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家园协作,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w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幼儿的又一次“断乳期”,因此,家园配合,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搞好幼小衔接,是我们大班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做好幼儿学习态度方面的准备
  首先,帮助孩子理顺对小学的认识。我们要求家长配合我们带领孩子参观小学生的一日学习活动,鼓励孩子与小学生共同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参观小学生的成绩展,或通过听大哥哥大姐姐讲小学的学习故事等多种形式,使孩子对小学有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在心灵深处建立学习的愿望,培养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良好情绪,从而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迎接小学生活的到来。
  其次,要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态度。平时我们要求孩子做作业要细心、认真,有条件的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专门的学习地方、专用的学习书桌,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要求家长协助完成的任务,家长一定要认真地完成,这对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有直接的榜样作用。
  再次,要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意志力。到了入学年龄,大多数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接受水平都能跟上小学一年级的学习要求,但注意力和意志力的发展往往不足,不能达到小学生进行正常活动的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形式主要是游戏,而小学主要通过上课进行教育教学。小学课堂教学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这就要求孩子必须有较持久的注意力和较强的意志力。因此,我们家园协作在指导孩子知识训练的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意志力。如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件事情或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要专心,不受外界干扰,即不能让孩子一边看电视或收听音乐一边做作业。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应采取多提醒、多帮助的方法,鼓励他们自觉地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孩子纠正错误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孩子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并能主动学习。
  二、做好幼儿生活学习习惯方面的准备
  1.要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幼儿园期间,时间观念在家长和孩子心里还是比较薄弱,孩子不愿起床,晚点送幼儿园也没事,稍有事情不上幼儿园也无妨。上小学就不能允许孩子这样,因此孩子一进入大班我们就要求家长注意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上幼儿园、不随便请假,努力向小学靠近。
  2.要孩子养成爱护书籍、珍惜学习用品的好习惯。现在的孩子大都生活在非常优越的家庭环境里,平时要什么买什么,不懂得珍惜、爱护,因此我们学校和家庭都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而使孩子懂得勤俭节约。不要给孩子买玩具性的学习用品,以免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我们还教育孩子不要在书本上乱涂乱画,要爱护书本。领到新书,家长可指导和帮助孩子把书皮包好。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后及时把书、作业本、文具整理好放在书包里。
  3.要孩子养成正确的读书和书写习惯。一般来说,大多数儿童都愿意学一些良好习惯,并能学会,因此我们和家长不要错过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良好习惯一旦形成,孩子的学习生活就会感到轻松省力、终生受益。如:在学校我们很重视读书、写字姿势的教育,家长在家里也要注意让孩子有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4.加强幼儿的文明礼貌用语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们和家长要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尊重别人、不打扰别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集体、尊敬并热爱师长、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等。要鼓励孩子多和小朋友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可以感受到合作、分享的乐趣,这种乐趣迁移到其他领域,有助于幼儿形成较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要多带孩子参加聚会等活动。聚会活动可以让孩子结识不同的小朋友,学会在公开场合介绍自己、问候别人,有助于幼儿自信乐观大方地适应新环境。
  三、做好幼儿学习能力方面的准备
  有些孩子爱学习,有积极的态度,也能遵守行为规则,但是不善于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以致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入小學后,随着科目的增多,更应该讲究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应从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学习方法。
  1.孩子应该学会玩中学。游戏是发展智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适合儿童的一种独特的活动,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在游戏中由于角色的需要,必须自觉地、积极地记住一些东西。游戏过程中儿童要组织自己的语言,要进行想象,要制定计划,要遵守规则,这一切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孩子在玩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2.孩子应积极绘画、剪贴、制作玩具等。这样能锻炼他们手部肌肉的灵活性,为入小学后学习写字打下基础,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培养了注意的稳定性。
  3.孩子应该学会观察。具体地说,是教他们会看、会听、会比较、会思考等。因此,我们应该和家长时常带孩子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边玩边讲,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成为将来理解教材和课外读物的基础。
  4.孩子应学会提问。我们在教学与研究中发现,凡是学习效果好的孩子多数喜欢提问题。有一些孩子理不出学习的头绪,不会发问;有的不求甚解,懒于发问;有的顾虑太多,不敢发问;有的虚荣心强,羞于发问——而好动脑筋的孩子,在学的后面紧跟着就是问。因此家长要积极协助我们细心观察孩子属于什么类型,以便及早指导,使孩子学会发问。我们也要积极回答孩子的问题,珍惜孩子的求知欲。
  总之,让每一名幼儿都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心愿。因此,我们将继续挖掘幼小衔接的有效教育因素,为幼儿以后的小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将《课程标准》落实于自己的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素养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深入研究、认真实践、多方验证,并本着“结合本校实际,体现教学特色,立足于全体学生,发挥个人优势”的原则,我逐步形成了“四环”学案导学教学法,即“以学定教——目标导航;自主互助——重在实践;教师点拨——突破疑难;检测反馈——落实全面”,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期刊
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利用手中的现实的材料,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然后进行推理、计算、论证,从而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新课程标准提出“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数学教育新理念。因此,在数学教学工作中,通过师生互动,设置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
期刊
摘 要:“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导学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真正地动起来、思考起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新型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得以实现。  关键词:初中数学 导学案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物理启蒙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着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师的观念、素质、角色、行为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又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特别是启蒙阶段的教育教学呢?这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为使八年级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笔
期刊
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构建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认识:  一、转变教学观念
期刊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以“质疑”启发学生,开发学生的智力。质疑是对某个知识体系的质问,怀疑其现实的客观性、正确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自己的视野,对知识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但总得来说,知识是认识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所获得的认识。从这种角度来讲,知识本身是认识,是人们以在长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的经验积累为基础,试图从经验库中抽其精华,建构认识结构图谱,对认
期刊
摘 要:教育改革有史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所关心关注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实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渐上升,教师成为授课的辅助客体。这种改变被广泛运用到了初中地理教学中。本文的中心内容就是探讨如何让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初中地理 学生 主体  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领先时代,区别于旧时代的社会现状,现在的社会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社会知识爆炸的要求,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竞争与合作的大背景的需要,也是个体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因此,在语文教育中,积极地践行这些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那么,怎样创设情境才能使我们
期刊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我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不管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有没有价值,都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从敢问、善问过渡到“会问”,从而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下面谈一谈我的教学实践:  一、激起学生情感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