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乐十八年(1420)九月二十三日,明王朝发生了一件左右帝国命运的大事——永乐皇帝颁诏迁都北京。北京作为明朝新都,历经十四年营造,建成“高敞壮丽”的宫殿建筑八千三百五十间,主要集中在紫禁城中。时至今日,随着王朝更迭与时代变迁,这些宫殿或经重修改建,或已泯于尘土,大多不再是初建时的模样。“逍遥城”就是这样一組宫殿,虽然如今已难觅踪迹,但这里居住过一位藩王,发生过一起惨案,记录着一桩动人心魄的明宫往事。
勉之,世子多疾
早在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第四子、二十一岁的燕王朱棣奉命就藩北平。同年年底,燕王第二子朱高煦诞生。与长自己两岁的跛足兄长(即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不同,这位生于北国的王子,自幼身体健硕、性情凶顽。
建文元年(1399),适逢明太祖周年忌日,燕王命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返回南京祭拜。魏国公徐辉祖见到朱高煦后,觉得他骁勇彪悍且为人叛逆,于是力谏建文帝将其扣留在南京,以免日后反叛。但因其他官员求情,加之建文帝优柔寡断,最终未能采取行动。朱高煦得知此事后,盗取了徐辉祖的良马,携兄弟一同逃离南京。路上还对百姓和驿站官吏大开杀戒。他的行径也加剧了朝廷对燕王的责难,“靖难之役”随之而来。
在为期三年的战争中,燕王虽在初期大胜,但由于势单力孤,战争逐渐陷入胶着。关键的“浦子口之战”,燕王军队再度被南军击败,这时朱高煦率领蒙古骑兵杀到,朱棣大喜,拍着儿子的后背说:“勉之,世子多疾!”世子是指燕王长子朱高炽,世子身份标志着有资格继承藩王爵位,如果靖难之役能够成功,继承帝位便指日可待了。世子体弱多病,那么储君的位子不就轮到我朱高煦了吗?听着父王带有暗示的勉励,朱高煦精神焕发,愈战愈勇,将南军击退。
甚么吉祥好勾当
刚刚结束了叔侄间的明争,继之而起的是兄弟间的暗斗。出于对储位的向往,朱高煦摩拳擦掌、急不可耐。而朱棣却征询身边朝臣,反复衡量利弊,加之对朱高炽之子朱瞻基的喜爱,最终于永乐二年(1404)将朱高炽立为太子,朱瞻基立为太孙,同时封朱高煦为汉王,令其去遥远的云南就藩。
对朱高煦来说,储位的争夺远未结束,想扳倒太子还可以从长计议。对于就藩云南一事,朱高煦质问朱棣道:“我何罪,斥我万里!”朱棣自觉理亏,便不强求,任由朱高煦留在南京。在南京的日子,朱高煦增设了自己的护卫部队,同时常以唐太宗自比,夺嫡之心昭然若揭。永乐十三年(1415),朱棣将他改封到山东青州,朱高煦又质问道:“我何罪,处我瘠土!”此后依旧留在南京,并私募了一支三千人的队伍,且在服饰器用上僭越妄为,不知收敛。兵马指挥徐野驴想捉其治罪,却被他手持铁瓜锤锤杀。朱棣知情后大怒,下令将朱高煦幽禁起来,准备将其废为庶人,幸得太子涕泣求情,朱高煦才被放出,发往山东乐安就藩。
随着宣宗朱瞻基即位,觊觎储位二十余年的朱高煦再也等不下去了。他想效法朱棣,通过武力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宣德元年(1426)八月,朱高煦发动叛乱。早有准备的宣宗御驾亲征,仅二十一天便兵临乐安城下。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军围城,朱高煦无计可施,只得出城请降,叛乱随即平定。
捕获朱高煦后,宣宗并未采纳群臣将其正法的意见,而是命御史于谦当面痛责其罪状。于谦厉声直言、侃然正色,令朱高煦颤栗伏地,顿首认罪。此后朱高煦的下落颇具传奇,但未见正史、档案记载,而是由一位名叫陆容的官员最早记录在《菽园杂记》这部笔记中。陆容曾在吏部、兵部等枢机部门任职,能接触朝中机要。他从宦官口中得知,朱高煦被押回北京紫禁城,幽禁在一处名为“逍遥城”的宫殿中。
朱高煦被幽禁三年后,一日宣宗心血来潮,想去看望这位叔父,于是信步逍遥城中。叔侄相视良久,正在百感交集之际,朱高煦突然伸出一足,将侄子绊倒在地。宣宗大怒,命人抬来一只三百斤重的铜缸,将叔叔罩在缸下。没想到,力能扛鼎的朱高煦竟将铜缸顶起四处走动。宣宗于是命人在缸外积炭,须臾间炭火炽烈,铜缸熔化,里面的朱高煦落了个尸骨无存。此后,逍遥城作为不祥之地,鲜再被人提起。
二百年后的天启年间,紫禁城内大兴土木,重修宫殿,有官员向把持朝政的魏忠贤提议要修缮逍遥城,魏氏却不以为然道:“这是国家甚么吉祥好勾当?存之何为!”于是将此处夷为平地。
更有后人知警也
时间回到永乐时期,尚未兵戎相见的朱氏子孙曾一同前往朱元璋的孝陵拜谒。朱高炽体型肥硕且跛足,由两人搀扶行走还常常失足。朱高煦站在他身后冷嘲热讽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走在后面的朱瞻基闻言,立刻回敬道:“更有后人知警也!”颇有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味。朱高煦回过头,看到侄子眼中英气逼人,心中一寒,脸上陡然变色。
然而,朱高煦并未因此而“知警”,这才引出了逍遥城中的惨剧。同室操戈、祸起萧墙的典故不绝于史,令人闻之唏嘘,但在权力的诱惑面前却鲜有人能引以为鉴。正所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有明一代,藩王反叛层出不穷。直到南明时期,面对农民战争与清朝入侵的遍地烽火,各路藩王相继自立。据统计,其中称帝或称监国者十人,虽无名号但成立政权者六十余人。他们相互掣肘,相互攻伐,使明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不过,明朝藩王叛乱的事例却为后继的清朝政府所“知警”。清朝本着“诸王不锡土,而其封号但予嘉名,不加郡国”的原则,藩王封王但不列土,全部王府皆建于京城,这样就使藩王既无土地、军队,又时刻处于监控之下。清朝入关二百六十八年,未曾有同姓藩王叛乱发生。
(摘自《月读》)
勉之,世子多疾
早在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第四子、二十一岁的燕王朱棣奉命就藩北平。同年年底,燕王第二子朱高煦诞生。与长自己两岁的跛足兄长(即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不同,这位生于北国的王子,自幼身体健硕、性情凶顽。
建文元年(1399),适逢明太祖周年忌日,燕王命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返回南京祭拜。魏国公徐辉祖见到朱高煦后,觉得他骁勇彪悍且为人叛逆,于是力谏建文帝将其扣留在南京,以免日后反叛。但因其他官员求情,加之建文帝优柔寡断,最终未能采取行动。朱高煦得知此事后,盗取了徐辉祖的良马,携兄弟一同逃离南京。路上还对百姓和驿站官吏大开杀戒。他的行径也加剧了朝廷对燕王的责难,“靖难之役”随之而来。
在为期三年的战争中,燕王虽在初期大胜,但由于势单力孤,战争逐渐陷入胶着。关键的“浦子口之战”,燕王军队再度被南军击败,这时朱高煦率领蒙古骑兵杀到,朱棣大喜,拍着儿子的后背说:“勉之,世子多疾!”世子是指燕王长子朱高炽,世子身份标志着有资格继承藩王爵位,如果靖难之役能够成功,继承帝位便指日可待了。世子体弱多病,那么储君的位子不就轮到我朱高煦了吗?听着父王带有暗示的勉励,朱高煦精神焕发,愈战愈勇,将南军击退。
甚么吉祥好勾当
刚刚结束了叔侄间的明争,继之而起的是兄弟间的暗斗。出于对储位的向往,朱高煦摩拳擦掌、急不可耐。而朱棣却征询身边朝臣,反复衡量利弊,加之对朱高炽之子朱瞻基的喜爱,最终于永乐二年(1404)将朱高炽立为太子,朱瞻基立为太孙,同时封朱高煦为汉王,令其去遥远的云南就藩。
对朱高煦来说,储位的争夺远未结束,想扳倒太子还可以从长计议。对于就藩云南一事,朱高煦质问朱棣道:“我何罪,斥我万里!”朱棣自觉理亏,便不强求,任由朱高煦留在南京。在南京的日子,朱高煦增设了自己的护卫部队,同时常以唐太宗自比,夺嫡之心昭然若揭。永乐十三年(1415),朱棣将他改封到山东青州,朱高煦又质问道:“我何罪,处我瘠土!”此后依旧留在南京,并私募了一支三千人的队伍,且在服饰器用上僭越妄为,不知收敛。兵马指挥徐野驴想捉其治罪,却被他手持铁瓜锤锤杀。朱棣知情后大怒,下令将朱高煦幽禁起来,准备将其废为庶人,幸得太子涕泣求情,朱高煦才被放出,发往山东乐安就藩。
随着宣宗朱瞻基即位,觊觎储位二十余年的朱高煦再也等不下去了。他想效法朱棣,通过武力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宣德元年(1426)八月,朱高煦发动叛乱。早有准备的宣宗御驾亲征,仅二十一天便兵临乐安城下。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军围城,朱高煦无计可施,只得出城请降,叛乱随即平定。
捕获朱高煦后,宣宗并未采纳群臣将其正法的意见,而是命御史于谦当面痛责其罪状。于谦厉声直言、侃然正色,令朱高煦颤栗伏地,顿首认罪。此后朱高煦的下落颇具传奇,但未见正史、档案记载,而是由一位名叫陆容的官员最早记录在《菽园杂记》这部笔记中。陆容曾在吏部、兵部等枢机部门任职,能接触朝中机要。他从宦官口中得知,朱高煦被押回北京紫禁城,幽禁在一处名为“逍遥城”的宫殿中。
朱高煦被幽禁三年后,一日宣宗心血来潮,想去看望这位叔父,于是信步逍遥城中。叔侄相视良久,正在百感交集之际,朱高煦突然伸出一足,将侄子绊倒在地。宣宗大怒,命人抬来一只三百斤重的铜缸,将叔叔罩在缸下。没想到,力能扛鼎的朱高煦竟将铜缸顶起四处走动。宣宗于是命人在缸外积炭,须臾间炭火炽烈,铜缸熔化,里面的朱高煦落了个尸骨无存。此后,逍遥城作为不祥之地,鲜再被人提起。
二百年后的天启年间,紫禁城内大兴土木,重修宫殿,有官员向把持朝政的魏忠贤提议要修缮逍遥城,魏氏却不以为然道:“这是国家甚么吉祥好勾当?存之何为!”于是将此处夷为平地。
更有后人知警也
时间回到永乐时期,尚未兵戎相见的朱氏子孙曾一同前往朱元璋的孝陵拜谒。朱高炽体型肥硕且跛足,由两人搀扶行走还常常失足。朱高煦站在他身后冷嘲热讽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走在后面的朱瞻基闻言,立刻回敬道:“更有后人知警也!”颇有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味。朱高煦回过头,看到侄子眼中英气逼人,心中一寒,脸上陡然变色。
然而,朱高煦并未因此而“知警”,这才引出了逍遥城中的惨剧。同室操戈、祸起萧墙的典故不绝于史,令人闻之唏嘘,但在权力的诱惑面前却鲜有人能引以为鉴。正所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有明一代,藩王反叛层出不穷。直到南明时期,面对农民战争与清朝入侵的遍地烽火,各路藩王相继自立。据统计,其中称帝或称监国者十人,虽无名号但成立政权者六十余人。他们相互掣肘,相互攻伐,使明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不过,明朝藩王叛乱的事例却为后继的清朝政府所“知警”。清朝本着“诸王不锡土,而其封号但予嘉名,不加郡国”的原则,藩王封王但不列土,全部王府皆建于京城,这样就使藩王既无土地、军队,又时刻处于监控之下。清朝入关二百六十八年,未曾有同姓藩王叛乱发生。
(摘自《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