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积极推动显微骨科和髋关节外科的发展,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显微外科(修复)学组、中国修复重建学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中华医学杂志》和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显微修复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骨坏死治疗学习班”拟于2012年7月28—29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召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积极推动显微骨科和髋关节外科的发展,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显微外科(修复)学组、中国修复重建学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中华医学杂志》和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显微修复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骨坏死治疗学习班”拟于2012年7月28—29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召开。
其他文献
目的 颈内动脉入路及岩下窦入路治疗不同类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05年4月至2010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诊治的28例CCF患者,男13例、女15例,年龄21~71岁,平均39岁.根据Barrow分型,A型21例,B型2例,D型5例.A型患者接受颈内动脉入路可脱球囊栓塞或覆膜支架治疗.B型和D型患者接受岩下窭入路弹簧圈联合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栓塞治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一直被认为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最有效的方法.但研究发现在CPAP滴定过程中,OSA被纠正的同时,出现了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或陈-施呼吸(CSR);由于CSA或CSR的存在,睡眠结构破坏仍然持续存在[1-2].Gilmartin等[1]2005年首次把此现象称为复杂性睡眠呼吸疾病.Morgent haler等[2]把这种睡眠呼吸紊乱定义为复杂性
目的 探讨跟骨移位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异型钢板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医院创伤骨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移位关节内骨折患者103例,男92例,女11例,年龄23 ~65岁,平均45.8岁.左跟骨51例,右跟骨40例,双跟骨骨折12例,均为闭合骨折,2例并发脊柱损伤.骨折根据Sander分型,SanderⅡ型15例,SanderⅢ型75例,SanderⅣ型13例.
目的 在分子水平研究胃癌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病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胃癌与正常胃镜病理标本(各12例)的差异表达基因.反转录(RT)-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结果 通过t检验和SAM检验筛选出69个上调基因,80个下调基因,这些差异基因与细胞黏附、血管生成、细胞增殖与凋亡等有关.差异基因还与Wnt( 1/151,0
CA125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由上皮性卵巢癌细胞表达的一种癌抗原,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于卵巢癌临床实践已有近30余年的历史.血清CA125测定最初用于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然后应用范围扩展到治疗反应评价、预后评估与复发监测及筛查等.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CA125正在从单纯的标志物转变为靶标而用于治疗。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确定,到2020年,我国的国际论文被引用数要进入世界前5位,很明显,到那时不管SCI论文有多少,只以"被引用率"论英雄[1].目前国外科学家以及我国理工科的科研人员已经非常关注自己的h指数(即科研人员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国内外的高层科研管理部门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采用被引频次来衡量论文的重要性[2].比较而言,我国医学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严重阶段,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在50%左右[1-2].近年来,人们不断探索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1、3-4].全氟化碳(profluorocarbon,PFC)是一类氟原子取代碳氢化合物中氢原子所得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
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使人们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许多上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1989年Krajden等[1]从牙菌斑、唾液中分离培养出Hp,并推测口腔可能是Hp的另一定居地以来,学者们采用不同方法从Hp阳性的胃病患者口腔中分离出Hp或检测到Hp的特定基因,表明口腔Hp与胃内Hp具有一定相关性;并从基因检测和提取培养的细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提示两处的细菌具有同源性[2-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胶片为支撑通道下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对象为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在胶片为神经内镜支撑通道的辅助下清除脑室内血肿,对其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术后第1天头颅CT检查平均血肿清除率85.4%.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Glasgow Coma Scale)平均分12.6,术后第1周GC
目的 比较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骨科采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前路或后路固定方法治疗成年胸腰椎结核患者241例,189例获得平均37个月的随访(22~72个月).其中157例患者术前四联(HRZE)抗结核药物治疗3~6周,其余32例伴有脊髓、神经压迫症状,抗结核药物治疗6~18 h后手术治疗.除8例跳跃性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杂