分钟)
指导语:我们可以看到,并非每个同学的心结都被打开,这是一件坏事吗?不一定哦!或许它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神秘礼物呢!正如同学们手中拿着的这一根绳子,有的仍然打着结,有的结已经被解开,有的结多,有的结少,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它变成一个漂亮的手链,那些打结的地方或许正好可以成为生动的装饰!现在请大家跟随老师的动作把这个绳子编成一个漂亮的手链吧!做完之后你可以自己戴上,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交换着戴!
活动:在老师的示范下,同学们将绳子两端打成可以调节的活结,戴在自己或者好朋友的手上。(当然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编手链)
结束语:我们不可能解开所有的心结,正如我们不可能消灭所有的疾病。当人类战胜了鼠疫、天花、肺结核之后,又遭遇了非典、禽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无法预知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我们也无法改变过去已经发生的,但是那又怎么样呢?我们可以安心当下的这一刻,去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如果有些问题此时还不能解决,我们就带着它前行,把它变成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就像我们手上戴着的这漂亮的手链一样。当然,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些结不知不觉就被打开了呢,那可能是上帝给你的另一个大礼物哦! 让我们且行且期待吧!
【活动反思】
1.本节课的亮点在于:环节简单,易于操作;结构上首尾呼应,从解“手链”开始,到编手链结束,有破有立;立意上虚实结合,手链为实:解“手链”——编手链,心结为虚:系心结——解心结,将学生的负性情绪通过象征的方式得以呈现、表达、转化和升华。
2.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没有将“升华”的工作做到位,即疫情的积极意义(作为礼物层面的意义)进行更进一步阐释,比如它教会我们谦卑、心怀敬畏、保持信仰……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课的最后给同学们分享浙江建兰中学郭简老师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扫描文后二维码),正好是一次爱和信仰的教育。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打印出来课后作为阅读材料分发给同学。
参考文献
[1]王琛,王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医院感染及心理预防[J].全科护理,2020,18(3):58.
[2]肖佳庆,吴群红等. SARS期间哈尔滨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3):20-23.
(作者单位:1.安徽省阜阳市心理学会,阜阳,236000;2. 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无锡,214000)
编辑/刘永胜 终校/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